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常州居住表(定稿)【刘希国】(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乞常州居住表(定稿)【刘希国】(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乞常州居住表(定稿)【刘希国】-第 7 页乞常州居住表 【苏轼】臣轼言。臣闻圣人之行法也,如雷霆之震草木,威怒虽甚,而归于欲其生;人主之罪人也,如父母之谴子孙,鞭挞(t)虽严,而不忍致之死。臣漂流弃物,枯槁(k go)余生。泣血书词,呼天请命。愿回日月之照,一明葵藿(ku hu,古人多用以比喻下对上赤心趋向。)之心。此言朝闻,父死无憾。臣轼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臣昔者尝对便殿(bin din,正殿以外的别殿,古时帝王休息消闲之处。),亲闻德音。似蒙圣知,不在人后。而狂狷(kung jun,指的是既豪放又有秩序,豪放而不超越一定的规矩。)妄发,上负恩私。既有司皆以为可诛,虽明主不得而独赦。一从吏
2、议,坐废五年。积忧薰心,惊齿发之先变;抱恨刻骨,伤皮肉之仅存。近者蒙恩量移汝州,伏读训词,有“人材实难,弗忍终弃”之语。岂独知免于缧绁(lei xie缚犯人的绳索,也借指监狱),亦将有望于桑榆。但未死亡,终见天日。岂敢复以迟暮为叹,更生侥觊yo j之心。但以禄廪(lln,俸禄口粮)久空,衣食不继。累重道远,不免舟行。自离黄州,风涛惊恐,举家重病,一子丧亡。今虽已至泗州,而资用罄(qng本义为器中空,引申为尽,用尽)竭,去汝尚远,难于陆行。无屋可居,无田可食,二十余口,不知所归。饥寒之忧,近在朝夕。与其强颜忍耻,干求于众人;不若归命投诚,控告于君父。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驆(b,古同“跸”,
3、 帝王出行时清道,禁止行人来往)粥,欲望圣慈,许于常州居住。又恐罪戾至重,未可听从便安,辄叙微劳,庶蒙恩贷。臣先任徐州日,以河水侵城,几至沦陷。臣日夜守捍,偶获安全,曾蒙朝廷降敕(ch)奖谕。又尝选用沂州百姓程棐(fi),令购捕凶党,致获谋反妖贼李铎(du)、郭进等一十七人,亦蒙圣恩保明放罪。皆臣子之常分,无涓埃之可言。冒昧自陈,出于穷迫。庶几因缘侥幸,功过相除。稍出羁囚,得从所便。重念臣受性刚褊(bin,狭小,狭隘),赋命奇穷。既获罪于天,又无助于下。怨仇交积,罪恶横生。群言或起于爱憎,孤忠遂陷于疑似。中虽无愧,不敢自明。向非人主独赐保全,则臣之微生岂有今日。伏惟皇帝陛下,圣神天纵,文武生知
4、。得天下之英才,已全三乐;跻(j,登,上升)斯民于仁寿,不弃一夫。勃然中兴,可谓尽善。而臣抱百年之永叹,悼(do,悲伤,哀念)一饱之无时。贫病交攻,死生莫保。虽凫(f,水鸟,俗称“野鸭”)雁飞集,何足计于江湖;而犬马盖帷(wi,围在四周的帐幕),犹有求于君父。敢祈仁圣,少赐矜怜(jn lin,怜悯,怜惜)。臣见一面前去,至南京以来,听候朝旨。干冒天威,臣无任((wrn,含义有很、非常、不胜;或者不能胜任,无能的意思。)我听说圣人施行法律,如同雷霆震荡草木,威怒虽说很厉害,但终归是想让它们活着。人主处罚犯人,如同父母谴责子孙,鞭挞虽说严厉,却不忍心致使他们死亡。10.C 除:抵消。11.D(无中
