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国古典诗歌整合活动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第一单元中国古典诗歌整合活动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中国古典诗歌整合活动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典何以永流传-统编版高中语文(2019)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中国古典诗歌整合活动 设计一、活动背景本单元属于选择性必修课程“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主要学习内容为中 国古典诗歌。本单元选编了七首诗歌,按照文学史发展次序编排,分为四课。第一课是氓 和屈原的离骚(节选)。氓是诗经中叙事性较强的作品,在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自 叙经历的同时,也带有强烈的抒情性。离骚是一首长篇抒情诗,同时也有自述身世经历 的部分,诗人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书写人生理想和家国情怀。第二课时孔 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乐府诗的代表作品,继承了诗经的传统。孔雀东南飞 就是基于民间流传的焦仲卿、刘兰芝的故事,“
2、时人伤之,为诗云尔”而来的。全篇采用第 三人称叙事,结构巧妙,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语言流畅而生动,取得了非常高的艺术 成就,相较于同样写爱情婚姻悲剧的氓,孔雀东南飞是一首更为纯粹的叙事诗。第 三课是李白的蜀道难和杜甫的蜀相。两人的十分截然有别,又共同表现出盛唐诗歌 特有的气象。李白天才不羁,诗风豪放飘逸,想象奇特,笔意纵横,无拘无束;杜甫老成浑 厚、诗风沉郁顿挫,笔力千钧,体式谨严。第四课是柳永的望海潮和姜夔的扬州慢。 两首词均以城市为表现对象,一繁华至极,一凄凉无比。本单元的四个研习任务,都与“诗 意的探寻”这一人文主题有紧密的联系,形成有机关联的整体。二、活动要求: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以普
3、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为依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依归, 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着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力求解决目前 语文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核心素 养凝练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这是语文课程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活动设计时应以学习任务为中心,整合学习情境、学习 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灵活设计阅读和鉴赏、表达和交流、梳理和探究的语文实践活 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个性化的参与和
4、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 心素养。三、活动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2、诵读诗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之美。3、探寻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基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活动写作背景子曰:“小子何莫夫学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夫子在这里以诗歌 的功能来劝导弟子们要学诗。时光流转千年,如今我们端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内也在学诗, 我们不仅思考:何以千载而下,古诗没有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却在时空的隧道中越发熠熠 生辉,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经典?这经典何以碾过历史的车轮得以流传,缓缓向我们走来? 五、活动点拨: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上古时期(歌谣)一一先秦时期(诗经楚辞)一一两汉
5、 时期(乐府诗)一一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诗歌、南北朝民歌)一一唐代(唐诗)一一宋代(宋 词)一一元代(元曲)2、教师总结: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诗词的编排顺序是编者有意而为之的一一按照中国 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进行编排。这七首诗歌从遥远先秦的诗经离骚一路走来,仿佛 又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兼葭苍苍” “在水一方”的伊人,那个披发行吟泽畔的三闾大夫,他 们一路浅吟低唱,或婉转悠扬,或凄切哀伤,他们惊艳了历史的时空,温润了干涸的心灵,不禁让我们感叹中国古典诗歌怎一个“美”字了得!探究诗歌中的文化基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生活动三:打破诗文原有的顺序, 按照题材类型将七首诗歌重新组合,分三组进行讨论探究。
6、第一组: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文: 蜀道难望海潮扬州慢第二组:歌咏爱情的诗文:诗经氓孔雀东南飞第 三组:伤时抒情的诗文:离骚蜀相问题设置1、找出第一组诗文中有关景物描写的诗句,并指出景与情的关系是怎样的?结合具体 诗句进行说明。诗歌篇目景情蜀道难望海潮扬州慢问题设置2、第二组都是讲述古代女子婚姻爱情悲剧的民歌,两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品 质及结局如何?请完成表格内容。篇目人物形象人物品质人物结局诗经卫 风氓孔雀东南飞问题设置3、第三组诗文内容各异,却有着相似的忧伤,阅读感受其中的情思完成下列 表格。篇目内容情感离骚蜀相阅读完这些诗歌作品,我们一如看到了太白佩剑举樽带着盛唐气象而来,依旧豪放而飘 逸;看到
