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期末整理(1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期末整理(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期末整理(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期末整理-第 15 页第一章1、公共组织的特征 P2(1)公共组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为基本职责(2)公共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3)公共组织通过行使公共权力来管理公共事务(4)公共组织的活动必须依法进行并受到高度监督(5)公共组织的政治性倾向以及行为的强制性和权威性(6)公共组织的目标不易计量及责任的多元化2、公共组织的界定。P4。(能够判断具体的组织属于哪一类组织,例如宋庆龄基金会属于哪类组织)公共组织的范围3、事业单位与政府组织相比的财务特征P13 业务只能多元化和多样化 资金供应渠道多样:财政、捐赠、有偿服务收入、借款等 财务核算内容有所不同。事业单位以
2、核算收支余超为主,政府组织单位以收支作为财务核算的中心。 资金补偿程度不同。政府组织单位的资金耗用是不进行任何收付补偿的,而事业单位则需依照具体情况而定 专用基金提取不同。政府无须提取专用基金,事业单位需要从收入或结余中提取一部分资金作为积累。4、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特征。P14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并非为了取得经济回报,不参与净资产分配。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资金和财产的提供者是以民间的身份出现的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活动以生产精神产品和从事社会服务活动为主,同时也存在投资、筹资活动以及附带的一些生产经营活动。第二章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理论1、 公共组织财务活动
3、P25 预算资金收支活动(主体)。公共组织预算资金的取得与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收支活动,就是公共组织预算收支活动。 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补充)。它不是有关部门或单位自有资金,必须纳入财政管理,由财政部门通过财政专户统一核算、集中管理 经营活动(并非所有组织都有此类活动)。部分公共组织为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增加单位收入,利用闲置的场地、房屋等依法开展的经营活动,从而将这些非经营性资产转作了经营性资产。三方面的财务活动,不是相互割裂、互不相关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其中,预算资金收支活动时公共组织财务活动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履行职责、完成行政事业任务的重要保障。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时财
4、政预算的补充,对正确处理和调整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国家与职工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经营收支活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一种现象,是使各公共组织逐步走向市场的一种有效途径。三者即相互联系,又由一定区别,共同构成了公共组织的财务活动。2、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特点P27政策性强;以预算管理为中心,主要是指政府和事业单位;涉及面广,牵涉利益关系广,管理范围广;类型的多样性,所有制类型、业务性质、经费来源、服务提供方式等多样化;国家财政拨付全部或部分经费3、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原则P32依法理财原则。依法理财是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应遵循的
5、基本原则;勤俭节约原则。区别轻重缓急,反对铺张浪费;量入为出原则。数量上、时间上的强调;效益原则。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原则;责任性原则4、 财务分析方法 P46财务分析方法是根据有关信息资料,运用特定方法,对公共组织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项工作。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掌握公共组织各项财务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评价公共组织财务状况,衡量公共组织工作绩效,研究和掌握公共组织财务活动的规律性,改善公共组织财务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提高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公共组织财务目标的实现。第三章 预算管理1、 哪些应当编制行政单位预算?哪些需编制事
6、业单位预算?P52实行行政单位预算的包括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列为行政编制并接受财政拨款的社会团体和未列入行政编制但完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其他单位。实行事业单位预算的包括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事业单位,以及接受国家经常性自助的社会团体等组织。2、 政府组织单位预算的内容。P54行政单位收入预算。包括财政预算拨款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从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预算外资金收入(是指行政单位按照规定从财政专户取得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经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而由行政单位按照计划使用的预算外资金)和其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有偿转让收入、出租出借收入、报损残值变价收入、利息收入、
7、服务性收入)等项内容行政单位支出预算。包括经常性支出(工资、补助、福利等)、专项支出(行政单位为完成专项或者特定工作任务发生的支出)和自筹基本建设支出(经依法批准用财政预算拨款以外的资金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等项内容。3、 事业单位的单位预算内容P55事业单位的收入预算。分为财政补助收入和非财政补助收入两部分。其中非财政补助收入包括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等项内容。事业单位的支出预算。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自筹基本建设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和上缴上级支出等项内容。4、 公共组织预算编制的原则P56政策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数字的依据必须真实可靠,计算正确。完
