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波1—声现象和光现象 解析版.docx
《第3讲 波1—声现象和光现象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讲 波1—声现象和光现象 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讲波1一声现象和光现象i.波的存在(1)常见的波有电磁波、声波、水波等。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 紫外线、X射线、丫射线等,所以光也是一种电磁波。(2)声波可以传播信息,如听诊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3)电磁波可以传播信息,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如通信、电视。电磁波还有其他广 泛用途,如X射线诊断疾病、y射线杀死肿瘤细胞等。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特点: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传声未停止。(3)传播:a.形式:以波的形式传播。b.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声的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真空不能(选
2、填 “能”或“不能”)传声。(4)声速:a.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b.影响因素: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解析】在比拟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 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 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在比拟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有利于观察,故A正确。19 .(中考德阳)小军同学对生活中一些实例的解释,正确的选项是(D )A.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B.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树的倒影光的直线传 播C.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D.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光的折射现象【
3、解析】路灯下出现人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A错误;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 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B错误;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远视眼 镜的镜片是凸透镜,C错误;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折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正确。 应选D。20 .(中考临沂)关于光的反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C )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21 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解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 一
4、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入射光线与反射 面的夹角为15。时,那么入射角为90。-15。= 75。,所以反射角也为75。;入射角增大5。时,反 射角也增大5。,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 小,所以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靠近法线;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 定律,所以D说法错误。应选C。21.(中考荆州)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 上镜子里的像。如下图,那么如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C )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2 m 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4.6m
5、C.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 m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4平面镜平面镜视力表【解析】如下图,大括号所指示局部为所求距离:视力表的像1I视力表视力表与镜距离为2.5m,视力表的像离镜距离也为2.5m,即视力表与它的像距离为2.5m+2.5m=5m,又由于人在视力表前0.4m,所以人离视力表的像的距离为5m-0.4m=4.6m.即视力表的像离被测者距离为4.6mo22.(中考重庆A)如下图的重庆网红图片,相关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 )ABCDA.洪崖洞在平静江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虚像B.游客看到穿楼而过的轻轨列车是平面镜成的像C朝天门夜空中璀璨梦幻的光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用手机
6、拍摄过江索道的照片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解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A正确;游客看到穿楼而过 的列车是实际的物体,B项错误;夜空中的光柱是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项错误;手机拍 摄照片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D项错误。23 .(中考呼和浩特)以下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B )A.木工检查木料是否平直B.演员对镜练习 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D.阳光穿过树林【解析】A.木工检查木料是否平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不符合题意;B.演员对 镜练习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属于凸透 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7、,不符合题意;D.阳光穿过树林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形成的,不符合题意。应选B。24 .(中考济宁)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的鱼方向投 掷,总是叉不到鱼。以下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D )空气水空气水空气 水空气【解析】水中鱼反射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ft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4是 J 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应该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 一 到。如下图,由此可知,A、C选项光的传播方向错误,B选项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错误。25 .(中考丽水)晚
8、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 越清晰。以下对该像描述正确的选项是(C )A.所成的像是实像B.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C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D.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解析】小明在窗玻璃上看到的另一个“自己”,是平面镜成像形成的,属于光的反射现 象;室内灯光越亮,反射的光线越强,像也就越清晰。应选C。现象的光路图是(D26 .(中考扬州)如下图,女孩用一种可以隐身的斗篷遮住身体的下部,人站在女孩的 前面,却看到了斗篷后面的景物,而被斗篷遮住的身体局部“消失”了.下面能正确解释这种ABCD【解析】此题考查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人站在女孩的前面,却看到了斗篷后面的景物,
9、说明斗篷后面的景物反射的光线绕过了不透明的女孩身体(相当于遮挡物),然后进入了人的 眼睛.A图中光线没有绕过遮挡物,不符合题意;B图中表示的是人眼后方的景物射来的光 线被遮挡物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不符合题意;C图景物反射的光线没有进入人的眼睛,不 符合题意;D图符合题意.27 .(中考鹤岗)以下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甲和丙的 相同,甲和丁的相同(均选填“音调”或“响度”)。甲乙丙丁【答案】响度音调【解析】此题考查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和乙振动的频率和振 幅都相同,所以音调和响度相同;甲和丙振动的频率不同,故音调不同;乙和丁振动的频率 相同,故音调相同,但波的形状
10、不同,故音色不相同;丙和丁振幅不相同,故丙和丁响度不 相同。28 .(1)某水池中水深为1.5 m,池边的路灯高出水面5 m,路灯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 的 形成的,倒影到水面的距离是 mo(2)(中考齐齐哈尔)小明上学前站在穿衣镜前1 m处整理仪表,他与镜中自己像的 距离是m。当小明向后退了 50 cm时,镜中所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 小,【答案】(1)反射 5(2) 2 不变【解析】(1)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所 成的像是虚像,当路灯高出水面5m时,路灯倒影到水面的距离也是5m。(2)小明站在平 面镜前1m处,小明的像和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
11、相等,所以小明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1m, 那么像到小明的距离为2m。当小明向后退了 50cm时,小明像的大小跟小明的大小有关,跟 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小明的像大小不变。29 .(中考广安)一个晴朗周末的午后,小明陪同妈妈在西溪河边散步,只见水中的鱼儿 在“云”里欢畅地游动。实际上小明看到的鱼儿是光 形成的虚像,而水中的“云”那么是光 形成的虚像。【答案】折射反射【解析】从鱼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所以小明看到的 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
