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搓球技巧详解(1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乒乓球搓球技巧详解(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乒乓球搓球技巧详解(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乒乓球搓球技巧详解-第 10 页搓球也疯狂几乎所有业余选手,都在为改进接发球而费尽心机。其实,接发球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搓球的好坏。初学者练球,往往都是从正手攻球开始,然后直拍反手推挡、横拍反手快拨,年轻球迷甚至快攻练习的过程很短,很快就过渡到拉球的阶段。许多人练球到“痴迷”的程度,看电视转播、技术录像,读技术文章、专家指导,再悉心观察身边“高手”如何打球问题在于,即使是这样的投入,与专业训练相比,也不够系统化。比如说,大多数人都喜欢练板爆冲,看上去既潇洒,打起来又过瘾,然而,在实战接发球中,这种爆冲的机率其实远远低于搓球。笔者将乒乓球中制造旋转的技术分为三大类:发球,完全可以自己掌控;拉
2、球,毋须多言;搓球,包括削球,因为削球其实是搓球的放大。自从日本发明弧圈球以来,这种强烈的上旋球技术突飞猛进,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所以大家都把它作为主要手段来使用。但大家往往重视了上旋球,忽视了下旋球。这里所说的下旋球,指的是搓球的环节。对发球环节中的下旋,大家都不会忽略,因为太重要了。但是对于搓球,我们往往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即使到今天,即使是在顶尖水平的较量中,许多回合仍然是从下旋、从搓球打起的,而在业余选手中,搓球的比重还要更高。所以,我们有必要分步骤来强化自己的搓球能力。新手上路1引拍初学者要掌握的搓球最主要的环节,就是看见球要引拍。使用进攻性技术时,引拍、挥拍大家比较好理解,可现在电
3、视媒体这么发达,中国人又有福气,看到的都是顶尖高手打球,一看高手好像手搁那儿没引拍球就搓过去了。可是,你要知道他或许是练了十年才形成那样的动作,他刚一开始练球也是一板一眼搓过去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运动员都知道,搓球有个别名叫“小削球”,原因就在于它要引拍,像削球一样。假如没有引拍的动作,没有充分练习过慢搓,无论直横拍,你都不容易加转,因为刚开始打球的时候手腕手指的配合还不能掌握得很自如,就模仿高手在手臂几乎伸直的情况下“捅”着搓,这样既没控制,旋转也没变化,下面的接发球更连谈都不要谈。2缓冲搓球跟攻击性技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摩擦加转时要有缓冲,要有“送”的感觉,大臂要跟着前臂送出去,这样
4、搓出去的球你才能有控制。要自己能感觉到“吃”住球,球在球拍上停留的时间够长。以直拍为例,食指和中指在“送”的过程中,你完完全全能感觉到制造下旋的摩擦,它不是紧急制动的那种摩擦,而是要跟进一定的长度。你搓出去的球不是像炮弹“当”地一下撞出去的,而是有摩擦有缓冲的,是“软中硬”的,这样才具备了搓球的基本要素。缓冲与引拍也有关系,要求引拍时学会放松,尤其在练习搓球的过程中,由于球速慢,你能比练习攻球更好地学会放松。假如没有缓冲,直接练“捅”着搓,开始看着也许还行,一过初级阶段,碰上中级对手了,你接发球不是“冒”就是“吃”。3节奏很多时候,初学者知道要引拍了,可是掌握不好挥拍的节奏,往往不是慢的多,而
5、是早的多,节奏太快。这是因为在搓球之前练的是攻球,是上旋球的节奏感觉,于是球还没到,拍已经挥了,有效的动作根本没用上。这时候,就要盯球,只有根据对方回球的速度来决定你引拍的速度,引拍才有的放矢,搓出去的球动作才协调。只要引拍的时间对上来球的时间,你的搓球就对一半了。在节奏掌握比较平稳之后,也不必像业余体校的小孩那样一搓上百板,只要能连续搓七、八板以上,击球点比较固定,而且能加转,弧线也不太高,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练习了。4拍形拍形后仰具体多少度为好?不能规定那么细,大概30度左右。初学者有时候搓球太靠底部,优点是容易搓转,缺点是不好控制,容易冒高。30度左右的倾角,利于你发出力,纯粹搓底部不容
