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学复习资料(13页).doc





《农业环境学复习资料(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环境学复习资料(13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业环境学复习资料-第 12 页农业环境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绪论1.什么是农业环境?其特点是什么?答:环境:是一个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的客体,它与主体相互依存,它的内容随着主体的不同而不同。主体以外的一切客观事物的总和称之为环境。农业环境:指农业生物(主要是指各种栽培植物、林木植物、牲畜、家禽和鱼类等)正常生长繁育所需的各种环境要素的综合整体,主要包括水、土壤、空气、光照、温度等环境要素。特点:A、范围广阔,差异明显(改变了原来丰富多样的自然生物种群的面貌,使农业生态系统变的单调现代农业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能量和物质大量流进流出的开放系统) B、不稳定性 C、农业环境质量恶化不易察觉和恢复。(农业环
2、境质量恶化是积累性的,只有通过科学的检测和分析才能捕捉其发生变化的踪迹)农业环境的保护以预防为主。2.什么叫环境问题?它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环境问题:广义,就是由自然力或人为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狭义,只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三个阶段(1)生态环境早期破坏 (2)城市环境问题突出和“公害”加剧,又称近代城市环境问题阶段 (3)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即当代环境问题阶段3.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生态破坏农业环境污染人口问题当前我国农业环境的突出问题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这两
3、大问题. 生态破坏:a.水土流失严重 b.土地沙漠化 c.农业资源衰减(耕地面积减少、近海渔业资源衰减、草原退化、土壤肥力下降) d.湖泊面积减少,调蓄能力锐减 e.生物多样性损失严重农业环境的污染:a.受工业“三废”污染(废水,废气废渣)4.全球环境问题对农业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酸雨、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答: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CO2浓度与农作物:CO2浓度的增加,将增大农作物的生产能力 气候带和农业带的移动:气候带和农业带有向两极的倾向。气候带的移动在高纬度地区表现得更加显著。无霜期延长夏季干旱化的影响:中纬度地区的生产量因夏季干旱将减少10%30%。对热带地区农业的影响:降水和
4、土壤水分的减少危害半沙漠地区农作物,由于增加了热应力,会危害热带湿润地区的农作物和家畜。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臭氧层破坏的影响: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将有所增加对生物造成影响。酸雨对植物的影响:1酸性的降雨和雾对植物的可见伤害发生在叶片和花瓣上 2酸性对农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通常将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农业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调查和检测 (2)实验和模拟(3)评价和预测回顾评价 现状评价 影响评价第二章 生态学基本原理及其在农业环境学中的应用1.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特点是什么?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有生物群体与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或者说是生态系统与无机环境
5、系统在特定时空间的组合。组成:(1)非生物部分(无机环境)日光、大气、水分、土壤及营养物质 (2)生物部分(生物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还原者)基本特点:(1)组成成分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两种物质组成,不仅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还包括无机环境中作用于生物的物理化学成分,这是与其他系统最本质的区别。(2)通常与特定空间相联系,因而能反映一定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一定空间的结构特点(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3)生态系统可分为幼年期、成年期和成熟期等阶段,即有自身发展的演替规律。(4)是一个开放系统,需要不断从外界输入物质和能量。(5)具有复杂的动态平衡特征。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6、2.什么叫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标志主要有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答:生态平衡: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标志:A通过生态系统边界的能量与物质的输入、输出要相对平衡 B从整体上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应构成完整的营养结构C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保持相对稳定。D.生态环境的协调。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火山喷发等和人为因素:物种改变,环境因素,信息系统的破坏。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系统的下列因素有关:(1)生物的种类与成分 (2)能流、物流途径的复杂程度与能量和营养物质的贮备
7、量(3)生物的遗传性和变异性 (4)信息的传递与条件 (5)物理的与化学的调节3.简述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意义。基本原则:(1)系统各种成分相互协调与补充的整体原则(2)物质循环不息的再生原则(3)物质出入和输出的动态平衡原则意义: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和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4.什么叫生物多样性?答:所谓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物种及基因的数量和出