8、整性原则;量力而行、收支平衡、不打赤字预算的原则;统一性原则5、 公共组织预算管理办法P57(1)政府组织的单位预算管理办法。收支统一管理。就是将单位的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都纳入单位语段管理体系,进行统一管理。定额、定项拨款。定额拨款是按现实标准确定支出水平,适用于经常性支出。定项是指财政部门对政府组织的单位为完成某一专项或特定工作任务专门安排的经费拨款额度。超支不补,结余留用。(2)事业单位的单位预算管理办法由三种预算管理形式,即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转变为“收支统管”的模式核定收支。是指全面核定事业单位的全部收支,并将其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筹安排。定额、定项补助或上缴。(书本上位预算缴拨
9、款,这个观点是课件上的)定额补助:如年均经费;定项补助:如某些特定项目的补助;预算上缴:针对收入超出支出较多的单位,比例或定额上缴超支不补,结余留用。6、 什么是定员?什么是定额?什么是定员定额?定员即定编,它是国家编制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对单位规定的人员编制和定员比例所规定的人员指标额度。定额主要是指确定预算的经费开支定额,即经费预算定额。它是根据各单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对其财力和物力的消耗、补偿、配备、利用等方面所规定的经济指标额度。定员定额是确定公共组织人员编制额度和计算经费预算中有关费用额度标准的合称,是公共组织预算编制的依据和财务管理的基础,是最主要的单位财务管理规范。7、单位预算编制
10、的方法P67(什么是增量预算法,什么是零基预算发,两种方法的对比)增量预算法。这是公共组织编制预算最普遍的方法,是以当年预算的具体数字为基础,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和计划期各项业务的的可能增减变动情况来确定下一年度预算比上年预算的增减变动额。零基预算法。一切从零出发,以零为起点,即以无费用、无服务、无成本、无收益作为预算的起点,从根本上考虑各费用项目的必要性与规模。两种方法的对比第一, 增量预算法从原有的基础出发来考虑各费用项目的增减变动。而零基预算法则是在零的基础上考虑各项费用支出是否合理。第二, 增量预算法要求对新的、未进行过得经济业务活动在列入预算时,必须首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而对目前正进行的
11、经济业务则视为当然,不再进行分析。零基预算法要求对一切经济业务,无论是否进行过,都要重新审查每项活动对实现组织目标的意义和效果。第三, 增量预算法从预算金额角度考虑问题。零基预算法从业务角度考虑问题。第四, 对新增加德业务活动,增量预算法只从新增加业务本身考虑问题。零基预算法要求对于所有的业务活动,都必须从整体利益考虑,按照业务的重要程度来分别对待。注:目前,公共组织的财务预算一般采用增量预算的编制方法。7、 行政单位收入预算的编制P70 财政预算拨款收入。财政预算拨款包括经常性经费拨款和专项经费拨款两部分。 预算外资金收入。包括由财政专户拨付的预算外资金收入以及经财政部门核定实行结余上缴财政
12、专户或按规定直接留用预算外资金数,反映本预算年度可以由单位支付使用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全额。 其他收入。其他收入反映非独立核算机构取得的各项收入以及其他服务性收入等,内容包括固定资产有偿转让收入、出租出借收入、报损残值变价收入、利息收入、非独立核算单位的刊物发行收入、服务性收入等其他收入的数额及用途。8、 行政单位支出预算的编制。P70经常性支出。这是维持单位日常运转所需要的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和共用经费两个方面。前者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和社会保障费,后者包括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和其他费用项目。专项支出。主要包括大型设备购置费、大型修缮费、大型会议费和专项业务费
13、,按照支出用途分别编制到有关项目,如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等。自筹基本建设支出。是行政单位经批准用财政预算拨款收入以外的资金安排自筹建设发生的支出。9、 事业单位收入预算的编制P79 财政补助收入。财政补助收入只能用于安排事业支出。 非财政补助收入。包括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10、 事业单位支出预算的编制P80事业支出。可以划分为人员支出(工资、津贴、补贴和职工福利补助部分的支出)和公用支出(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和其他费用等)两部分;经营支出;自筹基本建设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11、 单位预算流程图。(两上两下)P88二
14、上上报建议上报预算下达控制单位变编报预算建议数财政部门审核单位预算建议数单位编报预算数财政部门审核单位预算数单位执行预算批复预算一上一下二下12、 公共组织的预算调整P90(要能够判断)预算的追加或追减。需审批或备案;预算科目之间的留用。要审批,预算金额不变;单位预算的划转。由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会同办理;预算划转要将全年的预算收支,包括已经上交的预算收入和已经拨付的预算资金金额划转。第四章 收入管理1、 公共组织收入的分类P98政府组织收入的分类。包括财政预算拨款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事业单位收入的分类。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
15、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分类。一、按照收入的来源,分为捐赠收入、会费收入、销售商品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收入;二、按照收入的使用是否存在限制,分为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限定收入包括时间限定、用途限定和双重限定)三、按照收入的性质,分为交换交易收入和非交换交易收入(非交换交易收入如:捐赠、政府补助等)2、 财政拨款收入的内容P100(能够判断哪些是财政拨款收入)政府组织的财政拨款收入。(行政管理费:人大经费、政府机关经费、政协经费、中国共产党机关经费、民主党派机关经费、社会团体机关经费;公检法司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检察院支出、法院支出、司法支出、监狱支出、劳教
16、支出;外交外事支出:外交支出、国际组织支出、偿付外国资产支出、地方外事费)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收入。注:不包括财政对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教育事业费、文体广播事业费、科学事业费、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卫生经费、工业交通等部门的事业费、流通部门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政府补助收入。3、 关于经费的领拨可能会有小题,自己浏览一遍4、 判断哪些是事业收入、哪些是经营性收入P111事业收入的具体内容:文化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包括:演出收入;演(映)出分成收入;技术服务收入;委托代培收入;复印复制收入;无形资产转入收入;外借人员劳务收入;合作分成收入;科学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
