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审题立意).docx
《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审题立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含作文审题立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昌平区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卷2022.7本试卷共9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我国冰雪运动历史悠久,北方地区生活的各民族,自古以来就开展了各项与冰雪共生共存的生产劳动, 在历史开展和变迁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冰雪运动文化。据考古发现,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现的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岩画中,出现了 “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 滑雪人”的图像,并伴有一些动物形象线条,现代阿勒泰地区的人们仍以此为雪地出行的方式。这是人类 发现最早的反
2、映滑雪运动的考古资料,阿勒泰地区被学者认为是现代滑雪运动的发源地。隋唐时期雪上活动在文献中的记录更为清晰,对“滑雪板”的材质,形制有详细说明,有的民族“以 木为马,雪上逐鹿”,滑雪板的材质发生了明显变化,且滑雪板的形状前部演化为尖翅状。宋代以后的滑 雪运动更增添了竞技娱乐色彩,出现了拖冰凌(雪车)、堆雪人、雪狮等休闲雪上活动,尤其是北方各民族,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开展出了各类雪上民俗体育活动,延续至今,成为极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这些活动目前都开展成为少数民族传统的雪上竞技运动工程。唐代,北方民族以滑冰开展狩猎活动, 有些以木棍为杖滑行代步,也开始制作一些冰车、冰橇等,形成了原始
3、的滑冰器具;宋代以后,滑冰运动 被称为“冰嬉”,并且以人力牵拉的“冰床”作为滑冰工具已非常成熟;元代,“冰床”扩展为动物牵拉 形式,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记录了狗拉冰橇的情况;明代以后,冰上运动开展更为专业化、多样 化,冰上活动广泛应用于军事活动中,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部落时,依靠高超的滑冰技术赢得了数 场战役的胜利,满族的“乌拉滑子(简易冰刀鞋)大大增加了冰上活动的技术。满洲老档秘录记载, 努尔哈赤于1625年举办了冰上比赛,开展了冰上射箭、冰上武术、冰上舞蹈等活动,这成为有文献记载的 最早的“冰上运动会”;清朝是冰上运动的黄金时期,随着满族入关,“冰嬉” “冰床”等活动在中原地 区得到了
4、广泛开展,冰上活动的竞技性、娱乐性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我国传统冰雪文化运动留下的各类古籍文献、文化遗迹、珍贵文物等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珍贵财富, 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具象化表达。通过北京冬奥会,以冰雪运动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 克运动相互促进、互为融合,在国际文化交流、世界文明互鉴中进发出新的时代风采。让我们从传统冰雪 文化中汲取力量,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12 .以下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蓬生”四句描写风急蓬飞的景象,奠定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A. “客子”两句写出诗人飘零异地的人生处境和久别思乡的心情。B. “怅望”两句将个人境遇与社会现实联结,并运用
5、了细节描写。D.全诗以比兴起笔,继而以赋展开,结尾以问答形式,直抒胸臆。13 .本诗中多处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以下诗句中没有使用这一手法的是A.宫女如花满春殿,A.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鹏鹃飞。(李白越中览古)C.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杜甫的诗被誉为“诗史”,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此诗写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答案】12.C13. B14.“怅望但烽火,戎车满关东”,满眼烽火,到处戎车。反映出安史之乱中国家衰乱的现实。“生涯能几
