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教案.docx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单元第六单元课题18、古诗三首总课时2课时课型精读课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教学目标】.1 .会写“簸、涯、莺”三个生字。反复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了解诗句 的意思,培养自学能力。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 习的能力。3.欣赏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 趣和审美能力。【教材分析】浪淘沙是一首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著名诗篇。全诗立意新颖,思想深刻, 明快清新。表现了诗人奋发有力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江南春是唐代著名 诗人杜牧写的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包括唐朝统治者在内的帝王 将相不顾人
2、民疾苦,伤财劳民之举持的反对,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书湖阴先 生壁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七言古诗。细腻而隐讳地表达了 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本课由这三首诗组成。刘禹锡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喜爱赞 美及对田园生活的憧憬向往;杜牧以传神生动的笔墨描绘江南春景的美好奇妙,寄 予忧国忧民之情;王安石闲居田园,从田园山水中领略无穷乐趣。【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有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2.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描绘的景色。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教具或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任课
3、教师 自主意见一、谈话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这节课我们要到黄河边上, 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 刘禹锡作的诗浪淘沙。【出示课件2】(板书:浪淘沙)二、自主学习1 .在学古诗之前,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出示课件3】 解诗题,知作者一一诵古诗一一抓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意一一品意 境,悟感情。2 .【出示课件4】自学提纲1 .“浪淘沙”怎样理解?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2 .将古诗读正确、流利。3 .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九曲:簸:天涯:直上:4.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三、合作学习1 .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是
4、其中的一首。其形 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 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他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 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2 .指名朗读古诗。3 .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九曲:弯曲,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浪涛风簸:波浪滔天,大风颠动。天涯:天边。直上:一直到达。4 .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卷来万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 仿佛来自天涯。如今可以沿着黄河直上九天银河,一起走进牛郎织女的 家。) (适时板书: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5 .【出示课件5】课文配套图片
5、借用图片理解。四、质疑探究1 .【出示课件6】“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2 .品读,深化理解。牵牛织女:指牛郎星和织女星。神话传说中把它们说成牛郎和织女两 个人。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 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 七日的夜晚在鹊桥上相会一次。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 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生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 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 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现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适时板书:奋发有为的精神 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 部编版 六年级 上册 18 古诗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