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习题(1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发热习题(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热习题(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A型题1.有关发热概念的概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体温超过正常值0.5B.产热过程超过散热过程C.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D.由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引起E.由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功能障碍所致答案D题解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0.5),称为发热。2.发热是一种重要的A.临床症候群B.病理过程C.独立疾病D.综合征E.体征答案B题解发热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种重要的病理过程。3.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位于A.脊髓B.中脑C.脑桥D.延髓E.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答案E题解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位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而延髓、脊髓等部位也对体温信息有
2、一定程度的整合功能,被认为是体温调节的次级中枢所在。4.发热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的A.0.1B.0.2C.0.5D.0.8E.1.0答案C题解发热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的0.5。5.下述哪一种情况下的体温升高属过热?A.酷热时中暑B.妇女月经前期C.剧烈运动D.中毒性休克E.流行性出血热答案A题解酷热中暑时是因散热障碍引起的非调节体温升高(调定点不上移),是属过热。而妇女月经前期、剧烈运动引起的是生理性体温升高;中毒性休克或流行性出血热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调定点上移),属发热。6.下列哪种情况可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A.甲状腺功能亢进B.先天性汗腺缺陷C.夏季高温中暑D.妇女月经前期E.流
3、行性脑膜炎答案E题解流行性脑膜炎是由发热激活物脑膜炎双球菌进入体内,通过体内产生内生性致热原,再作用体温调节中枢,使中枢发热介质变化,导致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甲状腺功能亢进、先天性汗腺缺陷、夏季高热中暑、妇女月经前期则不会引起体温调定点上移。7.发热激活物的主要作用是 A.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B.引起产热增加C.激活单核细胞D.激活产生内生性致热原细胞E.激活中性粒细胞答案D题解激活物作用于机体,能激活体内产生内生性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性致热原。8.下述哪种情况属于发热?A.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体温升高B.先天性汗腺缺乏引起的体温升高C.环境高温引起的体温升高D.妊娠期出现的体温升高
4、E.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的体温升高答案E题解抗原抗体复合物可作为发热的激活物,激活体内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释放内生致热原,使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即引起发热,而其他四种情况引起的体温升高均不属发热。9.下列哪一物质属于发热激活物?A.白细胞致热原B.内生致热原C.干扰素D.肿瘤坏死因子E.白喉毒素答案E题解白喉杆菌释放的白喉毒素是发热的激活物,而白细胞致热原、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都属内生致热原,不是发热激活物。10.有致热作用的本胆烷醇酮来自哪一物质?A.甲状腺素B.睾丸酮C.肾上腺素D.胆汁酸盐E.雌激素答案B题解睾丸酮的中间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是发热的激活物,有致热作用
5、。12.下列哪种物质属内生致热原?A.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外毒素 D.睾丸酮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B.革兰阴性细菌产生的内毒素 E.吞噬细胞被激活后释放的致热原C.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答案E题解单核-巨噬细胞等产内生致热原细胞,被激活物激活后,能产生和释放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内生致热原。13.内毒素是A.革兰阳性细菌的菌壁成分中的脂多糖B.革兰阴性细菌的菌壁成分中的脂多糖C.革兰阳性细菌的菌壁成分中的核心多糖D.革兰阴性细菌的菌壁成分中的核心多糖E.革兰阴性细菌的菌壁成分中的小分子蛋白质答案B题解革兰氏阴性菌的致热性除菌体和胞壁中所含的肽聚糖外,最突出的是其胞壁中所含的脂多糖,也称内毒素。14.
6、临床上输液反应出现的发热,其产生的重要原因是A.变态反应B.药物的毒副作用C.外毒素污染D.内毒素污染E.内生性致热原污染答案D题解内毒素是最常见的外致热原。耐热性高,干热1602小时才能灭活,一般方法难以清除,是血液制品和输液过程的主要污染物,是引起输液反应发热的重要原因。16.下述对IL-1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主要由中性粒细胞合成和释放B.是分子量为17000的多肽类物质C.有明显的致热性D.不耐热,7030min可灭活E.可引起中枢发热介质的释放答案A题解IL-1是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在发热激激活物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多肽类物质。主要不是由中性粒细胞合成和释放。17
