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docx
《高中历史知识点【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知识点【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6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程标准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 步实现。、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分识塞0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重要表现重要表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年)北美独立战争(1775-1783 年)法国大革命和拿 破仑帝国(1789 1815 年)原因议会与专制国王 的阶级矛盾北美13块殖民地与宗主国(英民族矛盾第三等级(以资产 阶级为主)与特权 等级的阶级矛盾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和发展(2)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 条件阶级日益强大启蒙
2、思想传播,并对民众产生深刻影响根本任务结束封建专制(或殖民)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 义发展开辟道路规模大;遭到内外革命进程特点具有反复、曲折先宣布独立,后赢反动势力的联合性;政体不断变化得革命胜利进攻,斗争异常激烈;政体频繁更替革命性质革命性质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侵略与反侵略斗争结束了封建专制,结束了封建专制,英国承认美国独结束了封建专制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主张()A.赋予各州主权B.恢复邦联制度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 则D.旨在扩大联邦政
3、府权 力地方的分权制衡。迁移知识:根据所学可 知,美国联邦制民主共和 制的核心特点就是民主 共和与分权制衡。明确答案:C项正确。失分2思考问题犯了以 偏概全的错误。主要是因 为忽略了宪法还规定了 地方的权力界限,旨在中 央与地方分权而治,而不 是单方面扩大联邦政府 的权力。真题体验1. (2020全国卷H34)19世纪末,德皇威廉一世去世,威廉二世继任,支持 俾斯麦的政党联盟在帝国议会选举中失败,与威廉二世意见相左的俾斯麦辞职。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德A.议会加强对政府的监督B.皇帝个人权力强大C.对外政策发生根本变化D.分权制衡体制成熟B 解析:由材料“威廉一世去世,威廉二世继任,支持俾斯麦的政党
4、联盟 在帝国议会选举中失败,与威廉二世意见相左的俾斯麦辞职”可知俾斯麦因与新 皇意见不同被迫辞职,结合德国宰相、议会对皇帝负责的特点,可知德国的权力 中心在于皇帝,故选B项;帝国议会权力很小,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限制, 对政府几乎没有任何监督权,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德国的对外政策,排 除C项;这一时期的德国专制主义色彩浓厚,更谈不上分权制衡体制的成熟, 排除D项。2. (2020天津高考11)1751 1780年,法国学者狄德罗等主持编撰的百科 全书陆续出版。该书编撰的经济来源,不是通常的资助人出资,而是约4 000 位订购者的预付款。到1789年,该书售出两万多册,创造了上百万里弗的利润
5、。 由此可以看出()A.启蒙思想家得到了全社会的追崇B.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发挥重要作用C.思想文化领域的大变革即将开始D.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学说深入人心B 解析:据材料“不是通常的资助人出资,而是约4 000位订购者的预付 款”可知,该书编撰的经济来源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的方式,体现出生产经营方式 发生变革,故选B项;A项“全社会的追崇”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 除;据所学有关启蒙运动的知识可知,思想文化领域的大变革即启蒙运动,其兴 起于17世纪,18世纪在法国达到高潮,排除C项;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学说是马 克思主义的内容,诞生于19世纪,排除D项。3.(2019北京高考22)1924年,英国保守党
6、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它视为不信任案。按照英国政治体制,政府接下来可以() A.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B.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C.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D.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B 解析:由材料“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 政府将它视为不信任案”可知,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这时政府有权解 散议会重新选举,由新议会对政府重新表决,故选B项,排除A项;英国国王 “统而不治”,议会掌握最高权力,排除C项;不信任案是针对执政党政府, 并没有违宪一说,排除D项。义 和 影 响意义为资本主义制度 的确立创造了条 件立,为资本主义制 度的确立创造条 件统治
7、和等级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确 立并巩固下来世界 影响反映了世界历史 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欧洲国家 的资产阶级革命 的爆发,为拉丁美 洲独立战争提供 了先例沉重打击了欧洲 其他国家的封建 制度,革命的原则 随着拿破仑的军 队传播到欧洲各 地二、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1 .经济制度: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 雇佣劳动的制度。2 .政治制度(1)内涵: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 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光荣革命的内涵及意义(1) “光荣”:通过不流血的和平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英国的统 治。(2)象征意义:国王
8、是被议会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由神授转为民授。人权宣言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它以主权在民代替了主权在君, 以自由、平等代替了专制,以法治保障人权,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被称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新制度的出生证书”。法国大革命的重大历史影响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资本主义民主 自由的进步思想。(2)典型 君主立宪制(英国为代表):君主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共和制美国美国1787年宪
9、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并确立“三权分立”原则,是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的缺陷之一是承认奴隶制的存在19世纪,法国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最后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制度英国的责任内阁制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知识点二19世纪资本主义的扩展一、俄国资本主义改革1 .背景: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 .措施废除农奴制,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实行地方自治和地方选举、实施统一的司法制度、进行教育改革、实行 义务兵役制等。采取各种措施刺激工业发展。3 .评价:这些自上而下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直接触 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俄国农奴制改革的
10、原因(1)内因:早期欧化改革的奠基;社会分裂的推动;克里米亚战争的催化; 一大批官僚大臣和学者对废除农奴制改革的支持;农民骚乱的频发;亚历山大二 世废除农奴制的坚定决心和行动;等等。(2)外因:18世纪60年代的产业革命,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看到了英法国 家坚船利炮的厉害,开始了工业革命的起步;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近代价值观, 自由主义成为改革的主要思想资源;国家结构形式的中央集权化和行政机构的复 杂化。二、美国内战背景概况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林肯领导的联邦政府先后颁布宝 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赢得民众支持;1865年,内 战结束评价积极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高中历史 知识点 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 确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