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支座零件工艺设计 目 录.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左支座零件工艺设计 目 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左支座零件工艺设计 目 录.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左支座零件工艺设计 目 录序 言 .第1章 车床左支座零件的分析及毛坯的确定 . 21.1 车床左支座的作用和工艺分析.21.1.1 零件的作用 .21.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21.2 零件毛坯的确定.21.2.1 毛坯材料的制造形式及热处理 .21.2.2 毛坯结构的确定 .3第2章 车床左支座的加工工艺设计 . 52.1 选择本题零件的基准.52.2 机床左支座的工艺路线分析与制定.52.2.1 工序顺序的安排的原则.52.2.2 工艺路线分析及制定 .62.3 机械加工余量 .82.3.1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82.3.2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以及毛坯余量的确定.82.4 确定切
2、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02.4.1 工序一 粗铣80H9( 0+0.087)mm孔大端端面 . 102.4.2 工序二 粗镗80H9内孔 . 132.4.3 工序三 精铣80H9大端端面 . 14第3章 专用夹具设计 . 173.1 定位基准及定位元件的选择 . 173.2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 173.3 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183.4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 19致 谢 . 20参考文献 . 21 序 言一、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高等院校学生在学完了大学所有科目,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处理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
3、进一步巩固大学期间所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掌握设计方法,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好基础。另外,这次毕业设计也是大学期间最后一项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应使学生在下述各方面得到锻炼:1.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和其他有关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所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的分析和解决某一个零件在加工中基准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订以及工件的定位、夹紧,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从而保证零件制造的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2.通过夹具设计的训练,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包括设计计算、工程制图等方面)的能力。3.能比较熟练的查阅和使用各种技术资料,如有关国家标准、手册、图册、
4、规范等。 14.在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二、设计任务1.产品零件图。 1张2.产品毛坯图。 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份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5夹具设计装配图。 1份6夹具设计零件图。 1-2张7.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第1章 车床左支座零件的分析及毛坯的确定1.1 车床左支座的作用和工艺分析1.1.1 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是机床上用的的一个支座.该零件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横、纵两个方向上的05+mm的槽,使尺寸为80mm的耳孔部有一定的弹性,并利用耳部的21mm的孔穿过M20mm的螺-2+0.0870.021栓一端与25H7(+)配合的杆件通过旋紧其上的