17、包括:科研收入;技术收入;学术活动收入;科普活动收入;试制产品收入;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事业收入。包括:教学收入,即学费、培训费、住宿费和其他教学收入;科研收入,即转让技术成果、承接科技项目、开展科研协作、进行科技咨询和其他科研活动取得的收入;中小学校的事业收入。包括: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缴纳的学费;借读学生缴纳的借读费;住宿学生缴纳的住宿费;按照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的其他费用;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包括:广告收入;节目交换收入;合作合拍收入;节目传输收入;门票收入;技术服务收入;无形资产转让收入;体育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包括:竞技体育比赛收入;门票收入;出售广播电视转播权收入;广告赞助
18、收入;体育技术服务收入;体育相关业务收入;无形资产转让收入文物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包括:门票收入;展览收入;文物勘探发掘收入;文物维修设计收入;文物修复复制收入;文物咨询鉴定收入;影视拍摄收入;文物导游收入;无形资产转让收入计划生育事业单位的收入。包括:技术服务收入;病残儿鉴定收入;代培进修收入;宣传品制作收入;无形资产转让收入。经营收入的概念:是指事业单位在专项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经营收入的特征:经营收入是开展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而不是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例如:科研单位对社会开展咨询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属于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而科研单位为有
19、关单位提供科研服务取得的收入,只能作为事业收入处理。经营收入是非独立核算单位开展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而不是独立核算单位开展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例如:如果高校的食堂、车队等后勤单位,不单独设置财会机构,不单独计算盈亏,如果其对社会开展了有关服务活动,这种活动则属于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其对社会服务取得的收入及其支出,报由学校集中进行会计核算,这部分收入和支出应当作为营业收入和营业支出处理。5、 经营收入管理的要求。P114正确处理主营业务与附营业务的关系;划清经营收入和事业收入的界限;经营收入要纳入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领取营业执照,照章纳税;按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报批手续6、 预算外资金收入的内
20、容P116(哪些预算外资金构成收入,哪些不构成)行政性收费;事业服务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如:公路养路费、内河航道养护费、车辆购置附加费、铁路建设基金、公路建设基金、教育事业附加费等。主管部门依照国家规定从所属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集中的管理费及其他资金;用于乡镇政府的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其他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社会保障基金7、 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管理制度P118财政部门设立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规范收入收缴程序。一、直接缴库。缴款人根据缴款书直接到代理行缴款。二、集中汇缴。执行单位收款后再到代理行缴款。健全票据管理体系。实行收缴分离、票据分离的管理办法。收入收缴的监管。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21、要切实加强对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的监督管理。8、 预算外资金的财务处理要求P121第一、 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能直接作为执行单位的收入。第二、 严禁将预算外资金转交非财务机构管理、设账外账、设“小金库”和公款私用第三、 实行预算外资金单独核算和平衡。坚持先收后支、量入为出、自求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9、 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P123严格行政事业性收费立项审批制度。严格执行中央、省两级审批的管理制度;明确收费权限;严格收费项目和标准,并实行公开化;实行收费许可证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实行票据使用单一化第五章 支出管理1、 支出的分类P132 按支出用途分类。公共组织支出可以分为人员支出和
22、公用支出。人员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政府组织人员支出不含助学金)等项支出。公用支出主要包括: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其他费用等项支出。按支出性质分类。政府组织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专项支出和自筹基本建设支出。事业单位分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的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和自筹基本建设支出。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费用分为: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筹资费用和其他费用。此外为了加强内部管理还可以同时按照费用的性质进行分类,分为人员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租金、水电费、邮电通信费、资产减值损失、利息费用、税收费用2、 经费支出的管理要求P13
23、3遵守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批准的支出预算执行;各项支出要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和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加强经费开支的计划性,优化支出结构;做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强化经费开支的日常管理;加强资金使用效益的考核与检查,强化财务管理监督控制职能3、 人员经费的内容P135人员经费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政府人员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和工龄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固定工资与国家规定比例的津贴)、补助工资(如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府特殊津贴、各类学校的教龄津贴、班主任津贴、军人津贴、运动员津贴和其他各种补贴)、其他工资(指在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外,发给在职人员属于国家规定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 组织 财务管理 期末 整理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