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秦论》导学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过秦论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作者与文本基本内容。2 .掌握并夯实成语与文言基础知识。3 .灵活运用课内知识解决课外文言小段,拓展文言文能力。一、了解作者与文本基本内容。1、作者简介: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因在政治方面屡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 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 疏等。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 原贾生列传。2 .写作背景: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 少,所以他极力主
2、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屡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 种主张而写的,借说秦之过劝汉文帝“安民”。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3 .解题 过:指出的过失,动词。“过秦”,即“言秦之过” 议论文文体的标志。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 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文为“西汉鸿文”。二、掌握并夯实成语(一)课内成语熟记1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2 .同年而语:把不同的两个人或两件事物放在同一时间,不加区别地相提并论。3 .固假设金汤:金属造的城,滚水形成的护城河。形容工事无比坚固。(二)成语运用L下面加粗的成语运用正确的选项
3、是()A.社会上有少数人爱传播小道消息,他们把不经之谈猎奇为新闻,甚至把谣言也加以扩 散。B.凭国足现在的竞技水平,想与西班牙的这支俱乐部队伍同里面造,简直是做梦。C.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老人自直自置地低声嘀咕到。D.教室里教师讲得精彩,学生学得认真,课堂气氛沸反盈天,十分活跃。2.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抗战时期,中美两国空军飞行员组成的“飞虎队”以大无畏的精神,开辟了闻名天下的“驼峰航线”这种用鲜血凝结的战斗友谊是的。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在当A.牢不可破固假设金汤颠扑不破B.颠扑不破牢不可破固假设金汤C.牢不可破颠扑不破固假设金汤D.固假设金汤
4、颠扑不破牢不可破三、文言基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外连衡而斗诸侯/约从离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赢粮而景从(孝公既没(倔起阡陌之中百有余年矣(二)古今异义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三)一词多义(于是:西河:1.据靖函之固(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2.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因遗策(3.亡因利乘便()因河为池秦无亡矢遗链之费()追亡逐北()吞二周而亡诸侯(今仍是一条今仍是一条的真理,是医治当今文艺病态的一剂良方。文艺工作者应当真正深入生活,成为人民艺术家。牢记“听党指挥”这一宗旨,让“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液,起一道的钢铁长城,这是新形势下我三军将
5、士实现强军目标的时代最强音。4 .兵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收天下之兵/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5 .北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追亡逐北(秦无亡矢遗镶之费(宽厚而爱人(.遗因遗策(.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四)词类活用(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2)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4)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6)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8)履至尊而制六合(5)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7)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9)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10)(12)(
6、14)(15)(17)(10)(12)(14)(15)(17)过秦论(尊贤而重土(11)据靖函之固(13)约从离衡(吞二周而亡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却匈奴七百余里( 序八州而朝同列(16)以愚黔首(七)特殊句式(1) 一夫作难而七庙黑。(3)蹑足(于)行伍之间,(七)特殊句式(1) 一夫作难而七庙黑。(3)蹑足(于)行伍之间,)(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而倔起(于)阡陌之中。(4)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5)靖函之固,自假设也(5)靖函之固,自假设也(6)锄覆棘矜,非错于钩戟长钱也。(五)翻译句子,有特殊句式请说明。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
7、牧马,土不敢弯弓 而报怨。译: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译:3、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译:4、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5、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译: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译:7、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译:四.课文内容理解1.1.以下关于文章后三段表达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A.B.C.之业D.表达了秦始皇统一天下时的势如破竹和巩固政权时的种种措施。作者用铺陈的手法表达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至高无上的权威。从文字记叙的秦始皇为巩固政权而
8、采取的措施看,他确实为子孙后代开创了 “万世 这三段文字所表达的秦始皇所实行的政策,说明他不知道与昔日相比“攻守之势异 也”,因而“仁义不施”。.2.选出以下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A. “且夫” 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 形势的变化。B.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世及后代统治者施行 仁义以安民。C.这三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D.比照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比照,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五、课外文言
9、断句练习晋平公问于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日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 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 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日善哉过秦论导学案参考答案(二)成语运用答案:1. A (B “同年而语”应与否认句连用。C语义重复,“自言自语” 就是低声嘀咕。D “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闹杂乱,与语境不符。)2. C (牢不可破,坚固得不可摧毁。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裂,比喻永远不会 被推翻。固假设金汤,像金属造的城和灌满滚水的护城河一样坚固。“牢不可破”偏重强调友 谊、团结、联盟等抽象事物极其坚固,无法摧毁;“颠扑不破”偏重
10、强调原理、学说、原那么、 道理、理论、真理等绝对正确,无可辩驳;“固假设金汤”偏重强调城池或阵地非常坚固,不 易攻破。依据句语境中“战斗友谊”、句语境中“真理”、句语境中“钢铁长城”的 提示,三句横线处应依次填入牢不可破、颠扑不破、固假设金汤)一.(一)通假字没,通“殁力死亡衡,通“横”;从,通“纵”,“合纵”“何”通“呵”,喝问倔,通“崛”,崛起.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有,通“又(二)古今异义靖山以东,即东方诸国。牢固名词,固守的据点,屏障。介词,凭借,依据指逃亡的军队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山东:1.固险固,形用作名,险固的地势。形容词,(三)一词多义2 .因,动词,沿袭介
11、词,趁着3 .亡动词,丧失,损失, 逃亡,动词作名词,动词作名词,败北的军队4兵名词,军队 名词,兵器, 5.北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北方6 .遗动词,遗留下来 动词,遗失,丧失7 .爱动词,吝惜动词,保护,尊重。(四)词类活用(1)席,包,囊,名词作状语,像一样 (2)内,外名词作状语,对内,对 外。(3南,西,东,北,名词作状语,向南,向西,向东,向北。(4)瓮,绳,名词作状语,用瓮,用绳子。(7)名词状语,向南。(8)履,名词作动词,登上 (9) 帝王名词作动词,做帝王(10)过,指出的过失(11)固,形容词作名词,险固的地势。 (12)贤,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13)离,使离散(14)
12、亡,使亡(15)却,使退却。(16)愚,使愚蠢。(17)序,名词作动词,排列座次。(五)特殊句式(1)被动句 (2)被动句(3)状语后置句(4)宾语前置(5)宾语前置(6)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六)翻译句子,有特殊句式请说明。1、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作为边境上的屏障来守卫,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再)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六国的士兵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2、译: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大臣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 器,缉查盘问过往行人。(宾前)3、译: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认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是方圆千里的坚固城池,是 子孙万代称帝称王的基业。(判断)4、译:然而
13、陈涉不过是个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作户枢的贫家子弟,是农村的下层人,是被征发的一类人。(判断)5、译:(他)置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 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进攻秦国。(省略)6、译: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似的 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像影子似地跟着他。7、译:这是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判断)四、1.D (不成因果关系)2.D (“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无中生有,文中六国灭亡的原因没有说是他们不施行仁政。)五、答案: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日/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 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日/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 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译文:晋平公对师旷问道:“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 答说:“为什么不把蜡烛点燃呢? ”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来戏弄君主的呢? ”师旷说:“愚昧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曾经听说:少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 样;中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象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晚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把蜡烛点燃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在黑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