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程序资料.docx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程序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程序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一、目的二、范围三、职责 HSE管理者代表:对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直接负责,确定及审批管理程序、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的结果。 平安环保部门和HSE管理人员:组织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负责对各单位的工作进展指导、控制和更新。省公司平安环保部门负责编制发布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对全省工作进展指导,负责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全省的识别和评价结果进展总的分析和认证。各市地分公司的平安环保部门及HSE管理人员负责本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 其它各部门:参与开展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的查找、分析、控制和更新工作。 所有员工:承受平安环保部门组织的培训,参与危害识别和风险控制
2、的查找、分析、控制和更新工作。四、定义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害识别: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风险: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的结合。风险评价:依照现有的专业经历、评价标准和准那么,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忍的全过程。事故:造成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事件。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事情。五、工作程序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程序流程,参照附录1,具体步骤概括如下:1、 成立评估小组省、市、县公司及所属部门应成立有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参加的评估小组,所有评估人员需经过专门培训并有能力、资格开展职业平安安康的危害识别
3、、风险评估和指导工作,同时各部门也应要求其他员工参与危害确实定。2、选择和确定评估范围和对象评估小组应首先识别出公司从事的经营活动、产品或效劳范围,包括规划、设计、建立、投用、采购、销售、产品、储运、设备、设施、效劳、检维修、消防、合约商的效劳和设备,以及行政和后勤等活动的全过程。所有可能导致重要危害的活动,包括非常规活动如检维修等都必须充分得到识别。在确定评估范围后,评估小组可按以下方法,确定评估对象:按地理区域或部门;按装置、设备、设施;按作业任务。对所确定的评估对象,可按作业活动进一步细分,以便对危害进展全面识别和评估。同时应对工作活动的相关信息有所了解,包括:所执行的任务的期限、人员及
4、实施任务的频率;可能用到的机械、设备、工具;用到或遇到的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工作人员的能力和已承受的任务培训;作业指导书或作业程序;发生过有关的事故经历、作业环境检测结果等。3、选择危害识别方法评估人员应根据所确定的评估对象的作业性质和危害复杂程度,选择一种或结合多种评估方法,包括平安检查表SCL,附录41、工作危害分析JHA,附录42、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附录43等,预先危险分析PHA,附录44,各种识别方法的应用简介参照附录2。在选择识别方法时,应考虑:活动或操作性质;工艺过程或系统的开展阶段;危害分析的目的;所分析的系统和危害的复杂程度及规模;潜在风险度大小;现有人力资源、专家
5、成员及其他资源;信息资料及数据的有效性;是否是法规或合同要求。各部门和车间首先制定平安检查表SCL,对作业环境、设备设施进展危害识别;对日常工作活动、操作等采用工作危害性分析JHA方法进展分析;在工程、工程的初期阶段,特别在设计、施工开场之前,采用预危害分析PHA方法对系统存在危害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展分析。在此根底上,对于要害部位,特别是以前经常发生事故的或其他类似装置、部位发生过如火灾、爆炸、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的,那么采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方法进展危害分析。4、识别危害危害识别要考虑以下问题:存在什么危害(伤害源);谁(什么)会受到伤害;伤害怎样发生。评估人员应通过现场观察
6、及所收集的资料,对所确定的评估对象,识别尽可能多的实际的和潜在的危害,包括: 物设施的不平安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平安装置的缺陷; 人的不平安行为,包括不采取平安措施、误动作、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某些不平安行为制造危险状态; 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包括物理的噪音、振动、湿度、辐射,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 管理缺陷,包括平安监视、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管理。5、识别危害导致的后果在进展危害识别时,从以下各方面充分考虑危害可能导致的后果: 人
7、身伤害、死亡包括割伤、挫伤、擦伤、肢体损伤等; 疾病如头痛、呼吸困难、失明、皮肤病、癌症、肢体不能正常动作等; 财产损失; 工作环境破坏; 经营活动无法开展; 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6、评估风险度评估小组应对所识别的危害事故、事件加以科学评估,确定最大危害程度和可能影响的最大范围,以便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措施,从而把风险降低或控制在可以容忍的程度,具体步骤包括:1、决定所识别的危害及影响发生的后果有多严重,重点考虑法律法规要求、伤亡程度、经济损失、工作环境破坏、影响经营活动开展的程度大小、持续时间以及对本企业形象的影响参考附录3-1。2、评估发生危害事故事件的可能性有多大,重点考虑危害发生的
8、条件比方正常、异常或紧急状态发生,现场有否控制措施包括个人防护品、应急措施、监测系统、作业指导书、员工培训,事件或事故一旦发生,是否能发现或发觉,同类事故以前是否发生过以及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参考附录3-2。3、评估风险。结合所区分的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其风险的大小以及是否是可以容忍的风险参考附录3-3,风险评估的结果可分为以下几种: 可忽略的(L*S=13); 中等的(L*S=410); 重大的(L*S=1225);4、对所识别的不可容忍的风险以及重大风险进展汇总,并编制重大及不可容忍的危害及重大环境因素清单附录5。7、风险控制风险程度的大小是制定何种控制
9、措施的依据,各部门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见下表):风险程度控制措施可忽略的维持现状,保持记录,但要进展检查或测量中等的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展控制重大的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限期治理重大或不可容忍的风险是公司制定目标及隐患治理、管理方案的根底及依据,各部门负责制定控制方案参考附件3-4,采取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消除、减少危害和影响,防止潜在事故的发生。a)、风险控制措施的内容:风险控制的技术措施:消除风险的措施;降低风险的措施;控制风险的措施。风险控制的管理措施:制定、完善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制定、落实风险监控管理措施;制定、落实应急预案;加强员工的HSE教育培训;建立检
10、查监视和奖惩机制。b)、风险控制措施确实定公司应根据以下条件,选择适用的风险控制措施: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平安性;经济合理性;技术保证和效劳。8、更新危害及风险信息在以下情形下危害记录应及时更新: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操作有变化或工艺改变;有新工程、加工过程或产品;有因事故、事件或其他来源的新认识理解。如果没有以上所描述的变化,也应至少一年内进展一次评审或检查危害识别结果。且当进展基建、生产日常运行中各种操作、开停工、检维修作业、变更等活动前均应进展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具体步骤参见附录,相关的识别频率与方法见下表:作业使用方法频率日常作业活动JHA定期进展设备、设施SCL关键设备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害 识别 风险 评估 程序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