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知识点(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知识点(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知识点-第 3 页鲁教版八年级第三章第一节 原子的构成知识点 一、原子的构成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3化学变化只是研究分子与原子之间的相互转化。其余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4、原子的结构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里含有带电微粒,但是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它们电量相
2、等、电性相反,恰好完全中和。原子核中,一定有质子,但不是所有的原子核都有中子:一种氢原子,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同种元素的原子有很多种,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但是中子数不同。如氢原子有三种,分别叫氕(pi)、氘(do)、氚(chun)其结构如图:原子中,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体积很小。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且分层排布。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一个质子的质量一个中子的质量 二、原子结构示意图 1、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且分层排布。1-20号元素每个电子层上最多容纳的电子个数为2、8、8。2、 当最外层电子数为
3、8个时(只有一个电子层时,电子数为2个),原子很难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称为稳定结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都是属于8电子的稳定结构(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3、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原子(大多数金属元素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个的原子(大多数非金属元素原子),易得到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 4、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三离子(重点)1定义: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2分类3离子的形成如图4离子符号的书写及意义(1)离子所带的电荷标在元素符号(原子团符号)的右上方,且电荷数在前,电性在后。如果离子只带一个单位的电荷时,电荷数1省略不写。
4、如,阳离子:Na+、Mg2+、Al3+、NH4+;阴离子:Cl-、SO42-等。(2)原子与离子可以得失电子相互转化(3)原子与离子之间通过得失电子而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质子、中子不发生得失。元素1、元素定义: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只论种类,不讲个数。(而原子既论种类,也讲个数)元素种类由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一般情况下,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就相似。(氦和铍、氦和镁是特殊的,最外层都是2个电子,但氦和铍、氦和镁的化学性质却不相似)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分子的种类改变。元素含量(质量
5、分数由大到小)顺序:地壳中:氧、硅、铝、铁2、元素符号的书写3、元素符号意义:表示一种元素(宏观意义);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微观意义)。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能代表某物质。例如: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Na:表示钠元素;表示一个钠原子;表示金属钠。元素符号前有数字(也叫化学计量数)只表示原子个数如:表示两个氢原子5Ca2+表示 5个钙离子4、宏观上物质由元素组成;微观上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4种描述方法(以水为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和氧原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物质,有2种描述方法(以汞、氯化钠为例):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5、同种元素的原子可以是不同的原子,如同位素6、元素分类金属元素(带“钅”旁,“金”和“汞”例外)非金属元素(“石”固态非金属;“气”气态非金属;“氵”液态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氪、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