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nbt-47014-《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中的概念和逻辑浅述.doc
《最新nbt-47014-《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中的概念和逻辑浅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nbt-47014-《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中的概念和逻辑浅述.doc(8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NBT-47014-2011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中的概念和逻辑浅述对NB/T 47014-2011承压设备用焊接工艺评定标准NB/T 47014-2011焊接工艺评定标准中的概念和逻辑浅述靳茂明(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210003,南京)前言:焊接工艺评定规则涉及到焊接理论、概念分类理论、排列组合知识、逻辑理论,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使评定规则出现疑问。焊接
2、理论负责对规则的科学性做出解释,概念理论对标准的术语、结构、概念分类、概念协调等方面提出标准化要求,排列组合是解决概念分类问题的数学方法,而逻辑则是评定规则的经脉和灵魂,它是思维的科学性在评定规则中的反映,决定着推理的正确性和严密性。对评定规则本质的认识不仅是正确执行标准的需要,而且是焊接工艺评定实现计算机方法必须的逻辑模型。由于概念和逻辑本身就是是极其深奥且晦涩,本人没有能力进行系统地论述,所以只能是“浅述”和“杂谈”。本文内容的正确性未经证实,仅供参考,欢迎各位同仁指正。1. 概念的分类对每一种影响因素应该进行逻辑学意义上的分类,形成完善严密的概念体系,标准中影响评定结果的全部因素分类见下
3、表:与工艺评定有关的因素工艺因素(焊接工艺评定因素)非工艺因素与标准中各种焊接方法有关的全部工艺评定因素试验方法因素工厂因素冲击温度的影响评定因素1评定因素2评定因素3试件只进行弯曲、拉伸试验试件同时进行弯曲、拉伸、冲击试验相同工厂不同工厂标准中未做规定每种指定的评定因素可能存在的进一步分类,最底层的分类才是影响工艺评定的根本因素。在试验方法因素这个概念层上的验证规则的逻辑形式见下表: 试验方法对评定要求的影响试件产品评定结果试件不进行冲击试验无冲击要求允许试件不进行冲击试验有冲击要求不允许试件进行冲击试验无冲击要求允许试件进行冲击试验有冲击要求允许任何一个评定因素的概念层都存在以上类似的一组
4、逻辑形式,有的是对相同概念类型进行相互验证,有的是对不同概念类型进行验证,有的复杂,有的简单;有的含多种概念类型,有的只有两种类型(在只有两种概念类型中,多数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概念)。对于连续数值型评定因素,可以按不同的数值范围作为概念类型,如在“厚度”因素这个概念层,在该概念层中试件的概念类型和产品的概念类型就不一样。1.1 母材组合形式的分类定义:对焊:同一牌号母材之间的焊接称为“对焊”。组焊:不同牌号母材之间的焊接称为“组焊”。 同类组焊:同一类别中不同母材之间的焊接称为“同类组焊”。 跨类组焊:不同类别母材之间的焊接称为“跨类组焊”(或异类焊接).同组组焊:同一组别中不同的两种母材之间的
5、焊接。跨组组焊:同一类别中不同组别的两种母材之间的焊接 以上6种分类是评定标准中实际存在的母材组合形式的基本逻辑分类,对评定规则的语言描述的准确性有着重要意义。母材的分类体系并不能直接用于指导评定规则的制定,母材的组合形式的分类才是评定规则需要的分类,见下表:母材以类别为基本要素的分类体系 只考虑类别时母材组合类型的分类(概念特征类型的分类)分类方法一分类特征:按两个母材类别是否相同同类焊接不同类焊接分类特征:按两个母材是否相同得到相同分类结果同类对焊同类组焊跨类组焊(异类组焊)分类方法二分类特征:按两个母材类别是否相同对焊组焊分类特征:按两个母材是否相同注:1)同类对焊、同类组焊、跨类组焊仅
