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案 .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课题目标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进行无菌技术的操作,进行微生物的培养。二、课题重点与难点课题重点:无菌技术的操作。课题难点:无菌技术的操作。三、课题背景分析课题背景通过生产中的实例,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保持培养物纯净的重要性。 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中列举的实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搜集列举更多的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从中体会培养物纯净对于微生物培养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材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培养微生物的要领,是为所需要的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阻止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四、基础知识分析与教学建议(一)培养基知识要点: 1. 培养基的用途和种
2、类,指出培养基可分为液体和固体两大类;2. 不同的微生物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培养基配方;3. 尽管培养基的配方各不相同,但是其基本成分都包括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教学建议:教师在介绍液体和固体培养基时,宜结合教材提供的图片进行讲解,以增进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以表格的形式提供了一个培养基配方的实例。教师可以采用资料分析的形式, 让学生通过主动的分析,认识培养基的基本组成成分,并结合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中的知识, 让学生从生物体构成的基本元素这一角度理解培养基中为什么都需要具备这些基本成分。(二)无菌技术知识要点: 1. 无菌技术的含义;消毒与灭菌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3. 常用的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3、,接种环灼烧灭菌的方法。教学建议:教师可以首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意识到日常的生活环境中,每时每刻每处都存在着微生物,任何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将某种微生物引入到培养物中,然后再强调无菌操作的重要性。无菌操作泛指在培养微生物的操作中,所有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 无论是随后将要学到的倒平板、平板划线操作,还是平板稀释涂布法,其操作中的每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一步都需要做到“无菌”,即
4、防止杂菌污染。只有熟练、 规范地进行无菌操作,才可能成功地培养微生物。教材中提供了阅读材料“实验室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这些常用方法,并回答旁栏中的两道思考题,根据回答的情况,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上述内容。 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介绍无菌操作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培养微生物的规范操作,以及实验中将要用到的材料与器具。五、实验安排及注意事项(一)从菌种保藏中心购买菌种后,教师首先需要用平板划线法纯化培养所得菌种,并根据学生小组的数目,准备好数个平板。(二)第1 课时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学习各种操作方法,并制备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需要利用课下
5、时间完成。课下完成后, 再于第 2 课时完成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此后安排学生连续观察记录34 d 。(三)配制培养基时,教师需要提示学生按照每个培养基消耗15 20 mL 的量来估算总用量。全班同学的培养基可以集中起来,分批灭菌。(四)灭菌后,培养基冷却到55 后应及时进行倒平板操作。如果不能及时操作,需要将培养基放到55 左右的电热箱中保温,以防止琼脂凝固。(五)如果打算做本专题的第2 或第 3 课题,建议此课题不仅要练习平板划线操作,还要练习稀释涂布平板法操作。为此, 教师需要提前1 天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培养一夜后,于第2 天将培养液分发到各小组。(六)实验后,所有用过的培养基、培
6、养液等都需要统一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再丢弃,否则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六、课题成果评价(一)培养基的制作是否合格如果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保温12 d 后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的制备是成功的,否则需要重新制备。(二)接种操作是否符合无菌要求如果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的颜色、形状、大小基本一致,并符合大肠杆菌菌落的特点,则说明接种操作是符合要求的;如果培养基上出现了其他菌落,则说明接种过程中,无菌操作还未达到要求,需要分析原因,再次练习。(三)是否进行了及时细致的观察与记录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7、 - - -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培养 12 h 与 24 h 后的大肠杆菌菌落的大小会有明显不同,及时观察记录的同学会发现这一点, 并能观察到其他一些细微的变化。这一步的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与习惯。七、答案和提示(一)旁栏思考题1. 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答: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2. 请你判断以下材料或用具是否需要消毒或灭菌。如果需要,请选择合适的方法。(1) 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2) 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3) 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8、答:( 1)、( 2)需要灭菌;(3)需要消毒。(二)倒平板操作的讨论1. 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 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提示: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2. 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答: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3. 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答: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 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4. 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
9、间的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为什么?答: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因此最好不要用这个平板培养微生物。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三)平板划线操作的讨论1. 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答: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
10、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 以便得到菌落。 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2. 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答: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3. 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答: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四)涂布平板操作的讨论涂布平
11、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结合平板划线与系列稀释的无菌操作要求,想一想,第2 步应如何进行无菌操作?提示:应从操作的各个细节保证“无菌”。例如,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吸管头不要接触任何其他物体、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等等。(五)练习1. 提示:可以从微生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的角度来思考。例如,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空气、 适宜的温度, 食品保存可以通过保持干燥、真空的条件,以及冷藏等方法来阻止微生物的生长。2. 提示:可以从这三种培养技术的原理、操作步骤等方面分别进行总结归纳。例如,这三种培养技术都需要为培养物提供充足的营养,但无土栽培技术的操作并不需要保证无菌的条件,而其他两种技术都要求严格的无菌条件。3. 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答案并不惟一,重点在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 正是由于证明了微生物不是自发产生的,微生物学才可能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巴斯德实验中用到的加热灭菌的方法导致了有效的灭菌方法的出现,而这一灭菌原理也适用于食品的保存等。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