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 .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第一章地质学:研究地球的一门学科。它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在现阶段,由于观察、研究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也涉及水圈、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某些地外物质。山地 :海拔 500 米以上,相对高差200 米以上的地区称为山地,进一步划分为:(1)低山, 海拔 5001000 米。2)中山, 海拔 10003500 米。3)高山, 海拔大于3500米。呈线状延展山地,称其为山脉。 具有成因联系的若干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山脉,称其为山系,例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丘陵:海拔 500 米以下,相对高差2
2、00 米内的起伏不平的地区。平原 : 地势相对平坦、面积较大,相对高差仅几十米的地区。高原 : 海拔 600 米以上,地势平坦广阔的地区。盆地 : 四周高,中间低形似盆状的地区大陆边缘 :大陆与大洋连接的边缘地带,通常可分为以下次一级单元:大陆坡 :大陆架外侧坡度明显变陡的地带,水深范围约为130 2000 米,平均坡度约为4度 17 分。宽度各地不,其上常发育海底峡谷和陆坡阶地。大陆基 :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的缓倾斜地带,坡度通常为5 35 ,多分布于水深2000-5000 米的海底。大陆基主要由大陆坡上发育的浊流物质及滑塌物质堆积而成。大陆架:指围绕大陆的浅水海底谷地,地势平坦,平均坡度大
3、于0.3 度(围绕大陆的浅水台地,平均坡度0 度 7 分平均宽度约75 公里,深约60 米,下界深度约为130 米。 ) 。岛弧 :延伸远,呈带状分布的弧形列岛。岛弧向洋凸出,内侧为大陆。海沟 :岛弧外侧常发育深度大于6000 米的狭长形凹地。宽约几-几十公里。岛弧与海沟组成了弧海沟体系,常发育于陆、洋交界地带。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 - - - - - - - - - 大洋盆地 :海底的主体, 它是介于大陆边缘与洋中脊之间的较平坦地带,
4、一般水深 40006000米。深海平原 :靠近大陆边缘一侧、平均深度约为4877 米,坡度极小(1000 米,呈孤立的锥状高地。多为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无震海岭:多分布于洋中脊两侧,呈脊状隆起的高地,以无地震或少地震为其特征。大洋中脊: 横穿大洋的全球性洋底山系称之为洋中脊。它是洋壳生成的地带,其地震与火山活动十分强烈,在大洋中脊的中央部位存在一巨大裂谷称之为中央裂谷。生物圈: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地带所构成的圈层。地热:地球内部具有的巨热能。地热的来源:1)放射形元素的衰变能(地热主要来源)。 2)化学反应能。3)重力能。 4)地球旋转能。 5)结晶能等。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 米所升高的温度
5、。地温深度:在地表以下到地心不同深度上的温度,即在变温层、恒温层、增温层的温度。莫霍面: 地震波在地下若干深处,传播速度发生剧烈变化的不连续面即上地幔中心的盖层与低速层的界面。古登堡面:在2891KM 处,地震波在地下约3000KM 深处,传播连续发生剧烈变化的不连续面既在下地幔与外核之间的界面。地壳:由固体和岩石组成的地球外壳是地球最外层的薄层。地幔: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的圈层。地核:古登堡面以下直至地心的部分。硅铝层:上地壳平均厚度15KM ,平均密度在2.98 克/CM,其物质组成类似玄武岩,岩石圈:莫和面以下至80KM ,是上地幔的盖层为固体,它与莫霍面以上的地壳共同组成了地壳的坚
6、硬外壳。软流圈:深度80220KM ,地震波速明显下降,横波在局部不能通过,推测部分物质可能呈熔融状态,具有可塑性。岩石:固体矿物的集合体。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 - - - - - - - - - 内动力地质作用:由内地质营力产生的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由外地质营力产生的地质作用。地质作用: 由各种地质营力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的变化与发展的作用。重力异常: 由于地球表面并不平坦,内部各处密度也不均匀,实际测
7、量的重力值与理论值不等。地磁异常:所得数据与正常值不一致的现象。磁偏角:在某种有地磁针(磁力线)指示的磁南北,为磁子午线方向,它与该地地子午线之间存在一个夹角。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重量百分比。丰度:元素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第二章矿物: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单质元素:矿物由一种元素构成,该类矿物在自然界较少。化合物:矿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化合而成。自然界绝大多数矿物均为化合物。晶体:内部质点(分子、原子、中子、质子)有规律排列的几何多面体形态的固体。非晶体:内部质点既不呈规律排列更无几何多面体外形。晶体矿物: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呈有规律的
