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文复习阶段性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文言文复习阶段性检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文言文复习阶段性检测本试卷共27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课内知识积累(20分)1、(1)暴秦之欲无厌1、(1)暴秦之欲无厌(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3)胜负之数,存亡之理(4)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5)蒙故业,因遗策 (6)非抗于九国之师也(7)赢粮而景从 承天景命*景翳翳以将入(8)剽掠其人,倚叠如山2、(1)多于在庾之
2、粟粒(2)半山居雾若带然(3)人君当神器之重(4)举匏樽以相属 若属皆且为所虏 屈平属草稿未定 亡国破家相随属 (5)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7)妄是非正法3、(1)字而幼孩,遂而鸡豚(4)听臣微志,庶刘侥幸(7)厚币委质事楚 (9)审矣,何足怪乎?(6)抑本其成败之迹, (8)申父母之戒(2)故病且怠(5)平伐其功(8)若望仆不相师 (10)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而皆自于人欤(3)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6)其辞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二、文言文阅读(共4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出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接辽东,疏陈安攘十册, 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
3、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 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 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干扰盛典,蓄隐邪谋,他日 何所不至? ”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 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源、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 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
4、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后酷,多不能安其 身。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党,遂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 路顾居其半。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除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J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 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锤化民赍帑币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以久之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寻卒。(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
5、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 勋贵/簧鼓朝绅/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庆历二年,契丹来朝廷求地请婚,昌明主持接待契丹的使者,用诚信道义斥契丹使者,告诉他 利害关系,使者理亏拜服无言开口。执政者商量让契丹攻打元昊,昌明说:“契丹如果答应了我们并 且建立功劳,一定会更加骄横并且轻视我们,而求取回报也会永无休止。况且唐朝由盛转衰时,允 许吐蕃攻打朱泌,陆贽尚且认为不可以,后来才知吐蕃暗中与朱讹勾结,却假装说帮助唐朝,如今 怎么知道契丹不使用同样的计策呢”于是向皇帝进言对待契丹的总共六件事情,皇上全部依照推行。庆历七年
