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doc
《五下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下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长方体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长方体认识。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立体图形,已经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系统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知识。这节课长方体认识包括两个例题,例1是探究长方体特征,例2是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共同做一个长方体框架,了解长方体棱之间关系,认识长、宽、高。教材强调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构建新知。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在这一学段要求和教材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具体情况,我拟定本节课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观察、分类、操作、
2、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长方体特征,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实践操作等活动,建立立体图形表象过程。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2、在认识长方体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合作中培养协作精神,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乐趣,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习数学信心。 教学重点是探究长方体特征和认识长方体长、宽、高。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长方体棱关系和建立初步空间观念。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低年级已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已能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在前面几册
3、又逐步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特征及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为本课时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通过前几年学习,学生已有一定听讲、观察、操作、合作、交流能力,为本课时学习提供了经验支持。但是由于学生是初次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图形,空间观念比较差,所以教学中要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上下大功夫,主要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口、动脑、动耳中自主探究新知,在探索中获取成功体验。 四、说教法与学法 儿童获得几何知识并形成空间观念,更多是依靠他们动手操作。因此我打算采用“自主操作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教学方式。在学习方式上,我设计以“操作活动”贯穿于学习始终,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分析讨论,老师
4、恰当点拨,适时引导。学生在做中观察、做中模仿、做中探究、做中发现,真正体现“做数学”理念。 五、教具、学具准备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数学学习本质是学生再创造。为此,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茶叶盒、化装品盒、牙膏盒、墨水瓶盒等长方体纸盒作学具,教师准备长方体模型(含有特殊长方体),长方体铁丝框架作教具,并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辅助教学。采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并用,学具操作为主,教具演示为辅来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具学具能起到课始用来激趣,课中用来明理,课后用来验标作用。 六、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中观察,导入新知。 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数学教学从学生感兴趣事物和熟悉生活情境出发,会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5、欲望。在课开始,我选择了生活中常见长方体形象让学生观察。我要求学生从画面中找到已学过立体图形,在此基础上抽象出长方体模型,教师引出课题:长方体认识。 (二)在操作中体验,探索新知。 1巧切土豆,揭示起始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动手操作切土豆。(看大屏幕,操作过程是这样)切一刀得到相对两个面,将其中一块再切一刀得到两个相邻面,一条棱,继续切第三刀得到三个面,三条棱、一个顶点。【通过切、摸等活动揭示面、棱和顶点概念,这三个概念是认识长方体特征基础。板书这三个概念,为下面学生探究长方体特征起导向作用。】 2试做长方体,探究基本特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方体 认识 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