5、螺母夹紧,使装在80H9( 0)mm的心轴定 0位并夹紧。1.1.2 零件的工艺分析左支座共有两组加工表面,它们互相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别叙述如下: +0.087+0.087一、以80H9( 0)内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80H9( 0-2+0.0870)mm孔的大端面以及大端的内圆倒角,四个13mm的底座通孔和四个20的沉头螺栓孔,以及两个10+0.087的锥销孔,+螺纹M8-H7的底孔以及尺寸为5(0.087中80H9( 0)mm的大端端面对80H9(+0.25)mm的槽,主要加工表面为80H9( 0)mm,其)mm孔的轴心线有垂直度要求为0.03mm。二、以25H7
6、(0)mm的孔加工中心的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21mm的通孔和380的沉头螺栓孔以及43的沉头孔,螺纹M10-7H的底孔以及尺寸为5(-2)mm的横槽,主要加工+0.25表面为25H7(0)mm。由上述分析可知,对于以上两组加工表面,可以先加工其中一组,然后再借助于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加工表面,并且保证其位置精度。1.2 零件毛坯的确定1.2.1 毛坯材料的制造形式及热处理一、左支座零件材料为:HT200在机床工作过程中起支撑作用,所受的动载荷和交变载荷较小,由于零件的生产类型是中批量生产,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故可以采取金属模机械砂型铸造成型,这样有助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灰铸体一般
7、的工作条件:1.承受中等载荷的零件;2.磨檫面间的单位面积压力不大于490KPa。二、毛坯的热处理灰铸铁(HT200)中的碳全部或大部分以片状石墨方式存在铸铁中,由于片状石墨对基体的割裂作用大,引起应力集中也大,因此,使石墨片得到细化,并改善石墨片的分布,可提高铸铁的性能。可采用石墨化退火,来消除铸铁表层和壁厚较薄的部位可能出现的白口组织(有大量的渗碳体出现),以便于切削加工。1.2.2 毛坯结构的确定2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铸件。又由题目已知零件的年生产纲领500件/年。由参考文献可知,其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毛坯的铸造方法选用金属模机械砂型铸造成型。又由于支座零件80孔需铸出,故还应安放型芯
8、,此外,为清除残余应力,铸造后应安排人工时效。 由参考文献可知,该种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CT为810级,加工余量等级MA为G级,故选取尺寸公差等级CT为10级,加工余量等级MA为G级。铸件的分型面选择通过从基准孔轴线,且与侧面平行的面。浇冒口位置分别位于80孔的上顶面。由参考文献用查表法确定参考面的总余量如表1-1所示: 表1-1 各加工表面总余量(mm)由参考文献可知铸件主要尺寸的公差,如表1-2所示。第2章 加工工艺设计 2.1 选择本题零件的基准一、粗基准的选择原则按照有关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的时候,应该选取这些不加工的表面为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以其加工
9、表面相互位置要求较高的表面作为粗基准。现取R55的外圆柱表面作为定位基准,消除X,Y的转动和X,Y的移动四个自由度,再用+0.08780H9( 0)mm的小端端面可以消除Z周的移动。二、精基准的选择原则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的时候,应该进行尺寸换算。80孔和A面既是装配基准,又是设计基准,用它们做精基准,能使加工遵循“基准重合”的原则,其余各面和孔的加工也能用它定位,这样使工艺规程路线遵循了“基准统一”的原则。此外,A面的面积较大,定位比较稳定,夹紧方案也比较简单、可靠,操作方便。由于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应该采用万能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
10、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降低生产成本。2.2 机床左支座的工艺路线分析与制定2.2.1 工序顺序的安排的原则1.对于形状复杂、尺寸较大的毛坯,先安排划线工序,为精基准加工提供找正基准。 2.按“先基准后其他”的顺序,首先加工精基准面。 3.在重要表面加工前应对精基准进行修正。 4.按“先主后次,先粗后精”的顺序。35.对于与主要表面有位置精度要求的次要表面应安排在主要表面加工之后加工。2.2.2 工艺路线分析及制定一、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一:粗镗、精镗孔80H9(工序二:粗铣、精铣80H9(+0.087工序三:镗80H9( 0+0.087 0+0.087 0)mm孔的内圆 )mm的大端端面
11、)mm大端处的245倒角。工序四:钻4-13mm的通孔,锪20mm的沉头螺栓孔。工序五:钻2-10mm的锥销底孔,粗铰、精铰2-10mm的锥销孔。工序六:铣削尺寸为5mm的纵槽。工序七:钻削通孔20mm,扩、铰孔25H7(工序十:铣削尺寸为5mm的横槽。工序十一:攻螺纹M10-H7和M8-H7。工序十二:终检。二、工艺路线方案二 +0.250)mm,锪沉头螺栓孔38mm和43mm。 工序九:钻削M10-H7和M8-H7的螺纹底孔。工序一:粗铣、精铣削80H9(工序二:粗镗、精镗80H9(+0.087 0+0.0870)mm孔的大端端面。 )mm内孔,以及倒245的倒角。工序三:钻削底板上的4-
