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皮肤病的治疗.ppt
《任务皮肤病的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皮肤病的治疗.ppt(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任务皮肤病的治疗任务皮肤病的治疗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8页1 1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药通常是指H1受体拮抗剂。药物通过阻断组胺与效应细胞的H1受体结合拮抗组胺效应,或通过稳定肥大细胞的细胞膜,阻滞组胺及其他炎症介质释放,抑制过敏反应,用以治疗荨麻疹、湿疹、药物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传统的抗组胺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安眠作用,可产生嗜睡、头晕、口干等副作用。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特非那定、西替利嗪及氯雷他定等,它们对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抑制作用或作用很轻微,每日12片,应用方便。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也用于与H1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及其他一些皮肤病。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
2、,共38页 常用抗组胺药物 (1)氯苯那敏 (2)赛庚啶 (3)异丙嗪 (4)酮替芬 (5)特非那定 (6)西替利嗪 (7)氯雷他定 (8)咪唑斯汀 (9)西米替丁 (10)雷尼替丁 特非那定,忌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唑类抗真菌药合用。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8页2 2抗真菌药物抗真菌药物 (1)(1)灰黄霉素灰黄霉素 为非多烯类抗真菌药,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皮肤癣菌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配合外用药治疗。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头晕、光敏、白细胞减少、肝脏损害。 (2)(2)制霉菌素制霉菌素 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对念珠菌和隐球菌有抑菌作用。体内毒性大,不易溶于水,皮
3、肤、消化道和阴道黏膜都不能吸收。多制成霜剂、软膏、栓剂外用,治疗皮肤黏膜的念珠菌感染。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8页 (3)(3)酮康唑酮康唑 是咪唑类抗真菌药,商品名为里素劳,为广谱抗真菌药。对皮肤癣茵、酵母、双相型真菌、放线菌类等均有效。能治疗多种浅部和深部真菌病。药物有肝毒性,肝功能异常者禁用。 多种唑类药物如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制成霜剂,外用治疗皮肤癣菌病和皮肤念珠菌病有效。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8页 (4)(4)伊曲康唑伊曲康唑 是对酮康唑结构进行改造后获得的三唑类药物,它保留了酮康唑可口服、抗菌谱广等优点,又具有毒性低,可抗曲霉、孢子丝菌、暗色丝孢霉等优点。口服吸收好,具有高度亲
4、脂性,与脂肪餐同服效果尤佳,可用于治疗各种浅部和深部真菌病。 可采用连续疗法和冲击疗法两种治疗方案。连续疗法:每日200 mg,根据病种、病情严重程度疗程不一。冲击疗法:每日2次,每次200 mg,连续服用1周,停药3周,为一个疗程,此疗法多用于甲真菌病的治疗。 治疗中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注意勿与特非那丁、阿司咪唑等抗过敏药物同服,有肝病者不用。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8页 (5)(5)氟康唑氟康唑 该药为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水溶性高,口服、静脉给药效价相同,能通过血脑屏障,抗菌谱广,毒性小等优点。用于治疗多种浅部和深部真菌感染。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8页 (6)(6)特比萘芬特比
5、萘芬 属丙烯胺类抗真菌药,抗菌谱广,具有抑菌和杀菌双重活性,耐受性好、毒性低。特比萘芬口服吸收较好,体外对皮肤癣菌、烟曲霉、皮炎芽生菌、组织胞浆菌抑菌和杀菌浓度接近,对酵母和酵母样菌(如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也有抗菌活性。该药既可口服也能外用。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8页3 3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 (1)(1)作用和适应证作用和适应证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药物抗毒素、抗休克、抗过敏,广泛用于治疗皮肤科的变态反应或非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科常用于治疗重症药疹、重症多形红斑、过敏性休克、急性荨麻疹、接触性皮炎、血清病、天疱疮、类天疱疮、变应性血管炎等。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
6、8页 (2)(2)用法用法 一般单剂量早晨一次口服给药,若剂量大也可分次给药;急重时给予大剂量静脉点滴;对已用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疾病未能控制者,若条件许可,可用甲泼尼龙0.51.0 g短时间内静脉滴注冲击治疗;对局部顽固性皮损可采用糖皮质激素加等量普鲁卡因局部注射。 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8页 (3)(3)副作用副作用 主要是感染、高血压、糖尿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甚至穿孔、消化道出血、精神失常、低血钾、白内障、骨质疏松等。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溃疡、活动性肺结核等病例慎重使用。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8页4 4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 是一类通过抑制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而使
7、组织损伤得以减轻的化学或生物物质。其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抑制机体异常的免疫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此类药物抑制细胞周期中DNA或RNA的合成,从而抑制淋巴细胞和炎症细胞的增殖、抑制抗体的产生和迟发性变态反应,并具有非特异性抗炎症作用。其不良反应有降低机体抵抗力,诱发感染,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使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用药后常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对胎儿有致畸作用,长期使用可诱发肿瘤。故应用中要每周查血白细胞计数,每2周查肝功能一次。贫血、造血系统功能障碍及肝肾功能障碍者不宜应用。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8页 常用免疫抑制剂 (1)甲氨蝶呤 (2)环磷酰胺 (3)硫唑嘌呤 (4)环
8、孢素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8页5 5维维A A酸类酸类 药物可调节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具有抗增生、改善表皮角化过度及抗皮脂分泌作用。 第一代维A酸类药物维胺脂和13顺维A酸(异维A酸)对囊肿性痤疮、掌跖角化病有良好疗效;第二代维A酸类药物伊曲替酯(阿维A酯)和伊曲替酸(阿维A),主要用于治疗严重银屑病和毛发红糠疹。 药物有皮肤黏膜干燥、高血脂、骨骺早期闭合、致畸等不良反应,长期应用有积蓄作用,育龄妇女服药期间和停药后3个月至2年应避免怀孕(视不同品种而定)。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8页6 6其他抗炎药其他抗炎药 (1)(1)雷公藤雷公藤 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免疫调节等作用。用于治疗泛
9、发性湿疹、自身敏感性皮炎、无菌性脓疱病、血管炎、红斑狼疮、皮肌炎、红皮病等。注意药物对消化道有刺激,可引起血清氨基酸转移酶升高、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8页 (2)(2)氨苯砜氨苯砜 具有抗菌、抗炎及抑制溶酶体酶的作用。用于治疗麻风病、疱疹样皮炎、类天疱疮、血管炎、无菌性脓疱病等。不良反应有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药物性皮炎及由于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引起的紫绀。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8页 (3)(3)氯喹氯喹 能降低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抑制补体活性,降低抗原一抗体反应,有一定的抗炎、免疫抑制作用。用于治疗红斑狼疮、卟啉症、多形性日光疹等。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白细胞
10、减少,并可引起视网膜黄斑区损害及视力下降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8页 (4)(4)沙利度胺沙利度胺 又称反应停。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有抑制作用。用于治疗麻风结节性红斑反应、多形日光疹、白塞病、红斑狼疮等。不良反应有致畸作用及神经炎。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8页缩略语缩略语给药途径给药进度PO 口服给药QID 4次/日,IC 心内给药TID 3次/日IM 肌肉给药BID 2次/日IV 静脉给药SID 1次/日SQ 皮下给药QOD 每隔1天1次IT 鞘内给药Q 每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8页二、皮肤病外用药治疗二、皮肤病外用药治疗(一)外用药剂型、作用、适应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任务 皮肤病 治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