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教学案例评析与反思.docx
《比例尺教学案例评析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例尺教学案例评析与反思.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与教的统一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比例尺教学案例评析与反思保康县寺坪小学 姜琼嫣【教学背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与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
2、发展水平与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与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分析研究】当前,我们在大力提倡、推广、普及“生本教育”、“生本课堂”,许多教师认为:我把学生“充分地”放在主体地位,那么教师就没有事可做了啊,教师就纯粹当成了“看客”。这样的课堂是否就是高效的呢?其实不然,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个“统一”应是
3、有机的、高度的。高效的数学课堂不能脱离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样也不能脱离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面以比例尺的几个教学片断为例,来看看在教学中“学”与“教”的有机统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在教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沟通了比与比例尺的联系,还介绍了线段比例尺,把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联系起来,使学生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学情分析比例尺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比,比的名称,化简比以及长度单位间的转换、倍数关系等知识。本节课要让学生理解比例尺不是一把真正意义上的尺子,是一个日常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工具
4、,所以在这节课中有一个重要的目标是让学生看懂比例尺,理解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比例尺知识比较枯燥,也比较抽象,与学生实际生活不大沾边,所以学生对比例尺感到很陌生,所以在教学时我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进行教学。【课堂写真】【片断一】创设情景同学们,今天教师从庹家家中来学校上班骑摩托车用了20分钟,可是有一只蚂蚁从我们家爬到这所学校却只用了1分钟,这是为什么呢? 生(猜想):这只蚂蚁肯定在地图上爬行。师:(出示保康县平面图)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到庹家与寺坪小学。带着下列三个问题自学:(1)什么是比例尺?(2)怎样求比例尺?(3)求比例尺时应注意那些问题?(学生自学后一一回答。)师:(
5、同时出示保康县平面图与襄阳市平面图)为什么同一个保康县,在不同的地图上大小却不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得出跟比例尺有关。)师:观察两幅图中的“保康县”,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生:比例尺不同,大小就不同。但是,形状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师:学习了比例尺,对我们有什么用处?学生结合今天所学内容加以归纳、整理。(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点评: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引出学生学习的对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片断二】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P48的两幅图(CAI课件)。(1)(将地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师:观察图中的比例尺,你能说出它们的意义吗?生:1100000000中的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比例尺 教学 案例 评析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