5、生有,根据原文,苏轼建立功勋,都得到皇帝的褒奖,但未被提拔。)12.(1)难道只是知道自己能够免除于牢狱之难,还能够寄希望于晚年。只是我没有死去,最终能够重见天日。(关键词:独、缧绁、桑榆)(2)这些都是臣下我的职事本分,并无什么微小功劳可说。我冒昧地自我陈说,是出于穷困窘迫的缘故。(关键词:常分、涓埃、穷迫)【参考译文】我苏轼陈词。我听说圣人施行法律,如同雷霆震荡草木,威怒虽说很厉害,但终归是想让它们活着。人主处罚犯人,如同父母谴责子孙,鞭挞虽说严厉,却不忍心致使他们死亡。臣下我就像那漂流水上的遗弃之物,枯槁地残活于世。我泪如血涌,写下这些文字,呼告上天,请求能够解除我的疾苦。希望能够重新获
6、得日月的光照,证明我对圣上您的忠诚之心。这样的话能早上使你听说了,我就是晚上死了也没什么遗憾的了。臣下我是诚惶诚恐,反复叩头下拜。臣下我昔日曾经在便殿面见陛下,亲耳聆听了陛下您的金玉良言。似乎承受了皇上的知遇之恩,不在别人之后。然而我却狂妄不羁,乱发议论,对上辜负了陛下对我的恩情和偏爱。主管官员早已认定我理当诛杀,即使是圣明的主上也不能独自赦免。一概听从官吏们的商议,我也获罪被废弃了五年。我累积的忧愁郁积于心中,为自己的齿发过早发生变化而吃惊,胸怀刻骨的怅恨痛苦,为自己的皮肉残存于世而伤心。近日,获(承)蒙陛下的圣恩,将我改调汝州,我恭谨地阅读陛下的训词,其中有“人才实在难以得到,不忍心最终将
7、其遗弃”之类的话语。难道只是知道自己能够免除于牢狱之难,还能够寄希望于晚年。只是我没有死去,最终能够重见天日。又怎么敢因为将近晚年而伤叹,重新萌生侥幸的心理来祈求非分之念。只是因为我的俸禄口粮空乏多年,衣食都难以为继。拖累繁重,路途遥远,不免乘船出行。自从离开黄州,沿途惊风怒涛让我全家惊恐万状、困苦不堪,一个儿子也因此丧命。现在虽说已经到了泗州,可是我的资财器用早已用尽,距离汝州还很遥远,难于走陆路出行。没有房屋可住,没有田地可耕食,全家二十多口人,不知道该怎么办(要到哪里)。饥饿寒冷的忧虑,近在眼前。我与其厚着脸皮强忍耻辱,向众人求助;倒不如归顺致以诚心,向陛下这样的君父申告。我在常州宜兴境
8、内有几处薄田,能够为我提供粗陋的饭食,希望陛下怜爱,能够允许我在常州居住。又担心我犯下的滔天罪孽,未必就能够听从我的请求。我还是叙说一下我立下的微博功劳,或许能够蒙受皇恩得到宽恕。臣下我先前在徐州任职时,因为河水泛滥,漫进城里,整个州城差点就被大水淹没。我日日夜夜守卫抗御,因而偶然获得安全,曾经因此蒙受朝廷颁发敕令给予奖励表彰。又曾经选用沂州百姓程棐,让他悬赏缉捕凶顽党人,最终捕获妄图谋反的妖贼李铎、郭进等一十七人,也因此蒙受皇恩,得以向上申明赦免我曾犯下的罪过。这些都是臣下我的职事本分,并无什么微小功劳可说。我冒昧地自我陈说,是出于穷困窘迫的缘故。希望因此能够侥幸免罪,让我的功劳与过错相抵消
9、。略微能够解除我的羁囚之罪,得以让我获得便宜。我一再想到自己生性刚烈急躁,天赋出奇困窘。已经对上获得罪过,又对下无所帮助。怨恨仇隙交相累积,罪恶层出不穷地表露。那些对我的议论有些是起源于对我的喜欢和憎恶,我孤独的衷心于是沦陷于怀疑之中。我心中虽说无所惭愧,但也不敢自己表明。以前若不是人主您在保全,那臣下我的小命又怎么会有今天。我伏在地上想,皇帝陛下,您的智慧系上天所赋,文才武略不待学而知之。获得天下的英才,已经齐全了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之英才教育之,三乐也。);让那些子民能够跻登于仁寿之境,不遗弃一个百姓。国家能够勃然中兴,可以说是尽善尽美了
10、。而臣下我怀抱百年的永久长叹,痛悼于一次饱食也无时机。贫穷疾病交相夹攻,是死是生根本没有保障。即使我像凫雁那样飞翔栖集,又怎么会计较于身处江湖;而像马像狗那样受恩乞恩,仍然有求于君夫您呀。冒昧的祈请仁慈的圣上,对我稍加赐予怜悯之情。臣下我前去见您一面,至南京以来听候(朝廷命令)指挥。敢犯天威,臣下不胜感激。乞常州居住表 【苏轼】臣轼言。臣闻圣人之行法也,如雷霆之震草木,威怒虽甚,而归于欲其生;人主之罪人也,如父母之谴子孙,鞭挞(t)虽严,而不忍致之死。臣漂流弃物,枯槁(k go)余生。泣血书词,呼天请命。愿回日月之照,一明葵藿(ku hu,古人多用以比喻下对上赤心趋向。)之心。此言朝闻,父死无
