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陶瓷地板砖生产制造项目年度总结报告.docx
《山东陶瓷地板砖生产制造项目年度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陶瓷地板砖生产制造项目年度总结报告.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咨询/山东陶瓷地板砖生产制造项目年度总结报告山东陶瓷地板砖生产制造项目年度总结报告一、陶瓷地板砖宏观环境分析二、2018年度经营情况总结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四、2019主要经营目标五、重点工作安排六、总结及展望尊敬的xxx有限责任公司领导:近年来,公司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开放内涵式发展,加快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建设行业领先标杆。初步统计,2018年xxx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92.63万元,同比增长31.09%。其中,主营业业务陶瓷地板砖生
2、产及销售收入为14732.89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2.80%。一、陶瓷地板砖宏观环境分析(一)产业背景分析建筑陶瓷行业的上游主要有泥砂料、化工料、色釉料等原料开采及加工行业,电力、煤炭、柴油等能源行业,陶瓷生产设备制造行业;下游行业主要包括住宅和公共建筑装修装饰,公共建筑装修又分为城市轨道、商业中心、科教场馆、隧道工程、酒店、办公楼和体育馆等。2010年-2015年,建筑陶瓷企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从2900亿元增长至435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8.5%。同期国内建筑装修装饰工程总产值从2.28增长到3.39万亿元,复合增长率为8.3%。建筑陶瓷销售额占建筑装修装饰总产值的比例一直在13.5%左右
3、。2016年,全国建筑装修装饰行业工程总产值为3.73万亿元,对应规模以建筑陶瓷行业市场为5036亿元陶瓷砖产量进入平稳增长阶段,增速与房屋竣工面积增速高度相关:经历十多年快速增长后,2011-2015年,我国陶瓷砖需求进入平稳增长期,产量从87.1增长至101.8亿平方米,复合增长率为3.98%,其中2015年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这意味着未来陶瓷砖需求将处于微增长的平台期:绝对需求量仍会处在较高水平,但增幅会有所降低。2005-2011年间,瓷质砖产量同样经历了快速增长,之后增速放缓。2014年底瓷质砖产量为77.32亿平方米,占陶瓷砖总产量的比例为75.58%。同时,陶瓷砖产量增速与房屋竣工
4、面积增速呈现高度相关性。定量来看,计算出每平米房屋竣工面积所对应的陶瓷砖产量为2.652.9平方米,比例较为稳定。价格方面,每平米房屋竣工面积对应建筑陶瓷销售额从2011的101元增长至2015年的124元,每平米建筑陶瓷的价格在总体上升的趋势下有所波动(38.1742.77元/平方米)。从需求结构来讲,国内市场对建筑陶瓷的需求占比87%。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建筑陶瓷出口国,2015年陶瓷砖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11.4亿平方米和83.3亿美元,建筑陶瓷的出口额为92.76亿美元,占规模以上总产值的13%。预计2020年我国建筑陶瓷产量保持在100亿平方米,其中国内市场需求量90亿平方米。新建
5、住宅+二次装修带来大量需求。结合装修情况和房屋竣工面积统计数据,计算出每平米建筑业住宅房屋竣工面积的陶瓷砖需求量为1.44平方米,对应陶瓷砖需求量为40.9亿平方米,占陶瓷砖产量的比例为40%左右。二次装修方面,2017年我国二手房与新房装修陶瓷砖需求比例为3:7,则二次装修对瓷砖需求至少为17.5亿平方米,占比约为17%。短期内不存在被替代风险:建筑装饰中常用的地板材料除了陶瓷砖还有木地板、大理石(天然石材)。2012年,我国地板产品中瓷砖市场规模占比达50.2%,远高于美国、日本、印度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主要源于瓷砖的优异性能以及国人对陶瓷产品的喜好和长久以来形成的消费习惯。虽然近几年木地
6、板和大理石产量的复合增长率大于陶瓷砖,但从绝对占比来讲,陶瓷砖的比例大于90%,处于绝对龙头地位,市场需求量最高。2015年全国木地板和规模以上建筑陶瓷销售收入分别为893和4354亿元,建筑陶瓷的市场规模接近木地板市场的5倍。瓷砖行业格局为“大行业,小企业”,行业集中度较低。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建筑陶瓷企业1410家,主营业务收入4354亿元。目前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包括东鹏瓷砖、欧神诺和蒙娜丽莎等营业收入均不超过50亿,市场占有率均不足1.15%。从零售销售额来看,2012年前十大品牌合计零售额约为326.3亿元,份额合计约为9.85%,表明瓷砖市场格局分散。瓷砖市场根据产品单价可以大致分为
