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分类分班协作教学模式实验研究.docx
《小学体育课分类分班协作教学模式实验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育课分类分班协作教学模式实验研究.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体育课分类分班协作教学模式实验研究连云港师范高等专课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刘守迎内容摘要:体育教学模式来源于教学实践,它是在具体的教学时间活动中形成的体育教学理论,反过来又指导体育教学时间活动,促进了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在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通过对以往存在的弊端的反思,针对学生个别差异和身心特点,积极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模式。小学体育课分类分班协作教学模式,旨在将学生依据兴趣合理分类,班际之间人际进行互动,优化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促使学生在体育认知、情感和技能等方面都尽可能得到发展。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分类分班 实验研究一、课题的提出:学校体育必须全面贯彻党
2、的教育方针,必须认真贯彻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为切入口,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达到具有一技之长,使学生具有初步的体育文体素养和健康体魄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终身锻炼,健康第一的目的。进入主战场抓好主阵地,突出主体性。实施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这已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其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主动活动的需要和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高耗低效现象。学生小学毕业后一项体育运动技能也没有掌握,究其原因,体育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
3、未能适应学生的内部需要,未能调动学生的主动兴趣。而且体育课活动单调,缺乏活力。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如何使体育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运动心理、生理的发展。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不断促进学生对体育课由直接兴趣(由本身引起的兴趣)向间接兴趣(由活动的目的和结果引起的兴趣)转化。今后的体育教学要着眼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阶段掌握一项或多项的运动技能;如何培养二十一世纪具有健康体魄的合格加特长的后备人才。这些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基于以上考虑,我校提出了体育课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分类分班教学的设想。二、研究背景我国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其
4、身心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然而,现实中学校体育在不同程度上带有应试教育的烙印。从学校体育的整体实践上看,学校体育目前没有主动占领属于自己的教育时空。如果学校体育自身“硬”起来,重视和把握自己的时空,不把自己放在“副”、“辅”的位置,而且能主动出击,主动创造,应试倾向必然少了市场。而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学校体育在某些无形的和有形的压力下一再退缩,半推半让,放弃了属于自我的时空,也就抛弃了自己的目标和责任,失去应有的影响和地位,其结果是伴随着体育教学的萎缩,全体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成了一句很难落到实处的口号。从学校体育教学实践看,我们负累着这样的困
5、惑,九年义务教育体育课时数为844学时(不包括课外体育活动课时),其中小学544学时,初中300学时,如果加上课外体育活动学时,体育课时总数则远远超过1000学时,学生通过1000多学时的体育课学习,初中毕业时,一些基本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要领)掌握得怎样呢?学生的体能是否都达到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是否对一些体育项目已达到了喜爱的程度,进而形成了一技之长?不难看出,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高耗低效、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导致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和行为很难落实到实处。从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来看,目前学校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基本上还是班组授课制,其显著特征为教学大角度地向“中间生”靠拢,使
6、“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弱化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差异,根据所谓的“统一要求”,硬将黄鳝和泥鳅拉成一样长,这种“截长补短”、“求同存异”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致使学生的特长逐渐退化,学生个体的主动性、主体性很难得到充分发挥。在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通过对以往存在的弊端的反思,针对学生个别差异和身心特点,积极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模式。为此,我校以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提出了小学体育“分类分班协作”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旨在将学生依据兴趣合理分类,班际之间人际互动,优化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促使学生在体育认知、情感和技能等方面都尽可能得到发展。三、课题界定什
7、么是分类分班?把同年级的学生打破人为的班级界限,把兴趣相同的学生分入同一个班进行教学,形成班际之间的人际互动。分篮球、足球、软式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和武术、棋类教学班。把同一年级的体育课安排在同一课次进行。两课时用于分类项目的教学,一课时用于完成新课程的其它内容,优化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关注学生的体验和兴趣,从根本上改变了体育课“副”与“辅”的位置。什么叫模式?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确定对事物发展过程的一个标准样式。关于教学模式,人们的看法还不很一致。我们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念)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范型。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行动
8、方式,是连结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体育分类分班教学模式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下,运用素质教育理论,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和发展运动技能的一种教学范型。四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1.研究目标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改革,要达到以下目标。(1)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锻炼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健康的体魄。(2)激发学生对球类项目的兴趣,产生广泛的社会效应。(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型的创新意识。(4)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小篮球、小足球、软式排球、乒乓球)的兴趣,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力争在小学阶段掌握一项专门的运动技能。(5)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灵
