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年级上古诗文复习题 .pdf
《2022年七年级上古诗文复习题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七年级上古诗文复习题 .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童趣复习题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余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 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私拟作群鹤舞空()昂首
2、观之,项为之强()怡然称快()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鞭数十,驱之别院()徐喷以烟()果如鹤唳云端()方出神()驱之别院()2 解释下列句中“ 之” 字的含义。( 1)物外之趣 () (2)昂首观之()(3)为之怡然称快() (4)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3翻译句子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常蹲其身,使与合齐,定目细视。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4第 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5文中叙述了哪些“ 物外之趣 ” ?6文中出现了好几个成语,请写出三个来。7文章末“ 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8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 我” 却产生了
3、 “ 物外之趣 ” ,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十则复习题一、填空。1 论语是 _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_的言行。2孔子,名_,字_,_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_ 家、 _家。3 论语 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_、_、_、_ 4、按要求默写: (1)默写两则告诉我们学习方法的:( 2)默写两则告诉我们学习态度的: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 3)默写两则告诉我们修身做人的:二、解释
4、加粗的词语。1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可以 为师矣: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传不习乎:3三 省吾身:择其 善者 :见贤思 齐:4士不可不 弘毅 :死而后 已:其恕 乎:三、解释下列语句。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四本文的“而”字有两种用法:顺接和转接。下列句子中的“而”:表顺接关系的有_,表转接关系的有_。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 温故而知新D敏而好学E学而不思则罔 F 择其善者而从之 G 学而不厌五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知”字的意思。人不 知而不愠()温故而 知新()诲女 知之乎() 知之为 知之()()是 知也()六、(一)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5、焉;择其善者而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1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2对文中四个带“”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人”指三个人B“焉”是兼词,相当于“于之”在其中。C“择”是选择之意。D“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二) 知者不 惑,仁者不 忧,勇者不 惧。子曰: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解释第一则中的加粗词语。(1)惑:(2)忧:(
6、3)惧:2试着将第二则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这一则是论述的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方法?3从第三则语录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三) 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选自论语为政)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选自论语述而)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给它注音并解释。2翻译下列句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3从“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可以提炼出的一个成语是:_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7、-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4 这两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古代诗歌五首复习题一、为下列诗句中加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1行不 足 ()A脚B够C充分2没马蹄( A没过B没有C淹没3昏鸦()A黑色B昏迷C黄昏4星汉 灿烂()A银河B星星C星和月5次北固山下() A一次B停泊C游二、选择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C枯藤老树昏鸦 D明月别枝惊鹊三、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回答下列问题。1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8、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_ 2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_ 四、把下列相关的内容连在一起。篇名作者出处体裁观沧海白居易全元散曲元曲西江月马致远乐府诗集古体诗天净沙秋思王湾稼轩长短句五律钱塘湖春行曹操白氏长庆集词次北固山下辛弃疾全唐诗七律五、选出下面内容中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先写远景,后写近景,景中有情,描写了西湖早春的动人景色,又将作者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酣畅淋漓。B 西江月 这首词的上阕最后两句倒装,有力地表现了词人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下阕最后两句也是倒装句,突出了茅店的意外出现和作者的惊喜。C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六种景
9、物都是秋天所特有的,美丽的秋景衬托着“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的描写, 更加突出了秋意的萧瑟和作者悲怆凄楚的心情。D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虽通篇写景,但怀乡之情却贯穿始终。六、下列诗句不是对仗的一项是()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七、阅读。(一)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10、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从诗的体裁看, 它是一首 _体_诗,从表达方式看, 它是一首 _写景诗。2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 3最后两句与诗的正文内容的关系是_ 4本诗以 _字统领全篇,先写_景,然后写 _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_ 。(二)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是 _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_诗,内容上属_之作。2解释加粗词语。次北固山下次: _。客路 青山下客路:_。乡书 何处达乡书:
11、_。3如果把依次每五字看做一句,诗中哪两句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4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5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6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 “鸿雁传书”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翻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山市复习题一给下列加粗字注音。青 冥()飞 甍() 连亘()窗 扉()睥睨 ()()高 垣()逾 时() 倏忽() 遂不可见()二 山市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
12、塔耸起, 高插青冥, 相顾惊疑, 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 见宫殿数十所, 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1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未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七年级上古诗文复习题 2022 年级 上古 诗文 复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