6、易发力,对手腕手指的要求太高,所以,接触球体中部偏下就好。具体的角度,因来球也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手上感觉不一样,有的人天生拍形就比较立。只要有旋转、能控制、能搓转不转、弧线够低,就是好动作,就是合理的搓球,而不必斤斤计较于多1度还是少1度。无论直横拍,正手搓球的难度都比反手大:直拍牵扯到三个手指如何调整拍形的问题,搓正手的时候假如食指和中指握得太紧,拍形容易朝天,所以要手腕外展;横拍主要调节好食指,手腕要能打开,拍头不翘就好。5站位无论直横拍,我们都建议用通常的基本站位,以右手为例,用不着左脚在右脚后面,否则以后再衔接进攻技术,腰全让右脚顶住了。练习路径1反手搓斜线先搓反手斜线,单线练习,掌握
7、基本动作。喂球方供一般下旋球,不能快,否则初学者不容易掌握引拍的时间,也没有空间去加大摩擦。喂球越低越好,假如球太高,主练方不容易掌握击球时间。你想,喂球方是慢搓过来的,如果又慢又高,主练方什么时候挥拍啊?太痛苦了!喂球方需把球送到主练方偏反手一些(别到中路),以促使主练方不自觉地接触球体的偏左一点,这样有三个好处:主练方肯定是回斜线,利于线路稳定;容易加转;用力方向想错都难,因为你“捅”着搓时肯定不是接触球体偏左。如果你找不准节奏,可以自己拿一盆球,左手把球拿到胸前,手背朝下,放开,让球在台面上垂直跳一下,右手挥拍搓球,再拿一个球,再放,再搓一,二,三,就这三下,不怕慢,就怕不连续,多慢都可
8、以,但是必须一球连上一球,就是为了培养节奏感。熟练之后,再把球拿开,徒手挥拍,体会搓球的动作。2反手搓直线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找到一些搓球的感觉之后,搓斜线学会加转了,再练习反手搓直线。不会搓直线,你身体不用动,只要把接触球的点向球体正中间移一下,用力方向往正前一些,就没问题了。搓球练习,要有一定的板数。搓球看上去像匀速运动,其实不然,中间是有节奏变化的,只有动作比较协调放松,才能再体会中间那一下变化既要发力又要送,“慢中快”。刚开始,你可能只是把球碰过去,动作只是形似,有了一定板数之后,慢慢才能体会到摩擦的感觉,才有神似。先不说旋转,能控制拍形,能搓到球台底线任何一个点上,才能叫学会了搓球。3
9、搓转不转球掌握了基本的搓球加转,就要开始体会搓不转球。从理论上说,搓不转球触球时要“碰”而不摩擦,但到高级阶段,你还是要有摩擦的动作,但其实不发力,只是做给对手看,过去还是不转球。通过练习搓不转球,你会对手指手腕的运用更有感觉。练习搓转不转时,最好是借助多球来喂球,给出的球不要太长,否则主练方会不知不觉容易离台,而人一离台,引拍就不知道往哪儿搁。多数业余选手没有多球练习的条件,只能采用单球练习。那么,主练方练搓转不转,一板转一板不转,陪练方在应对不转时,拍形一定要稍微立一点,而且动作要有缓冲,假如是“捅”过去的,主练方下一板就没法搓了,球速太快,弧线太平,快改推挡了。先是板板搓加转,再板板搓不
10、转球,再是两板转、两板不转,最终过渡到一板转、一板不转。4正手搓球反手两条线(斜线、直线)都会搓之后,甚至会搓转不转之后,再练正手搓球。因为正手空间太大,动作变数太多,不易正确定形。同时,过早练习正手搓球,难免削弱正手攻球意识的培养,而正手攻球是所有技术中杀伤力最大的,所以正手必须先练攻球再练搓球。正手也有搓转不转之分,但如果练习时间有限,可以只搓一般旋转的球,只要稳定、弧线低即可。你也可以借助发球练习来强化正手的搓球感觉,因为搓球与发下旋球的原理是互通的,两者必然能够互相促进。这样,既为练习增加了趣味性,又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初学者可以正手先练一板发转不转球,再练侧下发球,最后练侧上发球。正
11、手搓球的练习可以比反手少很多,甚至1比10都可以,但是不能不会,否则日后你正手接发球时肯定会后悔。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你一上手就这么练并不会觉得很难,如果等练了两三年已经形成某些基本习惯之后,你发现自己正手搓球不行,再回头来补课,还不如你刚开始痛苦两月呢。正手没有反手搓的转不要紧,只要能搓出长度,弧线比较低、比较稳,单线能搓上四五板,对大多数业余选手就够用了。正手搓球不像拉球,拉球动作快,需要你全身的配合,尤其正手拉球,动作复杂得多,空间很大,搓球就比较慢,易干掌握,所以它是你正手学会制造旋转的重要手段,不可缺省。笔者认为,正手搓球练习不必像反手那样搓“跳起来就出台”的球,因为日后实战中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乒乓球 球技 详解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