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论文中部崛起中的农村经济发展.docx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部崛起中的农村经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势与政策论文中部崛起中的农村经济发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形势与政策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中部崛起中的农村经济发展发布时间:2011-02-15 19:22:38360读者网点击: 205 次360读者网形势与政策论文版块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经过网站重新排版发布,确保浏览质量。本篇形势与政策论文仅作为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根据这篇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写出自己的形势与政策论文!一、中部地区农业的形势分析中部地区包括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山西六省,位十长江与黄河中游,处十全国腹心地区,全区土地而积为102. 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1.7 %,总人口3. 63亿人,占全国的28. 1%。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过程中,6省目前都在大力打
2、造各自的城市群,国家发改委也明确表不将出台政策支持中部的中心城市发展,城市己经成为中部崛起中建设的重点。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却出现了增幅减缓的趋势,农村经济增长也低十GDP,的增长速度,只有将中部地区的“三农”问题解决了,我国的“三农”问题才会迎刃而解。中部地区要找到自己发展的步调,认清形势,找好出路。1、 与沿海城市相比,工业发展没有优势虽然中部六省是老工业基地,但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抓住机遇来发展自己,相反却暴露出了许多问题:(1)非国有经济发展不足。民期以来,中部地互一是国有经济集中的地互,依*传统产业与国有经济支撑整个经济增民,而负担轻、机制灵活的非国有经济发展严重不足。(2)工
3、业产业结构老化、弱化。中部六省的工业产业结构与力、部沿海工业结构存在着较大的类似性。那么在不具备资金优势、技术优势条件下,中部工业很难竞争过力、南沿海地区;同时由于中部工业产业大都属于粗放式的企业管理经营模式,因此在结构调整上非常困难,再加上原来所背的包袱沉重,就造成了现在这种“不死不活”的局而。(3)思想保守,缺乏开拓意识。由于民期习惯于维持现状,再加上地理位置等因素,使得中部地区整体思想意识比较落后。2、第三产业不具备规模效应2006年,中部六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民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目前来看,虽然第三产业在中部地区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从整体上说仍然
4、处于较低水平,还远未达到其应有水平。3、农业基础地位牢固,相对优势明显 中部地区是我国历来传统的粮食生产区与养殖业基地。广阔的耕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水资源以及适应的气候条件决定了中部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农牧水产区与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中部六省输往省外的粮食占全国各市区粮食纯输出量的50%以上,中国粮食增产的50%以上来自中部地区。与此同时中部六省还是我国农副产品重要生产输出基地。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云梦平原,都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饲料粮基地,长江中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大豆产区。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部地区每年都向全国各地输
5、出相当数量的粮食、肉禽蛋与各种农副产品。从总体上说,中部耕地而积占全国耕地而积的20%,却生产了全国28%的粮食、43%的棉花与39%的油料。在认真抓好农业基础的同时,中部六省还积极发展以农业为源头的食品加上业、绿色农业、环保农业等产业项日。截比到日前,中部地区已经拥有了一批如河南双汇、思念,湖北蓝田、山西平遥冠云牛肉,安徽黄山毛峰,湖南金健米业,江西井冈碧玉等全国知名农业企业与商标。这些企业在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中起了龙头作用,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中部六省要加快经济发展,就要结合自身优势做文章,牢牢抓住农业这个根本问题,调整经济布局,积极建立围绕农业发展的新兴上业格局,形成从绿色农业
6、、环保农业到食品加上业再到出口农业等产业链条,使经济发展具有时效性、持久性特点。在保证经济发展稳步上升的基础上,再逐步完善上业结构,达到经济发展的与谐局而。二、中部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尽管中部地区在传统农业方而存在很大优势,但我们还应该看到中部六省在农业发展方而也存在着不少严重问题,以至于影响到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1、农业在全国的地位下降,农业内部构成不合理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多年以来,该地区农林牧渔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1/4。从2000年到2006年,中部农林牧渔产值在全国虽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其地位有下降的趋势,由2000年占全国的26. 7%下降为2006年的25.2%