6、仅是概念特征的分类,评定中需要的是具有这一特征的具体“概念”,即包含具体“类别符号”的概念。2)表示基本概念分类概念,表示辅助分类概念。母材以组别为基本要素的分类体系分类方法一同类焊接不同类焊接只考虑类别时同类对焊同类组焊跨类组焊考虑组别后母材组合类型(概念特征类型的分类)分类特征:按两个母材组别是否相同同组对焊 同组焊接 同组组焊跨组组焊异组异类组焊 = 跨类组焊分类特征:按两个母材组别是否相同只考虑类别时同类对焊同类组焊跨类组焊分类方法二对焊组焊注:1)异组异类组焊在实际评定规则中并没有特别的意义,而且语言描述中可以用包含组别信息的跨类组焊来替代。2)同组对焊、同组组焊、跨组组焊、跨类组焊
7、仅仅是概念特征的分类,评定中需要的是具有这一特征的具体“概念”,即包含具体“类别符号”和“组别符号”的概念。3)表示基本概念分类概念,表示辅助分类概念。1.2 标准中母材组合类型的数量假设标准中全部铁基材料的分类和分组情况如下表:母材类别和组别数量(仅作为示例)类别代号和数量L1L2L3L4L5L6L7L8L9L10L11L12总数量12个组别数量432(1)2(1)(1)22(1)(1)(1)21个注:未分组别的,视为只有一个组别,记作(1)。1)只考虑类别时,母材组合类型的数量(即包含不同“类别符号”的概念数量)只考虑类别时,母材组合的类型数量 组合类型同类对焊同类组焊跨类组焊概念数量12
8、1266总数量12+12+66=90其中“同类对焊”类型数量=“同类组焊”类型数量=12 “跨类组焊”类型数量=C(12,2)=12!/(12-2)!*2!=12*11/2=66所以:只考虑类别时,母材组合的类型数量=“同类对焊”+“同类组焊”+“跨类组焊” =12+12+66=902)考虑组别后,母材组合的类型数量考虑组别后,母材组合的类型数量组合类型同组对焊同组组焊跨组组焊跨类组焊(异组组焊)概念数量2121C(21,2)=21013197总数量21+21+13+197=252其中“同组对焊”类型数量=“同组组焊”类型数量=21“跨组组焊”类型数量=每个类别中跨组数量之和=13(“跨组组焊
9、”类型的数量:Fe-1内为6;Fe-3内为3;Fe-4内为1;Fe-5A内为0;Fe-5B内为1;Fe-5C内为0;Fe-6 内为0;Fe-7内为1;Fe-8内为1;Fe-9B内为0;Fe-10I内为0;Fe-10H内为0)不同组别的“组焊”数量类型= C(21,2)= =21!/(21-2)!*2!= =210210种类型中“跨类组焊”类型数量=210 13=197所以:考虑组别后,母材组合的类型数量=“同组对焊”+“同组组焊”+“跨组组焊”+“跨类组焊”=21+21+13+197=252 母材评定规则的任务是,对252种组合中任何一种类型是否能够验证其余的251种类型给出答案,不能遗漏任何
10、一种逻辑形式。结论:1)假设母材共分为L1、L2、。Ln共n种类别,则:母材组合类型的数量 =2n+ C(n,2)2)假设L1类别中包含m1种组别,L2类别中包含m2种组别;。Ln类别中包含m(n)种组别;则:母材组合类型的数量 = 2m1+m2+m(n) + C(m1+m2+m(n),2) 其中:“跨组组焊”类型数量 = C(m1,2)+C(m2,2)+C(m(n),2),(令C(1,2)=0)。“跨类组焊”类型数量 = C(m1+m2+m(n),2) -“跨组组焊”类型数量1.3 母材组合类型相互验证的逻辑形式数量1)只考虑类别时 因为全部的类型数量为90种,所以理论上存在的验证逻辑形式的
