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2页).doc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2页).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签发:编号: 7.5-2005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地址: 电话: 传真: 预 案 目 录序号名称1.0引言2.0术语、符号和代号3.0企业基本情况4.0产品的危险日、特性5.0危险目标的确定和对周边的影响6.0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和岗位职责7.0报警、通讯联络方式8.0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9.0人员紧急疏散、撤离、监护10.0危险区的隔离11.0检测、抢险、救援及监控措施12.0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13.0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14.0应急救援保障15.0预案分级响应条件16.0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17.0应急培训计划18.0演练计划附 录 目 录序号
2、内 容1组织机构名单和内外部联系通讯录2企业平面布置图和周边区域道路交通示意图3保障制度1 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目录)4保障制度2 安全、质量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目录)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0 引言1.1 目的为了发生事故时能即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特指定本预案。1.2 适用范围本厂氧、氮、氩、二氧化碳液态气体储存、气瓶充装生产和其他瓶装工业气体经营、汽车运输事故的应急救援。1.3 编制依据和参考文献(1).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久远预案编制导责(单位版)(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44号令)(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
3、院第373号令)(4).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2002250号)(5).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6).化学危险品消防与急救手册(化学出版社1994.7)(7).职业危害程度分级、检测技术(化学出版社2003.7)(8).安全预评价报告(浙江泰鸽安全科技有限公司)2.0 术语、符号和代号消1:表示可用大量水扑救消2:表示可用雾状水扑救消3:表示可用二氧化碳扑救危险等级:安全预评价中表示危险发生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划分的等级。分为级为安全,级为危险性最大。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按使用或生产的物质火灾危险特性分类。分甲、乙、丙、丁、戊五个类别,甲类最危险,戊类为非燃烧物质。QW/S
4、MY:三门县制氧厂作业指导文件。3.0 企业基本情况3.1 企业性质:股份合作制企业。3.2 人员结构:现在编15人,其中技术人员1人,管理人员3人,日、中班职工11人。3.3 产品结构和产量:瓶装氧气4万瓶,氮气1万瓶,氩气2万瓶,二氧化碳3万瓶。3.4 周边环境:厂区处在XXXXXXXXXXX,东南侧为XXXXXXXX,北侧为XXXXXX,西侧为XXXXXXX,用地范围处工业区东边边缘端,四周无建筑。3.5 产品运输:氧、氮、氩、二氧化碳和经营的其他气瓶运输量日均约350瓶,汽车运输。运输销售区域为三门县及台州地区用户,一般为工业气体供应站、点和企业用户。本厂的产品运输由用户自提或委托有资
5、质运输单位负责。4.0 产品的危险特性4.1 产品危险类别:充装生产的氧、氮、氩、二氧化碳和经营的氟里昂为2.2类不燃气体,乙炔、丙烷、氢气为2.1类易燃气体,液氨为毒性气体。4.2 介质危险特性:(1).充装生产气体介质:a) 氧(氧气)属强氧化剂,助燃,属乙类火灾危险物品,与易燃气体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b) 氮气不活泼,常温不与其他物质反应,空气中浓度高于82%对人体造成缺氧窒息伤害,高于94%吸入很快死亡。c) 氩气惰性,空气中浓度高于50%引起缺氧窒息伤害,高于75%吸入很快死亡。d) 二氧化碳为窒息性气体,空气中浓度大于3%,感觉不适,高于25%,很快窒息死亡。e) 液态超低温,人体
6、接触会冻伤。(2).经营的产品介质危险特性:a) 乙炔:易燃气体,遇明火、高温和氧化剂极易着火爆炸,微毒,有麻醉作用。b) 丙烷:易燃气体,遇明火、高温和氧化剂有着火、爆炸危险,高浓度有麻醉作用。c) 氟里昂:不燃气体,遇高温、明火气瓶有爆炸危险,低毒。d) 氢气:易燃气体,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即爆炸,无毒,有窒息性。e) 液氨:中度毒性,可燃气体。对人体皮肤、呼吸道有强烈刺激,高浓度致人死亡。4.3 生产、储存危险和危害 (1).储存方法为承压容器(高压钢瓶、液体贮罐)受热、撞击、强烈振动时会增大容器内压力或使容器承压能力降低、破坏,使容器爆裂或泄漏。酿成财产破坏、人员伤亡事
7、故。 (2).气体、液体过量充装易引发超压爆炸。 (3).氧气瓶充装流速过快易在阀门处积聚静电与高温,与油脂接通引发燃烧、爆炸;如发生与易燃气体瓶混充,会爆炸。 (4).经营的易燃气体瓶因高温、管理不善而发生泄漏引发火灾或爆炸。5.0 危险目标的确定和对周边的影响 根据产品介质、生产、储存设备、危险特性和生产工艺特点,确定本厂的危险目标和级别。5.1 本厂的充装产品氧、氮、氩、二氧化碳为不燃、无毒介质,经营的瓶装产品储存量很少,不纳入重大危险源范围,本厂无重大危险源。-第 20 页-序号危险目标生产、储存设备、设施潜在事故危险、危害和对周边的影响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危险级别1气体气瓶充装