7、。农业生产在中部地区的内部差异也相当明显,河南、湖北、湖南与安徽的农业产值较大,而江西与山西则较小。总体而言,农业内部构成不合理,林业、渔业的比重偏低。虽然,中部地区以山地为主,但林业、牧业的比重却不高。如,山西、湖北、湖南与江西山地面积的比重分别为67.5%、70%、88.0%与85.6%,而四省的林业比重却分别只有3.6%、2.3%、5.1%与8.2%;另外,湖北、湖南、江西与安徽有众多的河湖,与之相对应的渔业比重显著偏小。如,湖北、湖南分别有1.26万km2、1.05万km2的水域面积,但二者的渔业比重却分别只有12.0%、6.6%。(注明数据来源)这一段里面需要数据来源。麻烦给我。2、
8、 农业技术差,劳动者素质普遍文低农业科技投入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与东部发达地区比较,中部地区自身的农业科技供应能力与相关技术的消化能力显得极为薄弱。据统计,中部分布在第一产业的科研成果还不到全部科技成果的16.5%;农业科技的人财物资源主要集中于种植业中的大宗粮棉油作物,而园艺作物、特产经济作物、畜牧业与水产业领域的科技资源长期严重不足;从产业链条来看,农业科技力量主要集中于产中领域,产前、产后科技力量匮乏,农产品的深加工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的产业化。另外,中部虽然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但由于信息化、服务化水平低,有关农业生产管理、技术、标准、市场经营等方面的信息获
9、取困难,中部的农业在总体上却未能形成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品牌不多,具有竞争能力的产品很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农村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以每百个农村劳动力中的中专以上人数计,2002年,中部六省均低于全国平均数,除湖南、山西外,其它4省甚至低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内部比较,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最高的是湖南( 2. 46),其次是山西(2.54),湖北( 2. 26)、河南(2.25),再次是安徽(1.98),最低的是江西(1.65)。再看中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与从业人员比重2002年,除山西、湖北外,其它省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
10、水平,其内部差异也较大,最高的河南占27. 9%最低的山西是9. 6%;中部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都接近或超过5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中部地区的农村大量劳动力生要集中在第一产业领域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渠道不畅。3、农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中部地区虽然在粮食生产及农副产品生产上具有较大优势,但是生产方式仍停留在过去的传统耕作方式上,同时也由于地理条件上的限制,没有形成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劳动效率降低,再加上天气因素等影响,造成农业生产规模经济上不去,农业产量不稳定;农产品加上仍停留在初级阶段,附加值较低;由于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满足不了农民生活需要,农村中大量剩余劳动力脱离土地,纷纷去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11、务上,留在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病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4、乡镇企业的带动作用小虽然中部六省也涌现出一批发展较好的农业企业及食品加上企业等,但从经济结构整体上看,缺少一批中间层次的中小企业作为后备军,这样就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发展。按正常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结构也应成金字塔式的结构,在一批龙头企业的下面有一大批中小企业作为支撑,这样才能实现经济良性发展。但目前现状是中部六省农村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异常缓慢,要么在发展中竞争不过别的企业而倒闭,要么被一些大企业兼并,没有形成象u:南沿海地区乡镇企业特别发达的局而。在这种情况下,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农村经济的作用根
12、本就没有显示出来。5、缺乏有效的基层农业发展指导在中部六省农村地区,过去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农民负担严重等情况,基层政府对于农业发展基本上没有较多的给予指导,农村基层干部也整日忙于向农民收缴各种税费,没有多少时间真正来考虑如何发展农业。近年来由于中央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一些省市逐步取消了农业税费,国家也提出2006年全而取消农民税费负担的要求,同时在行政管理体制上也进行了合并乡镇等重大改革,这些政策对于基层农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基层农业发展能够上规模,上层次,还需要科学的指导,才能实现向规模化经营、绿色农业、环保农业迈进。三、解决中部崛起中的农业发展问题的策略中部地区是我国四个大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形势 政策 论文 中部 崛起 中的 农村经济 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