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共5篇)(13页).doc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共5篇)(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共5篇)(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共5篇)-第 13 页篇一:小学数学说课稿: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说课稿范文小学数学说课稿: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说课稿范文一、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角的分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借助两把折扇的实物素材认识平角和周角,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从而体会“学数学”、“做数学”的乐趣。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识,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
2、识平角、周角。通过观察掌握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分类的探索过程。体会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培养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认识平角、周角,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认识周角。三、教学设计: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课标中也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节课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
3、,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具体教学设计如下: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page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生而言数学的学习应当是生动的、有趣的。所以我从猜谜语入手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我来考考你们“一件东西手中握,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夏季摇来乐陶陶。”打生活用品。这时学生兴趣高涨,我的说是陀螺,有的说是风车,有的说是扇子。对了,就是一把扇子。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把扇子!这时我出示三幅图,看一看,它们都是什么角,请看大屏幕。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也
4、为本节课后续学习做了铺垫。2、演示操作、明确概念:同学们,除了刚才找到的锐角、钝角和直角外,这把折扇中还有特殊的角。(课件演示:平角的形成,然后抽象出图形演示。请学生描述平角形成,然后板演平角的画法。)现在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一把扇子,课件演示周角的形成,然后抽象出图形,周角的顶点,两条边在哪?(板演周角的画法)这一环节的设计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同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活动一:动手实践、感悟数学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认识的基础,为此我为学生提供了操作机会。首先动手操作,用活动角感受平角和周角的概念。然后再动手操作,研究平角、周角的度数。这一环节中学
5、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实践,为学习角的分类作了铺垫。 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分类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万宝囊,快去找一找里面有什么,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量出角的度数,并标明度数,小组研究怎样分类。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锐角 小于90o直角 等于90o钝角 大于90o而小于180o平角 等于180o周角 等于360opage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吗?学生情绪又一次高涨,纷纷举手说:1个平角
6、2个直角一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提高量角的技能。然后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为学生亲身经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机会。3、课堂练习:(1)、排一排:(明白五种角的有序排列)( )角<( )角<( )角<( )角<( )角(2)、在46o、130o、90o、270o、25o、107o、180o、360o这些角中( )是锐角,( )是直角、 ( )是钝角,( )是平角( )是周角。(3)、时钟在十点时,时针与分针成( )度角。4、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后展开,可以得到哪些度数的角?本节课我设计了五道习
7、题,内容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感,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总之,这节课我本着以兴趣为先导,以活动为载体,以三维目标的落实为目的,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篇二: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直线和线段一、设计理念 “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
8、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 讲” 、学生被动“ 听” 的局面,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了“ 引导探索学习,促进主动发展” 的教学改革思路,并且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纵向结构,即“ 设疑激情 引导探索 应用提高 交流评价” 的基本教学模式。二、设计思路(一)说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9399页的直线和线段的认识。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了解一些
9、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而直线和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的起始概念,也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在这一学段的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直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特征,初步学会画直线和线段。2、使学生学会量线段和画指定
10、长度的线段。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和画指定长度的线段。教学难点是理解直线的特征。(三)说教学流程为体现本课的设计理念,我自主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1、设疑激情: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在导课中出示学生生活的校园环境的一角的简笔画,组织学生给简笔画中的线条归类,引出课题“直线”。2、引导探索: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从中体会数学思想
11、和方法,并且强调学生建立空间感、符号感、数学感及鉴别结构和规律的能力。教师只是引导、参与学习,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在新课教学中,我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理解直线和线段的特征及两者的异同,并通过自主操作、交流,掌握画直线和线段、量线段的方法。3、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知道遇到问题试着运用数学方法去探索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以逐步形成独立探索的习惯和大胆探索的精神。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线段,分辨出某一物体由哪些线段组成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问
12、题。4、交流评价: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全方位地得到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如教学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三、教学过程(一)设疑激情(利用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1、多媒体出示描绘校园一角的画面,有假山、流水,还
13、有太阳、小鸟、教学楼以及小树、各种花。2、引导学生欣赏图画,感受校园美景,激发热爱学校的情感。然后去掉颜色,成为一幅线描画。3、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这幅画是由什么构成的?这些线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小组讨论完成)4、汇报:以一株花为例,请学生给线分类。多媒体显示花变大,各线条间稍分开。指名分类,随着学生的指点,线跳入相应的框中,框下分别注有直的线、曲的线。5、引出课题:像这样笔直的线,是直线(板书),今天的课我们就来研究这种直的线。(二)引导探索1、 认识直线:(1) 认识直线的特征:课件出示妈妈织毛衣的场景的照片,突出散落在地上的绕来绕去的毛线。问:它是什么形状?老师把它这
14、样(用手把线拉直)(变直了),这种线你能给它取个名称吗?(板书:直线)。这是一条直线,它有什么特征?教师把毛线一点一点拉长问:”还可以拉长吗”(可以)现在老师一个人不能把它拉长,谁来帮老师拉一拉?请两位同学上来拉。教师问:”还可以拉长吗?如果它不断地拉长,请你想象一下,它可以拉到哪儿?”从中引出直线的一个特征:无限延长 (板书:无限延长),那它有尽头吗?引出直线的另一个特征:没有端点(板书:没有端点)篇三:小学数学人教版说课稿模版 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这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 )册第( )单元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
15、的理解和设计意图。一、说教材1、首先是教材分析。一课是在学生认识(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学习() 已经接触过角,这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感性认识的基础。教材通过( )给学生以后继续( )奠定基础。 教材从引导学生( )开始,让学生初步( ),学生再通过实践操作活动,()逐步形( ),最后再( )。教材采取( )的合理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其次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我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制定了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知道( ),使学生初步学会( ),初步感知( ),体验(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
16、力、想象能力和( )观念,( ),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 情感目标:在合作和探索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3、第三,教学的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形成(),知道( ),初步学会()。 ? 教学难点是引导( )方法,使学生通过(),( )。二、说教法和学法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索法和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形式。将观察、演示、操作、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的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 ),充分遵循从( )这一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的引导下,学生采取()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的能力,并充分发挥现
17、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在观察中分析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三、说教学过程的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按照观察感知、实践操作、抽象概括、思维创新的模式进行,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由此揭示出课题( )。在上课伊始,我利用学生()从他们已经认识的图形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让他们一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进入学习。第二个环节引导发现,活动探究。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4个活动内容:( )让学生参与大量的实
18、践活动,使学生的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观参与大脑的分析活动活动一,( )。首先( )其次(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活动二,( )。我先( ) 接着( )然后( )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学生们动手折角的实践活动适应了儿童好动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知角的内涵,从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活动三,(),( )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先( )中出现的问题,我先鼓励学生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小组合作精神共同探( )。在总结同学的( ),归纳()在这一活动环节中,我把学生摆在学习主体的位置,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胆实践,自我探索,力求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说课稿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