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30页).doc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3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30页).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 29 页相交线学习目标: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学习重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学习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课前导入】:请探究一下,两条直线会有几种位置关系?(如果把两支笔想象成两条直线的话,动手摆一摆、试一试。)(小组合作,展示)【课堂学习】:(自学、汇报)(一)相交线1. 相交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_,那么这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公共点称为两条直线的_点。如图1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_于
2、点O。2、对顶角的概念:观察图中的1与3请试着说一说这两个角的位置特点。是_ 条直线相交得到的,它们有一个公共_ ,没有公共 _ ,像这样的两个角就是对顶角对顶角定义:若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_ ,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上图中还有对顶角吗?找出来。思考1:“1是对顶角。” 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对顶角的性质:思考2:如果和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反之,如果有,那么与一定是对顶角吗?3、邻补角的概念那么1与2有什么位置特点?是_条直线相交得到的,它们有一个公共_ ,有一条公共_ ,并且一个角的一条边是另一个角的一边的_ 。邻补角定义:如果把一个角的一边 _ 延长,这条_延长线与
3、这个角的另一边构成一个角,此时就说这两个角 。邻补角的性质:【课堂练习】:例:如图,已知1=40 ,求2、34的度数。 1、指出途中的邻补角和对顶角。2、如图,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一共构成哪几对对顶角?一共有多少组互为邻补角的角?ABCDEFO【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反思】【作 业】相 交 线学习目标:1、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2、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辨别对顶角与邻补角,培养识图的能力。学习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学习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4、学习过程:一、 学前准备1. 两个角的和是 ,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2. 补角的性质:同角或 的补角 。二、 自主探究(一) 邻补角、对顶角1、观察思考:剪刀剪开纸张的过程,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刃之间的角度也相应 。我们把剪刀的构成抽象为两条直线,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2、探索活动:任意画两条相交直线,在形成的四个角(1,2,3,4)中,两两相配共能组成 对角。分别是 。分别测量一下各个角的度数,是否发现规律?你能否把他们分类?完成教材中2页表格。 图1 3、纳:邻补角、对顶角定义 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
5、共顶点 的两个角是 对顶角。4、注意:(1)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邻补角有 对。对顶角有 对。(2)对顶角形成的前提条件是两条直线相交。(3)一个角的邻补角有 个,对顶角有 个。(二) 对顶角的性质如图,1+2 = ,2+3 = 。(邻补角定义)1=180 ,3 =180 (等式性质)1=3 (等量代换)或者1与2互补,3与2互补(邻补角定义),l3(同角的补角相等)由上面推理可知,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 。三、 课堂展示如图,已知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解:3140( )。2180118040140( )。42140( )。四、 我的收获1、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
6、、 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的性质是什么?5.2 平行线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归纳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毛2.通过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含义,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理解平移的性质.难点:对平移的认识和性质的探索.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课本图5.4-1的图案. 2.学生观察这些图案、思考并回答问题. (1)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二、进一步认识平移,探究枰移的基本性质 1 描图操作. (1) 如
7、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大小如课本图5.4-2的雪人? 提示:为了保证“按同一方向陆续移动”半透明纸, 大家应该在雪人帽顶的上方约1厘米处画一条与书右边缘垂直的直线,半透明纸也应画一条直线,画图中要始终保持两条直线重合. (2),描出三个雪人图.2.观察、思考. (1) 在自己所画出的相邻两个雪人中,找出三组对应点:鼻尖A与A, 帽顶B与B,纽扣C与C,连接这些对应点. (2)观察这些线段,它们的位置、长短关系如何? 提示:用平推三角尺方法验证三条线段是否平行, 用刻度尺度量三条线段是否相等发现:(3) 再作出连接一些其他对应点的线段,验证前面发现是否正确?3归纳 (1)描图起什么作
8、用? (2)在书上和半透明纸画直线而且要求描图时,两条直线要垂合. 这样做法起什么作用.(3)就半透明纸所画的图形归纳:4.给出平移的定义. 定义: . 以课本图5.4-1上排左图为例解说: 思考:关于平移的方向, 一定是水平的吗?.学习. 例:如课本图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动到点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三、巩固练习 如图,通过平移,你能用它组成什么图案?试一试,把你的图案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四、作业 1.课本第33页1,3,4,5 阅读第35页几何学的起源.2.补充作业:五、学后反思平行线的性质 (1)学习目标:1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2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并能运用它们作简
9、单的推理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难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和怎样区分性质和判定关键:能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线的三条性质一、自主学习1实验观察,发现平行线第一个性质请画出下图进行实验观察设l1l2,l3与它们相交,请度量1和2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关系?请同学们再作出直线l4,再度量一下3和4的大小,你还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关系?平行线性质1(公理): 2演绎推理,发现平行线的其它性质(1)已知: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ABCD求证:1= 2(要求写出过程) 平行线的性质2 (定理)(2)已知:如图2-64,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ABCD求证:1+2=180(要求写出过程)平行线的
10、性质3 (定理) 3请写出平行线判定与性质的区别与联系二、例题三、练习1、2四、探究1如图所示,已知:AE平分BAC,CE平分ACD,且ABCD求证:1+2=90证明:因为 ABCD,2如图所示,已知:1=2,求证:3+4=180五、学后反思命题学习目标:了解命题、定义的含义;对命题的概念有正确的理解。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知道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方法。结合实例意识到证明的必要性,培养说理有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良好意识。重点与难点1、重点: 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2、难点: 命题概念的理解。导学过程一、复习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图形的特性,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等腰三