9、活的头脑和良好的学习习惯。(6)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2.研究内容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实践和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高耗低效、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我校以体育教学为突破口,对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进行合理的扬弃,提出了“小学体育分类分班协作教学研究”课题,被确定为“218”重点研究课题。构建了课题框架、目标序列、操作序列,把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打破人为的班级界限,把兴趣相同的学生分入同一个班进行教学,形成班际之间的人际互动。分篮球、足球、软式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和武术六个教学班。把同一年级的体育课安排在同一课次进行。两课时用于分类
10、项目的教学,一课时用于完成大纲的其它内容,优化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关注学生的体验,重视学生的内化。本研究以浓厚的兴趣为动力,以鲜活的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为根本,以高素质的教师为保证,引领学生走进充满活力的体育课堂,让学生感受体育的乐趣,享受协作的乐趣,体验创新的乐趣,体验成功的乐趣。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课题管理规范化、研究目标立体化、教育举措一体化、体育教材校本化、评价体系科学化,努力探索发展和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基本模式和方法。该课题研究具有鲜明的开放性、民主性、科学性、创造性和发展性。体育课堂实施创新性教学的基本模式 教师 学生篮球 自排球 主足球 选乒乓球 项羽毛球武术
11、内容 形式五、研究过程(一)准备阶段。2001年11月2002年9月学校领导组织全体体育教师认真分析我校现状,加大了体育科研的力度,成立了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的体育科研领导小组,组织体育教师加强学习体育理论,提高对体育工作的认识;确立我校教学改革以体育课堂教学为龙头,加强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确立了小学体育课分类分班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为我校的体育实验课题,并为理论设计准备有关资料,酝酿步骤,制定计划方案,确保课题研究正常进行。1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班教学。我校一至六年级每级部5个班,共30个班,在同一课次,把同一级部兴趣相同的学生分入一个班进行教学。可分为小篮球班、小足球班、软式排球班、乒羽球班(
12、指乒乓球和羽毛球班)四个教学班。分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分班时尽量使每个班的人数均衡。(2)每班男女生人数搭配要均衡。(3)做上述工作要取得班主任的配合和支持。2课程的安排与课务的协调:由学校教导处负责,在排课时每个专职体育教师的课要排在同一课次,以便分类分班教学。(二)实施强化阶段。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规定内容与球类项目内容的协调安排:体育课教学,一方面要认真上好必修课的教学内容,如基础常识与实践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加大球类项目的教学比重,同时在球类教学内渗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新型体育项目和现代教学的健身方法的教学。通过第一阶段工作,全校教师都认识到学校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牢固树立“健康
13、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以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大体育课改力度,深入课题研究。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营造体育课题研究氛围,使课题研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1上好必修课:我校体育课每周三节,前两节完成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规定内容,后一节为安排选修内容的教学。2必修内容的教学可穿插到球类教学内容中去,将运动的基础能力与球类专项练习有结合起来。前滚翻的教学可放到球类运动的保护动作中去。3选择大纲规定的素质考核内容,可放到球类教学的素质测验中去。如仰卧起坐可结合球类项目的专项练习进行考核。4备课:教师可根据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球类运动项目的特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好“校本教材”,研制教学计
14、划,选择教学内容和适当的教学方法,加大球类教学内容的比重。5上课:可根据球类项目的特点组织教学,在教学法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6辅导:对一些动作技术掌握较好的学生可组织他们参加学校的小足球队、小篮球队、软式排球队、羽毛球队,可利用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加以辅导,以便代表学校参加省市各级比赛。(三)完善提高阶段。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我校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工作,课题一方面总结过去,与时调整研究计划,重视课题研究的信息反馈,努力提高课题研究质量,提高分类分班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课题组全面总结实验过程中的优缺点,扬长避短,让课题研究成果全面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
15、工作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体育的兴趣,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加特长的新一代祖国需要的人才,使他们有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六、成果分析 在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关心和支持下,课题组成员经过三年多的课题研究实验,研究成果显著,同时也推动了其它学科的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的成果在一定的范围内推广,已经初步形成了辐射效应。实验前我们对我校四年级学生的体能(100米、立定跳远),作了原始检测,经过近两年的教改尝试,我们又对我校四年级学生的体能(100米、立定跳远)又作了一次检测,结果对照如下:项 目100米立定跳远实验前18120米实验后16170米表(一)在以前没有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四年级学生同期体能检测对
16、照如下:项 目100米立定跳远实验前同期18120米实验后同期17135米 表(二)以上两个表对照,分类分班教学实验学生的体能提高幅度比以往没有进行分类分班教学的要大的多。(二)通过近两年的分类分班教学实验,学习效率有着明显的提高,并且大大地缩短了教学周期。例如:动作名称篮球上步上篮足球停球软式排球垫球乒乓球接发球实验前所需课时(节)583-43-44-5实验后所需课时(节)231-21-21-3表(三)(三)提高学生对球类项目的兴趣,通过近两年分类分班教学实验,学习球类项目的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实验前后我们对全校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实验前对球类项目感兴趣的占总数的40%;实验后
17、对球类项目感兴趣的占总人数的95%。(四)我校学生的体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简化了教学环节,缩短了教学周期,完成各项球类动作的质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学生体能和健康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五)学生学习球类项目的积极性和兴趣明显提高;在省市各类各级比赛中成绩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型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掌握球类项目的动作技术。(七)对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培养,学习动机期望的培养也大有益处。(八)使学生从小就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使师专二附小的学生人人学会体育,个个享有健康。七、研究的初步结果与结论2001年9月和2002年12月我们选取了年入学的一个年级,对其分
18、班项目的技能(包括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武术,目前又增添棋类)和综合体能以与学科知识进行了前测和中测,在中测的过程中又进行每个项目技能与非项目技能的测试对比,增强了测试的可信度,结果如下:(一) 分班项目技能前测与中测统计结果级足球项目学生技能检测统计表前测中测(实验班)中测(对比班)优良中差优良中差优良中差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正脚背颠球5915272036152711202240814142511162920361324原地踩球1018274912226111629295210185911202851112059脚背正面运球7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体育课 分类 协作 教学 模式 实验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