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哈内克的历史叙述、美学探索 与“电影书写”实践.docx
《迈克尔·哈内克的历史叙述、美学探索 与“电影书写”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迈克尔·哈内克的历史叙述、美学探索 与“电影书写”实践.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迈克尔哈内克的历史表达、美学探索与“电影书写”实践奥地利导演迈克尔哈内克(Michael Haneke)的作品继承了欧洲艺术电影一贯反思习惯与对现实的敏感体察,在 对20世纪欧洲历史的反思中探寻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内在病症,并在同时追求客观与主 观逼真性的“电影写作实践”中进行了诸多富有意义的美学探索。一、虚实结合的历史表达迈克尔哈内克1942年3月23日出生于德国慕尼黑,他的少年时代经历过纳粹主义与其他形式的极端主义,见证 了冷战的“铁幕”降临在欧洲;青年时代那么经历了 20世纪60年代以来风起云涌的欧洲民权斗争,日益严峻的社会现实与时 代现象成为他拍摄电影的初衷之一
2、,电影也成为他看待世界的一种手段。然而,他回应现实的方式并不是现实主义的, 他的电影只短暂地停留于某一事件,对事件本身不进行干涉,也不复原整个真实历史的来龙去脉。他的电影画面充满视 觉张力,这种张力却并不来源于对真实的复原,或者对满足观众了解历史的需要,而是引导观者去理解画面的更深层次, 以视觉上的形式张力激发观众的思考。电影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1994)中,迈克尔哈内克通过71个人物视 角的交叉串联支撑起整部故事:乡下男孩马克斯急于取现钱给车加油,因为插队被银行保安教训;银行女职员在多年不变 的问候语句中迟钝如机械,前来问候她的父亲被她以事务繁忙为由遣回家,父亲只好单独准备晚餐;一对年轻
3、夫妇领养了 一个敏感内向的女孩,他们与女孩的交流在多番尝试下以失败告终,最后重新领养了一个在电视上看见的东欧流浪儿; 当他们在银行办理业务时,马克斯情绪爆发扫射无辜者,女职员的父亲在回到银行再次寻女时被涉及等等。迈克尔哈内 克没有采用全知全能的视角,而是以71块来自不同年龄、阶层及种族的人生碎片连缀起整部电影,每一块碎片都折射 出其他人物的生存状态,这些看似全无关联的残片最终不可防止地连结成一个巨大的悲剧。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 以报道这一事件的电视新闻画面开始与结束,却以影片中对每个受害者的人生进行了旁观视角的表达。这意味着迈克 尔哈内克不满于新闻报道的以一种整体视角来观察现实的真相,一如历
4、史中的重大事件不可能揭露出历史的真实面目一 样。电影巴黎浮世绘(2000)中,哈内克再次重复了这一关于历史的表达主题。巴黎浮世绘以单独住在巴黎一 间高档公寓中的女演员安娜为主人公,全片有丰富的人物矛盾,如安娜在地铁上被黑人青年调戏,安娜的男友在回到巴 黎后二人之间关系疏离等。但电影既不去解决这些矛盾,也不促使其叠加升级,只是在客观、克制、内敛的镜头中进行 一场“解码游戏”。观众可以听到导演对演员的指令、看到不断出现的“戏中戏”,而故事的主线剧情却始终是不完整甚至是 破裂的,有太多的细节值得推敲和质问。黑白影调的历史影片白丝带(2009)那么以更为冷静克制的视角,以一群孩子的故事表达了迈克尔哈内
5、克对纳 粹主义起源的反思。片中的地主与牧师都象征着从古至今那些掌握着土地和财富的权贵,他们以宗教或纯洁等看似政治 正确的名义对人们进行精神的束缚与迫害。也许成年人早已习惯了严酷的父权制带来的压迫,但孩子们却在这样的环境 下有了不同的变化。谎言、嫉妒、暴力、冷漠充满着他们的童年,象征纯洁的白丝带却成了成年人伪善和邪恶的遮羞布, 而他们正是那个时代德国青少年的真实写照。几十年后,作为纳粹德国的主力,他们又给德国和世界带来了另一场灾难。 本片正是导演迈克尔哈内克对于这场国家悲剧所做出的追根溯源的解释。在白丝带的最后一个镜头中,所有人物聚 集在教堂中,唱诗班唱起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
