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期末复习重点(18页).doc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期末复习重点(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期末复习重点(18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第 17 页人体动物及生理学期末复习整理第一章 绪论1、名词解释。稳态: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泛指凡是通过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使某个生理过程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负反馈:如果信息(终产物或结果)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使输出变量(效应器)向与原来相反的方向变化,降低这一过程的进展速度,返回预定的值(正常值),则称之。2、生命活动的调节特点。(1)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 调节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N纤维)中枢(传入N纤维)效应器调节特点:迅速而精确,作用部位较局限,持续时间较短
2、。(2)体液调节: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调节方式:激素(有的是神经调节的一个延长部分)。 远分泌:内分泌腺激素血液运输受体生理效应。 旁分泌:激素不经血液运输而经组织液扩散达到的局部性体液调节。 神经分泌: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释放入血达到的体液调节。调节特点:效应出现缓慢,作用部位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3)自身调节: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本身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调节特点: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 第二章 细胞膜动力学和跨膜信号通讯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主要可归纳为单纯扩散、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以及胞吞和胞吐三种类型。其中重点
3、掌握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1、易化扩散:一些非脂溶性或脂溶解度甚小的物质,需在特殊膜蛋白质的 “帮助” 下, 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名解)(1)分类: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经通道的易化扩散。(2)转运的物质:葡萄糖、氨基酸、K+、Na+、Ca2+等。(3)特点:不需另外消耗能量;需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饱和性;转运速率更高;立体构象特异性;竞争性抑制。2、主动转运(重点:继发性主动转运)(1)概念:指通过细胞本身的耗能,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转运过程。(名解) (2)特点: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由分解ATP来提供;依靠特殊膜蛋白质(泵)的“帮助”; 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
4、。(3)转运的物质:葡萄糖、氨基酸、K+、Na+、Ca2+等。(4)分类:原发性主动转运(简称:泵转运):如: Na+-K+泵、Ca2+-Mg2+泵、H+-K+泵等。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继发性主动转运(简称:联合转运):如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p16)名解:指不靠直接耗能,而是靠消耗另一物质的浓度势能而实现的主动转运。转运的物质:葡萄糖、氨基酸、Na+,、K+、Cl-、HCO3-等。注:为什么叫继发性主动转运?(答:因为细胞膜基底面上Na+-K+泵的活动。)(以下内容随便看看就好,不用背)一些物质在进行逆浓度梯度或电势梯度的跨膜转运时,所需
5、的能量并不直接来源于ATP的分解,而是使用某种离子浓度梯度作为能量来源。此种离子从浓度梯度(高能状态)到低浓度梯度(低能状态)的移动为转运物质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转运提供了能量,而此种离子浓度梯度的建立则是通过钠泵分解ATP获得的能量建立的,将这种间接利用ATP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在原发性主动转运中,转运蛋白的变化是通过ATP和转运蛋白磷酸化的共价连接来调节的;而在继发性主动转运中,离子与转运蛋白中的位点结合后,通过变构来调节其变化的。(5)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近球小管的判断,为什么是主动重吸收?(答:因为有Na+泵的活动,造成电化学变化。)【例题1】葡萄糖通过小肠粘膜或肾小管吸