6、,昌明被任命为武胜军节度使兼河北安抚使。王则谋划攻占大名府在黄河两岸反叛, 并派他的同党持书信散布流言,以期能够拉拢昌明。昌明怀疑他为奸细,经过审讯拷问,他详细坦 白服罪,王则慌忙之中来不及会和同党,只能独自占据贝州反叛。昌明当即派部将王信、孟元、郝 质带兵攻打,并且亲自出城与叛贼搏斗。叛贼最终被擒,昌明立了大功。治平二年,六月昌明因病 辞官,七月戊寅在家中去世,朝廷追赠他司空兼侍中,谥号为文元。(三)10. 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服阕”的主语是陈蕃,“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的 主语是“刺史周景”,故“服阕”后要断开,所以排除A、C两项。“太尉李固表荐”的主语是“太尉 李固”,“征拜
7、议郎”的主语是朝廷,所以“征拜议郎”前要断开,故排除B项。11. B【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B项,“本为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 错,刺史,汉设立为监察郡县的官员。12. A【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A项,“因政绩清明得到执政威严的青州刺史李膺的赏识和挽错,原文是“时李膺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属城闻风,皆自引去,蕃独以清绩留”, 文中无得到李膺赏识和挽留的信息。13. (1)陈蕃借朝会之机,坚决为李膺等人申诉,请求皇上宽免他们,提升他们的官爵。(2)陈蕃一直痛恨这帮人,决心诛杀宦官,恰逢窦武也有这个打算,陈蕃于是与窦武一起谋划这件 事。坚持;原宥:谅情赦罪;之
8、:他们。【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1)因:趁着;(2)疾:痛恨;志:决心;会:恰逢,正好;谋:打算;因:于是,就。14. 宫廷争斗,宦官专权;谋事不密,走漏风声;宁折不弯,不避强权;身逢乱世,敢于直言。【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原文“而帝乳母赵姨,旦夕 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及事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闻难作,将 官属诸生八十余人,拔刃突入承明门”“夫安平之时,尚宜有节,况当今之世,兵戎未戢,四方离散, 是陛下焦心毁颜,坐以待旦之时也。又秋前多雨,民始种麦。今失其劝种之时,而令给驱禽除路之役,非贤圣恤民之意也J 蕃因
9、朝会,役,非贤圣恤民之意也J 蕃因朝会,理膺等,请加原宥,升之爵任”分析,陈蕃嫉恶如仇,直言评论沉闷的现实,和宦官同朝较量高低,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进谏,最后招致杀身之祸。【参考译文】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最初,在郡里做官,被推举为孝廉,担任郎中。遇上母亲去世, 辞官居丧。服丧期满。刺史周景召他为别驾从事。因劝谏意见不一,弃符离去。太尉李固上表荐举 他,任命为议郎,再升为乐安太守。这时,李膺任青州刺史,治政严有威名。属城听了消息的都自 己要求离去,陈蕃因为政绩清廉而留下来。郡人周疹,高洁的人士,前后郡守招请,不肯去。只有 陈蕃能够招他去。陈蕃称他的字不叫他的名(非常尊敬他)。特别为他安一张床
10、,周疹走了,就把床 悬起来。大将军梁冀威势震动天下,这时派人送信给陈蕃,托他办事,没有得到通传。使者用欺诈 的方法求得拜见,陈蕃很生气,用竹板打死了使者,因此获罪被贬为修武县令。稍得升迁,被任为 尚书。陈蕃性情严肃方正,不接待宾客,士民也敬畏他的清高。被征召任尚书令,送行的人都没走 出外城门。延熹六年(163),桓帝驾临广成苑围猎,陈蕃上疏劝谏说:“天下太平的时候,还要有节制, 何况现在用兵不止,四方百姓流离失所,这正是您伤心憔悴,夜不能入睡的时候。又恰逢初秋多雨, 是百姓开始播种的时机,反而要他们驱禽赶兽,从事开辟道路的劳役,这不是贤明圣君体恤百姓的 心啊。”奏书送上,桓帝没有采纳。自从陈蕃
11、作了光禄勋,他同五官中郎将黄琬共同掌管官吏的选举, 不偏袒权贵,因而被豪门子弟诬陷控告,获罪罢官回家。不久,征召为尚书仆射,延熹八年,代替 杨秉为太尉。陈蕃辞让说:“辨别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政,解说五典,我不如议郎王畅。 聪明豁达,文武全才,我不如不带镣铐的刑徒李膺。“桓帝不许。中常侍苏康、管霸等人再次被起用, 于是他们排挤诬陷忠良大臣,彼此阿谀勾结。大司农刘祐、河南尹李膺,都因违背皇上的意旨被判 为有罪。陈蕃借朝会之机,坚决为李膺等人申诉,请求皇上宽免他们,提升他们的官爵。反复申诉, 言辞恳切。桓帝不理,陈蕃因此流泪起身而出。窦太后执掌朝政后,陈蕃和窦太后的父亲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
