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7页).doc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第 7 页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附课件一、课题:第19课草船借箭二、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的五个生字。掌握“商议、都督、委托、水寨、轻易、支援、甘受惩罚、大雾满天、饮酒取乐、神机妙算”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肚量、有胆略,更重要的是有创新精神。能力训练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情感与态度的培养1、感悟祖国灿烂文化的民族底蕴,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创新意识。2、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克服嫉妒心理。3、体会古典故事的民族文化美。三、重点
2、、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难点: 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他的创新精神。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四、教法和学法引导教师教法:谈话法,演示法,导读法。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五、课时安排 2课时六、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实物投影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根据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改写的故事。(出示课题后齐读)2、简介背景:东汉末年,即1700多年前,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诸葛亮奉刘备之命
3、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也就是在赤壁之战之前发生的。3、从草船借箭这个课题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如:怎样借?为什么能借到?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2)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了这个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第二段(35)讲周瑜不给造箭材料,进一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准备。第三段(69)讲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第四段(10)讲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自叹不如。本文的中心事物是“箭”,周瑜借造箭来刁难诸葛
4、亮,诸葛亮因借箭而显示才干。通过学习,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基本把握了。请大家以“箭”来总结段意。第一段,写周瑜让诸葛亮造箭;第二段,写诸葛亮准备造箭;第三段,写诸葛亮借箭;第四段,写诸葛亮借箭成功。学生归纳之后,教者充分肯定,并且相机指出: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写的。二、学习第一段。师:初读了课文,大家看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第二自然段是一段精彩的对白。我读提示语,一、二组读周瑜的话,三、四组读诸葛亮的话。想一想: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诸葛亮分别是个什么样的人?(师生读书)师:这一段对话的提示语太单调,怎么总是“周瑜问,周瑜说”呢?我们学过的提示语中,常常有
5、恰当地描写说话人的动作、神态等的语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只是本文是由古文翻译过来的,古人写文章用提示语一般很简洁,“某人曰”就好了。那好,我们接下去就来通过人物对话的朗读和揣摩,给文中提示语加一个确切的表示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语,再读读这句话,更深地体会人物的个性特征.(学生默读、思考)讨论交流,以下内容仅供参考生:我给第一句加“假惺惺”,因为一个大都督怎么会不知道水上交战用弓箭最好?他这是装的。(读)生:我认为加“明知故问”好(读“周瑜明知故问地说”)。师:词用得好。但这儿“问”和“说”有重复之嫌。请再读读,改一改,把句子读好。生:周瑜明知故问:“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
6、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生:我给周瑜第二句话前加“狡猾地”一词。诸葛亮是一个文人,一个客人,他没有兵工厂,怎么造十万枝箭?分明想害他。生:我说这是“狡黠”。(笑)师:刚才,大家从周瑜的语言中体会出他的险恶用心,由此加深了对人物的了解,真棒极了。接下去,把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认真读读,仔细想想,从中挑选出你认为有必要的,补充提示语,并说说理由。(生稍作准备,继续讨论)生:我认为“军情紧急,可开不得玩笑”一句前可以加“高兴”。因为周瑜看到诸葛亮上当了,心中非常高兴。生:周瑜虽然高兴,但又要忍着,装模作样。所以,我添上“心中暗喜,嘴上却说”。师:好啊,从语言交流中体会到人物内心复杂的变化了。生:诸葛
7、亮愿立军令状之前,应加上“很有把握”。师:意思对了,若用上一个成语就好了。生:胸有成竹。师:请你把诸葛亮的话读一读,读出他胸有成竹的语气。(生读)还有哪句话也表现出他胸有成竹?我们一起读。小结:这一段的语言交锋,句句紧扣,可画出两个人鲜明的性格特点。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表现了他心胸狭窄,凶狠狡诈。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课草船借箭。(出示课件题目)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是(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起因和结果截然不同,是诸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草船借箭 人教版 小学语文 年级 下册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