6、 何,常在羁旅中”,战乱中诗人颠沛流离、漂泊流徙,记录了黎民百姓的生存困境。【解析】【12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句内容的能力。C “用了细节描写”错误。“怅望但烽火,戎车满关东”揭示了阻隔回乡路途,亲人不能团聚的原因,家 乡一带到处是烽火连天,安史叛军在函谷关以东正向官军发动进攻,战乱未息,道路阻绝。这细节描写, 而是取景宏阔,粗笔勾勒。应选C。【13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表达技巧的能力。B. “遥知兄弟登高处”,写到自己对亲人团聚的联想,遥想兄弟们在重阳佳节登上高山,身上插着茱萸, 该是多么的快乐。“遍插茱萸少一人,自己没有在家乡和亲人们欢度佳节,所以亲人在插茱萸时也会发 现少
7、了一个人,这样亲人们肯定会思念我的。诗句都是联想想象,有虚无实。应选Bo【14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怅望但烽火,戎车满关东”,“怅望但烽火,戎车满关东”揭示了阻隔回乡路途,亲人不能团聚的原因, 家乡一带到处是烽火连天,安史叛军在函谷关以东正向官军发动进攻,战乱未息,道路阻绝。满眼烽火, 到处戎车。反映出安史之乱中国家衰乱的现实。“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什么时候这种局面才能结束,展望前途,曲折坎坷,遥望故乡,归家无期, 回顾自己,年华已逝,诗人不由得发出感慨。战乱中诗人颠沛流离、漂泊流徙,记录了黎民百姓的生存困 境。15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1) ,来吾道夫先路
8、!(屈原离骚)(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o (司马迁屈原列传)(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o (李密陈情表)(4)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5) ,樽酒家贫只旧酷。(杜甫客至)(6) ,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7)落木千山天远大,o (黄庭坚登快阁)(8)杜牧笔下曾繁华无比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在姜夔扬州慢中变成“”的荒芜,可 见战争之残酷。【答案】.乘骐骥以驰骋兮 .举类迩而见义远.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盘飨市远无兼味.事不目见耳闻 .澄江一道月清楚.尽弃麦青青【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骐骥、驰骋、迩、见、义、僮
9、、飨、澄、葬.根据要求,回答以下问题。(1)红楼梦第8回中,宝玉和黛玉先后来探望在家养病的宝钗,薛姨妈顺便留他俩吃茶果子。喝酒时, 宝玉要冷酒,宝钗说冷酒伤身,劝宝玉不要喝,宝玉于是改喝热酒。可巧,黛玉的小Y鬟雪雁送来小手炉, 说是紫鹃怕黛玉冷让她送来的。黛玉便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时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 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 ”黛玉这句话外表上是对雪雁说的,实际上是对谁说的,潜台词是什么?(2)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中写到,元宵节过后,凤姐一病不起,王夫人见他如此,便安排、暂时管理大观园。【答案】(1)对宝玉说的。抱怨宝玉对自己的话置之脑后,对宝钗却言听计从。(2).李纨 .
10、探春 .宝钗【解析】【小问1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1)黛玉和宝玉一起生活了很久了,堪称两小无猜两心相映,再加上爱得越深就越容易受伤害,而且黛玉 的性格还比拟敏感,当她看到宝钗说冷酒伤身,劝宝玉不要喝,宝玉于是改喝热酒时,心里是在和薛宝钗 争点小风吃点小醋,所以她内心是不高兴的,但自己的立场又没方法直接宣泄自己的情绪。所以当Y鬟雪 雁送来小手炉,说是紫鹃让送来时,才说这样的话,“你”和“他”外表是“雪雁”“紫鹃”,实际上是 “宝玉”“宝钗”。外表上虽然是在责怪雪雁听紫鹃的话,实际上是说给宝玉听的,恼的是宝玉听宝钗的 劝告。【小问2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分