12、起用名流贤士,共同参与国 家政事,天下之士无不伸长脖子盼望天下太平。然而桓帝的乳母赵媲,早晚都在窦太后身边,中常 侍曹节、王甫等同她勾结,讨好太后。陈蕃一直痛恨这帮人,决心诛杀宦官,恰逢窦武也有这个打 算,陈蕃于是与窦武一起谋划这件事。事情泄露时,曹节等人伪造太后的命令杀了窦武等人。陈蕃 当时七十多岁,听说变乱发生,率领属官和学生八十余人,一起拔刀冲进承明门,王甫于是命令逮 捕陈蕃,当天就杀害了他。史官评论说:桓帝、灵帝时期,像陈蕃这类人,都能树立好的风气名声,直言评论昏庸的风俗, 奔走于艰难险阻之中,和宦官同朝较量高低,最终招来杀身大祸,他们并不是不能洁身自守,避世 隐居。而是可怜一般世上以
13、远离尘俗为高尚,对于人伦道德却不关心。他们认为逃离尘世是不义的 行为,所以多次遭到罢免,仍然不肯离开现实;以倡导仁德之心为己任,尽管知道这条道路是漫长 的,却更加坚定。事情虽然没有成功,但他们的信义却足以扶持民心。(四)15. 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划线句子的大意是:当时,俚人的元帅王仲宣逼 近广州,并派遣部将周师举围攻东衡州。裴矩进兵击败乱军,贼军害怕,就放弃了东衡州,占据了 原长岭。句中,“周师举”是人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贼”是“惧”的主语,应与上句断 开,与下句相连。排除AB两项。16. 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D项,“古代专指臣下冒用皇上的名义
14、或礼仪、 器物”错误,古代指地位低下的冒用在上的人的名义或礼仪、器物。17. D【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D项,“又得到宇文化及、窦 建德和唐代的礼遇任用”分析错误,文中没有交代裴矩归顺唐以后,是否得到礼遇任用。18. (1)请允许我当面告知高丽使者,放他们回到自己国家,派他们告诉他们的国王,命令国王迅 速前来朝拜进见。(2)等到宇文氏失败,(裴矩)被窦建德擒获,因为裴矩是隋朝的旧臣,窦建德对 待他非常优厚。19. 如果高丽与突厥联手,将会成为隋的隐患。高丽自周代起,就接受中原政权的统治,而现在竟 然不臣服于隋。如果炀帝征讨高丽,使其臣服,就可以成就一番大业,完成
15、先帝心愿。【解析】本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 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 分析印证。裴矩主张征讨高丽,原因包括:“时高丽遣使先通于突厥”如果高丽与突厥联手,将会成为隋的隐患。“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汉世分为三郡,晋氏亦统辽东。今乃不臣,别为外域”高丽自周代起,就接 受中原政权的统治,而现在竟然不臣服于隋。“当陛下之时,安得不事,使此冠带之境,仍为蛮笳之乡乎? ”如果炀帝征讨高丽,使其臣服,就 可 以成就一番大业,完成先帝心愿。【参考译文】裴矩,字弘大,是河东闻喜人。裴矩在婴儿时就失去父母
16、,成为孤儿,到长大成人后,勤奋好 学,很爱好文章,有聪明才智。伯父裴让之对他说:“看你超凡的才识,足以成为人才,但是想要求 得为官显达,还应学习一些处理世事的学问。”裴矩开始留心世事。等到高祖受禅得到皇位,裴矩迁升为给事郎,掌管舍人要事。第二年,奉诏巡抚岭南,还未起 程,就遇上高智慧、汪文进等聚众作乱,吴越一带道路被堵塞,皇上难以派遣裴矩前去。裴矩请求 迅速出发,皇上同意。走到南康时,得到几千兵卒。当时,俚人的元帅王仲宣逼近广州,并派遣部 将周师举围攻东衡州。裴矩进兵击败乱军,贼军害怕,就放弃了东衡州,占据了原长岭。裴矩又进 兵攻破原长岭,于是斩杀周师举,接着他又从南海发兵援助广州。王仲宣因害
17、怕就溃逃了。裴矩安 抚的地区有二十多个州。等到回报皇上,皇上非常高兴,看着高颖、杨素,对他们说:“有像这样的 臣子,我还有什么忧虑的呢!”裴矩因功被授为开府仪同三司,赐封为闻喜县公,得赏布帛二千段。裴矩跟随炀帝到塞北巡视,来到启民帷幕。当时,高丽已派使者与突厥相通,启民不敢隐瞒, 便带领高丽使者前来拜见炀帝。裴矩于是上奏皇上说:“高丽这地方,本来是孤竹国,周代把它封给 箕子,汉代又把它分为三个郡,晋代也统辖辽东。现在竟然不向陛下称臣,另成为外域他国,所以 先帝对它很憎恨,想要讨伐它也很久了。陛下在这个时候,怎么能不成就大业,让这文明教化之地 仍为蛮夷落后之乡呢?炀帝问道:“怎么办呢? ”裴矩回
18、答说:“请允许我当面告知高丽使者,放他 们回到自己的国家,派他们告诉他们的国王,命令国王迅速前来朝拜进见。如果不这样的话,就应 率领突厥,马上除掉他们。”炀帝听取了这个建议。军队到了辽东,裴矩以本官身份兼任武贲郎将。 第二年,他又随军队来到辽东。裴矩因为前后到辽东参战,被迁升为右光禄大夫。当时,朝廷纲纪 不振,人们都改变了节操,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内史侍郎虞世基等当权执政,文武百官也多因行 贿受赂而闻名,只有裴矩还保持原来的节操,没有贪赃枉法的名声,因此被人们称颂。在宇文化及叛乱之时,裴矩早晨起来前去上朝,走到坊门,遇到几个叛逆党徒,他们挟持裴矩 的马到孟景的住处去。叛军们都说:“这与裴黄门无
