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pdf
《2022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 - / 261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整式的乘除 1 、 单项式的概念:由数与字母的乘积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字母指数和叫单项式的次数。如:的系数为, 次数为 4 , 单独的一个非零数的次数是0。 2、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如:, 项有 2a 、 x 、 1 , 二次项为 2a 、, 一次项为 x , 常数项为 1 , 各项次数分别为 2 , 2 , 1 ,0, 系数分别为 1 , -2 , 1
2、, 1 , 叫二次四项式。 3、 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26 页 - - - - - - - - - 2 注意:凡分母含有字母代数式都不是整式。也不是单项式和多项式。 4、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nm,都是正整数)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注意:底数可以是多项式或单项式。如:、 幂的乘方法则:(nm,都是正整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如:幂的乘方法则可以逆用:即如:、 积的乘方法则:
3、( n 是正整数)积的乘方, 等于各因数乘方的积。如:(、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都是正整数,且同底数幂相除, 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26 页 - - - - - - - - - -最新资料推荐 - / 263 如:、 零指数和负指数;, 即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方等于 1 。(是正整数), 即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次方等于这个数的 p 次方的倒数。如:、 科学记数法:如:(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零的个数) 10 、单项
4、式的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 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注意:积的系数等于各因式系数的积,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相同字母相乘,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乘法法则对于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同样适用。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结果仍是一个单项式。如:、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26 页 -
5、 - - - - - - - - 4 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都是单项式 ) 注意:积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运算时要注意积的符号,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在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结果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如:、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的的积相加。如:、 平方差公式:注意:平方差公式展开只有两项(应用与解释)公式特征: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并且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右边是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如:、 完全平方公式:(应用与解释) 15
6、 、 单项式的除法法则: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26 页 - - - - - - - - - -最新资料推荐 - / 265 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注意:首先确定结果的系数 (即系数相除), 然后同底数幂相除,如果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如:、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
7、除以这个单项式, 在把所的的商相加。即: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1 、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 平行(表示符号 )因此当我们得知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时,就可以肯定它们平行;反过来也一样(这里,我们把重合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直线相交;无公共点,则两直线平行;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则两直线重合(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 、 对顶角:我们把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角的两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8、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26 页 - - - - - - - - - 6 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3、 余角: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 900, 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4、 补角: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 1800, 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了解邻补角) 5 、 垂线 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
9、交点叫做垂足表示符号。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 ABCD , 垂足为 O: 性质 1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性质 2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26 页 - - - - - - - - - -最新资料推荐 - / 267 简称:垂线段最短。 7、 垂线的画法: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注意: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
10、线的垂线;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 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垂线的画法 (以线段外过一点做线段的垂线,垂足不在线段上为例)用直角三角板画垂线,可简单地说成:一落 、 二过 、 三画 、 四标 如图 1, 线段 BC , 过点A作线段 BC的垂线,垂足为点 D. 图 1 一落 :将三角板一条直角边紧贴已知直线上. 我们要过点 A作线段BC的垂线, 获得垂线段 AD , 可先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BC重合在一起, 另一条直角边落在点A的同一侧;不盖住点 A ( 如图 2) 二过 :使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经过已知点用铅笔尖点住 A点, 使三角板保持与 BC重合, 沿线段 BC慢慢移动, 到
11、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刚好靠近点 A(铅笔尖 ) 时停下来。 (如图 3)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26 页 - - - - - - - - - 8 图 2 图 3 图 4 三画 :沿已知点所在直角边画直线 A BCDO PA BO 按紧平移后的三角板, 用铅笔从 A点开始沿这条直角边画直线,很明显这条直线不与线段 BC相交, 于是我们只需把 BC延长(或反向延长 ) 与这条直线相交 ( 如图 4) 四标 :标出直角标号 由画出的延长
