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诊治指南对比、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及治疗推荐和预后措施.docx





《肝豆状核变性诊治指南对比、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及治疗推荐和预后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豆状核变性诊治指南对比、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及治疗推荐和预后措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肝豆状核变性诊治指南比照、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及治疗推荐和预后措施肝豆状 核变性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 HLD),又称 Wilson 病(Wilson disease, WD),是因铜转 运 ATP 酶 B (ATPase copper transporting beta, ATP7B) 基因突变而导致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为肝脏和神经系统病变,大量铜蓄积于肝、脑、肾、 骨关节、角膜等组织和脏器,患者出现肝脏损害、神经精神 表现、肾脏损害、骨关节病及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 ring, K-F环)等表现。临床表现复杂,易
2、漏诊、误诊。表1. 2021版、2022版指南简要比照指南版本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指南 (2021 版)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指南 (2022 版)发布组织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遗 传代谢性肝病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神经遗传学组织肝病协作组召集肝病、消 化、儿科、感染、病理、 影像和临床研究方法学等 多学科领域专家共同编写内容侧重点在神经系统病变方面描述较详细,而肝病局部相对 较少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辅助检查1)临床表现Wilson病的临床病症包括神经损害、精神异常、肝脏 损害、肾脏损害、骨关节病、心肌损害、肌病等。女性患者 可出现月经失调、不孕或反复流产等(具体临床表现见表2) o2) o表2
3、. wilson病患者各器官系统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器官或系统溶血性黄疸肝脏损害 脂肪肝、肝肿大、肝硬化、脾肿大 急性肝炎、慢性肝病、急性肝衰竭震颤、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神经损害 肌张力障碍、肢体僵硬、运动缓慢 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偏头痛癫痫精神异常精神异常躁狂、抑郁、精神分裂 神经质行为、失眠、人格改变其他表现角膜KF环、向日葵样白内障、皮肤黝黑、溶血性贫血 氨基酸尿、肾结石、骨关节病、骨骼畸形、骨质疏松 心肌病、心律失常、胰腺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月经失调、不孕、反复流产2)辅助检查角膜K-F环:K-F环为角膜边缘的黄绿色或黄灰色色 素环,一般在手电筒侧光照射下肉眼可见,如未见到,需要 采用眼科裂
4、隙灯检查明确角膜K-F环。铜代谢相关生化检查:血清铜蓝蛋白:Wilson患者一般 V 200 mg/L (正常 值 200500 mg/L);24 h尿铜:Wilson患者24 h尿铜 2 100 ug (正常 人小于100 ug) o颅脑MRT:壳核、尾状核头部、丘脑、中脑、脑桥及小 脑T1低信号、T2高信号,少数情况下可出现T1高信号 或Tl、T2均低信号。T2加权像时,壳核和丘脑容易出现 混杂信号,苍白球容易出现低信号,尾状核等其他部位多为 高信号。此外,可有不同程度的脑沟增宽、脑室扩大及额叶皮质 软化灶等。MRI病灶可随着治疗逐渐变浅变小。血尿常规: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时,血常规可出现血
5、小 板、白细胞和(或)红细胞减少;尿常规可见镜下血尿、微 量蛋白尿等。肝脾检查:血清转氨酶、胆红素升高和(或)白蛋白降 低;肝脾B超示肝实质光点增粗、回声增强甚至结节状改 变;局部患者脾肿大。肝脏MRI常示肝脂质沉积、不规那么 结节及肝叶萎缩等。基因筛查:对于临床证据缺乏但又高度怀疑Wilson病 的患者,筛查ATP7B基因致病变异对诊断具有指导意义。诊断标准及治疗推荐诊断标准对于原因不明的肝病表现、神经病症(尤其是锥体外系 病症)或精神病症患者均应考虑Wilson病的可能性。诊断要点推荐如下: 神经和(或)精神病症;原因不明的肝脏损害; 血清铜蓝蛋白降低和(或)24 h尿铜升高(【级 推荐,
6、B级证据); 角膜K-F环阳性(I级推荐,B级证据); 经家系共别离及基因致病性分析确定患者的2条 染色体均携带ATP7B基因致病变异(【级推荐,B级证 据)。符合(1或2) + (3或4)或(1或2) + 5时均可 确诊Wilson病;符合3 + 4或5但无明显临床病症时那么 诊断为Wilson病病症前个体;符合前3条中的任何2条,诊断为可能Wilson病, 需进一步追踪观察,建议进行APT7B基因检测,以明确诊 断。治疗:Wilson病的治疗应遵循早期治疗,终身治疗,终身 监测原那么,治疗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个体化应用排铜或阻止铜吸收的药物和锌制剂(表 3); 个体化对症治疗; 手术治
7、疗; 终身低铜 饮食(表4),即使是肝移植后也应坚持; 动态监测治 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响。对症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神经病症、精神异常、肝功 能异常等给予相应的药物、康复、心理、血液透析或血浆置 换等一系列对症措施。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爆发性肝功能衰竭及肝硬化失代 偿期患者行肝移植,以及对伴门脉高压和(或)巨脾患者行 脾切除和(或)分流术。治疗要点专家推荐如下(专家推荐):1)患者一旦确诊,需终身低铜饮食。2) D-青霉胺是最常用的排铜药物,但需注意其不良反 应,尤其是严重构音障碍、肢体痉挛僵硬或变形的患者尽量 不用D-青霉胺。3)对于不能耐受D-青霉胺治疗的患者,可考虑静脉点 滴二疏丙磺酸钠或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肝豆状核 变性 诊治 指南 对比 临床表现 辅助 检查 诊断 标准 治疗 推荐 预后 措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