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高考高中必考古诗文(文言文)挖空+理解性默写大全(教师版).docx





《全国新高考高中必考古诗文(文言文)挖空+理解性默写大全(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新高考高中必考古诗文(文言文)挖空+理解性默写大全(教师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国新高考高中必考古诗文(文言文)挖空+理解性 默写大全(教师版)1、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买)丝。匪(通“非”,不是)来贸丝,来即(就)我谋。 送子(你)涉(渡过)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拖延)期,子无良媒。将(请、 愿)子无(不要)怒,秋以为期。乘(登上)彼(那)境(毁坏、倒塌)垣(墙),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泪) 涟涟(泪流不断的样子)。既见复关,载(动词词头,无义)笑载言。尔卜(用 火烧龟板,根据龟板上裂纹推断祸福)尔筮(用蓍草的茎占卦),体(卜筮的卦 象)无咎(灾祸)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财物,指嫁妆)迁。桑之未落,其叶沃假设(润泽的样子)。于(通“吁”)嗟鸠兮,无食桑甚!于
2、嗟 女兮,无与士(男子的通称)耽(沉溺)! 士之耽兮,犹可说(通“脱”,脱 身)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往、至IJ)尔,三岁(多年)食贫(食物贫乏)。 淇水汤汤(水势很大的样子),渐(溅湿、浸湿)车帷裳(车两旁的布幔)。女 也不爽(过错),士贰(不专一,有二心)其行(行为)。士也罔(无)极(标 准),二三(有时二,有时三,感情不专一)其德(品德、德行)。三岁为妇,靡(没有、无)室劳矣;夙兴(早起)夜寐(晚睡),靡有朝(一日) 矣。言(助词,无实义)既遂(顺心、满足)矣,至于暴(凶恶)矣。兄弟不知, 唾(笑)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身)自悼(伤心)矣。及(同)尔偕老,
3、老使我怨。淇那么有岸,隰(低湿的地方)那么有泮(通“畔”, 边岸)。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代指少年时 代)之宴(快乐),言笑晏晏(形容欢乐的样子)。信誓旦旦(诚恳的样子), 不思其反(违反,指违背誓言)。反是(这)不思(念),亦已(了结、终止) 焉哉!理解性默写1、开篇“,”表现了男子求婚时的敦厚。2、点明女子无奈拖延婚期的原因是: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 高的句子是: ,O3、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 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4、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翻
4、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 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 得语句是:,O5、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 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6、写秦始皇迅即垮台的句子是, , , !7、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 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a”, o , O8、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所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比照,其中 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比照”的句子是:“,。9、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
5、 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 自私无道的语句是,?10、杜牧在文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 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 ,。11、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阿房宫赋中说:, O阿房宫赋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3、歌台 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4、明星荧荧,开妆镜也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6、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7、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 纷奢,人亦念其家。8、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9、奈何取之尽锚铢,用
6、之如泥沙? 10、秦人不 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1、后人哀 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6、劝学荀子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日:学不可以已(停止)。青,取之于(从)蓝,而 青于(比)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合乎)绳,糅(使弯曲)以为 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晒干。槁,枯。暴,晒),不复挺(直)者,糅使之 然(这样)也。故木受绳那么直,金就(接近、靠近)砺(磨刀石)那么利,君子博 学而日参(检查,验)省(省察)乎(于)己,那么知(通“智”)明而行(行为) 无过矣。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践(提起脚后跟) 而望矣
7、,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 非加疾(强、大)也,而闻者彰(清楚)。假(借助、利用)舆马者,非利足(脚 走得快)也,而致(到达)千里;假舟楫者,非能(善于)水(游水)也,而绝 (横渡)江河。君子生(通”性”,资质、禀赋)非异也,善假于物(外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在这里兴起);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 (指人的智慧)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珪(古代称跨出一脚叫E圭“,跨两脚 叫”步“)步,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劣马)十驾(马拉车十天所走的路程), 功在不舍。锲(刻)而舍之,朽木
8、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蚓无爪 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因为)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浮躁,不专一)也。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印 证了这句话。2、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劝学中的“,”都表达出学生时以M过 乏师最E人M过前人白勺思想。3、,,通 过“木”和“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看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质变原来的 状况。4、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5、作者连用几个比喻,说明凭借外物可以弥补缺乏,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 也,而见者远;, , , , ;
9、, ,o6、荀子劝学中“, ”,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7、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O8、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 中那么用“,”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9、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 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0同时作者也用涓涓细流汇大海 来说明积累重要性的两句是,O10、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比照以说理的句子是:11、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 成就的句子是:, ; ,12、“, , ”却能“上食埃土,下
10、饮黄泉”的“用心一也”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 形成鲜明比照,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劝学1学不可以已。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故木受绳那么直,金就砺那么利4君子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 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7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8积土 成山,风雨兴焉9故不积珪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弩马十驾,功在不舍。1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7
11、、师说唐韩愈古之学者(求学的人)必有师。师者,所以(用来的,。的凭借)传道 受(通“授”,传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谁)能无惑?惑而不从 师,其为惑(疑惑)也,终不解矣。生乎(于)吾前,其闻(知道,懂得)道也 固(本来)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跟从) 而师之(就是“以之为师”)。吾师道也,夫庸(岂、哪)知(了解、知道)其 年(年龄)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不分)贵无贱、无 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嗟乎!师道(从师学习的风气)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 其出人(超出一般人)也远矣,犹