11、数量为:9090=8100个逻辑形式,去除自身类型必然验证自身类型,还剩下8100 90=8010个逻辑形式。2)考虑组别后 因为全部的类型数量为252种,所以理论上存在的验证逻辑形式的数量为:252252=63504个逻辑形式,去除自身类型必然验证自身类型,还剩下63504 252=63252个逻辑形式。理论上的逻辑形式数量是巨大的,可能远超过想象,但在理论上有必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但实际允许验证的仅仅是少数类型,因此评定规则只需规定那些可以验证的逻辑形式。但如果对概念类型不能正确分类,语言描述将不能准确表达概念,甚至产生逻辑上的漏洞。3)以上只是一个“母材组合类型”验证另一个“母材组合类型
12、”的情况,此外,母材逻辑形式还有另两种特殊形式:一种是:两个“对焊”验证这两种母材的“组焊”,这是具体的两个母材牌号之间的验证形式。其逻辑形式类型数量为:“同组组焊”数量 +“跨组组焊”数量 +“跨类组焊”=21+13+197=231个逻辑形式。在ASME标准中,这种逻辑形式验证的结果应该与这两种母材形成的“组焊”类型和产品是否有冲击要求有关。此外,由于该特殊的验证形式在逻辑上有可能合并为一般形式,所以这两种类型的验证规则有可能存在交集。例如:如果存在规则:“组别1”内的对焊或组焊可以验证该母材或该两种母材与“组别2”的组焊,又同时存在规则:“组别1”的对焊和“组别2”的对焊使用相同焊接工艺时
13、,可以验证这两种母材的组焊,显然第一个规则包含了第二个规则,而第二个规则中对“组别2”母材的限制将成为多余条件。另一种是:一个“组焊”验证这两种母材的各自“对焊”,其逻辑形式的数量也是231个。判断这种逻辑形式是否成立,也是与这两种母材形成的“组焊”类型和产品是否有冲击要求有关。1.4母材评定规则的语言描述形式假设有任意不同的母材A、B、C、D,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能推理出:1)A-A合格 B-B合格 或 A-B合格 或 B-C合格2)A-B合格 (A-A合格 和 B-B合格) 或 C-C合格 或A-C合格 或 C-D合格3)(A-A合格 且 B-B合格) A-B合格 以上形式是标准中实际存在的
14、推理类型,可描述为:形式1:一个“对焊”如何验证另一个“对焊”或“组焊”(该“组焊”可能包括“同组组焊”、“跨组组焊”、“跨类组焊”);形式2:一个“组焊”如何验证相同材料的两个“对焊”或另一个“对焊”或“组焊”(该“组焊”可能包括“同组组焊”、“跨组组焊”、“跨类组焊”);形式3:两个“对焊”如何验证一个“组焊”(该“组焊”可能包括“同组组焊”、“跨组组焊”、“跨类组焊”)。母材评标准应按以上三种形式分无冲击要求时和有冲击要求时两种情况分别制定规则,这是语言定义必须遵守的逻辑尊则。1.5 小结:母材的分类体系是为母材的组合类型服务的,而母材的组合类型才是为评定规则的语言定义服务的,如果缺少母
15、材的组合类型这一重要概念,则评定规则的描述将出现语言障碍。无论是ASME还是47014,母材评定规则的描述都不能清楚地表达真实的逻辑含义。母材评定规则应该按上述三种形式,分无冲击要求和有冲击要求两种条件下分别描述,这样才不会遗漏任何一种情况,这才是母材评定规则的科学定义方法。2. 基本概念的统一2.1 焊接工艺试验和焊接工艺评定1)焊接工艺试验:是指对试件的焊接工艺进行的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及其他性能的评价试验和分析试验,其目的是验证试件的焊接工艺的可用性,焊接工艺试验还包括对焊缝的外观检查、无损检测等。焊接工艺试验在国外相关标准中均用“Test”作为关键词,中文翻译宜翻译为“试验”、“检验”
16、。2)焊接工艺评定:是指一个经焊接工艺试验合格的焊接工艺,其工艺因素允许的变化(或改变)范围;也可以解释为对一个产品的焊接工艺,其全部的工艺因素是否符合试件的工艺因素允许的变化(或改变)范围;焊接工艺评定在国外标准中均用“qualification”作为关键词,中文翻译宜翻译为“鉴定”或“评定”。但我国一些标准将这两个概念都称为“焊接工艺评定”,这不仅与相关的国外标准不一致,而且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造成概念的混乱。2.2 焊接工艺评定因素和焊接工艺评定因素的改变 1)焊接工艺评定因素:狭义上理解是指与焊接工艺有关的、对焊接质量有一定影响的各种基本要素的概念指称。如:焊接方法、母材、焊材、厚度、热