11、憾。臣轼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我苏轼陈词。我听说圣人施行法律,如同雷霆震荡草木,威怒虽说很厉害,但终归是想让它们活着。人主处罚犯人,如同父母谴责子孙,鞭挞虽说严厉,却不忍心致使他们死亡。臣下我就像那漂流水上的遗弃之物,枯槁地残活于世。我泪如血涌,写下这些文字,呼告上天,请求能够解除我的疾苦。希望能够重新获得日月的光照,证明我对圣上您的忠诚之心。这样的话能早上使你听说了,我就是晚上死了也没什么遗憾的了。臣下我是诚惶诚恐,反复叩头下拜。】臣昔者尝对便殿(bin din,正殿以外的别殿,古时帝王休息消闲之处。),亲闻德音。似蒙圣知,不在人后。而狂狷(kung jun,指的是既豪放又有秩序,豪放而不超
12、越一定的规矩。)妄发,上负恩私。既有司皆以为可诛,虽明主不得而独赦。一从吏议,坐废五年。积忧薰心,惊齿发之先变;抱恨刻骨,伤皮肉之仅存。【臣下我昔日曾经在便殿面见陛下,亲耳聆听了陛下您的金玉良言。似乎承受了皇上的知遇之恩,不在别人之后。然而我却狂妄不羁,乱发议论,对上辜负了陛下对我的恩情和偏爱。主管官员早已认定我理当诛杀,即使是圣明的主上也不能独自赦免。一概听从官吏们的商议,我也获罪被废弃了五年。我累积的忧愁郁积于心中,为自己的齿发过早发生变化而吃惊,胸怀刻骨的怅恨痛苦,为自己的皮肉残存于世而伤心。】近者蒙恩量移汝州,伏读训词,有“人材实难,弗忍终弃”之语。岂独知免于缧绁(lei xie缚犯人
13、的绳索,也借指监狱),亦将有望于桑榆。但未死亡,终见天日。岂敢复以迟暮为叹,更生侥觊yo j之心。【近日,获(承)蒙陛下的圣恩,将我改调汝州,我恭谨地阅读陛下的训词,其中有“人才实在难以得到,不忍心最终将其遗弃”之类的话语。难道只是知道自己能够免除于牢狱之难,还能够寄希望于晚年。只是我没有死去,最终能够重见天日。又怎么敢因为将近晚年而伤叹,重新萌生侥幸的心理来祈求非分之念。】但以禄廪(lln,俸禄口粮)久空,衣食不继。累重道远,不免舟行。自离黄州,风涛惊恐,举家重病,一子丧亡。今虽已至泗州,而资用罄(qng本义为器中空,引申为尽,用尽)竭,去汝尚远,难于陆行。无屋可居,无田可食,二十余口,不知
14、所归。饥寒之忧,近在朝夕。与其强颜忍耻,干求于众人;不若归命投诚,控告于君父。【只是因为我的俸禄口粮空乏多年,衣食都难以为继。拖累繁重,路途遥远,不免乘船出行。自从离开黄州,沿途惊风怒涛让我全家惊恐万状、困苦不堪,一个儿子也因此丧命。现在虽说已经到了泗州,可是我的资财器用早已用尽,距离汝州还很遥远,难于走陆路出行。没有房屋可住,没有田地可耕食,全家二十多口人,不知道该怎么办(要到哪里)。饥饿寒冷的忧虑,近在眼前。我与其厚着脸皮强忍耻辱,向众人求助;倒不如归顺致以诚心,向陛下这样的君父申告。】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驆(b,古同“跸”, 帝王出行时清道,禁止行人来往)粥,欲望圣慈,许于常州居住
15、。又恐罪戾至重,未可听从便安,辄叙微劳,庶蒙恩贷。臣先任徐州日,以河水侵城,几至沦陷。臣日夜守捍,偶获安全,曾蒙朝廷降敕(ch)奖谕。又尝选用沂州百姓程棐(fi),令购捕凶党,致获谋反妖贼李铎(du)、郭进等一十七人,亦蒙圣恩保明放罪。皆臣子之常分,无涓埃之可言。冒昧自陈,出于穷迫。庶几因缘侥幸,功过相除。【我在常州宜兴境内有几处薄田,能够为我提供粗陋的饭食,希望陛下怜爱,能够允许我在常州居住。又担心我犯下的滔天罪孽,未必就能够听从我的请求。我还是叙说一下我立下的微博功劳,或许能够蒙受皇恩得到宽恕。臣下我先前在徐州任职时,因为河水泛滥,漫进城里,整个州城差点就被大水淹没。我日日夜夜守卫抗御,因