7、大众、中端和高端市场。其中高端市场集中度明显高于行业整体水平,2012年高端市场和整个市场CR5分别为33.4%和6.8%。主要因为其规模相对较小,占市场总量约20%,品牌属性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有所减弱。陶瓷砖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不足75%,且分布区域集中:我国建筑陶瓷行业总体产能特别是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至2014年,我国陶瓷砖生产线共3440条(不含西瓦),总日产能4503.6万平方米(不含西瓦),以一年生产310天计算,陶瓷砖年产能可达139.61亿平方米。同年,陶瓷砖产量为102.3亿立方米,产能利用率仅为73.1%。2015年,陶瓷砖产量为101.8亿平方米,产能利用率为72.9%。
8、同时,我国建筑陶瓷生产企业的区域化集中程度非常高,2014年,广东、福建、山东、江西、四川、河南和广西的总产能分别为41.19、17.34、16.18、14.29、8.27、6.88和5.38亿平方米,占总产能的比例合计达到78.45%。其中广东拥有最多的抛釉砖、抛光砖和仿古砖的产线,福建外墙砖产线最多,山东拥有最多的瓷片产线。2015年,国内前六大陶瓷砖产区的产量占比达到76%。多因素驱动,行业集中度有望继续提高,品牌企业最受益消费升级、地产商集中度提高和精装修占比提升,中高端瓷砖市占率近年来逐渐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瓷砖品质提出高要求:随着消费能力提升,品牌、品位、艺术、个性成为建筑陶瓷
9、市场的潮流,高品质建筑陶瓷产品影响力不断扩大地产商集中度和精装修比例双重提升,行业龙头集中度近年来逐渐提高:大地产商具有融资和品牌优势等使得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大地产商销售额占比在2017年迅速提升,前11月top5、10、20和50占比分别为17%、25%、33%和46%,比16年底提高4.5%、6.1%、7.9%和10.7%。拿地面积作为房屋开工面积的先行指标,其集中度也有较大提高,前19家规模房企拿地建筑面积占百城总体比重提升7.4%达到25%。2013年至2016年,碧桂园合同销售面积增长率分别为108.51%、21.03%、11.67%和74.04%;恒大合同销售面积增长率分别为-3
10、.81%、22.20%、40.20%和75.20%;万科合同销售面积增长率分别为15.00%、21.24%、14.43%和33.78%。几大地产公司2015和2016年高速增长的合同销售面积为2016和2017年为瓷砖的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相比于毛坯房,全装修不需要二次装修,因而减少建筑垃圾,降低消耗排放、实现资源节约。2017年,国家出台的建筑业“十三五”规划鼓励和推动“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实现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明确指出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50%,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达到30%,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40%。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5%。地产商
11、也通过提高精装房占比提升产品价值和后续增值服务,少数几家大型房企的全装修比例达到80%以上地产商集中度和精装房比例提高使地产商的采购话语权不断增强,工程端发力的瓷砖企业集中度近年来逐渐提升。2013至2016年,建筑陶瓷行业复合增长率为9.54%,一半以上收入来自工程端的欧神诺和蒙娜丽莎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3.56%和23.09%;两家企业的市占率由0.65%提高至0.82%,说明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前期在工程端发力且绑定大地产商的瓷砖企业将进一步深化优势促进市占率提升。国家政策大力引导和支持建筑陶瓷行业产业升级:低端瓷砖产品生产工艺成熟,进入门槛较低,市场同质化严重。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大力
12、引导、鼓励我国建筑陶瓷行业进行产业升级。特别是2017年6月以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和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相继制定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指导意见和推进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赢“三个攻坚战”的指导与组织实施的意见,提出“十三五”期间淘汰陶瓷砖产能30亿平方米,占总产能比例21.4%,陶瓷砖的产能利用率将由“十二五”末的72.9%提升至85%。