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沈家门一小“整体性一一结构化”常规课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黄朝云单元整 体解读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少年中国 说圆明园的毁灭和略读课文小岛。四篇课文所涉及的年代、人物、 事件各异,贯穿其中的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国人“天 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是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单元整 体目标1 ,认识3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0个字,会写24个词语。背 诵古诗三首和少年中国说,默写示儿。2,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
2、,了解诗句的大意,课文大意,句子含 义,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特点。3.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国家富强而做出卓越贡1献的人物故事,体会阅 读链接七子之歌和平宣言圆明园的毁灭情感的相似之处。4,能以将军的口吻讲述故事小岛。5,习作时能列出提纲,并进行分段表达,进行大胆想象,把重点局部写具 体,并能根据他人建议进行修改自己的作文。课题12.古诗三首本课教 材解读本课由宋代陆游的示儿,宋代林升题临安邸和清代龚自珍的己 亥杂诗三首古诗组成,这些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感情。示儿 是陆游的绝笔诗,寄希望于后代子孙能看到收复失地,祖国统 好光景。题临安邸国难当头,民不聊生,而南宋朝廷不思进取,依旧醉
3、生梦死, 全诗具有强烈的挖苦气息。己亥杂诗是诗人对清朝政府统治下沉闷迟 滞的场面控诉,寄希望清朝政府能扫平旧势力,启用人才,积极改革,还 大地一片明朗。教学目 标1 .认识“乃,熏”等5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3 .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了解诗句的大意,体会诗人爱国之情。教学重 难点重点:了解诗句的大意,体会诗人爱国之情。 难点:截取相关诗词的背景资料。性化思 体构计 整结设路示儿和题临安邸的内容有一定的关联,表达的情感也相近,因此, 在教学时,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一课时的教学。标准对高段古诗的 教学要求是: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
4、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因 此,在本课的诗歌教学中,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后,引导学生关注古 诗题目,说说从题目中了解到的信息,知道读懂诗歌题目有助于理解诗歌 的内容。再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意,接着引导学生细读古诗,借助相关背 景资料,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在教学时,由于时代隔阂,学 生对诗句的理解一开始会停留在字面上,对诗中表达的爱国情感体会不 深。所以在教学时更需要多种资料的引入,引入了陆游的生平介绍的鱼骨 图和他的另外一首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靖康之变后北宋遗民 的苦难生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呈现的昔日繁荣的汴京,通过这些 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两首诗中诗人所表达的忧国忧民
5、之情。板块三抓诗眼,悟感情课前预 学一.熟读古诗1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2 .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二.我的视角学生课前尝试绘制陆游、林升两位诗人的思维导图,查找两首古诗的写作 背景,了解宋朝的相关历史。第(1)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乃,熏”等5个生字,会写“祭、乃、”等6个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3 .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了解诗句的大意,体会诗人爱国之情。教学过程:板块,情景导学1 .公元1210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一位八十五岁的老人一病不起,弥 留之际,他用颤抖的手给儿子写下了一首诗,这份遗嘱千百年来都被 世人传诵,它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古诗一
6、一板书课题“示儿”,齐读 课题。2 .解题:通过预习,你知道“示儿”这个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吗?(给 儿子看)3 .总结: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4 .借助课前绘制的思维导图,了解 你还知道这位奄奄一息的老 人是谁?对于陆游你有哪些了解?5 .通过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的比照,总结:我们在课前资料的时 候,要学会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这样更有助于我们理解 消化这些资料。6 .过渡:会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示儿,看看陆游在临终前还有什 么事放不下?备注板块二读古诗明诗意1 .明确读诗要求:同学们,读诗,要字字入目,句句入心,还要读出 节奏,这样才有诗味儿,大家读读这首诗,争取把它读正确、
7、读通顺。 2自由读诗,请生个别读诗,相机指导,再齐读3 .了解诗意:读了这首诗,你从诗中知道了什么? 预设:我知道了陆游因为祖国不能统一而很悲伤。 我知道了作者希望南宋朝廷的军队能够北上收复中原失地。 我知道了希望在祭祀祖宗时不要忘记把收复中原的好消息告诉他。4 .你是从哪句诗中知道的?怎么知道的?(课文注释、联系上下文等) 5.总结: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诗意,这真是一 种学诗的好方法。6. 了解整首诗的诗意:谁能把这份遗愿连起来说一说,把第一句诗的 意思也说进去,这份遗嘱是对他儿子说的,所以在说的时候我们加上 一个词“儿子呀一一二 这样听起来更语重心长。1 .过渡:同学们,