8、台、实瓶库二氧化碳充装排:8*1氧气充装排18(只)*2组氩气充装排15(只)*2组氮气充装排15(只)*2组实瓶库日平均储量:氧气瓶50只,其他100只。.1.气瓶爆炸2.氧气泄漏1.气瓶爆炸气体冲击波、钢瓶碎片机械伤害;破坏站台、仓库建筑、生产设施;引发连锁倒瓶;伤害在场人员,至伤亡。2.扩散富氧气体遇火点,易引燃可燃物,烧伤人员,引发火灾。影响范围:目标区域。3.不同时具备可燃物,火点条件不会引发火灾。4.排放物对环境无害。1.切断电源,停止供气。2.抢救受伤者,急打120送医。3.如属氧气,切断充装站电源。4.如着火,用CO2灭火器,如火灾用水灭火(消1、消2、消7)。火灾打119。级
9、高度危险2低温液体贮罐区液氨:15M3 1只液氩:20M3 1只液氮:20M3 1只CO2:20M3 1只最大储量:液氧15T、液氩20T、液氮15T,二氧化碳20T配套气化器3台,液体泵4台。1.贮罐爆炸2.液体泄漏1.20M3贮罐爆炸:冲击波对人伤害死亡半径4.5米,受伤半径6.5米,建筑、设施破坏半径为4.5米,影响区域半径在7米之内。2.液体泄漏、气体扩散:富氧环境遇明火引燃可燃物引发火灾;其他气体环境对人易造成缺氧窒息伤害;人员接触低温液体会冻伤。3.不同时具备可燃物、火点,不会引发火灾。4.排放物对环境无害。1.人员撤离到空气新鲜处。2.抢救受伤者,急打120送医。3.若属液氧,设
10、30米警戒区严禁烟火。4.泄漏抢险人员穿戴全套防冻伤的防护面具和防冻服。级显著危险3经营气瓶库分库存放:乙炔瓶:10只丙烷瓶:5只氢气瓶:10只氟里昂瓶:20只液氨瓶:5只泄漏1.可燃气体瓶气体泄漏,遇明火引发火灾,爆炸。影响区域:厂内仓库及附近区域。2.液氨泄漏酿成人员中毒,影响区域为厂内作业、抢险人员。1.切断仓库领巾区域电火源,严禁烟火。2.迅速采取止漏措施。3.加强通风措施。4.止漏无效搬离至安全处,自然泻放,警戒。5.液氨止漏无效除作14处理外,紧急报警救援。级显著危险5.2 主要危险目标和对周边的影响,应急措施5.3 安全、消防、个体防护设备、设施及分布(1).共用设备、设施(a)
11、.消防、设备、设施:充装台干粉灭火器8只;室外消防栓“SS100”1只,设在厂区入口约10米处;设置消防水池120M3在综合楼外侧;2台立式消防水泵放置在备品件库。(b).个人防护设施:防冻服装、手套、面罩2套,自吸式防窒息面具1套,存放地点在警卫办公室。(2).危险目标区域消防设备、设施及分布危险目标干粉灭火器消防栓充装台MFZL5,4只瓶库MFZL5,4只室外SS100/65,1只(3).消防力量:厂设业余消防队。三门县消防大队距厂10公里,5分钟可到达。6.0 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和职责6.1 事故分级(1).重大事故a).重伤以上人员伤亡事故。b).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爆炸事故。c).
12、初始灭火无效而有扩大可能的火灾事故,d).造成全面停产的重大设备事故。 (2).严重事故a).人员轻伤事故。b).操作者不能及时有效切断的气、液泄漏事故。c).利用生产、经营区域就近消防器材,自行能有效制止,消除且不会扩大的火险事故。d).造成局部停产而无法及时修复的设备事故。(3).一般事故:除重大事故和严重事故外的其他事故。6.2 一般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处理组织人员职 责负责人班组长1.迅速召集相关人员,分析确定吃力方案2.组织应急处理人员,明确分工,负责协调现场、生产工作。3.确定现场指挥人,一般为班组长本人。4.报告质管部,给予专业支持。5.组织事故处理资源。6.确认处理结果,批准处
13、理终止。现场指挥人班组长1.现场事故处理指挥。2.负责事故调查,书面报告质管部、工段备案。3.负责纠正和改进措施的组织实施。相关管理人员安全员1.审核事故调查分析结论。2.提出纠正和改进措施。3.跟踪纠正和改进措施实施结果。相关员工维保、操作人员1.按“易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处理岗位事故。2.服从调配,参加事故处理。3.按要求实施生产操作和维保纠正和改进。6.3 严重以上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结构6.3.1 领导小组(1).组成:厂长任组长,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安全责任人、班组长任组员。(2).职责:组织一年一次“预案”的修订;组织应急救援实施演练,一年不少于2次;检查预案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有效性,
14、一年不少于1次,并作出纠正和改进决定。6.3.2 常设机构(1).质管部作为应急救援组织的常设机构。(2).职责:“预案”的宣传、培训;技术措施的实施组织,设备、设施完好性的检查,每季不少于1次;安全、消防、劳保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贯彻和实施有效性督察;事故报告上报。6.3.3 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和保障(1).重大事故状态下应急救援组织结构框图厂长:总指挥1、全面指挥2、及时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报告副厂长:副指挥1、抢救指挥2、车辆调度生产负责人:副指挥1、抢险指挥2、技术处理指导岗位操作人员1.财务监护2.仓库物资监护车间安全员1.切断相关电源;2.开水消防系统;3.组织灭火。收发员瓶检员瓶库
15、安全处置、监护质监员维修员特种设备防 护办公室人 员1.人员救护;2.报警、联络、引导。财务、仓管员1.财务监护;2.仓库物资监护。经营部人 员1.现场监护保护。(2).组织系统的保障和协调a).当厂长不在时,总指挥的第一替代人为副厂长;第二替代人为技术负责人。b).当副指挥缺位时,由总指挥指派有相应能力的人员任副指挥。c).当分工岗位人员缺位时,由副指挥调配人员到位。7.0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7.1 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7.2 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值班电话)电话:7.3 运输驾驶员、押运员与本单位、用户的联络手段。(客户自运自装)8.0 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 化学品 事故 应急 救援 预案 2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