12、且(尚且,还)从师而问焉(之);今之众人(一般人),其下(低于)圣人也亦远矣,而耻(以为耻辱)学于师。是故 圣益(更加、越发)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的原因)为圣,愚人之所以 为愚,其(大概)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对于)其身(自身) 也,那么耻师(以从师为耻)焉,惑(糊涂)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文 辞语意已尽处为句)读(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 者也。句读之不知(句读不明),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通否”)焉,小 学(小的方面要学习)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互 相学习),士大夫之族(类),曰师曰弟子云者,那么群聚而笑之。
13、问之,那么曰: 彼与彼年(年龄)相假设(差不多)也,道相似也。位卑那么足羞,官盛那么近谀。呜 呼,师道之不复(恢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并列,排列), 今其智乃(竟)反不能及,其(加强反问语气)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固定)师,孔子师郑子、在弘、师襄、老聃。郑子之(这)徒(一类 人),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那么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一 定)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如是 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皆通(普遍)习 之,不拘于时(时俗),学于余。余嘉(赞许)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赠送) 之U1、荀
14、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 标准: , , ,O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 这与韩愈 师说 中 “ , , ”所描述的现象一样。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9 O5、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 “,。”就凝练地概括了 “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6、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 说中所说“,, , ,否那么,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
15、 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7、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 子之师,8.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a9 O9、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 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是故“,”。10、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是:“,。”11、“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 一致。师说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那么群聚而笑之。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位卑
16、那么足羞,官盛那么近谀。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7、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8、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9、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圣益圣,愚益愚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 以贻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8、蜀道难李白(唐)噫吁哦,危(高)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多么)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尔(那,那时)来(以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 (秦地。秦国自古称为四寨之国。塞,山川险要的地方)通人烟。西当太白(西 面有太白山)有鸟道(只有鸟儿飞行的道路),可以横绝(飞越)峨眉巅。地崩 山摧壮士死(
17、指“五丁开山”的故事),然后天梯(指高险的道路)石栈(俗称 “栈道”)相钩连。上有六龙(传说太阳神的车子由羲和驾驭六条龙拉着,每天 在空中行驶)回(回转)日之高标(指可以作一方标志的最高峰),下有冲波(波 涛滚滚)逆折(倒流)之回川(回旋的急流)。黄鹤(黄鹄,善飞的大鸟)之飞 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多么)盘盘(形容山路曲折盘旋),百步 九折萦岩峦。扪(摸)参历井(山高入天,人在山上,可以用手触摸星星,甚至 要从星星中间穿过)仰胁息(仰着头,屏住呼吸),以手抚膺(胸口)坐(徒, 空,白白地)长叹。问君西游(指入蜀)何时还,畏途蟾岩(高而险的山岩)不可攀!但(只、只是) 见悲鸟号古木,
18、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蜀国古望 帝魂魄所化,啼声哀怨动人)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 此凋(使凋谢,指脸色由红润变铁青)朱颜。连峰去(距离)天不盈(满、 足)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奔腾的急流)瀑流争喧(喧闹声),眯(冲 击)崖转(使转动)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为什么)乎(语 助词,无实义)来哉!剑阁峥噪而崔嵬(山势高大雄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易守难攻)。所 守或(倘假设)匪(通非”)亲,化为狼与豺(比喻叛乱的人)。朝避猛虎,夕 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即锦官城,成都的别称)虽云乐,不如早 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
19、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叹息)!1 .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O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 进一步说明 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 开山” 一神话的句子是: ,5、蜀道难中用太阳神到了蜀地也要回转车头说明蜀地之高的两句是:6、诗人意犹未足,又借黄鹤与猿猴来反衬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是:7、蜀道难中写出青泥岭盘旋曲折的两句:8、蜀道难中用手可摘星的夸张写法写出山峰之高,同时把行人惶恐的神情 绘
20、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句子是: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悲鸟和子规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 的环境气氛的句子是,o10.蜀道难中用群峰距离天很近,古松只能倒挂在绝壁上的画面说明山峰之 局的两句是:, O 1L蜀道难中用湍急的水流和滚动的石头发出雷鸣一般的响声描绘蜀道险要 地势的两句:,O12、蜀道难中写剑阁山势高峻巍峨,易守难攻的三句: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一人荷戟,万夫越 起,形胜之地,匪亲弗居”语句的句子是:“,o , o ”从而表达了对 国事的忧虑与关切。14、作者以毒蛇猛兽杀人如麻暗喻当地军阀如凭险叛乱那么将危害百姓,规劝友人 早日离开险地的句子是:蜀道
21、难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噫吁嚼!危乎高哉!3、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4、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7、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8、扪参历井仰肋,息,以手抚膺坐长叹。9、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10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11、飞湍瀑流争喧眩,秋崖转石万壑雷。12、剑阁峥噪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14、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22、。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9、琵琶行白居易 涪阳江头(江边)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主人下马 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悄悄)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要回答又有些迟疑)。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新掌灯)重开宴。千呼 万唤始(才)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 掩抑(消沉抑郁)声声思(悲,伤),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随手)续续(连 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 嘈(形容声音浊杂粗重)如急雨,小弦切切(形容声音轻细且急促)如私语。嘈
23、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 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突然)破水浆迸(溅射),铁骑突(突然)出刀枪鸣。曲终收拨留神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收敛面部表情)。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 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最优秀的一队。歌舞队、乐队古 代都称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唐代歌妓常用名字)妒。五陵年 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节拍)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被沾 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随随便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新高 高中 必考 古诗文 文言文 挖空 理解 默写 大全 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