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预防及处理(2页).doc
《吸痰预防及处理(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痰预防及处理(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吸痰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 低氧血症 (二)预防及处理: 1、吸痰管口径的选择要适当,使其既能够将痰液吸出,又不会阻塞气道。 2、吸痰过程中患者若有咳嗽,可暂停操作,让患者将深部痰液咳出后再继续吸痰。 3、刺激气管隆突处易引起患者的咳嗽反射,不宜反复刺激。 4、吸痰不宜深入至支气管处,否则易堵塞呼吸道。 5、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在吸痰过程中不宜使患者脱离呼吸机的时间过长,一般应少于15秒。 6、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氧,可给予100纯氧5分钟,以提高血氧浓度。 7、尽量避免护士工作繁忙而未及时给患者吸痰导致的严重后果。 8、吸痰时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率、心律、动脉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9
2、、已经发生低氧血症者,立即加大吸氧流量或给予面罩加压吸氧,酌情适时静注阿托品,氨茶碱,地塞米松等药物,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二、呼吸道粘膜损伤(二)预防及处理: 1、使用优质、前端钝圆有多个侧孔、后端有负压调节孔的吸痰管,吸引前先蘸无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使其润滑。 2、选择型号适当的吸痰管:成人一般选用1214号吸痰管;婴幼儿多选用10号;新生儿常选用68号,如从鼻腔吸引尽量选用6号。有气管插管者,可选用外径小于1/2气管插管内径的吸痰管。 3、吸痰管的插入长度:插入的长度为患者有咳嗽或恶心反应即可,有气管插管者,则超过气管插管12cm,避免插入过深损伤黏膜;插入时动作轻柔,特别是从鼻腔插入时,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防 处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