8、俗话说“文有文心,诗有诗眼”,所谓的诗眼就是 最能表达诗人情感的字词,请大家找一找哪个字最能表达陆游此时的 心情?(悲).读了这首诗,你知道陆游“悲从何来”吗?预设:因为中原还没有收复、祖国还没有统一,而陆游却时日不长了。2 .深入体会诗人情感,补充读陆游的另外一首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 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齐读这首诗。(2)读了这首诗你还知道陆游为什么悲吗?你从哪句诗中感受到 的?预设:沦陷区的遗民们过着悲惨的生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 又一年。).总结:是的,陆游还在为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遗民而悲伤,同学们,
9、结合相关资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想象一下,当时在金 人铁蹄下的北宋遗民过着怎样的生活?3 .补充北宋遗民生活的资料。一万四千多名北宋遗民被押北上,他们长途鞍马,风雨饥寒,死亡枕 藉,妇稚不能骑者,沿途委弃,到四月抵达燕山时,死亡人数过半。 从此,北宋的遗民背着亡国奴的身份在金朝的统治下苟且偷生。他们 被抓去当奴隶,用铁索锁住,与牲畜一般,标价出售。金国的奴隶主 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私人财产,不仅没有任何平等权利,就连生命也 掌握在奴隶主的手中。金朝还建立了傀儡政权“齐”,“齐”还要每年 讨好金朝进贡许多珍贵物品。他们搜刮民财,人民本来就在战火中难 以生存,被逼无奈,卖儿卖女,甚至还被收
10、取“卖儿税”,百姓苦不 堪言.看了这些你想说什么?4 .指导朗读:这一桩桩一幕幕怎能不悲?所以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 候,尤其读到这句诗的时候,我们的语气应该怎样?5 .带着深沉的语气再次齐读示儿。板块四自学题临安邸L过渡:同学们,面对破碎的山河,南宋的皇帝都哪里去了呢,昔日 的权贵们都干什么去了呢?通过预习时资料的查找,谁能告诉大家? 2.是的,他们从汴京逃到了淮河以南,也就是现在的杭州,当时的临 安,建立了南宋,他们在南宋干什么呢?宋朝的另一位诗人林升写了 这样一首诗一一出示题临安邸,齐读。3.自学题临安邸自学要求:四人小组多读几遍古诗,运用结合注释理解诗意的方法,完成作业本51页第4大题,然
11、后说一说南宋的权贵们都在做什么? 并结合作业本上的资料和你查找的资料,思考林升为什么写这首诗? 4.生交流释疑。5 .补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视频。教师缓缓讲解:当时的汴州风 景如画、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富足安宁但是这一切 的一切,从金兵攻破城门起,就不复存在了你现在知道林升为什 么要写这首诗了吗?(对统治者的愤怒,对国家的担忧)。6 .指导朗读:所以,我们在朗读这首诗的时候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 (悲愤)再次齐读诗歌。7 .两首诗进行整合:从这首诗中你是不是又发现了陆游“悲从何来” 的另一个原因?8 .对应出示两首诗的诗句:是的,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出示)” 是因为一一“西湖歌舞几时
12、休? ”(出示,生朗读);陆游整整盼了八 十五年还没有盼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出示),是因为一一“暖风熏 得游人醉”(出示,生朗读);陆游临终前仍念念不忘希望他的子孙在 祭祀祖宗时不要忘记把收复中原的好消息告诉他(出示:家祭无忘告 乃翁),而寄托希望的那些南宋的权贵们却一一“直把杭州作汴州”(出示,生朗读)。板块五总结升华.比拟两首诗的相同点:同学们.这两首诗同时摆在我们面前,不同 的作者,不同的内容,你感受了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板书:忧 国忧民1 .总结,回归单元主题:同学们,在动乱的宋朝有陆游、林升这样的 爱国诗人,也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 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13、,千百年来永恒不变的是我们国人的那颗爱国的 心,而我们本单元的课文就是围绕“爱国”来写的(出示第四单元篇 章页),我们也知道了借助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理 解作者的情感。2 .情感升华:同学们,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让我们也满 怀爱国之情,唱响属于我们的爱国之歌吧!结构化板书设计:示儿(悲)题临安邸7 (愤)(忧国忧民)第(2 )课时课时目标:1 .朗读己亥杂诗。2 .运用借助文中注释、结合时代背景、了解诗人经历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诗意,体 会情感。3 .体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教学过程:板块一激发兴趣,导入古诗1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央
14、电视台热播过一个节目一一中 国诗词大会。哪些同学看过?这个节目中有个道题叫做看图猜诗。 我们也来挑战一下好不好? 出示图片,学生猜诗。2 .诗中不仅蕴藏着优美的画面,还饱含着动人的情感,诗的魅力是无 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诗。齐读课题。3 .介绍这首诗的创作来历。一天,诗人龚自珍路过镇江,见郊外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原来是人 们在虔诚地祭拜玉帝、风神、雷神等天神。一位道士认出了龚自珍这 位大文豪,忙恳请他为天神写篇祭文,龚自珍大笔一挥,写下了这首 不朽的诗作。二次备课板块二 初读古诗,读出节奏1 .请同学们自由地将这首诗读两遍,先读准确, 再读流利。2 .我们来读一读诗中的生字和生词。(
