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2)要点.docx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2)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2)要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2 )要点近年来,我国肿瘤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自2010年起,肿 瘤已经成为首要死亡原因。乳腺癌是影响女性健康的首要恶性肿瘤,据不 完全统计,2018年全球确诊超过210万例,死亡约63万例。在我国,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列女性恶性肿瘤第1位及第5位,人口标化率分别为 31.54/10万及6.67/10万,年均新发病例约26.86万例,因病死亡6.95 万例。骨骼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约占所有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的60%75%。研究发现激素受体阳性型乳腺癌更易发生骨转移。乳腺癌 骨转移是乳腺癌开展的特殊阶段,治疗方案的选择存在一定困难。乳腺癌
2、 骨转移的诊疗提倡多学科共同协作(MDT ),合理而有计划的为患者制定 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目的是为了缓解病症,减缓肿瘤进展,改善 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1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乳腺癌骨转移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溶骨性病变,少数患者表现 为溶骨成骨混合性病变。骨转移灶破坏骨的生理结构与机械强度,常伴有 中重度骨痛,严重者可开展为病理性骨折。骨转移灶形成的软组织包块可 对周围重要神经血管形成压迫,导致肢体局部功能丧失。骨痛、病理性骨 折、脊髓压迫及高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SREs )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 自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2乳腺癌骨转移评估与诊断方法2.1影像学评估1 )
3、骨放射性核素显像(ECT ):为骨转移筛查的最常用方法。具有敏感 性高、全身显像不易漏诊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特异性较低,不能显示骨 破坏程度等问题,需与其他检查联合使用。故常推荐用于出现骨痛、病理 性骨折、碱性磷酸酶升高或高钙血症等可疑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筛查, 以及诊断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常规复查手段。2 ) X线:X线检查是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应与 临床病症和ECT结合使用。X线检查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低,难以 发现早期转移灶。乳腺癌骨转移在X线上常表现为溶骨性破坏,但也可见 成骨性或混合性病变。3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 CT较X线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更高。4 )磁
4、共振成像MRI : MRI对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更高,能更准 确地显示病灶侵犯部位、范围及周围软组织侵犯情况,明确病变与周围软 组织和重要神经血管关系,是评价乳腺癌骨转移骨髓内浸润的首选工具。5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 ): PET-CT对于骨转移诊断的 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骨放射性核素显像,可以反映肿瘤细胞的代谢水平, 同机CT可以辅助精确定位且全身显像,是相对于骨放射性核素显像更有 效的乳腺癌骨转移筛查工具。2.2 病理学评估乳腺癌患者骨病灶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金标准。2.3 分子生物学评估1 )骨代谢的生物化学标志物:可反映骨转移过程中骨吸收和形成的
5、速度, 提示骨破坏和修复程度,是评价治疗反响的辅助指标。2)药物靶点检测:不能作为骨转移诊断的方法。2.4 生存质量评估乳腺癌骨转移瘤的治疗多为姑息性,提高或维持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各方共 识。2.5 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乳腺癌骨转移指临床或病理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骨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乳腺癌转移。对于既往乳腺癌病理诊断明确,且具有典型骨转移影像 学表现的病例可临床诊断为乳腺癌骨转移。3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治疗目标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目标包括下述几点: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控制肿 瘤进展、预防及治疗骨相关事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3.1 治疗原那么乳腺癌骨转移作为一种终末期全身性恶性疾病,治疗应以全身治疗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乳腺癌 转移 临床 诊疗 专家 共识 2022 要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