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doc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 题:观潮教材分析 观潮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课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文章结构清楚,层次分明,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能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写作的好习惯,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 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的图象帮助理解。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笼罩、若隐若现、风平浪静、漫天卷地”等词语。2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照“潮来
2、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握文章脉络。4通过自主阅读、思考交流、熟读朗诵的学习,体验边读边想的朗读方法5.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观。 教学难点: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整理钱塘江大潮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课前预习课文;2.搜集关于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图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设疑激趣 1谈话引题:同学们,身在厦门的你们喜欢看大海吗?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涨潮时的海水是什么样?你有什么感受?(江海
3、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千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钱塘江的大潮2资料展示:(播放一段钱塘江大潮的录像。)看潮水,听潮声,你觉得钱塘江大潮怎么样呢?请你介绍或者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3设疑:那么,在作者的眼里钱塘大潮又是怎样的呢?通过预习,请找出一个文中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大潮特点的词语。(学生说,教师把词写在黑板上:天下奇观。)什么是天下奇观?“观潮”中的“观”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意思一样吗?(“观潮”中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中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在这里是指潮来时的景象。)为什么
4、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通过阅读,说说你觉得为什么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本课字词。检查预习作业中的生字抄写。(1) 同桌互查生字的读音。(2)集体交流课前大部分同学们觉得哪些生字比较难,重点指导难写难记的生字。(多音字:“颤动”的“颤”在文中读chn;“闷雷”的“闷”在文中读mn;“薄雾”的“薄”在文中读b;“镇、逐、涨”读翘舌音。“昂首”的“昂”、“横贯”的“贯”要注意笔画的写法。)3请同学们拿出水笔,坐端正,练习写各描3个、写2个字。4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
5、潮的? 4交流自读收获,教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相机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去时) 5师生共同梳理出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段):潮来前的景色和人们的表现 第二部分(3、4段):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四部分(5段):大潮离去时的景象。6分组读课文,边读边想象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设疑导入同学们,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观潮。(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都了解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四年级 上册 语文 观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