新版北师大版小学5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新).docx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5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北师大版小学5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新).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支配一、学情分析我班学生的学习看法、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拟好的。我始终对行为习惯的培育很重视,因此这批同学的学习看法端正,但也有局部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常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看法不端正,导致学习成果不志向。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殊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育,学会思索方法,养成擅长思索的好习惯,把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论实力浸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的(一)数及代数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
2、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依次,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洁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结合详细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究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究并驾驭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洁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及生活的亲密联络。第五单元“分数除法”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可以正确进展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洁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的
3、过程中,会分析简洁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步用方程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实力。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须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及日常生活亲密相关,进步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实力。(二)空间及图形第二、四单元“长方体(一)(二)”通过视察、操作等活动,相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根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绽开图;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相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究并驾驭长方体、正方体外表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探究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视察、操作等活动中,开展动手操作实力
4、和空间观念。第六单元“确定位置”能在详细的情境中,用方向和间隔 来表示物体位置;在详细的情境中,自建参数系确定位置。(三)统计及概率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学生在这一单元相识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须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洁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洁的推断和预料,及同伴进展沟通。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说明结果的实际意义。(四)数学好玩本单元设置了“象征性”长跑、好玩的折叠、包装的学问三个内容,主要目的激励学生从数据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激发学生
5、学习数学的爱好,体会数学思想,熬炼思维实力,积累思索阅历,开阔眼界。三、教学措施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需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留意再现学问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觉。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沟通,削减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论实力。3、在教学中留意采纳开放式教学,培育学生根据详细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学问面,沟通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络,培育学生的应变能4、练习的支配,要由浅入深,
6、表达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表达有所指导。5、增加数学理论活动,让学生相识数学学问及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到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育学生酷爱数学的情感。6、后进生转化措施:培育后进生的自信念。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念,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化后进生。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怪。要做到“三心”:诚意、爱心、耐性。重视及家庭的联络。五、课时支配一、分数加减法7课时二、长方体(一)6课时三、分数乘法5课时四、长方体(二)6课时整理及复习 3课时五、分数除法6课时六、确定位置3课时七、用方程解决问题5课时数学好玩3课时
7、八、数据的表示和分析6课时总复习5课时第一单元 分数加减法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课本P2-P10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娴熟驾驭了通分的技能,又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了分数单位一样可以干脆相加减。本单元主要是在新学问的学习及原有认知构造之间架设桥梁,把学生引入渴望探究的情景中,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重点学习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驾驭分数、小数的互化。单元教学目的: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2、驾驭不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展计算。3、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4、理解并驾驭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8、能娴熟、正确地把分数化成小数。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能正确地将简洁的分数化为小数。难点: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能正确地将简洁的分数化为小数。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练习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 7课时一、 分数加减法折 纸教学目的:1.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学会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通过自主探究、浸透转化的思想,学会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3.培育良好的动手习惯,学会及人合作增进小组间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驾驭异分母分数加减
9、的方法。教学难点:可以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若干(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给下面每组分数通分 回忆:什么是通分?通分时,用谁做公分母? 2.计算下面各题 通过练习,谁来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小结: (1)把分母不一样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一样的分数,这个过程叫做通分。通分时,用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这样计算最简便。 (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跟分数加减法相关的新内容。【板书课题:折纸】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手工课上,小红用了一张纸的2折了一只小船,小明用同一张纸的4折
10、了一只小鸟。那么他们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请学生拿出自备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纸片折一折,并涂色表示。 (2)请学生汇报自己折纸和涂色的状况并用分数表示。 (3)请你估计一下,他们共用了这张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想一想,这个要怎么列式?生列式并分类(同分母分数和异分母分数) (4)那么,你们知道这类异分母分数加法怎么计算吗?自己先在练习本上算一算,然后同桌互相沟通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及方法。学生汇报,生生质疑(汇报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分析)。引导:能不能视察刚刚所折的纸,从折纸的涂色局部思索,怎么求它们的和? 1在图上是不能干脆相加的,因为它们所代表的每一份都不同,只有当每份都一样时,才可