11、角形两底角相等”等。根据我们已学过的图形特性,试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5、直角都相等。二、探究新知(一)阅读课本内容,回答:什么是命题、真命题与假命题?(二)填空:在数学中,许多命题是由 两部分组成的。题设是 ;结论 ,这样的命题常可写成“ ”的形式。用“ ”开始的部分就是题设,而用“ ”开始的部分就是结论。例如,在命题1中,“ ”是题设,“ ”就是结论。有的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不十分明显,可以将它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就可以分清它的题设和结论了。例如,命
12、题5可写成“ 。” (三)自主探究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说出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再判断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对顶角相等;(2)如果a b,b c, 那么a=c;(3)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4)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四)假命题的证明(拓广探索)要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可以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加以论证;而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例子,说明该命题不成立,即只要举出一个符合该命题题设而不符合该命题结论的例子就可以了,在数学中,这种方法称为“举反例”。例如,要证明命题“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的和等于一个平角”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60度角是锐角,100度角是钝角,但
13、它们的和不是180度即可。三、随堂练习课本P65练习第1、2题。四、总结1、什么叫命题?什么叫真命题?什么叫假命题?2、命题都可以写成“ ”的形式。3、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 就行了。五、布置作业课本习题19.1第1题、第2题。平移学习目标: 了解平移的概念,会进行点的平移,理解平移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重点:平移的概念和作图方法.难点:平移的作图.一预习导学预习课本P27P29,并完成以下练习1、观察上面图形,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局部和其他部分重复,如果给你一个局部,你能复制他们吗?2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和大小如图的雪人?2、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一定的距
14、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和。3、图形的平移是由和决定的。4、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对应角,对应点所连的线段。5、如图1,ABC平移到DEF,图中相等的线段有,相等的角有,平行的线段有。6、把一个ABC沿东南方向平移3cm,则AB边上的中点P沿方向平移了cm。7、如图,ABC是由四个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则可以看成是ADF平移得到的小三角形是。8、如图,DEF是由ABC先向右平移格,再向平移格而得到的。9、将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方向平移,且平移后的图形的一个顶点恰好在AC的中点O处,则移动前后两个图形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原正方
15、形面积的。10、直角ABC中,AC3cm,BC4cm,AB5cm,将ABC沿CB方向平移3cm,则边AB所经过的平面面积为cm2。11、如图,有一条小船,若把小船平移,使点A平移到点B,请你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小船。12、如图,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运动到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6.1 平面直角坐标系(1)学习目标:1、体会有序数对的特征,能用有序数对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位置,初步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 2、结合实际问题讨论总结有序数对的特征,并能根据这种表示平面上点的方法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 3、通过师生活动、合作学习,体会数学和生活中数与点的对应。学习重点:有序数对的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
16、理解学习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自学导学流程:一、 读一读1、 独立阅读教材39页内容,在书中给出的平面图中标出教材中给出的5个点,并说明(2,4)与(4,2)在同一位置吗?2、 仿照书中表示点的方法,由小组内由一名同学说一个点,其他成员在图中找出这个点,课程辅导观察每位同学找到的点是否相同,若有不同,组织成员分析原因。3、 通过阅读教材,说说你理解的“有序数对”。二、 练一练1、 右图中马的位置用(2,3)表示,可不可以表示成(3,2),说出其中的理由。2、 如果马的位置用(2,3)表示,那么图中象的位置要表示成 。3、 象棋中“马”只能从“日”“马”下一步可能到达的位置三、 忆一忆我们在
17、以前的学习中,还学过一种表示平面上物体(或者说点)的方法,你还能说出来吗?你能找到一种方法表示右图中点的位置吗?四、 学一学不论是哪种表示平面上物体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先确定一个点作为“起始点”,座位平面图中从(1,1)开始,方位图中要选一个观察点。仿照这种方法以及“数轴表示数的特点”,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表示平面上的方法平面直角坐标系。 大家阅读教材41页。理解以下几个概念:1、平面直角坐标系;2、横轴和纵轴;3、象限;4、原点;5、坐标。五、 练一练1、 完成教材42页B、C、D三点的坐标。2、 在上面第二个图中,自己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五个点的坐标。在组内比较一下,你们写到
18、坐标是否相同,并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六、 说一说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6.1 平面直角坐标系 (2)学习目标: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的特征,能准确的写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 2、根据自己在坐标系中描出的点,讨论并总结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特征 3、通过师生活动、合作学习,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学习重点和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特征一、 忆一忆上节课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请你写出各点的坐标。二、 想一想1、请你把以上各点按照所在象限进行分类,还可以在每个象限中自己标出一些点的坐标。2、不用在坐标系中描点,你能直接说出下列各点属于哪个象限(或者哪个坐标轴)吗?你的
19、依据是什么?A(4,5)B(-2,2)C(-4,-1)D(2.5,-2)E(0,2)F(-7,0)G(0,0)H(6,-3)三、 做一做对于“想一想”学习环节中出现的各点,你能找出每个点到x轴和y轴的距离分别是多少吗?四、 议一议(先尝试独立完成,再进行小组交流)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它在坐标系内的位置如图,请你求出四个顶点的坐标。请另建一个坐标系,写出这是四个顶点的坐标。五、 练一练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2005)在第几象限?2、已知点A(2,1),过点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C,则点C的坐标为多少?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t3,5t)在x轴上,则t_.4、完成教材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七年 级数 下册 导学案 3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