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仿真模拟卷(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仿真模拟卷(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仿真模拟卷(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仿真模拟卷(二)2019年(全国卷n)考点排查练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 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题号1415161718192021考占p八、万有 引力核能 的计 算力的 分解、 平衡 条件电在强场的动 带粒匀磁中运机械 能、功 能关 系V - t 图象、 牛顿 运动 定律E 二 E 匚 、J 带粒在场的云根体切磁线 两导棒割感14.组成星球的物质靠万有引力吸引在一起随星球自转.若 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的角速度为,为使该星球不瓦解,该星 球的密度至少
2、为.下列图象可能正确的是()I CO| W2产1OOOOABCD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赤道处最易瓦解,对于赤道处质量为m 的物体,恰好瓦解时,有Cj=mRco2,而解得G24兀G -B 正确.15.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笊核聚变反应释放的 能量用来发电.气核聚变反应方程是:彳H+彳H-gHe+Jn.已知彳H 的质量为2.013 6 u,汨e的质量为3.015 0 u, An的质量为1.008 7 u,l u = 931 MeV/cz.笊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A. 3.7 MeVB. 3.3 MeVC. 2.7 MeV D. 0.93 MeV答案:B解析:根据质能方程,释放的核
3、能AE=Amc2, Am=2mH mHemn = 0.003 5 u,贝I AE = 0.003 5X931 MeV = 3.258 5这一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W.a.(2)将雨滴看作半径为r的球体,设其竖直落向地面的过程中 所受空气阻力方=U,其中。是雨滴的速度,左是比例系数.设雨滴的密度为,推导雨滴下落趋近的最大速度。m与半径的关系式;Otb.示意图中画出了半径为片、厂2(小“2)的雨滴在空气中无初 速下落的。-1图线,其中哪条图线对应半径为力的雨滴?若不 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雨滴无初速下落的图线.(3)由于大量气体分子在各方向运动的几率相等,其对静止雨 滴的作用力为零.将雨滴
4、简化为垂直于运动方向面积为S的圆 盘,证明:圆盘以速度。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8研(提示:设 单位体积内空气分子数为n,空气分子质量为mo).答案:(1)川g。一5m? (2)见解析(3)见解析解析:根据动能定理根g/zW=gm2(2分)可得 W= mghmu2( 1 分)Ot图1(2)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F=ma(2分)krv1 八仔 =g一一-(1 分)当加速度为零时,雨滴趋近于最大速度0m4”分)雨滴质量加=兀/(2分) 由4 =。可得,雨滴最大速度0m =b.(2分)如图1(2分)(3)根据题设条件:大量气体分子在各方向运动的几率相等, 其对静止雨滴的作用力为零.以下只考虑雨滴下落
5、的定向运动.简化的圆盘模型如图2.设空气分子与圆盘碰撞前后相对速 度大小不变.在与时间内,与圆盘碰撞的空气分子质量为Am=SvAtnmo(2 分)以厂表示圆盘对气体分子的作用力,根据动量定理,有产加= NnwQ 分)即 F=nm()sv2(l 分)所以b84(1分)(二)选考题: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 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选修3 3(15分)(1)(5分)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过程的图 线,A3一。一4 则BY 的变化是 过程,若已知A点对应的温度14=400 K, B点对应的温度Tb=600 K,则。点 对应的温度Tc=K. a21(2)(10分)如
6、图,在大气中有一水平放置的固定圆筒,它由.、 b和。三个粗细不同的部分连接而成,各部分的横截面积分别为 2S、和S.已知大气压强为po,温度为.两活塞A和8用一根长 为4/的不可伸长的轻线相连,把温度为公的空气密封在两活塞 之间,此时两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对被密封的气体加热,使 其温度缓慢上升到T.若活塞与圆筒壁之间的摩擦可忽略,此时 两活塞之间气体的压强可能为多少?答案:(1)等压膨胀(2分)900(3分)(2)TWG)时,p=po;547及彳公时,P=苏加解析:(1)4-8的变化是等容增压过程,的变化是等压 膨胀过程,C-A的过程p、V均减小且成正比.设A的状态量 分别为S、以、Ta),
7、 C的状态量分别为(pc、Vc、Tc),则5的状 态量为(pc、以、Tb).等容华=磬1A 1BBfC等压孕=宇.IB 1CC-A过程P、V成正比卷=卷Ta Tr Tr由以上三式消去小、Va. pc, %可得元=元,Tc=/=900K.(2)设加热前,被密封气体的压强为“,轻线的张力为四根 据平衡条件有:对活塞A: p()-2Sp2S+尸=0(1分)对活塞 5: piSpoSF=O, (1 分)解得:p、=po,b=0(1分)即被密封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轻线处在刚好拉直的q状态且张力为0,这时气体的体积为:Vi = 2S/+v2/+S/=4S/(2分)对气体加热时,被密封气体温度缓慢升高
8、,两活塞一起向左 缓慢移动,气体体积增大,压强保持“不变,若持续加热,此 过程会一直持续到活塞向左移动的距离等于/为止,这时气体的体积为:V2=4S/+m2/=5S/(l 分)根据盖一吕萨克定律有:荒=热1分)解得:t2=Itg,由此可知,当TWT2=几时,气体的压强 为:p=po(l 分)当772时,活塞已无法移动,被密封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由查理定理有:与=%(1分)4T54T解得:=而加,则当/时,气体的压强为苑%.(1分)34.选修 34(15 分)(1)(5分)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在A, B间做简谐运动,0 为平衡位置,以某一时间作为计时起点0=0)经1周期,振子具有 正方向的最大加
9、速度.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振子的振动情况的是 (以向右为正方向).工而面头(2)(10分)如图甲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 中,将实验仪器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并选用缝间距d=0.20 mm的双缝屏.然后,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已知像屏与双 缝屏间的距离L = 70。mm.ii 11111111 iii Ji ii, 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D1020丙(i)已知测量头上主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副尺(游标尺)上 有20分度.某同学调整手轮后,从测量头的目镜看去,使分划 板中心刻度线与某条纹A中心对齐,如图乙所示,此时测量头上 主尺和游标尺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此
10、示数为 mm;接 着再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某条纹8中心对齐,测得A条纹到B条纹间的距离为8.40 mm.利用上述测量结果,经计算 可得经滤光片射向双缝的色光的波长2=m(保留2位有 效数字).(ii)另一同学按实验装置安装好仪器后,观察到光的干涉现 象很明显.若他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后,在像屏上仍能观察到清 晰的条纹,且条纹数目有所增加.以下改动可能会实现这个效果 的是.A.仅将滤光片移至单缝和双缝之间B.仅将单缝与双缝间距增大少许C.仅将单缝与双缝的位置互换D.仅将红色滤光片换成绿色滤光片答案:(1)D(5 分)(2)( i )0.25(3 分)4.8X10-7(4 分) (ii )
11、D(3 分)解析:(1)以向右为正方向,振子具有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时, 应位于左侧最大位移处,即时振子位移为负的最大,l=0 时,振子应位于平衡位置,以此为据,符合振子振动情况的图象 应为D.(2)( i )测量头上示数为5X0.05 mm=0.25 mm; A条纹与B 条纹间的中心距离为8.40mm,共5个条纹间隔,则相邻条纹间 隔Ax=1.68 mm,由Ax=%,解得经滤光片射向双缝的色光的 波长 2=4.8Ff =4 N,则物体到达斜面顶端后会继续向下滑动,B错误;由图 象可知,物体上升过程中摩擦力做功W= 30 J50 J=-20 J,在 整个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EkEko=2W,则Ek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仿真 模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