8、现率。生物多样性通常含有三个层次: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5.简述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的关系。答:(1)古代农业来源于生物多样性(2)现代农业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过度开发土地减少野生生境 农田系统生命支持功能退化(3)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加依赖于生物多样性。6.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如何保护?保护的意义?减少原因:自然淘汰、人类干预。保护措施:(1)就地保护 (2)迁地保护 (3)离体保护作物品种及其亲缘种的收集与保存、家养动物品种的收集与保存 (4)保护区外围地带的保护意义: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核心,也是支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第三章
9、 大气污染与农业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一些物质的含量超过了大气本身的自净能力,以至于破坏人类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类、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阈值:植物在长时间接触污染物时,使植物发生伤害的污染物最低浓度。植物的抗性指数=该植物的受害浓度/紫苜蓿的受害浓度 (把紫苜蓿的抗性指数定为1)植物受害的基本类型可见危害和不可见危害影响大气污染的因素?A气象因素:1风和湍流 2温度层结与大气稳定度 3降水 4雾B地理因素:1山区地形 2海陆 3城市热岛效应C植物因素D污染物的综合效应(拮抗、协同)E工业布局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对植物影响的一般规律?答:1大气污染物侵入植物体的途径:存在于大气中的
10、各种气体、液体、固体形态的污染物,主要以气体及气溶胶状态与植物发生联系,气体以及一般小于1um的物质,能通过植物叶片气孔进入植物体内,而大于1um的物质,一般不能通过气孔直接进入,它们只能吸附在植物器官表面,在具备一定条件(如水分溶解渗透)时,也可能渗入植物组织内。因此,植物气孔是污染物入侵植物组织的最主要途径。1.大气污染对植物产生危害受哪些因素影响较大?污染物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在阈值以上才会对植物产生危害,成正相关)植物种类(敏感、抗性中等、抗性强)污染物的作用时段(白天气孔张开,大气污染物侵入容易,春夏季,植物生命活动旺盛,易侵入)气象条件(高湿高光强,气孔开放度大,易侵入)田间管理(氮
11、过多,抗性差,易侵入。钾、钙、硅供应充足,可提高抗性。营养期受污染,可增施追肥,降低减产损失)2. 比较SO2和氟化物对植物产生危害的不同之处?答:SO2对植物危害的机制:SO2对植物的危害,一般是先从气孔附近的细胞开始,逐渐扩展到海绵组织,再发展到栅栏组织,表现为细胞内叶绿体的破坏,组织失水并坏死。在外表体现出许多褐色斑点,并在叶脉间逐渐发展,由小至大。双子叶植物受SO2危害后,植物叶片上叶脉间出现伤斑,伤斑由漂白引起失绿,并逐渐呈棕褐色坏死。受害症状首先在功能叶片上表现出来。单子叶植物叶片上有点状或条状伤斑。组织脱水坏死且功能叶易受伤害。针叶树叶部的急性伤害在当年生针叶上表现为浅橘红色叶尖
12、坏死,在受伤的叶尖和正常的绿色部分之间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氟对植物的影响:受害症状表现在叶缘和叶尖部位。对植物产生的影响有:(1)抑制光合作用 (2)对植物开花和结果的抑制 (3)导致生理活性钙、镁营养元素的不足3. 简述大气氟化物对植物产生危害的机理?答:危害机制:大部分氟化物通过叶片气孔进入体内,首先在细胞液中形成氟离子,穿过细胞间隙进入导管,随蒸腾流流向叶缘和叶尖,流动过程中与Ca2+、Mg2+等离子相遇,形成难溶性物质(CaF2、MgF2)逐渐沉积在叶缘及叶尖部位。由此氟对植物产生以下不利影响:抑制光合作用 抑制植物开花结果 导致生理活性的钙、镁营养元素的不足4.大气氟化物是如何对家畜
13、和家蚕产生毒害的?如何防治?家畜通过动物的呼吸道、消化道进入机体(1)长牙病(2)骨质硬化(3)生殖障碍、怀胎困难、奶牛奶产量下降家蚕(1)中肠磷酸酯酶活性显著下降,使蚕体磷代谢失调,血液无机磷和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并会影响到呼吸作用 (2)中肠消化吸收功能减弱(3)蚕体内烯醇化酶活性也显著下降,使糖酵解过程发生障碍,造成蚕体能量代谢的紊乱防治:减少或防止污染物的排放 治理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发展植物净化 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石灰水喷洒作物植株降低氟危害的机理是什么?答:植物叶片吸收了钙,可补充因氟在叶片中的积累形成难溶性的氟化钙而导致有效态离子不足所产生的危害。同时植物体内钙离子的增加又可以更有效
14、地使氟离子转化为氟化钙降低氟的毒性,使得植物对氟的抗性明显增强。5.哪些大气污染物在植物叶片内会有明显的积累?复合污染物的作用类型有哪些?答:1加和作用AB复合影响=A的影响+B的影响2协同作用(增效作用):AB复合影响A的影响+B的影响3拮抗作用(减效作用):AB复合影响A的影响+B的影响6. 怎样正确开展大气污染对农业生物危害的调查与鉴别?答:A. 现场调查研究(1)植物发生可见伤害的区域在地理上存在着某些分布特征:1有明显的方向性 2植物伤害程度与污染源的距离有关 3离污染源的远近(2)观察植物受害的基本状况(3)观察植物伤害表现的典型症状B. 污染源调查C. 基本资料调查收集:1气象资
15、料的收集2农业生产情况D. 采样分析:1植物叶片采样分析2大气采样测定E主要大气污染物对植物危害症状图谱(生物监测)第四章 水污染与农业1.水体的含义是什么?什么叫水体污染?水体的一般意义是指水的积聚体,通常指地表水体,广义的水体也包括地下水体。环境科学中的水体,包括水、水中的溶解性物质,非溶解性的微小悬浮物,水中的生物以及底泥等。水体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改变了水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状况,使其丧失或减弱了人类的使用价值的现象。水体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退水(农业退水是指从农田流出的水)、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水体主要污染物主要分为几类?答:主要分为:化学污染物(1好氧污染