7、.干扰素是A.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的蛋白质B.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蛋白质C.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蛋白质D.是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E.是病毒本身合成的蛋白质答案A题解干扰素是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的蛋白质,主要由白细胞产生。18.有关内毒素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菌壁成分B.活性成分是脂多糖C.脂质A是致热的主要成分D.干热1602h才能灭活E.反复注射给动物不产生耐受性答案E题解内毒素反复注射可致动物产生耐受性,即连续数日注射相同剂量的内毒素,发热反应逐渐减弱。19.下述对TNF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由肿瘤细胞所分泌B.是一种多肽类物质C.有明显的致热性D.给家兔一般剂量
8、注射可引起单峰热E.给家兔大剂量注射可引起双峰热答案A题解多种外致热原都可诱发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产生和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不是由肿瘤细胞所分泌。TNF是一种多肽类物质,有明显的致热性,一般剂量给家兔静脉内注射仅引起单峰热,大剂量可引起双峰热。22.下列哪一种物质不是内生致热原?A.IL-1B.IFNC.TNFD.PGEE.MIP-1答案D题解PGE是发热中枢正调节介质,不属内生性致热原,而IL-1(白细胞介素-1)。IFN(干扰素)、TNF(肿瘤坏死因子)、MIP-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均是目前受到重视的内生致热原。23.下列哪一种物质属发热中枢正调节介质?A.精氨酸加压素B.黑
9、素细胞刺激素C.脂皮质蛋白-1D.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E.一氧化氮答案E题解一氧化氮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递质,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已证明中枢许多部位均含有一氧化氮合酶,合成一氧化氮,它是一种与发热有关的中枢正调节介质。24.下列哪一项物质属于发热中枢负调节介质?A.前列腺素EB.Na+/Ca2+C.环磷酸腺苷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E.精氨酸加压素答案E题解精氨酸加压素是由下丘脑神经元合成的神经垂体肽类激素,是一种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有关的神经递质。已证明它有解热作用,是属发热中枢负调节介质,其余4种均为发热中枢正调节介质。25.热限是指发热时A.体温升高持续时间受限制B.体温升高的高度
10、限于一定水平C.发热激活物的强度受限制D.内生致热原产生的量受限制E.内生致热原的作用受限制答案B题解发热时体温升高极少超过41,即使大大增加致热原的剂量也难越此热限。也就是热限是指发热时体温升高的高度限制于一定水平。26.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A.产热等于散热B.散热大于产热C.产热大于散热D.产热增加E.散热障碍答案C题解发热的体温上升期,由于正调节占优势,调定点上移。原来正常体温变成了“冷刺激”,中枢对“冷”信息起反应,发出指令经交感神经到达散热中枢,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和血流减少,导致皮肤温度降低,散热随之减少;同时指令到达产热器官引起寒战和物质代谢加强,产热随之增加。因此热代谢特点是产
11、热大于散热。27.寒战是由于A.全身性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 D.全身皮肤的竖毛肌周期性收缩B.全身性骨骼肌不随意的僵直性收缩 E.全身皮肤的竖毛肌不随意收缩C.下肢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答案A题解寒战是一种全身性骨骼肌的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是下丘脑发出的冲动,经脊髓侧索的网状脊髓束和红核脊髓束,通过运动神经元传递到运动终板而引起的。而经交感神经传出的冲动引起皮肤竖毛肌的收缩则是出现“鸡皮”,不是寒战。28.体温下降期的热代谢特点是A.产热大于散热B.散热大于产热C.产热等于散热D.产热减少E.散热增加答案B题解体温下降期时,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返回到正常水平,血温高于调定点。温敏神经元发
12、出频率增加,使交感神经细胞的紧张性活动降低,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散热增强,产热减少。因此,散热大于产热。29.严重高热病人未经任何处理首先容易发生A.低渗性脱水B.等渗性脱水C.高渗性脱水D.肾排水下降引起潴留E.热惊厥答案C题解严重高热病人皮肤和呼吸道水分大量蒸发,加上大量出汗。因为汗液是低渗性液体,此时失水大于失钠,细胞外液高渗。所以高热病人末经任何处理首先容易发生高渗性脱水。30.发热时动脉血压的变化是A.在整个发热过程中无变化 D.在寒战期动脉血压可轻度降低B.在整个发热过程中持续升高 E.在退热期动脉血压可轻度下降C.在高峰期动脉血压轻度上升答案E题解在发热的寒战期,心率加快和外周血
13、管的收缩,可使血压轻度升高;高峰期和退热期因外周血管舒张,血压可轻度下降。31.小儿热惊厥产生的机制是A.中枢神经尚未发育成熟B.先天性体温中枢疾病C.大脑皮质处于兴奋,皮质下中枢兴奋性减弱D.大脑皮质处于兴奋,皮质下中枢兴奋性增强E.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皮质下中枢亦受抑制答案A题解在小儿,高热比较容易引起抽搐(热惊厥),这可能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有关。32.体温每升高1,心率平均每分钟约增加A.5次B.10次C.18次D.20次E.25次答案C题解发热时心率加快,体温每升高1,心率约增加18次/min;若体温每升高1,心率增加10次/min。33.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提高A.3%
14、B.5%C.10%D.13%E.15%答案D题解一般认为,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提高13%。34.发热时机体不会出现A.蛋白质代谢率增高B.蛋白质代谢正氮平衡C.糖原分解代谢加强D.脂肪分解代谢加强E.某些维生素消耗增多答案B题解发热时由于高体温和白细胞致热原(LP) 的作用(LPPGE 骨骼肌蛋白分解),病人体内蛋白质分解加强,尿氮比正常人增加23倍,可产生负氮平衡,不会出现正氮平衡。35.发热病人最常见出现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混合性酸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混合性碱中毒答案A题解发热时,由于糖的分解代谢增强,氧的供应则相对不足,糖酵解产物乳酸增多,出现乳酸血症。同时由于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热 习题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