12、13mm的通孔,锪4-20mm的沉头螺栓孔。工序四:钻削锥销孔2-10mm底孔,铰削锥销孔10mm。 +0.25工序五:钻削21mm的通孔,扩、铰孔25H7(0工序六:铣削尺寸为5mm的纵槽。工序七:钻削M10-H7和M8-H7的螺纹底孔。工序八:铣削尺寸为5mm的横槽。工序九:攻螺纹M10-H7和M8-H7。工序十:终检。三、工艺方案分析工艺方案路线一:本路线是先加工孔后加工平面,再以加工后的平面来加工孔。这样减少了工件因为多次装夹而带来的误差。有利于提高零件的加工尺寸精度,但是在工序中如果+0.087因铸造原因引起的圆柱R55mm的底端不平整,则容易引起80H9( 0)mm的孔在加工过程中
13、+0.087引偏。使80H9( 0)mm的内孔与R55的圆柱的同心度受到影响,造成圆筒的局部强度不够+0.087)mm而引起废品。工艺路线方案二则是先加工平面再加工孔。本工艺路线可以减小80H9( 0+0.087)mm,锪沉头螺栓孔38mm和43mm。的孔与底座垂直度误差,以及80H9( 0)mm与R55圆柱的同心度,使圆筒的壁厚均匀外,还可以避免工艺路线一所留下的部分缺陷(即:工艺路线一中的工序六加工后再加工下面的工序的话,会由于工序六降低了工件的刚度,使后面的加工不能保证加工质量和加工要求)。四、工艺方案的确定由上述分析,工艺路线二优于工艺路线一,可以选择工艺路线二进行加工,在工艺路线二中
14、也存在问题,粗加工和精加工放在一起也不能保证加工质量和加工要求,所以我们得出如下的工艺路线: +0.087工序一:粗铣80H9( 0铣床和通用夹具;工序二:粗镗80H9(+0.0870)mm孔的大端端面,以R55外圆为粗基准,选用X52K立式升降)mm内孔,以孔80H9(+0.0870)mm孔的轴心线为基准,选用X620卧式升降铣床和通用夹具;4工序三:精铣80H9(+0.087 0)mm孔的大端面,以80H9(+0.087 0)mm内圆为基准,选用X52K立式升降台铣床和通用夹具; +0.087+0.087工序四:精镗80H9()mm内孔,以及80H9( 0)mm大端处的倒角245,以80H
15、9()mm孔的小端端面为基准。选用T611卧式镗床和通用夹具; +0.087工序五:钻削4-13mm的通孔,锪沉头螺栓孔4-20mm。以80H9( 0)mm内圆为基准。选用Z5150立式钻床和通用夹具;工序六:钻削21mm的通孔,扩、铰孔25H7(+0.08780H9( 0+0.25+0.087 0)mm,锪铰36mm的沉头螺栓孔。以)mm的大端端面为基准。选用Z5150)mm孔大端端面为基准,选用Z3080卧式钻床和专用夹具; +0.087+0.087工序七:锪削沉头螺栓孔43mm。以孔80H9( 0立式钻床和专用夹具;工序八:钻削M8-H7的螺纹底孔,以80H9(和通用夹具;工序九:铣削尺
16、寸为5mm的纵槽。以80H9(通用夹具;)mm内圆为基准。选用Z5150立式钻床)mm内圆为基准,选用X62K卧式铣床和)mm大端端面为基准。选用Z5150立式+0.087 0工序十:钻削M10-H7的螺纹底孔。以80H9(+0.087 0钻床和专用夹具; +0.087工序十一:铣削尺寸为5mm的横槽,以80H9( 0)mm大端端面为基准。选用X62K卧式铣床和通用夹具;工序十二:珩磨80H9(工序十四:终检。 2.3 机械加工余量2.3.1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确定加工余量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越小越好。在确定时应该考虑一下因素:1.上道工序产生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深度;2.
17、上道工序的尺寸公差;3.上道工序留下的空间位置误差; 4.本工序的装夹误差。2.3.2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以及毛坯余量的确定左支座零件的材料是HT200,抗拉强度为195Mpa-200Mpa,零件的毛坯质量为4.9kg。零件的生产类型是中批生产,参考机械加工工艺简明手册毛坯的制造方法及其工艺特点,选择左支座零件的毛坯制造类型选择为金属模机械砂型铸造成型。由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0.0871.80H9( 0)mm大端其加工尺寸为140mm140mm的平面。保证高度尺寸100mm。此尺寸是自由尺寸表面粗糙度值Ra=3.2m,需要精加
18、工。根据机械加工工艺简明手册成批生产铸件机械加工余量等级,可得:金属模机械砂型铸造成型的灰铸铁加工余量等级可取810级我们取9级,加工余量MA取G级,铸件尺寸公差可得1.8mm的铸造尺寸公差,可得2.5mm的加工余量。 +0.0872.80H9( 0)mm孔内表面,其加工长度为100mm,表面粗糙度值Ra=1.6m.需要精铰和珩磨。查机械加工工艺简明手册铸件尺寸公差可得1.6mm的铸造尺寸公差,可得2.5mm的加工余量。5+0.087 0)mm的内圆,以孔80H9(+0.087 0)mm的大端端面为基准;工序十三:攻螺纹M10-H7和M8-H7;三、80H9(+0.0870)mm孔大端端面4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左支座零件工艺设计 支座 零件 工艺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