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范DB45/TXXX2013条文说明目 次4 基本规定. 29 5 检测机构能力. 30 5.1 检测人员 . 30 5.2 检测设备 . 30 5.3 检测场所 . 32 5.4 检测管理 . 33 6 检测程序 . 35 6.1 检测委托 . 35 6.2 取样送检 . 35 6.3 检测准备 . 36 6.4 检测操作 . 37 6.3 检测报告 . 37 6.4 检测数据的积累利用 .38 7 检测档案 . . . .39 4 基本规定4.1.1 检测机构应正确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主要有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建筑材料标准、试验方法标准,以及
2、工程检测等标准。4.1.2 因为检测数据直接关系工程的质量安全,所以强调检测机构的资质管理。4.1.3 检测的数据和结论是判定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为保证工程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规定了检测机构应在其认定的技术能力和资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工作,是保证检测质量的重要措施。4.1.4 明确检测机构的法律责任,强调了检测报告的重要性。检测报告必须真实、准确、科学、规范。4.1.5 检测机构应认真执行见证取样、送检和现场工程实体见证检测的规定,凡属见证取样送检的试件,无见证人员见证的不得接收;对要求现场实体检测的见证检测项目,无见证人员到场不得进行检测。4.1.6 检测机构应建立技术管理体系,在检测过程
3、中,当检测工作出现不符合规范的问题时,能自行发现并改正。4.1.7 对检测机构的检测技术能力应有基本术要求,对应所设定的开展检测项目,应配备基本的仪器设备和人员(即附录A中列出的项目)。4.1.8 检测机构应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手段,建立工程检测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检测数据自动采集、整理、分析、传输及信息共享等,提高检测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及工作效率。4.1.9 日常检测资料包括检测原始资料台账,特别是检测不合格项目的处理记录等,以便不断改进检测管理水平。存档检测报告是签字和印章齐全的书面报告。4.1.11留置已检试件使检测数据有可追溯性,当发现检测报告有问题时,便于检查和验证。经过多方征求意
4、见,留置时间不宜过长,太长占用场地太多,太短起不到追溯的作用,权衡之后定为72h。4.1.12工程检测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施工期间通常由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委托,使用期间由既有房屋业主、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单位委托。4.1.13 施工单位应按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编制检测计划,配备相应的人员做好检测取样、试件制备、试件现场养护及示出现场检测的抽取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的工作。以上工作应满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关规范和检测标准的规定。4.1.14 工程检测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而检测试样的真实性又是检测结果可靠性的关键前提,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都会给工程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留下巨大隐患,是不能
5、容忍的。提供试样(包括送样及取样)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应为试样的真实性、规范性承担法律责任。5 检测机构能力5.1 检测人员5.1.2 按检测项目所配备的检测人员应符合在附录A的要求。检测机构技术岗位的设立和职责划分可以参照附录B执行。5.1.3 本条对检测机构的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检测报告批准人提出了要求。要具有工程技术专业类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有规定的检测工作经历及检测工作经验。检测报告批准人由检测机构最高管理者授权。同时,规定检测报告审核人应由检测机构技术负责人授权,掌握相关领域知识,有规定的检测工作经历及检测工作经验。这是因为他们是检测机构的核心力量,技术把关人员,否则检测工作就很难
6、做好。5.1.4 检测机构持证检测操作人员的人数,在附录A的说明中注明在综合检测机构检测项目多时,每个检测操作人员可以适当兼职,但兼职不宜过多。5.1.5 检测操作人员应经技术培训,通过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委托有关机构考核合格方可能从事检测工作,对人员设置了门槛。5.1.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检测人员应不断更新知识,检测机构应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学习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5.1.9 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每年应进行脱产继续教育学习,以保证检测技术知识及时更新。5.1.10检测人员的岗位证书应定期进行确认,一般每3年审核一次,以规范岗
7、位证书的管理。5.2 检测设备5.2.1 检测机构应有所设置检测项目需要的全部检测设备,并保持其精确度及有效性,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每项检测项目的检测设备配置由附录A作出了规定。5.2.2 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的配置应考虑以下因素:1 测量仪器设备的测量参数范围要求。2 测量仪器设备的测量参数准确度要求。3 仪器设备的准确度应与被测参数的允许误差相适应。4 测量仪器设备的测量稳定性要求。5 仪器设备的测量范围应满足要求。6 测量仪器设备的自动化要求。7 测量仪器的量值溯源性要求。对于钢材屈服点的自动采集,由于试验过程的复杂性,可能会出现误判情况。当对采集的数据有疑问时,应结合力值-时间曲线进行分析