19、关。“不久,宇文化及带领一百多人马来到,裴 矩迎接拜见,化及安抚宽慰他,让他参与商定礼仪制度。宇文化及僭越皇位,让裴矩担任尚书右仆 射,加授光禄大夫,封他为蔡国公,担任河北道安抚大使。等到宇文化及失败,裴矩被窦建德俘获, 因为裴矩是隋朝老臣,窦建德优厚地对待他。由于窦建德出身于群盗,没有礼节,裴矩给他制定朝 纲制度。一个月之内,典章法度就已经很齐备,就像君王一样。窦建德非常高兴,经常向裴矩询问曹旦的长史李公淹、大唐使者魏徵等人劝说曹旦和齐 于是让裴矩把八枚传国玉玺,交给魏征和李公淹,将曹旦的长史李公淹、大唐使者魏徵等人劝说曹旦和齐 于是让裴矩把八枚传国玉玺,交给魏征和李公淹,将要事。窦建德在武
20、牢兵败,将帅不知归从谁, 善行归顺大唐。曹旦等人听从了他们的劝告, 靖山以东的土地全部归于大唐。三、情景默写20 (1)20 (1)22、(3)(5)(7)(1)(3)(5)(7)(1)(3)(5)(7)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其文约其辞微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2)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小学而大遗(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4)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触胪千里旌旗蔽空 位卑则足羞,官盛
21、则近谀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屈原放逐乃赋离骚(4)族秦者秦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6)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刻鹄不成尚类鹫画虎不成反类狗四、语言运用23.D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先品再闻”语序不当,按照逻 辑关系及后文“香气浓,茶味纯应先“闻”再“品”;二是“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缺少宾语中 心语,应改为“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效”或“还能健脾养胃、滋补长寿”。故选D。24 .A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不仅更” 构成递进关系,应先说“体现了现代
22、人”,再说“是全社会”;二是搭配不当,“古老中国智慧 精髓”与“蜕变”不搭配,可将“蜕变”改成“转化”。综合分析,A项修改最恰当。25 .删去“大多”;在“零碎时间”后加“的优点”;“并非是”改为“并非”或“并不是”; “造成”改为“养成”。(每处1分)【解析】 大多以为主”句式杂糅;“同时还有”成分残缺;“并非是”重复赘余, “非”有“不是”的意思;“使人造成了一种惰性依赖”搭配不当。26 .删去之所以”或“的原因” ;() “如果”改为“既”怎删去“引起”或“导致”;删去“切 勿”或“不要”。(每处1分)【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之所以的原因”句式杂糅;关联词使用 错误,
23、此处前后语意表并列,不是假设关系;“引起”和“导致”重复;“切勿不要”否定失当,不合 逻辑。五、27、作文【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两则材料的内容都不难理解,相似之处为:他们有用血与肉换来 的让我们仰视的荣誉,却没有将其视为谋取功名利禄的资本;他们能从容坦荡地做好从军人到农民 的角色,却没有丝毫的愤慨与不平;他们默默忍受着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艰难困苦,始终没 有改变自己身为党员的笃定信仰审题时,应找到二者的勾连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提升。最好不要走一则材料一个观点的“路子”,因为,此种做法很容易偏离题意。不管立意如何,考生要 尽可能展现自己的思维深度,从个人迈向家国,从精神上的认
24、识迈向行动上的执行,从小的方面扩 展到大的格局,但避免说空话、套话、大话,避免喊口号。另外要注意写作者的身份为“新时代青 年”,考生写作时要有身份代入意识;“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你,有怎样的思考? ”写成议论说理性文 体比较合适。参考立意:怀大爱心,做小事情;笃定而前行:英雄不老;精神不灭励后人;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参考例文】扬时代英雄精神,助力中华民族兴盛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扬时代英雄精神,助力中华民族兴盛“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 关”,吟的是戴叔伦不惧生死的爱国情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诵的是陆游出师北 伐的雄心壮志;