12、镜,水中 的“云”那么是光通过水面成虚像。30.(中考宁波)宁波某校课外实践小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进行为期一 年的“观竿测影”活动。2021年3月14日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下图,并测得杆影04长 为 55.7 cm。(1)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2)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 方。(3)预测2021年6月20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比55.7 cm(选填“大” 或“小”)。30题图 31题图32题图33题图34题【答案】(1)直线;(2)北;(3)小。【解析】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 纬23。26),北回归线以北
13、正午太阳高度到达最大,整个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到达最小。(1)影子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3月14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所以影子 0A指向北方;(3)6月20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这时的影子长度要比太阳直射点在南半 球时短。31.(中考宁波)科学方法是开启大自然奥秘之门的钥匙。(1)如下图,用鼓锤分别重敲和轻敲鼓面,铜鼓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同时可以通 过乒乓球反弹的高度,来显示出鼓面振动的情况。通过实验可知:鼓面振动的 越大,响度越大。(2)为了便于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科学上引入了光线的概念,实际上光线并不存 在。为了形象地表示磁体周围磁场分布的强弱和方向,科学上引入了 的概念,
14、实际上它也并不存在。【答案】振幅磁感线【解析】(1)如下图,用鼓锤分别重敲和轻敲鼓面,铜鼓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同 时可以通过乒乓球反弹的高度,来显示出鼓面振动的情况。通过实验可知:鼓面振动的幅度 (或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为了形象地表示磁体周围磁场分布的强弱和方向,科学上引入了磁感线的概念,实 际上它也并不存在。32 .(中考枣庄)如下图,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外表上,三条反 射光线(选填“会”或“不会”)平行射出,这种反射(选填“遵循”或“不遵循”) 光的反射定律。【答案】不会遵循【解析】由图可知,物体外表凹凸不平,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外表时,反射光不再平 行,而是射
15、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33 .(中考宁波)如下图是一位小朋友在照镜子(平面镜)。(1)小朋友看不到被镜子遮住的物品,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2)小朋友通过镜面所成的像在 o (填“镜面前”“镜面上”或“镜面后”)【答案】(1)直线;(2)镜面后。【解析】(1)小朋友看不到被镜子遮住的物品,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镜子挡住了光线;(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是对称 的,所以像在镜面后。34 .(中考湖北黄冈)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 颜色的光(如图)。此实验不仅
16、说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而且说明了 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据此可以推断,红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最【答案】红大【解析】根据题图可知,红光的偏折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都小,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 时,不同颜色的光偏折程度不同,偏折程度小的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大。35 .(中考绍兴)同学们学习了 “光的折射”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 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那么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与 入射角大小是否成正比呢?【建立猜测】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可能成正比。【实验探究】同学们测得了四组实验数据。第2次实验如下图,请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实验结论】
17、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o 【评价与交流】根据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实验序号1234入射角20406080折射角13(1)3541次数物距/cm像距/cm15.05.028.08.0312.012.035题图36题图表【答案】25。;不成正比;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增大值小于入射角增大值 (合理即可)【解析】(1)弄清分度盘上的分度值,然后读出第2次的折射角;(2)将第2组数据和 第1组数据比拟,分别求出入射角的比值和折射角的比值,如果二者比值相等,那么折射角 就与入射角成正比;(3)比照两组之间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增大量即可。【实验探究】分度盘上每个
18、大格表示20。,每两个大格之间分为4个小格,那么分度值 就是:20。:4=5。;那么第2次实验中折射角的度数是25。;【实验结论】比照第1组和第2组数据:折射角度数之比:25。勺3。声2;入射角度数之 比:40。:20。=2;因为折射角的度数之比不等于入射角度数之比,所以折射角和入射角大小 不成正比;【评价与交流】比照第1组和第3组数据:折射角增大:35。-13。=22。;入射角增大: 60-20=40;因为:22。40。;所以: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增大值小于入射角 增大值。36 .(中考嘉兴)某科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图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像距与物距 关系时的实验步骤如下:在水平
19、桌面上铺上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中间位置,记下玻璃板的位置;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 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玻璃板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用笔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个位置,重复上述实验;用直线连接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每次的物距和像距,记录 数据如表。(1)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中,因实验本身的限制,要用与实验对象具有相似或共同特 征的对象来替代的方法。本实验中用到的等效替代法具体表达在(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o(3)实验中,有同学用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你认为该同学还能观察到蜡
20、烛的 像吗?并说出你的理由。o【答案】(1)用未点燃的蜡烛替代像(2)像距等于物距(3)能,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解析】等效替代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 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 理问题和物理过程的方法。实验中采用等效替代法,用未点燃的蜡烛替代像。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与相对应的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是相等 的,像距等于物距。37 .某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实验数据如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 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 的夹角当成反射角。实验次数12
21、3456入射角60504030200反射角60504060200【答案】4平面镜【解析】从实验数据可知只有第4次实验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所以必定是第4次实验 测量错误,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38 .(中考.绍兴)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实验探究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oA.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3、9; C、C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 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4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D.选取两支相同大小的
22、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 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2)步骤A的实验目的是 o(3)图乙是物、像的位置实验记录,请你利用测量工具对乙图的实验记录作出处理并得 出相应的规律 o38题图38题图图2图139题图【答案】(l)CDBA (2)屡次试验,寻找规律(屡次试验便于得出普遍规律)(3)像和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解析】(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应该是先在水平桌面上铺一 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再点燃蜡烛做实验,为得到普遍规律,应改变玻 璃板前蜡烛的位置,多做几次实验.实验
23、步骤A、B、C、D的合理顺序是:CDBA(2)探究平面镜成像时,要屡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其目的是进行屡次实验来使实验 结论具有普遍性,防止偶然性.(3)由图乙所示实验现象可知,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 垂直.39 .(中考泉州)小丽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1)如果有5 mm和2 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就合适。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拟像与物 的关系。(2)在实验过程中,小丽移动蜡烛 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 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她(填“能” 或“不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3讲 波1声现象和光现象 解析版 现象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