11、析的能力。元宵节后,凤姐一病不起,原说请假一个月,谁知道,这一休息就是大半年,直到八九月间才好起来。 王夫人习惯王熙凤主政,自己退居幕后,这大小诸事又要亲自操刀,筹划计算。她年近五十岁,精力不够。 作为荣国府的当家奶奶,“王夫人贺吊迎送,应酬不暇。”她不得不物色临时管理者。荣国府女眷中,李纨是个“尚德不尚才的,未免逞纵了下人。”王夫人又安排了探春同李纨一起执政。王 夫人见凤姐一时不能归位,对探春李纨还是不够放心,又安排了宝钗一并执政。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忧愁的幸福余秀华我是一个只有家乡而没有故乡的人,这一度是我比那些有乡愁的人更犯愁的事情。所谓的故乡是当
12、你离开生你养你的地方以后,回过头来对你老家的称呼。我从来没有离开过横店村,我就无法把横店喊成故乡,在那么多美丽的乡愁里,我感觉到自己生命 的一种缺失:因为身体的限制甚至剥夺了我有故乡的机会,一辈子不离开一个地方,我理解为一种能力的 缺失,如同我这样的,无法在既定的命运里为自己转一个小小的弯。我的父母像溺爱一只幼鸟一样把我护在他们的羽翼之下,后来是我的孩子,我希望陪伴我的孩子慢 慢长大,我看见许多缺少父母关怀的孩子,他们的孤独导致了许多问题,我不能因为无法确定的事情而让 我的孩子有所影响。凡此种种,我在横店生了根,怎么拔都拔不起来的根。我以为一辈子不会产生乡愁,因为一辈子就在横店这片小小的树叶上
13、。小小的村庄,三百多户人家, 那么多的姓氏在绝大多数的时候各自为政,各自有着各自的生活,其实也是大同小异的生活。在这大同小 异的日子里,人生的落差就变得很小,甚至连经历的差异也很小,大同小异的日子导致了大同小异的生命 和人生,由此而没有了嫉妒和恨,由此而安贫乐道,在看上去大多数和自己差不多的生命形态里找到的平 衡。以前,也就在两三年之前,你随便走进哪一个农家,首先看到的是挂在屋檐的红辣椒和苞谷,屋檐 下有一些锈迹的铁犁。开春以后,这犁一下到地里,上面的锈迹就会被磨得干干净净,这犁就会白得灼灼 发光。乡村里的一些东西有时候是半寐的,这是一种等待的状态,等到自己的季节,等自己内心的呼唤把 自己翻开
14、。其实整个乡村也是如此一种半寐的状态。半寐并不是沉睡,是眼睛闭着心还醒着,是四季里万 物的变化无一遗漏地仍然从生命里经过而且留下痕迹。2017年的春节,我们有了新房子,横店村的三百多户都有了新房子。原来分散在几千亩的角角落落 的人家现在全部集中在了一起。原来鸡犬不相闻,现在在家里大声一点说话,可能就有几家听见。乡亲们是欢喜的,他们可以用不多的钱买到一栋规格很高的房子,这可能是有的人家积攒一辈子无 法等价买得起的房子。崭新的新农村就这样在横店的土地上生出来了,生得似乎有一些突兀。如果出去打 工的人经过了一年,过年回来就找不到自己的家门了。但是人们的心是欢喜的,这些装修好了的房子和城 里的并无二致
15、,甚至比有的城里的房子还要好:自来水,暖气都将一一供应上,非常好的绿化工程,非常 完善的社区建设。从前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画面搬到了横店村,甚至修改得更好一点。我无法防止地看到一些传统和 习俗在横店慢慢地不动声色地消失,但是无能为力。这无能为力让我对自己很生气:我也和别人一样放任 自流,而且自己也在这样的放任自流之中。一些东西消失了就不会再有回来的可能性,如同一个死去的人 不可能再返回阳间一样,这样的痛才是深入骨髓的椎心之痛。就这样,我也有了乡愁。我的乡愁不是站在远方看故乡的思念,没有对着月亮怀念人或景的诗歌一 样的浪漫和忧伤。我的乡愁就是直愣愣地站在这片土地上,直愣愣地看着它的变化的无力无奈和
16、无辜。这是一个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过程,这是一种永恒的失去,一种彻底的失去。我的乡愁是无法化开 的愁,不是从远方回来就能够缓解的愁,不是诗情画意的愁。它不是什么东西从你的手里拿去了还可以还 给你,而是一块骨头从你的身上别出去了再无法长回你的身上。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只是满足于乡愁的本身,故乡的陷落在他们的个人情感里不过是增添了一些没 有近身的伤感,因为他们可能再不会回到故乡,他们的愁经过了距离和转述而有了平和的距离和空间,这 样的距离和空间足够他们找到别的事物填充,他们一定会说没有事物可以填充,他们一定会说乡愁是无法 替代的,是的,无法替代,但是可以忘记,剩下的是情感需要的诗情画意,这样的乡愁在他
17、们哭泣之后还 能够让他们的眼睛明亮起来。但是我不能,我不行,我就在这个她方,时时刻刻看着一些东西在塌陷,在丧失,似乎觉得可以伸 手拉住一些,但是什么也拉不住。这时候我的愁在别人的眼里也成了一种风景,这是挖苦。我们的愁,源 自我们的无能为力,而这却是我们被时代裹扶着往前走的身不由己和担忧。碰巧生在这个急剧前进的时代, 变化得太快,而生命的基因还有一局部停留在农业社会的慢时期,我们不知道对谁喊一声:你慢一点,等 等我。有人等你,没有人等你的不安和怀疑都得到解决。窗外下起了雨,打在玻璃窗上声音很硬,不远处的喇叭在唱生日快乐歌。我觉得自己还是幸福的, 隐隐约约带着忧愁的幸福。(取材于余秀华的同名散文)
