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宋明理学(新).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宋明理学(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宋明理学(新).ppt(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猜一猜:下列服饰哪个是唐朝的,哪个是宋朝的?猜一猜:下列服饰哪个是唐朝的,哪个是宋朝的?唐朝服饰:奢华开放唐朝服饰:奢华开放宋朝服饰:拘谨保守宋朝服饰:拘谨保守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审美观的变化。的变化。审美观的变化与审美观的变化与社会思潮社会思潮的变化密切相关的变化密切相关三、宋明理学三、宋明理学v学习要求学习要求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一)程朱理学(一)程朱理学(二)陆王心学(二)陆王心学(三)历史影响(三)历史影响1、背景、背景:魏晋以来,魏晋以来,佛教佛教、道教道教广泛传播,冲击儒学正统地位广泛传播,冲击
2、儒学正统地位思想主张:思想主张:2、成就:、成就: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程颐、程颢程颐、程颢思想主张:思想主张:(2)(2)成熟于南宋时期,代表人物成熟于南宋时期,代表人物朱熹朱熹,理学理学集大成者集大成者,仅次于孔孟,仅次于孔孟(1)(1)开创于北宋时期开创于北宋时期(3)影响:影响:(一)程朱理学(一)程朱理学魏晋至隋唐,魏晋至隋唐,儒道佛儒道佛“三教合一三教合一”局面局面形成,为儒学形成,为儒学 理论化思辨化奠定基础。理论化思辨化奠定基础。世界观:世界观:“理理”是万物的本源,是万物的本源,先理后物先理后物(核心思想)(核心思想)伦理观:伦理观:“人伦者,天理也人伦者,天理也”认识论:认识
3、论: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穷尽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穷尽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世界观:世界观:“理气论理气论”理之源在于天理,理之源在于天理,先理后气先理后气;伦理观:伦理观: “ “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为封建统治辩护;,为封建统治辩护;认识论:认识论:“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是求科学之真。适应统治阶级需要,南宋后成为适应统治阶级需要,南宋后成为官方哲学官方哲学,有力维护,有力维护封建统治。封建统治。编订的编订的“四书四书”,成为教科书,学术思想流传海外。,成为教科书,学术思想流传海外。材料一材料一 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
4、间,虽号治平,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宋)程颐(宋)程颐河南程氏遗书河南程氏遗书材料二材料二 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四海分裂,统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四海分裂,统治者为了争夺地盘,彼此征战,导致田地荒芜、人口锐减、治者
5、为了争夺地盘,彼此征战,导致田地荒芜、人口锐减、民不聊生。民不聊生。(1)据上述材料分析,儒学的哪些思想观念受到了)据上述材料分析,儒学的哪些思想观念受到了 严重挑战?严重挑战?三纲五常的等级观念;三纲五常的等级观念;大一统观念大一统观念; ;“仁政仁政”的思想的思想材料三材料三 从镇江的宗教文化看理学产生的背景从镇江的宗教文化看理学产生的背景金山寺始建于金山寺始建于东晋东晋,距今已,距今已有有16001600多年的多年的历史。寺庙建历史。寺庙建筑把金山山体筑把金山山体包裹住,有包裹住,有“金山寺裹山金山寺裹山”之说。之说。 茅山,茅山,道教道教名山。名山。西汉末年西汉末年咸阳茅咸阳茅氏三兄弟
6、来茅山氏三兄弟来茅山采药炼丹,济世采药炼丹,济世救民,被称为茅救民,被称为茅山道教祖师。山道教祖师。 齐梁齐梁隐士陶弘景隐士陶弘景集儒佛道三家创集儒佛道三家创立道教茅山派。立道教茅山派。 (2 2)魏晋以来,佛、道的盛行对儒家思想的地位有何影响?)魏晋以来,佛、道的盛行对儒家思想的地位有何影响?受到严重冲击受到严重冲击材料四材料四 “以佛治心,以道修身,以儒济世。以佛治心,以道修身,以儒济世。”(宋孝宗赵眘宋孝宗赵眘)(3 3)材料三、四反映了当时思想界的什么局面?)材料三、四反映了当时思想界的什么局面?儒、道、佛三教合流儒、道、佛三教合流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程颐程颐(1032-1085)程颢程颢
7、(1033-1107)开创者开创者集大成者集大成者朱熹朱熹(11301200) 今日今日格格一件,明日一件,明日格格一件,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处。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致知知。 程颐程颐 天者,理也。天者,理也。万物皆有理,顺之则易,万物皆有理,顺之则易,逆之则难,各循其理,何劳于逆之则难,各循其理,何劳于己力哉。己力哉。凡眼前无非是物,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皆有物皆有理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君臣、父子间皆是理理。 程颐程颐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宇宙之间,一理而已。有是理便有是气
8、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但理事本。事本。所谓天理,复是何物?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朋友岂不是天理?岂不是天理?朱熹朱熹(1 1)在程颐、朱熹看来,什么是)在程颐、朱熹看来,什么是“理理”?“理理”是世间万物的本源,是世间万物的本源,先理后物先理后物先理后气先理后气其内涵是封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其内涵是封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 人心私欲人心私欲, ,故危殆。道心天故危殆。道心天理理, ,故精微。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灭私欲则天理明矣。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天理存
9、则人欲亡,人欲,人欲胜则天理灭胜则天理灭。所谓所谓致知在格物致知在格物者,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穷其理也。 朱熹朱熹(2 2)在程颐、朱熹看来,如何达到)在程颐、朱熹看来,如何达到“理理”的境界?的境界?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格物致知“饮食,天理也;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三妻四妾,人欲也。”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而总结为理性知识,达到较高的境界达到较高的境界蕴含着蕴含着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精神精神庐山白鹿洞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 朱熹讲学的地方朱熹讲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宋明理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