8、,得出正确的结论。5.2.7 检测设备应有使用记录,并作为检测设备档案之一,定期归档。对现场工程实体检测使用的主要设备尚应记录领用、归还情况。使用记录主要应包括下列内容:1设备的名称、管理编号;2试样名称、编号、数量;每组试验开始和结束时间;3设备使用前及使用后的状况,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4现场工程实体检测设备应有领用日期、归还日期、领用人、检测项目及归还设备的检查情况等;5.2.8 检测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是设备保持良好技术状态的保证。检测机构应制定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并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并作好相应记录。5.2.9 检测报告中必须填写检测设备型号和编号。设备型号表达设备
9、的类型、量程等,没有唯一性,因而不能只填写检测设备的型号。检测机构检测设备的编号是检测机构自己的编号,具有唯一性特征,在设备一览表中应有设备编号及与之对应的出厂编号、型号等。5.3 检测场所5.3.2 检测场所的环境条件应该能保证检测工作正常开展以免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在检测过程记录环境条件,以证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保障。5.3.4 环境控制目标能满足检测标准中所规定的环境要求;监控设备是为测得环境是否达到控制目标所使用的设备。5.3.5 检测机构指定专人定期检查是为保证监控设施处于良好状态,从而保证环境条件的符合性;应规定检查的方法、频率及时机等;对技术要求较高的监控设备,应由各使用部门编制
10、作业指导书,制定详细的操作和使用方法以及记录格式;必要时应对环境条件的符合性进行验证。5.3.6 根据标准要求,应满足样品在收发、制备、测试和贮存过程中的环境要求,以及检测过程中消耗性材料和物质的贮存要求,防止样品污染变质或对环境造成危害。本条列出了检测场所的环境条件,除客观条件外还包括检测场所本身的环境条件,如:检测使用的化学试剂等、检测场所在检测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废弃物、项目的互相影响、工作安全以及振动、温度、湿度、噪声、洁净度等环境因素。对所有这些因素都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保证检测环境符合有关规定,并有防止上述因素造成影响的应急处置措施。5.3.8 为保证检测工作区域的环境,应设置标识
11、。无关人员及物品不得进入检测区。5.3.9 检测工作区域应建立安全工作制度,保证人员、设备及被检试件的安全;并应有安全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可以有准备的应对。检测场所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合理放置,以备使用。5.4 检测管理5.4.1 本条规定了检测机构在具备了技术能力的硬件条件后,尚应执行国家有关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建立检测技术管理体系并能有效运行,才能保证技术能力发挥作用。才能在方法正确、操作规范、记录真实、数据结论准确的前提下,保证提供正确的检测结果。5.4.2 本条规定是检测机构拥有自我纠错能力的制度保障。5.4.4 检测机构应充分利用检测管理信息系统的科学管理手段,有条件的检测机构应使
12、系统覆盖到检测业务的全部流程及各检测项目上并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用管理程序来保证检测工作质量及检测数据的质量,提高检测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水平。5.4.5 管理信息系统应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以保证系统管理的规范化,保证数据的传输安全、可靠,设置必要的数据接口,可以使系统与检测设备、设备与有关信息网络系统的互联互通。5.4.6 要有专人负责信息化管理工作,可以使管理信息系统随时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当技术标准更新时,系统应及时更新应用软件。管理信息系统应达到三级安全保护能力要求,并保证正常有效运行和做好运行记录。5.4.8 比对试验和能力验证是检测工作规范性、科学性和检测结果准确行的外部制约条件,是
13、对检测工作纠错的有效措施。5.4.9 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应科学、规范、真实。严禁出具虚假报告是保证检测报告有效的重要措施;本条列出了虚假报告的主要情形。6 检测程序6.1 检测委托6.1.1 工程实体检测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委托,并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目的是保证检测数据和结果的客观、真实、规范等。6.1.2 委托检测应订立书面检测合同。对于零星检测,应有委托书,委托书也是检测合同的一种。6.1.3 对在材料、设备产品标准中和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设计文件中及专门的工程检测方法标准中有相应规定的,检测机构应根据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当检测项目无标准的检测方法或需要采用非标准检测方法时,委托合同
14、中应予以说明。检测机构应编制检测作业指导书或非标准方法检测方案,并征得委托方的同意。6.2 取样送检6.2.1 为保证试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应按有关标准规定选取试件。取样人员按规定取样,做好试件标识,并记录有关情况,见证人和取样人确认签字,以示负责。6.2.2 检测取样是正确检测的关键和先决条件,取样一定要正确规范,符合产品标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及相关标准规定的方法或设计要求的方法。建筑材料、制品本身带有标识的,应在有标识的部分取样,目的是为保证取样有代表性。6.2.3 试件应有唯一性标识。制备的试件除符合取样制备规定外,还应将试件的制作日期、工程部位、强度等级等信息刻在试件上,以保证在养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地方 标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