6、收属于继发主动转运。【例题2】葡萄糖进入一般细胞或红细胞属于易化扩散。【例题3】葡萄糖由血液进入脑细胞易化扩散。【例题4】氧由肺泡进入血液单纯扩散。第三章 神经元的兴奋和传导1、名词解释。兴奋:活组织因刺激而产生冲动的反应。兴奋性:可兴奋组织具有发生兴奋即产生冲动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兴奋是兴奋性的表现,兴奋性则是兴奋的前提。)阈强度: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临界刺激强度。阈刺激:达到阈强度这一临界强度的刺激才是有效刺激,称为阈刺激。阈电位:引发AP(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的机制。(结合课件读)要在膜两侧形成电位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膜两侧的离子分布不均,存在
7、浓度差;对离子有选择性通透的膜。(1) 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形成机制:细胞膜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安静状态下膜对K+通透性大,K+顺浓度梯度向膜外扩散,膜内的蛋白质负离子不能通过膜而被阻止在膜内,结果引起膜外正电荷相对增多,电位变正,膜内负电荷相对增多,电位变负,产生膜内外电位差。这个电位差阻止K+进一步外流,当促使K+外流的浓度差和阻止K+外流的电位差这两种相互对抗的力量相等时,K+外流停止。膜内外电位差便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即静息电位。2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细胞膜产生的一次可逆的,并且是可传导的
8、电位变化。形成机制: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使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顺浓度剃度及电位差内流,使膜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Na+通道失活而K通道开放,K+外流,负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钠泵的作用,将进入膜内的Na+泵出膜外同时将膜外多余的K+泵入膜内,恢复兴奋前时离子分布的浓度。第五章 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细胞生理兴奋收缩耦联:肌膜的电变化和肌节的机械缩短之间所存在的中介性过程。兴奋-收缩偶联的三个主要步骤:肌膜电兴奋的传导;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递;肌浆网(纵管系统)中Ca2+的释放。Ca2+是兴奋-收缩偶联的耦联物。第四章 突触传导和突触活动的调节1、神经肌肉接头的信号传递过程。(即涉及
9、的机制如离子转运、离子活动等)神经肌肉接头的信号传递过程为: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运动神经终末;突触前膜对Ga2+通透性增加,Ga2+沿其电化学梯度内流进轴突末端;Ga2+驱动Ach从突触囊泡中释放至突触间隙中;Ach与终板膜上的Ach受体结合,增加了终板对Na+和K+的通透性;进入终板膜的Na+的数量超过流出终板膜K+的数量,使终板膜除极化,产生终板电位(EPP);EPP使邻近的肌膜除极化至阀电位,引发动作电位并沿肌膜向外扩布。2、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地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上的受体,引致信息从突触前传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3、人体内几种主要的神
10、经递质。乙酰胆碱(ACh):最早被确定的神经递质,是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递质。ACh是在突触终末的胞质中由胆碱和乙酰辅酶A在胆碱乙酰转移酶的催化下合成,然后贮存在突触囊泡中。儿茶酚胺类:包括多巴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均带有儿茶酚环。氨基酸类: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分布最广的递质,其中-氨基丁酸是脑中存在最广泛的抑制性递质,脊髓中分布最广的抑制性递质是甘氨酸。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可分为兴奋性氨基酸神经递质(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和抑制性氨基酸神经递质(GABA和甘氨酸)。5-羟色胺(5-HT):主要作用涉及温度的调节、感觉的感受、睡眠的发动和情绪的控制等。一氧化氮:主要存在于肠神经系统抑制性运动神经元和胃
11、肠平滑肌细胞间形成的突触处。第六章 神经系统1、名词解释。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反射弧: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和基本单位。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基本部分组成。2、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通过牵张反射和反强张反射调节)。牵张反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称为牵张反射。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牵张反射的意义:使肌肉保持一定的收缩状态,维持肌肉张力;维持机体的一定姿势;协调随意运动;参与呼吸调节,维持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反牵张反射:当牵拉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力量进一步加大时,可
