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考试作文导写及范文.docx
《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考试作文导写及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考试作文导写及范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考试作文导写及范文23.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1)有人认为,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也有人认为,世上本来有 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有了路。还有人认为,世上有路还是没路,只有自己去走了,才 能知道。其实,一个人、一个国家或者整个人类都面临“路在哪里”的问题。以上三种观点,你对哪种最有感触?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 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语言流畅,书写清晰。【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作文材料聚焦“路在哪里
2、”的问题,列举了三种看法,第一种看法强调人多就会走出 路,第二种看法强调人多会拥堵反而没有路,第三种看法强调自己去尝试才能判断是否有 路。在这里,“路”既有表层意思,即走路的“路”,也有其他引申义,比方“人生道路” “开展道路”“国家道路”等等。题目引导考生思考“一个人、一个国家或者整个人类都面 临路在哪里的问题”,具体任务是“以上三种观点你对哪种最有感触,请结合材料,联 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考生对材料中的三种观点,侧重谈自己最 有感触的一种,形成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思考。写作时,要结合写作任务中的提示进行思考。如,关于“其实,一个人、一个国家或 者整个人类都面临路在
3、哪里的问题”。这句话是一句写作提示,希望考生能结合材料在 个人、国家或者整个人类的层面上进行思考,思考“路在哪里”,提示我们“路”的内涵可 包含个人开展之路、国家开展之路、世界开展之路等。“路在哪里”那么是对开展道路定位的 思考以及对开展之路探索过程的思考。考生还须联系时事政治,将个人开展与国家、世界 开展联系在一起,表达时代青年的立场。关于“以上三种观点,你对哪种最有感触”,说明 三个观点当中只能选择一个作为“最有感触”的观点来谈,“最有感触”必须是重点切入, 不能平均用力,要重点谈一个观点。作文的主体局部,应该是谈为什么我对这个观点最有 感触,谈理由时可以跟其他两个观点比拟。关于“请结合材
4、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 现你的感悟与思考”中,“结合材料”,也就是说论题、论点必须出自材料及其含义,切不 可断章取义,只选取材料里的一个或几个字就说是结合材料了。“联系现实”,也就是说要 求你写的文章里要有对当今社会现实的关照。“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也就是说在完成写 作任务时候,要有写作主体意识,即在谈“感受与思考”的时候必须是“我”在谈,“我” 在场,“我”主导。参考立意:1 .脚下的路,由我来走。2 .走一条创新之路,不因循守旧。3 .循先贤之路,扬正道之光。【解答】修远路漫漫,求索在脚下鲁迅先生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有人又认为,世 界上本来有路,可走的人多
5、了,反而没有了路。诚然,走众人所走的路,也许会很平安, 然而一味耽溺于众人所走之常路,酣然自足于安逸之境,那么会熄灭进取的动力,吞噬创新 的潜能。依我所见,人在旅途何必在意他人的看法,更何必在意原本是否有路!世界上有 路还是没路,只有自己去走了,才能知道。行走于世间,总要选择奔流,或勇敢出走,或 独觅幽径,上下求索,敢于走路,敢于开路,路就在脚下。纵历风霜,勇者奔往,救亡图存,信仰开路,敢于创新。百年历史风云激荡,敢问路在何方?从“公车上书”到“戊戌变法”,从“师夷长技” 到“德赛先生”,风雨飘摇的清王朝从未放弃探索救亡图存的出路。憾此路不通,那么先辈是 否裹挟不前退而避之?是苟且偷得三分乐还
6、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近代中国觉醒自救的民 主之路拉开序幕,一大批先知先觉挺身而出,扶大厦之倾颓,每一次振臂高呼的“开路” 都是为信仰、为家国的最艰苦的呐喊。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有路没路,是否能 走,得亲自去探寻求索,深思审慎,打破桎梏,山不转路转,路不转水转。敢于去走,柳 暗花明亦可拥有。锐意革新,独辟蹊径,诗与远方,康庄大道尽芬芳。“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行路之难在于歧路的纷繁选择,在于前人的 众口银金,没有路的时候走出了路,走的人多了又堵死了路。可是在民族开展的来路上, 那些为科学、为自由的锐意进取的脚步前赴后继,独辟蹊径的求知也从未止步。开拓创新 另辟蹊径不是放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昌平区 2021 2022 学年 高二下 学期 期末 语文 考试 作文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