2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歌的是杜甫忧国忧民的无私大爱。时代 英雄的光辉精神,不仅深藏于古代文人骚客的诗情画意中,时至今日仍以鲜活的笔触描绘我们奋斗 前进之路,李文祥和张富强隐姓埋名,他们是我们的时代英雄。我们应传承发扬时代英雄精神,勇 立潮头,助力新中国兴盛蓬勃。弘扬时代英雄精神,需要树牢坚韧不拔的远大志向。苏轼曾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 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这是苏轼奋斗终生的真实写照。他上任不久,便遇变法,宁丢官弃爵仍坚 守志向,反对变法。后屡次贬黜,却依旧以民之事为志,于愤懑郁结之际造福百姓。守望初心,坚 持志向,定能发光发热,流芳百世林,若其放弃懒散,却只会暗
26、淡于世。从破土而出,生根发芽, 开花结果,最终茁壮成长为苍天大树是一个漫长美妙的过程,需要坚持目标,奋斗终身去实现。学 习时代英雄的坚韧奋斗精神,方能破茧成蝶,继往开来。弘扬时代英雄精神,需要怀揣淡泊名利的安定之心。名利如浮云,终为南柯一梦,唯有淡泊名 利,方能获得长足安定,贡献于世。“三无科学家”屠呦呦一生致力于青蒿素研究,科研事业,不只 是为了诺贝尔奖的荣誉表彰,而是为了破解困扰人类多年的疟疾治疗难题,得以拯救疟疾者。反观 如今社会的个别群体,乐于建功善于邀功而忘乎所以,或政绩观错向,或藏污纳垢,最终沉迷堕落 深渊,难以生存,只能缴械投降,甚至遗臭万年。这一正一反的事例,揭示了淡泊名利的无
27、私价值 所在。唯有做到淡泊以明志,方能坚守初心原则,实现人生价值,造福于万千家,因此要怀揣一颗 淡泊名利的安定之心,弘扬时代英雄之精神。弘扬时代英雄精神,力行无私奉献的至善乐事。时代英雄最震撼人心的便是其无私奉献,造福 社会,为国利民之事。张玉滚甘做十八弯山路的一轮明月,照亮贫困山区学生的暗淡,传道授业; 苏和甘做大漠深处的一道绿色屏障,抵挡荒芜黑城的寂戈壁,植树造林;袁隆平甘做田间地头的一 锄一锹,耕耘万人民生命的来源,身体力行。这些时代英雄秉持着上善若水,润泽万物的高尚情怀, 为教育事业塑造优秀学子,为生态建设点亮绿意生机,为农业发展贡献一生。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追 梦人,更应立足平凡角色,撰
28、写量身剧本,演绎不平凡的作品,力行无私奉献之事,弘扬时代英雄 精神。时代英雄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和一个社会的价值楷模,为国为民,造福于世。我们唯有锲 而不舍追求远大志向,不计浮云淡泊名利,立足自身默默奉献,方能弘扬时代英雄之精神,助力民 族兴旺,国家富强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喝勋贵/簧鼓朝绅/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 勋贵/簧鼓朝绅/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 勋贵/簧鼓朝绅/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
29、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的忠心,即便对郑承宪这样的国戚,也大胆揭发 对方为非作歹,包藏祸心,幸而皇上并未因此发怒。B.陈登云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他在朝既久,发现诸多问题,于是奏告一干大臣,其中有些人 因此遭到贬职或罢免,以至朝廷
30、大官们都很畏惧他。C.陈登云上疏指出,选才慎于始进。他认为二十年来,刚直者很少被提拔进京,在朝着却背公结党, 谄媚权贵,与其误用后罢免,不如进用时慎重。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锦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贾昌明,字子明,其先南皮人。少则庄重谨密,治经章解句达,老师宿学,誉叹以为贤己。孙 爽领国子监,一见待以公相,数言其学问当在入主左右。天禧元年,献文章,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除常州普陵县主簿。景佑元年,积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乃始置崇政殿说书,而以其为之。昌明于传注训诂不为曲释至