18、注【1】:余秀华,生于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女诗人,因出生时缺氧造成脑瘫,行动不便。17.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那么多的姓氏在绝大多数的时候各自为政 各自为政:各人按自己的主张办事B.由此而安贫乐道 安贫乐道:安于贫困,乐于坚持所信仰的道德准那么C.我也和别人一样放任自流 放任自流:任凭事态自然地开展,不加过问或约束D.剩下的是情感需要的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景色很美,好像诗画中的境界18.以下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作者说自己是一个只有家乡而没有故乡的人,因为她从来没有离开过横店村。B.写有锈迹的铁犁,是说明乡民过上了新生活,处半寐
19、状态的铁犁无用武之地。C.作者曾以为自己一辈子不会产生乡愁,但近几年家乡的变化改变了她的想法。D.远离故乡的人可以找到别的事物填充乡愁,而身在家乡的作者却解不了乡愁。19 .文章第段运用多种手法描写作者自己的乡愁,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20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忧愁的幸福”的理解。【答案】17.D18. B.”这是一个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过程,这是一种永恒的失去,一种彻底的失去”,用排比句,强烈的 表达作者面对家乡的变化,无力挽留的无奈、遗憾和痛苦之感。最后一句用比喻的手法,把乡愁的痛苦 比喻成从身上剔出去的骨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一些传统和习俗消失后再也无法恢复的痛苦,
20、表 达了面对变化太快的时代,作者的乡愁无法得到修补还原的伤痛。19 .忧愁是因为作者在家乡看到一些传统和习俗在慢慢地不动声色地消失,但是却无能为力,被时代裹挟 着往前走的身不由己和担忧。幸福指新农村建设让乡亲们都住上了有绿化工程和完善的社区建设的新房 子,过上了幸福生活。表达了作者在面对时代急剧变化与传统生活方式悄无声息消失时矛盾复杂的情绪。【解析】【17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D.“情感需要的诗情画意”指富有诗歌和绘画那样的情感意境。不是指实景。应选Do【18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的能力。B. “铁犁没了用武之地”有误,结合“开春以后,这犁一下
21、到地里,上面的锈迹就会被磨得干干净净,这 犁就会白得灼灼发光”可知,开春铁犁就会有用武之地。应选B。【19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这是一个,一种,一种”,三句话句式相同,意思相关,为排比句。排比句的运用强烈的 表达作者面对家乡的变化,对家乡过去的东西流逝的逐层深入的痛苦感觉,充满无力挽留的无奈、遗憾和 痛苦之感。最后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它”指的是原来农村的一些传统和习俗,“不是什么东西从你的手里拿去了还 可以还给你”,意味着永远失去;“一块骨头从你的身上剔出去了再无法长回你的身上”运用了比喻修辞, 在文中指原来农村的一些传统和习俗已不可恢复。
22、这句话形象生动地写出一些传统和习俗消失后再也无法 还原的情形,照应了前文的“撕心裂肺肝肠寸断”“彻底的失去”,传达了 “我”的乡愁的浓重,表达了“我”对一些传统和习俗的消失后再也无法恢复的痛苦,以及对乡愁的独特纠结。【20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含义含义的能力。结合“我就在这个地方,时时刻刻看着一些东西在塌陷,在丧失,似乎觉得可以伸手拉住一些,但是什么 也拉不住我们的愁,源自我们的无能为力,而这却是我们被时代裹扶着往前走的身不由己和担忧”概 括出,“我”的忧愁是因为作者在家乡看到一些传统和习俗在慢慢地不动声色地消失,但是却无能为力, 被时代裹挟着往前走的身不由己和担忧。结合“乡亲们是欢
23、喜的,他们可以用不多的钱买到一栋规格很高的房子人们的心是欢喜的,这些装修 好了的房子和城里的并无二致,甚至比有的城里的房子还要好:自来水,暖气都将一一供应上,非常好的 绿化工程,非常完善的社区建设”可知,幸福指新农村建设让乡亲们都住上了有绿化工程和完善的社区建 设的新房子,过上了幸福生活。“就这样,我也有了乡愁。我的乡愁不是站在远方看故乡的思念,没有对着月亮怀念人或景的诗歌一样的 浪漫和忧伤。我的乡愁就是直愣愣地站在这片土地上,直愣愣地看着它的变化的无力无奈和无辜”,作者 对家乡有着深挚的爱,对生活有着独特的感悟,“忧愁的幸福”表达了作者在面对时代急剧变化与传统生 活方式悄无声息消失时矛盾复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昌平区 2021 2022 学年 高二下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解析 作文 审题 立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