17、处理、预热温度、电特性、技术措施等称为焊接工艺评定因素。但广义上理解是指各种基本要素的各种分类形式的概念指称(包括对一个指定的因素进一步的多维度分类),如:我们可以将母材和焊材合并成为“材料特性”,那么“材料特性”也可以理解为焊接工艺评定因素,如果将电特性进一步分类为“电流类型”、“线能量变化类型”等,那么“电流类型”和“线能量变化”也可以看作为焊接工艺评定因素。所以焊接工艺评定因素这个概念在一个不确定的分类概念体系中,它的概念也是不能确定的,或者理解为在这个概念体系中的任何一个概念都是焊接工艺评定因素。 本文中所说的“焊接工艺评定因素”是指分类体系中最终分类概念的概念语言指称,如:对于母材,
18、焊接工艺评定因素是指“母材组合类型”,对于电特性方面,焊接工艺评定因素是指“电流类型”、“线能量变化类型”等。 2)焊接工艺评定因素的改变:是指对一个指定的焊接工艺评定因素的具体概念类型之间的相互评定。如:焊接方法的具体概念类型有:气焊、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等,则“气焊改为(评定)焊条电弧焊”、“气焊改为(评定)埋弧焊”等等这种评定形式称为焊接工艺评定因素的改变,再如:电特性的概念类型有:电流特性、线能量变化,电流特性的具体概念有:直流电、交流电,线能量变化的具体概念有:大于试件线能量、不大于试件线能量,其中“直流改为交流”、“交流改为直流”、“试件线能量评定大于试件线能量”、“试件线能量评定不
19、大于试件线能量”这些评定形式都称为“焊接工艺评定因素的改变”。再如对于母材,焊接工艺评定因素的改变是指,各种类型的对焊、同组组焊、跨组组焊、跨类组焊它们之间的相互评定的逻辑形式。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标准中所定义的“焊接工艺评定因素”既是一个整体概念又是任何一个子概念,但工艺评定因素的改变一定是一个具体的概念,而且是分类体系中“最终”的分类类型,只有这种分类类型才与评定结果有直接关联。所以焊接工艺评定因素的改变,即评定的逻辑形式的改变才是我们需要的重要概念。3 对焊接工艺评定因素和评定规则的分析3.1定义: 1)评定结果:指产品的焊接工艺与一个焊接工艺试验合格的焊接工艺相比较,是否符合评定规则
20、,以判断产品的焊接工艺是否合格。分为无冲击要求时的评定结果和有冲击要求时的评定结果。2)验证结果:指焊接工艺评定因素的改变(即评定逻辑形式的改变)对拉伸、弯曲、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分为可验证和不可验证。3)一个评定因素概念层中一个概念类型验证另一个概念类型的形式(即工艺评定因素的改变),称为“一个逻辑形式”,其验证结果称为“一个逻辑形式的验证结果”(指对拉伸、弯曲、冲击的影响结果)。4)一个评定因素概念层中全部的逻辑形式,称为“一组逻辑形式”,全部逻辑形式的验证结果,称为“一组逻辑形式的验证结果”(指对拉伸、弯曲、冲击的影响结果)。注:本文中的“评定”均指试件焊接工艺与产品焊接工艺之间的关系,
21、“验证”均指试件焊接工艺的变化(即不同的验证逻辑形式)对拉伸、弯曲、冲击这三个力学性能的影响。3.2 评定规则的逻辑定义、语言定义定义:1)对每一个“一个逻辑形式”根据产品无冲击要求和有冲击要求两种情况分别进行定义的评定结果(指是否需要重新评定),称为评定规则的“逻辑定义”。“逻辑定义”可以进行优化(或简化)。2)对优化和简化后的逻辑定义的语言描述称为“语言定义”,即标准中的评定规则或条款。3)对全部可以评定的逻辑形式进行的语言定义,称为“正逻辑定义”;对全部不可以评定的逻辑形式进行定义,称为“负逻辑定义”。示例(假设焊接方法只有手工焊、埋弧焊、氩弧焊三种):评定规则的逻辑定义和语言定义逻辑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最新 nbt 47014 设备 焊接 工艺 评定 中的 概念 逻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