15、“己亥” “恃” “万马齐喑”)3 .谁来读一读诗?4 .诗读准了,我们还要读出节奏。这是首七言诗,四个字后面稍作停 顿,是最基本的节奏。用斜线在书上画出节奏再读一读。指名读。齐读。借助注释,初步理解诗读得朗朗上口了,我们还得理解诗意。要读懂古诗,我们最常用的 方法是什么?1 .借助注释,自己试着说说诗意。2 .你读懂了哪句诗?3 .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当我们借助注释也无法理解诗意时,还可运用另外一种方法,那就是: 结合时代背景。板块三 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这首诗的题目是“己亥杂诗”,“己亥”是一个年份,古代用天干地支 法纪年,“己亥”是清朝的道光十九年,也就是1839年。用这种纪年 法,今
16、年是辛丑年。己亥年间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呢?课前同学们已经了相关资料, 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 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 不聊生。)(当时执政的是道光皇帝。他成天守在深宫里,足不出户,只凭大臣 们的汇报、自己的想象来施政。)当时正是鸦片战争前一年,鸦片给国人带来了极为深重的灾难。我们 来看 看。播放视频。(清朝的文字狱特别惨烈。皇帝或其他人发现奏章或诗文中有对朝廷不满的字句,就会被处死甚至是株连九族。有个官员写了两句诗:“清 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被人告知官府,官府以蔑视清王朝罪将其 斩首。为了自
17、保,有识之士不敢议论时事,不敢提出建议。)我们将这些资料综合起来看:皇帝昏庸无能,官员腐败不堪,士兵毫 无战斗力,百姓民不聊生,社会政治毫无生气,这种局面用诗中的一 个词形容,那就是“万马齐喑二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这样的局面,你的心情如何?诗人也和我们一样感到痛心,他将心中翻腾的这种种情感凝聚成了一 个字:哀。谁来读一读这一句?2 .我们谁也不愿看到万马齐喑的局面,都希望看到九州怎么样?3 .“九州”在这里指代什么?(古时候中国分为九个州,所以用九州 指代中国。)中国充满生气是怎样的?用平时积累的词语说一说。(繁荣富强、国 泰民安、安居乐业)九州生气要依靠一一风雷,什么样的风?什么样的雷?真正
18、的狂风炸 雷能让中国焕发生机吗?这里的“风雷”是指像风雷一样拥有巨大力 量的社会变革。让这场社会变革来得更快些吧!指名读。 让这场社会变革来得更猛 些吧!指名读。两行连起来读。男生读。女生读。4 .要进行风雷激荡般的变革要依靠人才,因此作者大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通过查阅资料,你知道当时的社会选用人才依着怎样的规格?(清朝 选用人才依靠的是科举制度。考试的内容是四书五经,必须用八 股文的形式写,十分死板。)一个国家要开展,需要军事、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人才,需要有真 才实学,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通过死板的科举制度选拔出的人才已远 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开展了。因此作者劝天公降人才。
19、这里的“天公”实际上是指?谁来劝一劝天公?指名读。一人劝太少了,一组的同学劝一劝。二三 组的劝一劝。全班同学一起劝。谁能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首诗?指名读。板块四结合诗人经历,体会情感.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诗人是个怎样的人?他在诗中 表达了怎样的愿望?我们来了解一下诗人的经历。龚自珍 (1792 1841),字璜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 改良主义的先驱。在京城做过二十年礼部主事等小官。主张革除弊政, 抵抗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那么徐禁除鸦片。因遭到权贵排挤和打击, 辞官回乡。回乡后在杭州主掌书院,聚徒讲学,后来又到江苏丹阳书 院执教。因病逝世于丹阳书院,年仅49岁。己亥杂诗 这
20、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 录成315首诗,像日记一样。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首诗 都称为“己亥杂诗二.了解了诗人的经历,再来读诗,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学法迁移,学习新诗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220首,此时诗人离开京城己经很远了。那么 当诗人刚刚离开工作和生活了二十年之久的京城时,他又在想些什么 呢?我们来学习己亥杂诗的第五首。自由读。指名读。按节奏读。方法要学以致用。我们今天学习了三种理解诗意的方法。下面就请同 学们运用这三种方法学习这首诗,在四人小组内学习,完成黑板上这 四道题。诗人的离愁浩荡无边是因为 o从“吟鞭东指“看出诗人
21、是要 o“落红”在诗中是指 o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指名回答。小组齐读。我们将两首诗结合起来看。当诗人辞官离京时,他想的是回乡教书为 国家培养人才;当诗人应道土之邀写祭文时,他渴望的是人才辈出, 国家生机勃勃。写诗的情境不同,情感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对祖国的 热爱。%是因为他这份热诚的爱国情怀和杰出的才华,后人这样盛赞他: 满清独一人,文采冠京华。诗人柳亚子高度评价他:三百年来第一流。我们来借助书法作品背诵这两首洋溢着爱国情感的诗歌。板块五归纳梳理,延伸拓展.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用他们饱蘸深情的笔墨, 写下了千古传颂的爱国诗句,我们来读一读。在北京保卫战中立下赫赫战功,挽救大明王朝于危亡之际的于谦写下 的: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那么徐写下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敢于变法、临死不屈的谭嗣同在狱中题写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1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多读诗可以陶冶性 情,开阔胸襟。希望同学们课外多读诗,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理 解诗意,感受古诗的魅力。结构化板书设计: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清】龚自珍 万马齐喑降 人 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