7、了诗圣笔下的蜀相手摇羽扇而来,依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中国古典诗歌所 承载的文化基因,使其成就经典。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结合自己的体验写一篇 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立意自定;明确文体,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对古诗词的赏析,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代爱国诗人的智慧和情怀中吸收精神养料,涵养 心灵。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传统源远流长,精彩鲜艳。分析经典咏流传是广大作曲者和演唱者,用现代优美的唱腔,把古诗词唱出了“厚重 的文化情感,也注入了磅礴的现代风范”。主持人和四位鉴赏评论专家,真是“让观者听者 心灵俱醉”,每首唱完之后,演播大厅
8、的观众为之动容,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致敬。李白的将进酒,他“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潇洒洒,“用乐观好施 肯定人生,肯定自我”,真是令人赞叹。三字经木兰诗鹊桥仙梁祝明月歌静 夜思别君叹秋思等咏唱经典,每一首都充满着多元传统文化。特别那首用800年前 的古琴和鸣别君叹,唱尽了大漠柔情和古道苍茫,让你“声声入耳,句句入心”。鉴赏 员曾宝仪也感染得不禁潸然泪下。主持人撒贝宁说:“聆听历久弥新的经典咏唱,可以拂去 我们记忆上的灰尘,让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照亮我们美好的生活。”以当年的盛世文化,拥抱今天的文化盛世,连续在国家主流媒体推出的此类文化栏目, 除了让我们明白,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
9、诗和远方外,更传递了一种信息一一那就是我 们的传统文化复兴已然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成为必然。【详解】话题作文分析:本题考查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所给材料谈的是人们对关注古 典诗词的态度。材料中列出了三种态度,其一是“不少同学以中国古代古诗文64篇期 待拿分”,他们只是把诗词当作提高分数的手段,学习古典诗词的目的是应付考试,他们的 做法并不是真正的喜爱经典、传承经典,然而他们的做法在客观上却也能起到使经典流传的 作用;其二是像雷海为一样的人,他们热爱经典,把经典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无意识地 去传承经典;其三是像支教老师梁俊一样的人,他们自觉自发有意识地担负起了传承经典的
10、责任。题干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写成文章,考生可以从上述三种态度中选择其中一种来 写,也可以独辟蹊径谈出自己的特有感受。总之,只要围绕对古典诗词的态度来写,都是符 合要求的。立意角度参考:做经典的传承者;传承源自热爱;功利目的对传承经典的作用, *小【点睛】构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结构:第一步,巧引材料,表明态度。首先就是根 据自己的写作角度,恰当地引述材料,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样一则材料,不同的写作角度会 有不同的引述方式。第二步,分析原因,摆出事实,阐明道理。引述材料之后,紧接着就需 要结合材料分析论证。论证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层次,一般说来,可以先分析原因,再引用事 实证明,然后结合事实阐明道
11、理,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步,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材 料贯穿全文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文章的结尾不是简单地总结全文,而是回应 开头,既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又深化文章的主旨。活动时间:.课下,自习时间活动形式:小组合作,写完后互批互阅,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新课程不断推进和深入课堂,小组 合作学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是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组合作学习给 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去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全方面的发展,学生的全 方面发展后就会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同时,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 能力又培养学生之间的感情,对于今后的语文写作活动有着重大
12、的意义。 素材整合活动地点:教室,大会议室待定。【材料一】经典咏流传是中央电视台2018年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化节目,由撒贝宁担任主 持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著名主持人曾宝仪、著名音乐人 庾澄庆共同组成鉴赏团,从文学、音乐、情感等多个角度深度剖析,共同为观众解读经典背 后的文化内涵。成龙、杨洪基、王力宏、王俊凯、凤凰传奇、谭维维等近百位经典传唱人用 流行传唱经典。【材料二】节目总策划许文广指出:“我们一直在寻找央视文化节目新的突破,这种突破不 只在于电视节目形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节目立意的创新。”经典咏流传抛弃了音乐节 目的竞演模式和文化节目的答题模式,重新研发出一种“
13、轻赛制、重传播”的架构,核心诉 求紧紧围绕古典诗词的旋律新编、歌曲演绎、大众传播,强化时代性和时尚感,从而让主流 的经典再次成为流行的先锋。同时,节目还引入微信“摇一摇”互动模式,观众在收看的同 时达成分享,发酵和引爆二次传播。“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厂 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沉寂了近300年的诗,通过支教老师梁俊和山区孩子“纯净到让人心疼” 的演唱,一夜之间刷屏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圈粉无数。【材料三】康震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诗言志,歌咏言,古人和诗以歌,造 就了一首又一首传唱至今的经典。但是经典怎么样才能流行呢?经典咏流传旨在再造 当下的流行和未来的经典,将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单元中国古典诗歌整合活动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 单元 中国 古典 诗歌 整合 活动 设计 统编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