16、物2重金属3非金属毒物4酸、碱、盐类5石油类)物理污染物(6热污染)生物污染物(7病原生物)重金属指具有生物毒性的且比重大于5的金属。主要水质指标有:溶解氧、悬浮物、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细菌学指标2.COD和BOD5的定义是什么?BOD表示水中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时所需要的氧量,用mg/L表示。BOD越高,表示水中容易被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越多。BOD5:通常采用20的条件下培养5天,作为测定水体中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间,简称5d生化需氧量。COD:表示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质时所需的氧量。COD越高,表示水中有机物质越多。(重铬酸钾氧化剂测得)水体自净作用的机理有几
17、种?各是什么?答:(1)物理净化指由于稀释、扩散、吸附、沉淀等作用而使河水污染物浓度降低的作用。(2)化学净化指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使污染物转化为不溶解的物质沉淀下来或分解消失。 (3)生物净化水体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微生物以及水草、鱼类等生物。通过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使水体中的污染物分解消除,这就是生物净化。3.什么叫水体富营养化?其对水生生态系统有何影响?如何防治?答:水体富营养化指湖泊、水库、海湾等封闭、半封闭水体中接纳过多N、P等营养元素,水体初级生产力提高,某些特征性藻类(主要是蓝藻、绿藻)异常增殖,使水质恶化的过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1)引起水生生物
18、种类的改变 (2)水质碱化(3)水体产生有毒物质 (4)感官恶化,不利观光防治措施:(1)预防性措施:a.降低或消除废水中氮、磷的含量 b.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禁止生产和销售含磷洗涤剂 c.防治水土流失 d.减少湖边农田化肥的使用量(2)调节性措施:a.改变水域的水温特征(改变水域的流动性,进行水交换) b.化学方法(投加化学絮凝剂) c.生物学方法(在湖泊的浅水区种植高等水生植物,并打捞清除;放养食藻类鱼种;放养底栖水生动物) d.物理法(曝气、疏浚底泥)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污染的区别?答:1适度的富营养化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是良好的,有助于提高渔业生产产量2水体污染则不同,通常一开始就与水生
19、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下降和破坏有关3富营养化只有超过一定的适度范围后,才会构成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因此,富营养化的后果,引起水体污染。4.污水为何可以农用,农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污水农业利用主要是指经过一定处理的工业、生活污水灌溉农田、牧场、林地和休闲地等。答:污水农用可行性:(1)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植物营养物质 (2)污水可作为农业用水的可靠水源 (3)农业土壤具有极大的自净能力 (4)污水农业利用是一条处置城市、工业午睡的经济而有效的途径。 不利影响:(1)作物生长不良,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下降 (2)引起土壤污染 (3)引起地下水污染应注意以下问题:(1)控制污水源 (2)进行污水农用的合理布局
20、 (3)加强监测管理 (4)污水灌溉要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包括哪些类型?与污灌的主要区别?答: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快速渗滤流出系统(RI) (2)慢速渗滤(SR) (3)地表漫流(OF) (4)湿地系统(CW)与污灌的区别:a.对污水进行预处理 b.按要求的出水标准精心设计,有完整的工程系统c.能全年连续运行(污灌按农作物需要进行灌溉) d.种植的植物以有利于污水处理的植物为主(污灌以粮食蔬菜为主)5.如何进行水污染对农业产生危害的调查鉴定?常见的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受害作物的分布情况(2)观察作物受害状况(3)水污染原调查(4)采样
21、分析:废水采样分析,土壤、作物采样分析。6.对我国各地的污水农业利用以及污水的土地处理状况进行了解,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改进设想。第五章 土壤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土壤环境容量:土壤所允许承纳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具有限制性和可再生性。土壤环境背景值:在不受或很少受现代工业污染与破坏和不受或很少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土壤原来固有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1.土壤污染的定义和特点。土壤污染: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质的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时,就会使污染物逐渐积累,改变土壤成分的组成,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变劣,肥力下降,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特点:(1)蓄积性 (2)不可恢复
22、性 (3)隐蔽性土壤污染物的输入途径:(1)水体污染 (2)固体废弃物污染 (3)大气污染2.简述土壤环境行为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影响及其制约作用。(1)土壤有机组分的缔合。土壤有机物分腐殖物质和非腐殖物质两类,各占一半。非腐殖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多肽等,易被微生物分解。腐殖物质胡敏酸、富啡酸,是吸附缔合的主要有机组分。 缔合机制为:静电吸附反应。腐植酸通常带负电荷,可吸附大量正离子。是土壤改良的措施。 含氧功能团的络合-螯合反应。羧基和酚羟基是主要含氧功能团,羧基以离子键、酚羟基以共价键与金属离子缔合。(2)土壤矿质胶体的吸附、解吸。层状铝硅酸盐和铁、铝氧化物胶体的表面性质。土壤矿质胶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环境学 复习资料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