16、而偶然获得安全,曾经因此蒙受朝廷颁发敕令给予奖励表彰。又曾经选用沂州百姓程棐,让他悬赏缉捕凶顽党人,最终捕获妄图谋反的妖贼李铎、郭进等一十七人,也因此蒙受皇恩,得以向上申明赦免我曾犯下的罪过。这些都是臣下我的职事本分,并无什么微小功劳可说。我冒昧地自我陈说,是出于穷困窘迫的缘故。希望因此能够侥幸免罪,让我的功劳与过错相抵触。】稍出羁囚,得从所便。重念臣受性刚褊(bin,狭小,狭隘),赋命奇穷。【略微能够解除我的羁囚之罪,得以让我获得便宜。我一再想到自己生性刚烈急躁,天赋出奇困窘。已经对上获得罪过,又对下无所帮助。怨恨仇隙交相累积,罪恶层出不穷地表露。】既获罪于天,又无助于下。怨仇交积,罪恶横生
17、。群言或起于爱憎,孤忠遂陷于疑似。中虽无愧,不敢自明。向非人主独赐保全,则臣之微生岂有今日。伏惟皇帝陛下,圣神天纵,文武生知。【那些对我的议论有些是起源于对我的喜欢和憎恶,我孤独的衷心于是沦陷于怀疑之中。我心中虽说无所惭愧,但也不敢自己表明。以前若不是人主您在保全,那臣下我的小命又怎么会有今天。我伏在地上想,皇帝陛下,您的智慧系上天所赋,文才武略不待学而知之。】得天下之英才,已全三乐;【获得天下的英才,已经齐全了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之英才教育之,三乐也。);】跻(j,登,上升)斯民于仁寿,不弃一夫。勃然中兴,可谓尽善。而臣抱百年之永叹,悼(d
18、o,悲伤,哀念)一饱之无时。贫病交攻,死生莫保。虽凫(f,水鸟,俗称“野鸭”)雁飞集,何足计于江湖;而犬马盖帷(wi,围在四周的帐幕),犹有求于君父。敢祈仁圣,少赐矜怜(jn lin,怜悯,怜惜)。【让那些子民能够跻登于仁寿之境,不遗弃一个百姓。国家能够勃然中兴,可以说是尽善尽美了。而臣下我怀抱百年的永久长叹,痛悼于一次饱食也无时机。贫穷疾病交相夹攻,是死是生根本没有保障。即使我像凫雁那样飞翔栖集,又怎么会计较于身处江湖;而像马像狗那样受恩乞恩,仍然有求于君夫您呀。冒昧的祈请仁慈的圣上,对我稍加赐予怜悯之情。】臣见一面前去,至南京以来,听候朝旨。干冒天威,臣无任((wrn,含义有很、非常、不胜
19、;或者不能胜任,无能的意思。)【臣下我前去见您一面,至南京以来听候(朝廷命令)指挥。敢犯天威,臣下不胜感激。】【背景材料】 东坡一生有三地最为关键:一是四川眉山,是生他养他的故乡;二是湖北黄州,其时是他文学创作的巅峰期;三是江苏常州,是他心灵的最终栖息地。苏轼的晚年有一首自况诗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一生际遇坎坷大都在贬谪之中度过,感觉身不由己如同漂泊不定的“不系之舟”,他一生疲累,总想找一处宁静的港湾,常州成了他抚慰心灵伤痛的归属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五年,直到元丰七年才得赦免。政治上的坎坷沉沦使他退隐田园、躬耕自给的愿望更加强烈
