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年级上册地理总结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七年级上册地理总结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七年级上册地理总结 .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综合探究河流对地形的塑造作用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第二节 土地资源第三节 水资源综合探究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经济发展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于发展综合探究认识我国的旅游业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 千米最
2、大周长4 万千米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麦哲伦环球航行P2 月食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P4 地球卫星照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4.经线和纬线的区别(见P5P7)纬线经线 (又名子午线 )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形状圆半圆长度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等长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相互关系平行相交5.经度和纬度(见P6P7)经度(子午线)纬度划分起点0经线 (本初子午线 ) 0纬线 (赤道 ) 划分方法0经线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 (W 0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 (S) 数值由 0经线向东向西同时增大数值由 0纬
3、线向南向北同时增大数值范围0 180 (180W 和 180E 重合)0 90 (90N(北极 ) 90S(南极))表达方式度数 W 或 E 数值 N 或 S 变化数轴半球划分20W 以东至 160E 以西为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东半球 (20W-0-160E)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20 W 以西至 160E 以东为西半球 (20W-180-160E)
4、 另: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即经度差为180的两条经线)组成的圆圈例题 1 1. 写出 A、B 的坐标(A:15 W,15S B:75E,0)解题方法:确定经线、纬线:直线型经纬网中横纬竖经;其他经纬网看线条的相互关系,相交或最终会相交的线条为经线,始终平行的是纬线判断东、西经,南、北纬:有0的可以直接判断,0经线以东是E、以西是 W,0纬线以北是N、以南是S;没有 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E) ,数值向西增为西经(W) ,向北增为北纬(N)向南增为南纬(S) 注:判断的起点,要依据此图的经(纬)度间距来确定2. 判断 A、B 的半球位置(A:东半球、南半
5、球B: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处)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纬度后面的字母为N 即北半球,为S即南半球,既无N 也无S即在赤道,位于南北半球的分界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有两种方法:其一数轴法,画出半球划分数轴(如上 ),将要判断的点在数轴相应的位置标出,然后读出半球位置。其二数值法,大部分东经度在东半球,东经度160的在西半球;大部分西经度在西半球,西经度 500m 边缘陡峻,内部较平坦平原:海拔很低15 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15 0之间温带气候最热月 2000mm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 1000mm 夏雨型热带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
6、m 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 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mm 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300mm 温带季风气候500600mm 冬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少雨型热带热带沙漠气候 200mm 寒带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0 人口增长; =0 人口不增不减;0 人口减少 ,负增长 ) 一般经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速度慢,经济落后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出生率出生婴儿数/总人数死亡率死亡人数/总人数4. 1999 年 10 月 12 日,世界人口总数达60 亿,现在世界每年增加人口近8000 万5.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面积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人/平方千米一个国家或地取区的人口密度人口总
7、数/总面积6.亚洲东部和南部(主要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史上人口密集)、欧洲及北美洲东部(主要原因: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图P66)7.人口稀少区:干旱沙漠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高纬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8.人口问题:人口过多导致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就有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人口过少导致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减少人口老龄化等问题9.人口问题对策控制人口数量(人口过多的国家进行计划生育,人口过少的国家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10.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
8、:农村人多地少生活困难;城市里有较好的医疗、教育条件,较多的发展机会等。过多人口向城市迁移导致城市病:住房拥挤、交通堵塞、 垃圾噪音污染等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10 页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1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人类早期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深受环境的影响,身体逐渐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征,大体上从高纬度向低纬度,人的肤色和眼色逐渐变深。12.人种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七年级上册地理总结 2022 年级 上册 地理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