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4课学案 (学生用)(12页).doc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4课学案 (学生用)(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4课学案 (学生用)(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4课学案 (学生用)-第 12 页王庄镇尚庄小学四年级语文导学案(学生用)第一单元 第 课时 总计 课时 审核人:课题1、古诗词三首使用人学 案纠错集使用说明:1、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认真作答,独立完成“课前预习” 。【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会读“螺、谙”两个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2、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3、通过自读、欣赏读、赛读等形式感受诗中江南山水的自然美,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知识链接】: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白居易称他为“
2、诗豪”,清人王夫之称他为“小诗之圣”。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人称之为“诗仙”。公元753年,李白秋游安徽省宣州,此时诗人已被迫离开长安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课前积累:忆江南共三首,另两首是:【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本课三首古诗节奏感强,韵律优美,我至少要大声读三遍,把它读通读顺。二、静下心来,我要默看这三首古诗,学习生字词。1、我会读、会注拼音,会写,会组词。亭(
3、 ) 庭( ) 潭( ) 螺( )谙( ) 2、结合课下注释,我知道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闲: 厌: 和: 青螺:谙: 蓝: 忆江南: 潭面:3、我知道独坐敬亭山是朝诗人写的。望洞庭是朝诗人写的。忆江南是朝诗人写的。4、明白了字词的意思,我要再读读这三首诗,把它们读得琅琅上口。5、在自己有疑问的地方用红笔做出标记,以便课堂上和大家交流。合作探究朗读独坐敬亭山。我能说出这首诗的大意。我能想象“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画面,并把它描述出来: 。2、整首诗运用 手法,通过描写敬亭山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感情。3、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这首诗。二、我会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望洞庭和忆江南。1、我
4、能说出望洞庭这首诗的大意。2、我知道“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把 比作 ,突出了洞庭湖山水的美。由这个诗句我能想象出这样的画面: 。3、望洞庭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之情。4、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这首诗。5、我能说出忆江南这首诗的大意。6、我知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美景。由这个诗句我能想象出这样的画面: 。 “蓝”在这里形容 。7、忆江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之情。8、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这首诗。拓展延伸1、学了课文,我的收获是: 2、我还会背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课堂检测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5、。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学后记王庄镇尚庄小学四年级语文导学案(学生用)第一单元 第 课时 总计 课时 审核人:课题1、桂林山水使用人学 案纠错集使用说明:1、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认真作答,独立完成“课前预习”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瑕”等词语。 2、我能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 3、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4、我能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学习难点: 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用相同
6、的句式写一段话。学习流程:第一学时独立尝试: 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按要求独立尝试。1、我能读准下列词语: 漓江 波澜壮阔 无瑕 翡翠 峰峦 红叶似火 骆驼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竹筏 连绵不断 画卷2、我能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 波澜壮阔 无瑕 连绵不断 画卷 危峰兀立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课文写得真美,我要有感情地朗读两遍。5、我能把字写漂亮:澜 瑕 攀 峦 泰 骆 驼 罗 障 兀 绵 交流解惑:一、各小组在组长引领下预习交流。1、找出文中的中心句,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2、哪一自然段是写漓江水?既然是写漓江水,为什么开始写大海和西湖?这样写能让你产生什么感觉?3、漓江的水有哪些
7、特点?4、我能找出文中的排比句和比喻句,并能按照它写一段话。5、我还能想象出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不同的样子。6、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意思: 拔地而起 各不相连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屏障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二、小组长负责分工,准备全班交流。 三、达标测验:1. 你认得这些生字,并能准确标注下列生字的拼音吗?澜( )翡( )峦( )嶙( )峋( )筏( )兀( )漓( )2. 这些拼音你会拼读并写出词语吗?wn shng w xi ku sn pn dng ta shn lu tuo png zhng lin min b dun( ) ( ) ( ) ( ) ( ) ( ) ( ) ( )3. 书中
8、的两个多音字你发现了吗?jun( ) s( )卷 jun( ) 似sh( )4. 下面的双胞胎姐妹你分得清吗?瑕( ) 峦( ) 障( ) 兀( ) 绵( )暇( ) 恋( ) 章( ) 元( ) 棉( )5下面的几个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兀立: 嶙峋: 连绵不断:(1)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你不理解的?_(2)通过查字典或词典你知道上面词的意思了吗?_6展示你所收集到的材料或者图片,说给周围的同学听听。7整体感知课文.桂林山水作者是( ),桂林位于( )的东北部.人们都说“ _,这是一句( )。下文就是围绕这一名句,分别描写了桂林的( )和( )两个方面。桂林水的特点是:( ) 、( ) 、(
9、)。桂林山的特点是:( ) 、( ) 、( )。乘船荡漾在漓江,像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_”8“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甲”意思是( )。这篇课文的结构是(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作者的游览顺序是( ),你从哪里看出来?9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如( )( )( )。请找出想应的句子,并标出所用的修辞方法,将句子多读几遍,细细品位。四、教师参与各小组的交流指导。第二学时 展示点拨: 各小组针对预习要求,组织代表发言,其他同学互相补充质疑。1、找出文中的中心句,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2、哪一自然段是写漓江水?既然是写漓江水,为什么开始写大海和西湖?
10、这样写能让你产 生什么感觉?3、漓江的水有哪些特点?4、我能找出文中的排比句和比喻句,并能按照它写一段话。5、我能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并能把它背下来。6、我自己读懂了第3自然段。7、我还能想象出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不同的样子。 8、我喜欢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并能说说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9、小组赛读、背诵课文。10、我要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都抄写下来。(课后案)拓展延伸:学生课外完成。 1、我要把课文背给家长听。 2、搜集有关桂林山水的图文资料。3、读浓碧,背下来,再仿写一首小诗。 达标测评 一、学生独立完成。 1、听写本课生字词。2、抄写第2、4自然段,完成填空。 我看见过 的大海,玩赏过 的
11、西湖,却从没看见过 这样的 水。漓江的水真 啊,静得让你 ;漓江的水真 啊,清得可以看见 ;漓江的水真 啊,绿得仿佛那是 。 这样的山围绕着 ,这样的水倒映着 ,再加上 ,山 间 ,江上 ,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 ,真是 。 3、背诵全文。二、小组互评。 课后反思: 学后记王庄镇尚庄小学四年级语文导学案(学生用)第一单元 第 课时 总计 课时 审核人:课题3 、记金华的双龙洞使用人学 案纠错集使用说明:1、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认真作答,独立完成“课前预习” 。【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
12、乳、突兀森郁”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感受大自然的壮观。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学习重点】: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2、理清课文的条理。3、学习作者抓事物的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学法提示】:本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作者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所以我们也要跟随作者一起去游览观赏。看看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在观赏每一处景点时作者都是抓住什么景物来写的,每一处景物有什么特点,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准备:搜集有关石钟乳、石笋、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4课学案 学生用12页 人教版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课学案 学生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