12、引起抑制牵张反射的反射。 特点:感受器是腱器官。腱器官感受的刺激:肌肉过度收缩或肌肉被过度拉长,属张力感受器。腱器官传入神经及效应:Ib类传入纤维中间N元兴奋抑制前角运动N元防止肌肉过度收缩.功能:调节肌肉张力。3、脊休克:(考名解)概念:指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脊动物)时,横断面以下脊髓的反射功能暂时消失的现象。 主要表现:横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弱甚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出汗被抑制,直肠和膀胱中粪、尿潴留等。特点:上述表现是暂时的,脊髓反射可逐渐恢复: 恢复的快慢与种族进化程度有关;恢复的快慢与反射弧的复杂程度有关;人类发生脊休克恢复后,排便排尿反射由原先的潴留变为失禁
13、。产生原因(机制):突然失去高位中枢的控制。4、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脑干网状结构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概念:在脑干中,除了脑神经核、境界明确的一些非脑神经核团和长的上、下行纤维束以外,还能看到有分布相当宽广、胞体和纤维交错排列成“网状”的区域,称为网状结构。脑干网状结构不同区域存在抑制区和易化区。网状结构由脑干向下延伸进入脊髓,形成脑干的下行系统,即网状脊髓束,控制和影响脊髓反射,实现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网状结构对脊髓反射活动具有抑制和易化两种作用。去大脑僵直概念: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全身肌紧张加强、四肢强直、脊柱反张后挺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机制: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之
14、间的失衡,易化区的活动明显占优势,所以牵张反射增强。5、锥体系和锥体外系。锥体系: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是由皮层运动神经元下传抵达支配肌肉的运动神经元的最直接通路。功能:传导发动随意运动的指令;调节精细动作;保持运动协调性。锥体外系:锥体系之外,大脑皮质调节躯体运动的下行传导通路。功能:调节肌紧张,协调肌群运动,维持平衡。 6、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重点)小脑被认为是调节运动的重要中枢。从机能上看,主要作用是维持躯体平衡,调节肌肉张力和协调随意运动,并且在技巧性运动的学习和建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小脑损伤的病人,随意运动出现障碍:运动过度或不足、乏力、方向偏移和失去了运动的稳定性特别是动
15、作的开始、停止和改变方向更受到障碍,表现出所谓共济失调性震颤及辨距不良等症状。根据小脑的传入传出纤维联系,可将小脑分为三个主要功能部分。(1)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古小脑) 功能:参与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群活动。其功能与前庭器官密切相关。 临床:平衡失调综合症(身体倾斜,站立不稳,醉步;不影响随意运动)(2)脊髓小脑(小脑前叶及后叶的中间带,旧小脑) 功能:调节肌张力。调节抗重力肌群的活动,提供站立和运动时维持平衡的肌张力强度。 临床:肌张力降低,四肢无力,共济失调症状。【注: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意向性震颤:运动过程中的震颤; 动作分解:把一个指鼻动作分解位三四个动作才完成; 运动时离开指定的
16、路线:指鼻不准(指鼻阳性); 不能快速变换运动(轮替运动障碍)。】(3)皮层小脑(后叶的外侧部,新小脑)功能:协调随意运动。与感觉皮层、运动皮层、联络区之间的联合活动和运动计划的形成及运动程序的编制有关。如精巧运动的学习、熟悉过程。临床: 精巧运动受损。7、特异性、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概念和特点。特异性投射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丘脑的感觉接替核接受各种特异感觉传导通路来的神经纤维,经换元后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质特定区域,并具有点对点投射特征的感觉投射区。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产生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神经冲动。(名)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从网状结构投射到丘脑内髓板内核群的纤维,经
17、换元后弥散性地投射到大脑皮质广泛区域,不具有点对点的投射特征。特点:突触小体的数量较少,传入冲动所形成的局部或阈下兴奋不易总和,只是通过电紧张影响来改变细胞的兴奋。(名)8、睡眠概念:高等脊椎动物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百度的)用脑电图描记跟踪睡眠过程,发现睡眠可分为两种不同状态,分别称为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慢波睡眠(特点):慢波睡眠的脑电特征呈现同步化慢波,表现为:各种感觉功能减退,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减退,自主神经功能普遍下降(如呼吸和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代谢降低,产热减少,体温下降,机体耗氧量减少,唾液分泌减少,瞳孔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体 动物 生理学 期末 复习 重点 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