同时提出,到“十三五”末,真正实现企业总数减少三分之一,前10家建陶企业生产集中度达到20%30%,培育35家销售额超百亿元国际知名企业,行业在国际的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这些政策的提出不仅旨在淘汰落后产能,也鼓励优秀陶瓷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13、去产能与新建产线并存,瓷砖行业开始大洗牌:2017年年初至今,各地陶瓷主产区从主动压缩产能到被封查关停的陶瓷厂家数不胜数。山东淄博建陶产能从7亿平米减到2亿;山东临沂建陶行业6成产能将退出;河北高邑、赞皇陶企全线停产;河南鹤壁陶瓷全部被要求企业停产整改;四川夹江未来将有约30%的产能彻底退出;福建闽清产区陶瓷厂停产,漳州8家陶瓷厂被限期整改;广东、贵州、山西等产区,各有不同程度的环保整改和停产事件。2017年受国内环保持续高压的影响,国内瓷砖主产区的一些陶瓷企业产能被迫转移,纷纷落户生产环境更稳定、原材物料更便宜、交通区位更便捷的省份,截止至2017年3月,新建的瓷砖生产线初现大扩张,东北、山
14、东、山西、河南、重庆、江西、新疆等地累计投资额已过百亿。(二)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推进清洁生产管理服务的载体创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构建“互联网+”清洁生产信息化服务平台。推进清洁生产管理服务的模式创新,对于大型企业,继续发挥其清洁生产引领示范作用;对于行业、工业园区和集聚区,探索开展清洁生产整体推行模式;对于中小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尝试清洁生产义务诊断等创新服务模式。鼓励清洁生产中心、行业协会、咨询机构等创新服务模式,加快向市场化方向转变,不断提升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到2020年,绿色制造水平明显提升,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制造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初步缓解。发展循环经济将以资
15、源绿色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典型模式推广和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行动,着力推进矿产资源与终端制造业、生物资源与终端消费品、“城市矿产”与再生产品以及生产系统与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加快构建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到2020年,主要资源产出率、能源产出率、主要品种再生资源回收率分别比2015年提高15%、18.5%、1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尾矿综合利用率达分别提高到80%、3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率、餐厨垃圾资源化率、生活垃圾资源化率和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分别提高到70%、30%和20%。(三)xxx十三五发展规
16、划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认识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和要求,有助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点
17、,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带动作用。抓住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抢占了发展先机,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就是要坚持稳中求进,在稳的前提下,有所进取、以进求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四)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五)产业环境分析陶瓷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艺术陶瓷等。建筑陶瓷指用于建筑物内、外墙及地面装饰或耐酸腐蚀的陶瓷材料。建筑陶瓷中绝大部分为陶瓷砖。陶瓷砖是以耐火的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经由研磨、混合、压制、施
18、釉、烧结而成。建筑陶瓷行业的上游主要有泥砂料、化工料、色釉料等原料开采及加工行业,电力、煤炭、柴油等能源行业,陶瓷生产设备制造行业;下游行业主要包括住宅和公共建筑装修装饰,公共建筑装修又分为城市轨道、商业中心、科教场馆、隧道工程、酒店、办公楼和体育馆等。陶瓷砖按照吸水率不同可以分为瓷质砖、半瓷砖和陶质砖。瓷质砖的吸水率小于等于0.5%;半瓷砖吸水率在0.5%-10%之间,包含炻瓷质、细炻质、炻质砖,吸水率逐渐增大;陶质砖吸水率大于10%。陶瓷砖按照工艺不同可以分为抛光砖、抛釉砖、抛晶砖、仿古砖、瓷片和微晶石等。由于不同陶瓷砖在工艺特点和吸水率等方面存在差异,所对应的应用场所也有所不同。在防滑和