31、先王治心守身经理天下之意指物譬事析毫解缕言则感心自仁宗即位,大臣或操法令断天下事,稽古不至秦、汉以上,以儒术为疏阔,然上尝独意乡尧、舜、三代,得昌明以经开 说,则慨然皆以为善,而昌明由此显矣。未几,遂以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权和吏部。河北虫旱,以昌明安抚,举能讪奸,于利害多所 兴除。又以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刘平为西夏元吴所得,边吏以降敌告,议收其族,昌明言:“汉杀 李陵母妻子,陵不归而汉悔;真宗抚王继忠家,后赖其力,且平事固未可知。”乃不果收。庆历二年,契丹来求地请婚,昌明主其使,责以信义,告之利害,客细服不能发口。执政议使 契丹攻元昊,昌明曰:“契丹许我而有功,则必骄以弱我,而责报无穷已。且唐
32、中极衰时,听吐蕃击 朱泄,陆贽尚以为不可,后乃知吐蕃阴与讹合,而阳言助国,今独安知契丹计不出此? ”乃言所以 待契丹者凡六事,上皆行其策。七年,乃除武胜军节度使兼河北安抚使。王则谋举大名府反河南、北,使其党挟书妄言,冀得 近昌明,昌明疑其为奸,考问具服,则惶急不及会,独婴贝州以反。昌明即使部将王信、孟元、郝 质驰兵操攻,且自出搏贼。贼所以擒灭,功居多。治平二年六月告疾,七月戊寅薨于第,赠司空兼 停中,谥曰文元。(节选自王文公文集)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昌明于传注训诂/不为曲释/至先王治心守身经理天下之意/指物譬事/析毫解缕/言则感心B.昌明于传注训诂/不为曲释至先/
33、王治心守身经理天下之意/指物譬事析毫/解缕言则感心 C昌明于传注训诂/不为曲释至先/王治心守身经理天下之意/指物譬事/析毫解缕/言则感心 D.昌明于传注训诂/不为曲释/至先王治心守身经理天下之意/指物譬事析毫/解缕言则感心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簿,文官名,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B.三代,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c.权判,兼职代理官职,与摄、署同。D.契丹,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后改为金。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昌明性情庄重,治学严谨。他对经书的理解让一些饱学之士自愧不如,连国子监的孙爽也认为,
34、凭他的学问应该常伴皇上身边。B.贾昌明熟通历史,直言敢谏。在担任御史时,他借助李陵和王继忠事件,力排众议,为被俘边将 刘平辩解,最终救下了刘平全家。C.贾昌明老成谋国,虑事深远。他敏锐的洞察出契丹攻打元昊是一场骗局,并以唐朝的史实证明, 契丹在勾结元昊,共同欺骗宋国。D.贾昌明文武双全,有勇有谋。在平定王则的叛乱中,他先发制人,指挥若定,并亲自出马,擒住 叛贼,立下了大功。(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 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时李膺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 属城闻风,皆
35、自引去,蕃独以清绩留。郡人周黎,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 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 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稍迁,拜尚书。性方峻,不接宾客,士民亦畏其高。征为 尚书令,送者不出郭门。延熹六年,车驾幸广成校猎。蕃上疏谏曰:“夫安平之时,尚宜有节,况当今之世,加兵戎未戢, 四方离散,是陛下焦心毁颜,坐以待旦之时也。又秋前多雨,民始种麦。今失其劝种之时,而令给 驱禽除路之役,非贤圣恤民之意也。”书奏不纳。自蕃为光禄勋,与五官中郎将黄琬共典选举,不偏 权富,而为势家郎所谓诉,坐免归。顷之,征为尚书仆射。八年,代
36、杨秉为太尉。蕃让曰:“齐七政, 训五典,臣不如议郎王畅。聪明亮达,文武兼姿,臣不如刑徒李膺。帝不许。中常侍苏康、管霸等 复被任用,遂排陷忠良,共相阿媚。大司农刘祐、河南尹李膺,皆以忤旨,为之抵罪。蕃因朝会, 固理膺等,请加原宥,升之爵任。言及反复,诚辞恳切。帝不听,因流涕而起。窦后临朝,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征用名贤,共参政事,天下之士莫不延颈想望太平。 而帝乳母赵娇,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蕃常疾之,志诛中官, 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及事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 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遂令收蕃,即日害之。论日:
37、桓、灵之世,若陈蕃之徒,咸能树立风声,抗论憎俗。而驱驰险厄之中,与刑人腐夫同 朝争衡,终取灭亡之祸者,彼非不能洁情志。愍夫世士以离俗为高,而人伦莫相恤也。以遁世为非 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节选自后汉书陈蕃传)1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OA.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 迁/为乐安太守B.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 迁/为乐安太守C.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
38、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 迁为乐安太守D.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 迁为乐安太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后被举荐的人亦称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C.七政,是中B.刺史,官名,汉始设,本为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宋元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古代天文术语,说法不一,可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D.论,也称评、赞、诠、叙、议、述,名称不一;总称论赞,指附在史传后的评语。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39、A.陈蕃为官清峻,士民敬畏。因政绩清明得到执政威严的青州刺史李膺的赏识和挽留;陈蕃不接 待宾客,为人清高,故其升迁后送行者不敢出外城以相送。B.陈蕃直陈时政,忠君为国。皇上驾临广成苑打猎,陈蕃认为现在非太平之时,且令百姓为打猎 驱禽除路,有违圣明君主体恤百姓之意,上疏表示反对。C.陈蕃敬才礼贤,正直低调。对高洁之士周理敬重有加,专门为他准备一床榻;皇上让他担任太 尉之职时,陈蕃认为自己才能不如王畅、李膺,予以推辞。D.陈蕃不避强权,刚正不阿。拒绝大将军请托,主持人才选拔,不偏袒权富;面对宦官掌权、陷 害忠良的局面,陈蕃犯颜直谏、以身试险,直至最后遇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0、8分)(1)蕃因朝会,固理膺等,请加原宥,升之爵任。(2)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14、陈蕃“终取灭亡之祸”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题。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也。矩襁褓而孤,及长好学,颇爱文藻,有智数。世父让之谓矩曰: “观汝神识,足成才士,欲求宦达,当资干世之务。”矩始留情世事。及高祖受禅,迁给事郎,奏舍人事。明年,奉诏巡抚岭南,未行而高智慧、汪文进等相聚作乱, 吴越道闭,上难遣矩行。矩请速进,上许之。行至南康,得兵数千人。时俚帅王仲宣逼广州遣其所 部将周师举围东衡州矩进击破之贼惧释东衡州据原长岭又击破之,遂斩师
41、举,进军自南海援广州。仲宣惧而溃散。矩所绥集者二十余州。及还报,上大悦,顾谓高颍、杨素曰:“有臣若此,朕亦何忧!” 以功拜开府,赐爵闻喜县公,贲物二千段。从炀帝巡于塞北,幸启民帐。时高丽遣使先通于突厥,启民不敢隐,引之见帝。矩因奏状曰:“高 丽之地,本孤竹国也。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汉世分为三郡,晋氏亦统辽东。今乃不臣,别为外域, 故先帝疾焉,欲征之久矣。当陛下之时,安得不事,使此冠带之境,仍为蛮笳之乡乎? 帝曰:“如 何? ”矩曰:“请面诏其使,放还本国,遣语其王,令速朝观。不然者,当率突厥,即日诛之帝 纳焉。王师临辽,以本官领武贲郎将。明年,复从至辽东。以前后渡辽之役,进位右光禄大夫。于 时皇
42、纲不振,人皆变节,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内史侍郎虞世基等用事,文武多以贿闻。唯矩守常, 无赃秽之响,以是为世所称。宇文化及之乱,矩晨起将朝,至坊门,遇逆党数人,控矩马诣孟景所。贼皆曰:“不关裴黄门 既而化及从百余骑至,矩迎拜,化及慰谕之,令矩参定仪注。宇文化及僭帝位,以矩为尚书右仆射, 加光禄大夫,封蔡国公,为河北道安抚大使。及宇文氏败,为窦建德所获,以矩隋代旧臣,遇之甚 厘建德起自群盗,未有节文,矩为制定朝仪。旬月之间,宪章颇备,拟于王者。建德大悦,每谄 访焉。建德败于武牢。群帅未知所属,曹旦长史李公淹、大唐使人魏徵等说旦及齐善行令归顺。旦 等从之,乃令矩与徵、公淹领旦及八玺,举山东之地归于大