6、新教赞歌上帝是我们坚固的堡垒,而第一次大战爆发在即。 所有的人物在片尾的集中歌唱产生了戏剧般的效果,这个结尾呼应了开头,缓慢的渐显将观众带到过去,结尾的渐隐又 将观众带回现在,这很像一个噩梦的终结,并且促使观众联想到这代青少年20年后的行为。教师苍老的画外音制造了 一种间离效果,仿佛在警示观众这样荒诞可怕的故事并未真的已经随着时间的洪流离人们远去。迈克尔哈内克通过虚实 结合的方式尽量全景式地描绘了种族歧视、阶级差异、移民潮等欧洲重要的历史与社会议题,不仅表达了电影的历史关 照意识,而且在对现实问题的切实表达与一再解构中引起了观众的思考。二、沉静内敛的镜头语言与对真实美学的探索迈克尔哈内克的电影
7、内涵丰富,意蕴深长,但电影的镜头语言却冷静克制,影片的整体风格在情感的收束中表达 出富有价值的真实美学探索。在获得第85届奥斯卡最正确外语片奖和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金棕桐奖爱(2012)中,迈 克尔哈内克以极度冷酷的笔法、冷峻压抑的表现风格和冰冷内敛的镜头语言,精准地剖析出复杂多变的人性。爱以 一对老夫妻乔治和安妮为主角,他们有很高的艺术修养,虽然有女儿关系疏离的缺憾,但总体上还是过着幽默平静的生 活。安妮的两次中风与手术失败令她半身瘫痪,逐渐丧失了语言和行动能力,她的自尊心与和乔治之间的感情也随着一 次次力不从心的行动被剥夺。安妮先后尝试通过跳窗拒绝喝水的方式自杀,给乔治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两人
8、的爱情在 重疾乃至生死抉择面前遭遇考验。爱大量采用了阴天的自然光效、平光、低比照度、低照度摄影,渲染出“于无声处 听惊雷”的细节故事气氛。个别黑夜中的场景画面甚至让观众很难看清楚暗部的细节,表达出真实感中的艺术张力,符合 影片整体冷峻的叙事风格,也构成对爱情和生老病死的终极追问。在色彩方面,影片整体呈现出以蓝、白、灰构成的冷 色调,并且随着情节的开展与安妮的病情逐渐加重逐渐更冷,少有的暖光源于客厅和卧室场景中的灯光少量穿插在影片 中。爱的构图简约自然,电影的大局部场景都只有安妮和乔治两人,导演在构图上将二人分别放置在画面两侧,暗 示二人的关系;画面中的垂直线条也屡次将人物分割开,暗示人与人之间
9、关系的隔阂。开头在看完音乐会回家的公交车上, 安妮被多根栏杆所形成的线条区隔开,暗示了她之后将面临的困境;女儿伊娃在床前母亲说话,输液杆阻隔在两人之间; 伊娃和乔治在客厅沟通安妮的状况,台灯灯柱在两人之间形成区隔,将疏离的亲情关系表现出来。迈克尔吟内克的影片由大量长镜头构成,固定长镜头和运动长镜头皆由运动的配合来完成。爱片头首个镜头 通过摇拍加跟拍的方式连贯地展现了屋内的大致结构,这也是影片中几乎唯一的叙事空间。在高潮情节段落,导演那么采 用了接近6分钟的长镜头展现了乔治闷死安妮的过程,他冷静克制,这也是影片真实风格的一大表达。影片还两次使用 了空镜头组接,分别接在两个重要的情节转折点之后:第
10、一次是安妮不成认自己出了问题,却将茶全泼在了杯子外面, 之后连续五个展现家中空荡环境的镜头接在一起,通过昏沉阴冷的气氛说明糟糕的事情发生了;在安妮手术失败后,她拒 绝喝水试图自杀,乔治冲动之下打了她一巴掌随即赶紧抱歉,之后导演连续接续了六个家中油画的空镜头组。这些油画 中描绘最多的是乌云密布的画面,暗示着两人最终的悲剧结局,同时给观众充足的时间回味人物激荡的情绪。这些富有 表现力与情感张力的镜头,使该片堪称影史最残忍爱情电影和最伟大的爱情电影之一。迈克尔哈内克忠于现实与电影,他始终在作品中探寻电影与现实中共有的“真实”。在历史影片白丝带中,迈 克尔哈内克特地用黑白画面模拟出20世纪初照片般的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迈克尔·哈内克的历史叙述、美学探索 与“电影书写”实践 迈克 哈内克 历史 叙述 美学 探索 电影 书写 实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