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古代诗歌主观题回扣学案.docx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主观题回扣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古代诗歌主观题回扣学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诗歌主观题回扣学案诗歌鉴赏知识点【知识点概述】一、诗歌鉴赏答题“五读”法: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二、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恬静安谧,雄浑壮阔、萧瑟凄凉、 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三、语言风格: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 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简洁凝练、质朴无华、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 悲凉。四、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 仰慕、激愤、渴望、祝福、忧国忧民等。五、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借代
2、、夸张、对偶、拟人、排比、对比、双关、起兴、反复、 设问、互文、用典、象征等。词罗列) 等。七、八、六、表现手法:主要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渲染、衬(烘)托(包 括正衬和反衬)、联想、想象、白描、悬念、比兴、动静结合、动静相衬、以动写静、列锦(名 、虚实结合、欲扬先抑、寓褒于贬、明褒实贬、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情景理合一等 其他手法:卒章显志、开门见山、对比、怀古伤今、用典、象征、叠词。 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 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借事(折柳、登高、凭栏、
3、用典)抒情、以乐景抒哀情等。 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比兴。九、描写(写景)方法渲染、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白描、点面、虚实、比兴,视、听、触、 嗅觉等(通感)。题目类型不同答题方法不同【选择题】1、明白选项陷阱设置点。具体陷阱点:7大设误陷阱 混乱6大设误角度一一形象特点不准确、语言鉴赏不恰当、技巧指明不准确、技巧效果不恰当、 情感分析不准确、观点态度不恰当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夸大缩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关系注:诗歌鉴赏选择题常见设误方法答: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欣【答案】暮春一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惜春伤感之情;暮春山间赏山中暮春之景的愉悦闲适之感。(十六
4、).(2010 重庆卷T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北题壁清郭麟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断头。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么!(2)词的上阕说“侬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答:【答案】不矛盾。从“愁”到“笑”,表现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变化。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 要截住江流而愁。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1()(1)(2)(3)(4)语言语风类错误:或故意译错实词虚词;或对诗歌的语言风格判断错误。意境意象类错误:对诗歌的意象的含义判断错误;或对意境的概括错误。技巧手法类错误:思想情感类错误:
5、对诗歌运用的写作技巧的类型或作用判断错误。拔高情感(对诗歌中描写的情感故意妄加引申,添上某种情感);或转移情感。(5)观点内容类错误:扩大范围(把作家的某一具体作品风格用整体作品风格来代替)2、认真审读选项,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1)选项的信息切分,信息点与四要素及相关艺术手法的对应。ABCDE五个选项,对每个选项做信息切分的勾画圈点。把勾画到的词语做四要素的对应分析,比如是内容(意象、形象及其特点)、主题、结构和语言,及这四个要素涉及的艺术手法。(2)结合诗歌解读对照比较分析。将选项对应到原作品相应部分以及自己对原作品的解读。(3)整道选择题的整体意识。五个选项要有整体意识在判断D的时候,要
6、联系到ABCE去理解,判断。【主观题】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L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鹏鹃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 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 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2 .情爱类:莲
7、(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3 .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4 .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 碧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灭),猿(悲伤)。一5 .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东篱(高雅,洁身自好)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二意象+情感)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
8、人怎样的情怀?A.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肃杀荒寒瑰丽雄壮,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B.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忧国忧民等。第三种类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义)诗歌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以下10类,据此可了解诗歌主旨: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 样建功立业。(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 入一物象中。(常
9、有松、竹、梅等意象)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边拓土穷兵薮武的统治 者的讽刺和规劝。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 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 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即事感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 歌河山。闺怨闺愁诗: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 达对战争
10、的厌恶。(我们认为不会考,但是课本中有,我们还是要了解一点。)第四种类型:表达技巧类(着眼于全篇整体或局部)常式问: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写作手法(技巧)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大致包括4类:第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L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高考常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2 .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3 .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4
11、 .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 合。5 .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写(想象联想)与实写;写(想象联想)与实写;1 .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侧面描写,2 .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3 .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第三种:抒情方式1、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
12、,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高考常考) 第四种:结构(构篇)方式:对比,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第五种类型:语言炼字类常式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变式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炼实词: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词,叠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语(自,孤,独,冷等)。 化动为静或化静为动。炼虚词:数词,连词,副词等。炼押韵(平仄):调换词序 注意:一般而言,五言诗在第三字,七言诗在第五字炼字 特别注意下面的另一种不同题型:常式问: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着眼于全篇语言风格) 变式问:这首诗歌具有怎
13、样的语言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正确解答:般从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语言特点类术语):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第六种类型:分析诗眼类(或在全篇思想内容方面,或在全篇结构形式方面) 常式问:诗中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变式问: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具有统摄(总结)作用?为什么?试题回顾.(2019新课标I卷-T14-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题许道宁画阳陈与义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
14、案】“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 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 画之精妙。(一) .(2019 新课标II卷T14-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 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答案】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 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二) .(2019新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古代 诗歌 主观题 回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