43、唐。(选自隋书裴矩传,有删改)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俚帅王仲宣逼广州/遣其所部/将周师举围东衡州/矩进击/破之贼/惧释东衡州/据原长岭/ B.时俚帅王仲宣逼广州/遣其所部将周师举围东衡州/矩进击/破之贼/惧释东衡州/据原长岭/C.时俚帅王仲宣逼广州/遣其所部将周师举围东衡州/矩进击破之/贼惧/释东衡州/据原长岭/D.时俚帅王仲宣逼广州/遣其所部将周师/举围东衡州/矩进击破之/贼惧/释东衡州/据原长岭/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受禅,原指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后来指王朝换代,新皇帝接受旧帝禅让的帝位,也有以
44、禅让 之名,行夺权之实的。B.岭南是对我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概称,历史上各朝代对其建制划分和称谓有很大不同,现在 指两广、海南、港澳等地。C.冠带原指帽子和束腰用的带子,后引申为礼仪教化之意。裴矩用“冠带”与后文的“蛮貂”对 比,以显示征讨高丽的必要性。D.僭,超越本分的意思,古代专指臣下冒用皇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等,封建王朝称割据对立的 王朝为“僭伪”。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裴矩颇有才学,参与制定礼仪。他长大后喜欢学习,爱好文辞,伯父裴让之对其寄予厚望;被 窦建德俘获后,他用时不到一个月就制定出了较为完备的典章制度。B.裴矩巡抚岭南,安抚集聚州地
45、。吴越一带因叛乱道路阻闭,皇上未敢遣行,裴矩却请求速往, 凭借几千人的军队大败贼军,安抚聚集了二十余州,皇帝大为赞赏。C.裴矩遵守常法,没有贪赃纳贿。朝廷纲纪混乱,宇文述和虞世基执掌政事,很多文武官员因为 行贿受赂而闻名,只有裴矩坚守节操,没有贪赃枉法之名而被称赞。D.裴矩历经数朝,受到礼待厚遇。在隋代时,他因建立功勋,或官职得到晋升,或被赐予爵位和 丰厚财物;隋亡以后,又得到宇文化及、窦建德和唐代的礼遇任用。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请面诏其使,放还本国,遣语其王,令速朝观。(2)及宇文氏败,为窦建德所获,以矩隋代旧臣,遇之甚厚。19、裴矩主张征讨高丽的原因是什么
46、?请简要概括。(3分)“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三、课文默写 20、(1)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 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取得更显著的成效。取得更显著的成效。后由此得出结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论:(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 “, ”这两个 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 骚作铺垫。(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练、用 辞精至U的两句是,”。(4
47、)韩愈在师说中指出,为师者要重视“道”,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传道解惑,“”是非常不明智的。(5)在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了郦道元记 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 要性。(6)在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略带反问的疑问句指出“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 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这样做是不可以的”的句子是:,(7)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 的感受的句子是:, o21、(1)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 O(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两句写出了自己 与神仙相交、与明月永存的理想。(3)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 是.(4)谏太宗十思疏用设喻来说明不居安思危、戒奢行俭,就做不到积累德义的句 子:, O(5)在阿房宫赋中,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依山而建的楼阁密集、高耸的两句是(6)如果要告诫人们注重细节,防微杜渐,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患,可以借用欧阳”这两句话。”这两句话。修伶官传序中“(7)历史启示我们,要想使国家安定,江山永固,就必须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