8、重复排列矿物称之为晶体矿物。非晶体矿物: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或分子)呈无规律的排列矿物称之为晶体矿物。空间格子: 将晶体结构中的相当点抽象出来,这些相当点就构成了在三维空间无限延伸的几何图形,这个几何图形称之为空间格子。类质同象:矿物在结晶过程中,晶体中的某一质点(离子、原子)被化学性质类似的其它质点替代,而不改变原有晶体结构,只改变矿物的物化性质的现象。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 - - - - - - - - - 颜色:矿物的颜色是指矿物
9、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吸收的结果。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自色:矿物自身所固有的颜色,如水晶(SIO2)无色透明,孔雀石翠绿色等。他色:矿物由于外来带色杂质机械混入,而呈现的颜色,如紫水晶、烟晶等。假色:由于矿物表面氧化膜或解理面等所引起的光线干涉现象。条痕: 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一般指矿物在白色瓷板上擦划后留下的痕迹的颜色。因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颜色更稳定,故利用矿物的条痕鉴别矿物比利用矿物的颜色要更可靠。光泽: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称为光泽,根据其反射光的强弱可将光泽分为摩氏硬度计: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入、研磨的程度。根据硬度高的矿物可以刻划硬度低的矿物的道理,德国摩氏(F.Mohs)选择了
10、10 种矿物作为标准,将硬度分为10 级,这 10 种矿物依次是1.滑石 2.石膏 3.方解石 4.萤石 5.磷灰石 6.正长石 7.石英 8.黄玉 9.刚玉 10.金刚石。 (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力的程度,根据机械作用力的性质分为刻划硬度、压入硬度和研磨硬度。)解理: 矿物在外力敲打或挤压下,按一定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其光滑面称解理面。断口: 指受力后,形成任意方向的破裂面。断口可在晶体矿物中形成,也可在隐晶质或非晶质矿物集合体中形成。宝玉石的定义: 广义的说宝玉石是指颜色艳丽、光泽诱人、 质地坚韧的矿物或矿物的集合体。人们常说的珠宝既指宝玉石。第三章岩石:是各种
11、地质作用形成并在一定地质和物化条件下稳定的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岩石的结构: 其组成物质 (矿物和玻璃质)的结晶程度, 颗粒大小, 自形程度及其相互关系。岩石的构造: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和体之间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侵入作用:岩浆沿断裂上升运移到地壳中一定部位冷凝形成的过程,熔浆:喷出地表的岩浆岩基:一种规模巨大、平面上多呈长圆形的深成侵入岩体。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 - - - - - - - - - 岩浆:地壳深部或上地幔产生的高温炽
12、热、黏稠。含有挥发分以硅酸盐为主的熔融体。熔岩:熔岩冷凝形成的岩石。岩浆作用: 岩浆从形成、 运移至冷凝, 岩浆本身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岩圈影响的全部地质作用过程。喷出作用:岩浆喷出地表冷凝的过程。火山:地下岩浆岩沿地壳的一定通道到达地表。围岩:侵入体周围的岩石块状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分布均匀,无定向排列。第四章风化作用:地表近地表岩石在大气、温度、水、生物等作用下在原地遭受破坏作用的过程。【指表生条件下(常温、常压、富氧和水),由于气温、大气、水和生物等的作用,使岩石和矿物在原地遭受分解和破坏的过程。】残积物:经过长期风化作用形成的残积在基岩表面上的风化产物。风的搬运作用:风将碎屑物携带至它处的
13、过程。土壤:有有机物、腐殖质、矿物质,水和空气组成的松散物质。风化壳 ;在大陆地壳表面由残积物和土壤组成一层不连续的薄壳。片流(坡流) :雨水或雪融水沿地面斜坡成片状向低处流动。洪流:坡流向小沟或山涧汇集,形成一股股快速奔腾的流水。剥蚀作用:各种外营力在运动状态下对地面岩石及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侧蚀作用:河流在水平方向上不断的冲蚀破坏河床,使谷坡后退,加宽河谷的现象。冲刷作用:洪流以自身的动力及携带的泥沙,石块对沟谷岩石的破坏作用。洪积物:洪流流出洞口时所携带的大量碎屑物堆积下来形成洪积物。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 2022 地质学 基础 名词解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