20、。常州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莫逆之交的朋友让他留恋不已,他决定请求朝廷让他留在常州居住。他于元丰七年、八年两次乞求朝廷准予他在常州居住。他在乞常州居住表中写道:“而赀用罄竭,无以出陆,又汝州别无田业可以为生。犬马之忧,饥寒为急。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饘粥,欲望圣慈,特许于常州居住。”当得知朝廷准予他常州居住时,他喜极而泣,为如愿以偿而歌:“归去来兮,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画楼东畔,天远夕阳多。”元丰八年五月苏轼率全家几经周折,终于回到了这片朝思暮想的土地。他心绪欢畅,游遍了常州城景,留下了许多诗文,其中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诗中有“年来转觉此生浮,又作三吴浪漫游”句,可见当时心情。在常州城游历尽兴
21、后,苏轼举家方迁居宜兴乡间。但命运总不让苏轼有块宁静的土地,这时政局起了极大的变化,这年六月,苏轼便接朝廷新令,重新起用,并委以重任。喜忧参半的他只得告别了刚刚建好的家园,启程赴任去了。这一去,苏轼又是几经宦海沉浮,在朝时曾任礼部郎中、翰林学士等职,外任曾知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一直保护苏轼的高太后去世了,次年哲宗亲政,重新起用新党,把屡受旧党排斥的苏轼作旧党要员处置,灾祸接连降到苏轼身上,他连连被贬,从定州到英州,再到惠州,又从惠州被贬到海南岛的儋州。直到元符三年(1100),哲宗死,弟赵佶接位为徽宗,苏轼等元祐大臣被大赦。朝廷给了他一个虚职,允许他在外州任便居
22、住。此时,苏轼如穷猿投林,面临着去哪里能安享晚年的选择。由于政治原因,他放弃了去颍昌与弟弟苏辙对床偕老的计划,决心归老常州。他原先在宜兴买有田产,能够供他生活,他的家人也在常州一带生活,可以就近照顾他。在常州一带,他还有不少好朋友,尤其是钱世雄,在他被贬南方时,不断派人送信送物,两人的情谊始终不渝。在常州居住,他可以和老朋友们比邻而居,吟诗作赋。而且常州一带水网交错,风景优美。他在常州居住,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朋友朝夕相处,何乐而不为呢?建中靖国元年(1101)六月,苏轼终于返回了魂牵梦萦的常州。然而一路的颠簸,使得苏轼身体极为虚弱,他在返常州的途
23、中不幸染病。抵达常州后,病情始终不见好转。不久,一代文豪走完了他六十五年的人生旅途,终老于常州城内顾塘桥畔孙氏馆。最后遂了他在熙宁七年在常州悼念钱公辅的哀词中的夙愿:“大江之南兮,震泽之北。吾行四方而无归兮,逝将此焉止息。”苏轼在常州病故前三天,梦中作一诗寄友人朱行中,成为绝笔,诗云:“舜不作六器,谁知贵玙璠。哀哉楚狂士,抱璞号空山。相如起睨柱,头璧相与还。何如郑子产,有礼国自闲。虽微韩宣子,鄙夫亦辞环。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此诗表面上以玉喻人赞颂友人,其实是借人写己,诗人一生在人格气节上孜孜以求的正是成为一方纤尘不染的无瑕之玉。如今,为了纪念苏轼这位旷世奇才,常州人在舣舟亭一带建成了一座美丽的公园东坡公园,园中保存有御码头、广济桥、御碑亭、东坡洗砚池等古迹。御碑亭内保存着乾隆皇帝南巡时所写的六首诗的碑刻,这些诗表达了他对苏轼的崇敬以及他对地方官员的教诲。东坡洗砚池,长约一米,以青石凿成,是苏东坡晚年洗涤笔砚之处,原在东坡故居藤花旧馆内,乾隆第二次下江南时,移至舣舟亭边。与舣舟亭隔水相望的是半月岛上的仰苏阁,从仰苏阁居高远眺,江南水乡景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去年,城内东坡故居藤花旧馆已由文物保护部门依据文物保护要求修葺一新,供世人瞻仰,人们永远怀念着这位伟大的文学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