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蚕的生长变化.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年级科学下册蚕的生长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下册蚕的生长变化.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校 教师电子备课教案教学内容蚕变了新模样课 型新课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变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个形态。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2. 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3.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过程与方法:1.观察、猜测和描述蚕蛹和蚕茧。 2. 估计蚕丝的长度和抽取蚕丝。 3.用画图、语言文字记录和交流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动物研究的兴趣。 2. 理解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环境,并可以通过技术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3.对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创造发明及对世界作出的贡献表示敬佩和自豪。重
2、 点 观察蚕蛹的形成过程难 点 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测量茧的长度的方法。教学课时数1授课时间4.1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蚕茧,放大镜,小剪刀,手电筒。 教师演示器材: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教学过程教 学 活 动二次备课一、教学导入同学们蚕吐丝了,丝把蚕严严地包裹了起来。蚕为什么要做个茧把自己包起来 ?茧里的蚕变成什么样子了?下来我们就来进行观察。 二、学习新课 1.观察蚕蛹 蚕吐丝把自己裹了起来,结茧后就看不见蚕了。蚕变成了什么样呢?茧里面的蚕还活着吗?这是学生们非常好奇的问题。希望学生们能作出猜测,同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对蚕蛹的观察要提出的五个问题进行。(1)蛹的
3、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 还能找到眼睛和足吗?身上的环节还在吗? (3)蛹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 (4)在剪开的茧里还发现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 (5)其他发现。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的重点是蚕蛹的身体与蚕进行较,突出蛹是蚕的幼虫阶段和成虫阶段的过渡,既保留有幼虫时期的特点,又有成虫时期的特点。剪开茧观察,蚕蛹的体形粗短,像一个纺锤,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腹足、尾足消失。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从第27个腹节两侧都有发达的气门。蚕蛹的身体与蚕相比较,身体缩短,颜色由白色变成了深褐色,还能找到眼睛和胸足,身体上的环节减少,腹部的足消失,但气门还
4、在。已有翅的雏形,长出来复眼,出现了触角。第三个问题的实质是蚕蛹还有生命吗?答案是蛹还有生命,因为蛹一般情况下不动,但当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动。2.观察蚕茧和蚕丝 第一,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测量茧的长度,统计全班同学的蚕茧大小、颜色,挑出最大和最小的蚕茧,它们分别长多少,宽多少?(这个活动的日的意义在于对蚕茧有一定的认识。蚕茧的大小和重量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标准,蚕茧的大小和重量与蚕的生长发育有关。) 第二,指导学生进行拉蚕丝的活动。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使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活动的意义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蚕丝的长度和质地,了解抽取蚕丝织成丝绸的可能性。(拉丝的活动对学生来说,既感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科学 下册 生长 变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