11、以干脆相加。 每份不同也就是说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所以只有分数单位一样的才可以干脆相加。 所以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应当先通分,把它们变成同分母的分数再加减。 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小结:师总结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练一练第1题 2、学生自主探究异分母分数相减 (出示例题)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出示自学要求) 让学生总结异分母分数相减的计算方法,师小结补充。小结: 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一样的分母,再加减。 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三、稳固进步= 拓展:假如我们班全体同学参与大扫除劳动,2/5的同学清扫教室,1/3的同学清扫室外卫生区,其余
12、的同学去清扫阅览室,清扫教室和卫生区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清扫阅览室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四、 回忆整理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2.你认为进展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要留意些什么?星期日的支配教学目的:1、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依次。2、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进一步体会分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价值。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依次。2、难点: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理解分数中的剩余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 (1)计算。(2)口答。进展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应留意什么?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引导视察。(1)出示书P、68的主题图。
13、(2)指名说一说:根据这幅情境壤土,能获得哪些信息?2、提出问题: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探究算法。(1)列出算式。先让学生们独立尝试列式,然后再引导学生们将全班学生看作整体“1”,并作为总数进展运算全班沟通。让学生说一说算式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2)讨论详细的运算过程。师:你能算出上面两个算式的得数吗?让学生尝试。可以是先全部通分,再进展计算;可以是先从“1”中减去局部,再用剩余的减去另外局部;还可以的和,再从“1”中减去“和”。(3)汇报、沟通。4、归纳小结。师:怎样进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通过沟通,引导学生相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依次及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混合依次一样。教师强调:
14、计算时,要敏捷处理,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三、练一练。 归纳小结。师:怎样进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通过沟通,引导学生相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依次及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混合依次一样。教师强调:计算时,要敏捷处理,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四、总结。怎样进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师强调:计算时,要敏捷处理,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分数王国”及“小数王国”教学目的;1、理解分数、小数互相转化的必要性。2、能正确地将简洁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3、能正确地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地将简洁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教学方法:尝试、练习、沟通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日,教师带着你们一起去分数
15、王国和小数王国里玩一玩。出示情境图,看,分数王国里都有哪些数呢?小数王国呢?生汇报。 分数王国的士兵和小数王国的士兵吵了起来,他们吵什么呢?1/20和0.06都说自己更大呢!提出问题:1/20和0.06哪个数大?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解决问题估计学生会出现把时化成分来比拟,把分数化成小数和把小数化成分数来比拟。让班内学生进展评价和质疑,在讨论中理解这几种方法。课件展示学生可能没有出现的画图等方法,让学生接着在讨论中理解。师小结这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比拟分数大小时候,把分数化成小数或把小数化成分数。并对学生进展引导: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须要把分数化成小数,或把小数化成分数来解决。小数和
16、分数如何互化呢?下面我们重点来讨论这个内容。2、常用的分数及小数的互化。3、分数化成小数(1)独立练习,探究转化方法。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练习,并思索转化方法(2)小组内沟通方法(3)班内反响要求学生说出转化方法,并讲明转化的原理。师小结:分数化成小数,就用分子除以分母。根据分数及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所以可以这样转化。4、小数化成分数把0.30.270.750.125化成分数做练习,探究小数化成分数,过程同“分数化成小数”。师小结:小数化成分数,就把小数化成十进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后的数作分子)让学生说一说小数化成
17、分数有什么要留意的,引导学生留意能约分的要把分数约成最简分数。三、稳固练习、拓展运用 根底: 重点沟通比拟的方法。完成填空,常用的分数、小数的互化让学生记忆。独立完成,反响。 变式:错误的进展改正,说说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四、小结二、长方体(一)长方体的相识教学目的:1、通过视察、分析、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相识长方体、正方体,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局部名称。2、经验视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觉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洁问题。3、通过详细的操作活动,开展空间观念。教具准备:每人准备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教学步骤:(一)导入:我们对长方体已有了初步的相识,今日
18、我们还要对长方体进展深化讨论。(二)探究新知顶点1、简洁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组成局部。顶点面面面棱 长方体 正方体尝试练习: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 )个面;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 )个顶点;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 )条棱。2、探究新知活动(1)分组讨论正方体、长方风光的特点(指名汇报)小结: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6个面,正方体的6个面都相等,长方体的对面两两相等。(2)小组沟通长方体、正方体顶点的特点。(指名说说)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8个顶点。(3)同桌沟通长方体和正方体棱的特点。(全班沟通)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长方体的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棱的长度相等。3、整
19、理学问我们把刚刚探究得的学问归纳整理可以得下表:顶点面棱个数个数形态大小条数长度关系长方体86长方形相对面相等12分了组每组棱长相等正方体86每个面都是正方形6面都相等12全部棱长都相等(相识正方体的棱和长方体的长、宽、高)尝试达标练习1、把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填在表中。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面积/cm25cm4cm8cm2cm3cm2、如图所示,三条线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宽、高。2cm(1)这个图有( )个面是长方形;(2)这个图有( )个面是正方形;(3)这个长方体上全部长方形的面积和是( ),全部正方形的面积和是( )。板书设计:顶点面棱个数个数形态大小条数长度关系长方体86长方形相对面相
20、等12分了组每组棱长相等正方体86每个面都是正方形6面都相等12全部棱长都相等绽开及折叠教学目的: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绽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相识。2、能正确推断图形沿虚线折叠后是否能围成长方体或正方体。3、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开展空间观念。4、培育学生视察、思索以及及同伴沟通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绽开图。2、能正确推断图形沿虚线折叠后是否能围成长方体或正方体。教具准备:小黑板、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各一个,把教材附页1中的图形剪下来。教学步骤:一、前提测评,出示小黑板,引导学生复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相关学问。顶点面棱个数个数形态大小条数长度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版 北师大 小学 年级 数学 下册 完整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