19、抗污性能上,仿古砖抛釉砖抛光砖;在耐磨性上,仿古砖抛光砖抛釉砖;在光泽度上,抛釉砖和抛光砖则明显胜过仿古砖。国内建筑陶瓷行业超过5000亿市场规模:根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对全国1410家规模以上建筑陶瓷企业的统计数据,2010年-2015年,建筑陶瓷企业从全年主营业务收入从2900亿元增长至435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8.47%。同期国内建筑装修装饰工程总产值从2.28增长到3.39万亿元,复合增长率为8.26%。建筑陶瓷销售额占建筑装修装饰总产值的比例一直在13.5%左右。2016年,全国建筑装修装饰行业工程总产值为3.73万亿元,对应规模以上建筑陶瓷行业市场为5036亿元。十几年快速增长之
20、后,陶瓷砖产量进入平稳增长阶段:2000-2011年,我国陶瓷砖产量快速增长,从17.5增长至87.1亿平方米,复合增长率为15.7%。2011-2015年,我国陶瓷需求进入平稳增长期,陶瓷砖产量从87.1增长至101.8亿平方米,复合增长率为3.98%,其中2015年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这意味着陶瓷砖未来需求将处于微增长的平台期:对陶瓷砖的绝对需求量仍会处在较高水平,但增幅会有所降低。2005-2011年间,瓷质砖产量同样经历了快速增长,产量从16.23增长至61.51亿平方米,复合增长率为24.86%。之后增速放缓,2014年底瓷质砖产量为77.32亿平方米,占陶瓷砖总产量的比例为75.58
21、%。陶瓷砖产量增速与房屋竣工面积增速呈现高度相关性:2011-2014年,全社会房屋竣工面积平稳增长,从32.91增长到35.51亿平方米,2015年略有下滑至35.10亿平方米。陶瓷砖产量的同比增长率与房屋竣工面积保持高度相关性。计算出每平米房屋竣工面积所对应的陶瓷砖产量为2.652.9平方米,对应建筑陶瓷销售额从2011的101元增长至2015年的124元,每平米建筑陶瓷的价格在总体上升的趋势下有所波动(38.1742.77元/平方米)。从需求结构来讲,国内市场比对建筑陶瓷的需求占比87%。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建筑陶瓷出口国。2013年之前,我国陶瓷砖的出口金额保持平稳增长,2014年受贸
22、易壁垒影响,出口金额有所降低。2015年陶瓷砖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11.4亿平方米和83.3亿美元,建筑陶瓷的出口额为92.76亿美元,占规模以上总产值的13%。根据建筑陶瓷、卫计生洁具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预计2020年我国建筑陶瓷产量保持在100亿平方米,其中国内市场需求量90亿平方米。住宅竣工面积占建筑业房屋竣工面积比值接近70%:为讨论方便,使用建筑业房屋竣工面积作为测算陶瓷砖需求量的统计口径,其中包含住宅(67.50%)、商业及服务房屋(6.83%)、办公用房屋(5.52%)、科研教育医疗用房屋(3.94%)、文化体育娱乐用房屋(1.05%)、厂房及建筑物(12.49%)、仓
23、库(0.64%)和其他(2.03%)用竣工面积。除了后三项对瓷砖的需求较少之外,前五项尤其是住宅房屋对瓷砖的需求很大。公共建筑对瓷砖需求基本保持稳定: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城市发展规划及商业环境不断升级,需要大量开发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商业营业用房。2011年至2015年,我国建筑业商业营业用房竣工面积从1.67亿平方米增长到2.87亿平方米,同比增速逐渐放缓,但总体规模保持稳定。办公、科研、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和娱乐用房屋竣工面积占比约为10.51%,面积之和从2011年的3.82增长至4.42亿平方米,复合增长率为3.72%。由于瓷砖简单大方且容易清理和保养,被广泛用在公共建筑的地面
24、、内墙面和外立面的装修中。总的来说,这些领域对陶瓷砖的需求基本保持平稳。二、2018年度经营情况总结2018年xxx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92.63万元,同比增长31.09%(4220.07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陶瓷地板砖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4732.89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2.80%。2018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序号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合计1营业收入3736.454981.944626.084448.1617792.632主营业务收入3093.914125.213830.553683.2214732.892.1陶瓷地板砖(A)1020.991361.321264.08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 陶瓷 地板砖 生产 出产 制造 项目 年度 总结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