12、线与作的直线相交而获得了垂足, 我们可在交点处标上垂直符号 , 并标上字母符号D ( 如图 4) 到此,垂线段 AD便作出了 8 、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如图,POAB , 同 P 到直线 AB 的距离是 PO 的长。 PO 是垂线段。 PO 是点 P 到直线 AB 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注意: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不能等同。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二、 两只线平行的条件 1 、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是 A 型; 内错角是 Z 型; 同旁内角是 U 型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
13、截,形成了 8 个角。(三线八角)同位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8 页,共 26 页 - - - - - - - - - -最新资料推荐 - / 269 旁, 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内错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 (截线) 的两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同旁内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 (截线) 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同旁内角。 2、 平行线的判定
14、:注意:几何中,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般都与某种数量关系有着内在的联系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简称: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9 页,共 26 页 - - - - - - - - - 10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补充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5、(1) 平行线的定义: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 那么两直线平行( 2)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几何符号语言:32 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 AB 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2180 ABCD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请同学们注意书写的顺序以及前因后果,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相等,然后得出平行。平行线的判定是写角相等,然后写平行。 3、 平行线的画法:利用三角板的平移画平行线,其画法可以总结为:一落 、 二靠 、 三移 、 四画 . 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二靠:靠紧三角板的另一边放上另一块三角板;三移:使第一块三角板沿着第二块三角板移动,使其经
16、过原直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一边画出直线. 这时所画直线就一定与已知直线平行 . 4 、 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与垂直公理相比较记 ) 5、 平行线的性质: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0 页,共 26 页 - - - - - - - - - -最新资料推荐 - / 2611 A B C D E F 1 2 3 4 (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 两直线平行,
17、内错角相等。(3)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6、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右图所示, b a , c a b c 注意符号语言书写,前提条件是两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才会有结论:这两条直线都平行。 7、 用尺规作角(利用尺规作图比较角的大小)尺规作图:在几何里,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称为尺规作图。尺规作图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作图方法,通常叫基本作图。即: 1、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上如图所示,求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AOB 作法:(1) 作射线 O A ;(2) 以 O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 交
18、 OA 于点 C, 交 OB 于点 D;(3) 以 O 为圆心,以OC 为半径作弧,交 O B 于点 D ;(4) 以点 D 为圆心, 以 CD 为半径作弧,交前面的弧于点 C ;(5) 过 C 作射线 O A A O B 就是所求作的角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1 、 变量、 自变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1 页,共 26 页 - - - - - - - - - 12 量、 因变量、常量 变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不断变化的量叫做变量。自变量、
19、因变量:如果一个变量 y 随另一个变量 x 的变化而变化, 则把 x 叫做自变量, y 叫做因变量。注意:变量:在某一过程中发生变化的量,其中包括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是最初变动的量,它在研究对象反应形式、特征、 目的上是独立的;因变量是由于自变量变动而引起变动的量,它依赖于 自变量的改变。常量: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2 、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1) 列表法(用表格) 上自下因采用数表相结合的形式,运用表格可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列表时要选取能代表自变量的一些数据,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列出, 再分别求出因变量的对应值。列表法最大的特点是直观,可以直接从表中找出自变量
20、与因变量的对应值,但缺点是具有局限性,只能表示因变量的一部分。(2) 解析法(关系式)后自前因关系式是利用数学式子来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等式,利用关系式, 可以根据任何一个自变量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2 页,共 26 页 - - - - - - - - - -最新资料推荐 - / 2613 的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也可以已知因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自变量的值(3) 图像法(用图象)横自纵因对于在某一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把自变量 x 与因变量
21、 y 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这些点,这些点所组成的图形就是它们的图象(这个图象就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系)。它是我们所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另一种方法,它的显著特点是非常直观。不足之处是所画的图象是近似的、局部的, 通过观察或由图象所确定的因变量的值往往是不准确的。表示的步骤是: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一些特殊的对应值。一般给出的数越多,画出的图象越精确。描点: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横轴或 x 轴) 上的点来表示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纵轴或 y 轴) 上的点来表示因变量。连线:按照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平滑的曲线把所描的各点
22、连结起来。 3、 理解图像: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3 页,共 26 页 - - - - - - - - - 14 a. 认真理解图象的含义,注意选择一个能反映题意的图象; b. 从横轴和纵轴的实际意义理解图象上特殊点的含义(坐标), 特别是图像的起点、拐点、 交点 4 、 事物变化趋势的描述对事物变化趋势的描述一般有两种: a b c (1) 随着自变量 x 的逐渐增加(大), 因变量 y 逐渐增加(大)(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2022 七年 级数 下册 知识点 总结 北师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