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热力学基础 (3).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化学热力学基础 (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热力学基础 (3).ppt(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化学热力学基础 (3)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68页5-1 化学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化学热力学的研究对象 化学热力学是热力学在化学中的应用,是研究化学热力学是热力学在化学中的应用,是研究和化学反应相关的能量问题和化学反应相关的能量问题, 研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研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进行程度的一门科学。进行程度的一门科学。 热力学研究宏观过程的能量变化、过程的方热力学研究宏观过程的能量变化、过程的方向与限度的规律。向与限度的规律。人类最伟大的十个科学发现之一人类最伟大的十个科学发现之一 热力学四大定律。热力学四大定律。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68页人类最伟大的十个科学发现人类最伟大的十个科学发现1 勾股
2、定理勾股定理 2 微生物的存在微生物的存在 3 三大运动定律三大运动定律 4 物质的结构物质的结构 5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 6 电流电流 7 物种进化物种进化 8 基基 因因 9 热力学四大定律热力学四大定律 10 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波粒二象性 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68页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不可能无中生有也不可能无影无踪地消失,只能从不可能无中生有也不可能无影无踪地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热转化为功,等等。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热转化为功,等等。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则讨论宏观过程的方向与限则讨论宏观过程的
3、方向与限度。度。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福勒)表述为:不能用有限(福勒)表述为:不能用有限次的过程使系统的温度达到绝对零度。或者说,绝次的过程使系统的温度达到绝对零度。或者说,绝对零度只能逐渐逼近而不能达到,这又称为绝对零对零度只能逐渐逼近而不能达到,这又称为绝对零度不能达到原理。度不能达到原理。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68页 热力学第零定律于热力学第零定律于1930年由福勒年由福勒(R.H.Fowler)正式提出,比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晚正式提出,比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晚了了80余年。虽然这么晚才建立热力学第零定律,但余年。虽然这么晚才建立热力学第零定律,但实际上之
4、前人们已经开始应用它了。因为它是后面实际上之前人们已经开始应用它了。因为它是后面几个定律的基础,在逻辑上应该排在最前面,所以几个定律的基础,在逻辑上应该排在最前面,所以叫做热力学第零定律。叫做热力学第零定律。 热力学第零定律的语言表述是:热力学第零定律的语言表述是: 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热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温度相同),那么它们也必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温度相同),那么它们也必定处于热平衡。定处于热平衡。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68页热力学零定律示意图热力学零定律示意图 3个质量和组成个质量和组成固定,且与外界完全固定,且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热
5、力系统。将隔绝的热力系统。将其中的其中的B、C用绝热用绝热壁隔开,同时使它们壁隔开,同时使它们分别与分别与A发生热接触。发生热接触。待待A与与B和和A与与C都达都达到热平衡时,再使到热平衡时,再使B与与C发生热接触。这发生热接触。这时时B和和C的热力状态的热力状态不再变化,这表明它不再变化,这表明它们之间在热性质方面们之间在热性质方面也已达到平衡。也已达到平衡。 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68页体体 系:被研究的直接对象系:被研究的直接对象环环 境境 : 体系外与其密切相关的部分体系外与其密切相关的部分敞开体系:与环境有物质交换也有能量交换敞开体系:与环境有物质交换也有能量交换封闭体系:与环境有能
6、量交换无物质交换。封闭体系:与环境有能量交换无物质交换。孤立体系:与环境无物质、能量交换孤立体系:与环境无物质、能量交换5-2 -1 体系和环境体系和环境 (system and environment)5-2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68页5-2-2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摩尔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摩尔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分数(又称摩尔分数)分数(又称摩尔分数)摩尔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对应摩尔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对应摩尔质量与化学式对应摩尔质量与化学式对应2H2(g)+ O2 (g) = 2H2O(l)H2(g)+ 1/2O2 (g) =H2O(l) 这两个方程式
7、里的系数不代表分子数而称为这两个方程式里的系数不代表分子数而称为“计量系数计量系数”(nmol) ,以希腊字母,以希腊字母为符号。计为符号。计量系数量系数为纯数,有正负之分:反应物的计量系数为纯数,有正负之分:反应物的计量系数为负值,生成物的计量系数为正值为负值,生成物的计量系数为正值.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68页5-2-3 浓度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的概念。质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的概念。例例1:在常温下取:在常温下取NaCl饱和溶液饱和溶液10.00cm3,测得其质量,测得其质量为为12.003 g,将溶液蒸干,得,将
8、溶液蒸干,得NaCl固体固体3.173g。求:求:(1)常温下常温下NaCl的溶解度;的溶解度; (2)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3)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 (4)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摩尔浓度; (5)饱和溶液中饱和溶液中NaCl和水的物质的量分数。和水的物质的量分数。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68页体系的性质分成两类:体系的性质分成两类:(1)广度性质广度性质(容量性质容量性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加和性,:在一定条件下有加和性,即其数值与体系中物质的量成正比,是体系中即其数值与体系中物质的量成正比,是体系中各部分的该性质的总和。如体积、质量、物质各部分的该性质的总和。
9、如体积、质量、物质的量、长度等。的量、长度等。(2)强度性质:无加和性。此种性质的数值不强度性质:无加和性。此种性质的数值不随体系中物质的总量而变,它仅由体系中物随体系中物质的总量而变,它仅由体系中物质本身的特性所决定。如温度、密度就是强质本身的特性所决定。如温度、密度就是强度性质。度性质。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68页5-2-4 气体气体1、pV=nRT(注意正确取用(注意正确取用R值)值)在压力不大,温度又不低的条件下成立。在压力不大,温度又不低的条件下成立。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68页 例例2 一个一个280K的敞开广口瓶里的气体需加热到的敞开广口瓶里的气体需加热到什么温度才能使三分之
10、一的气体逸出瓶外什么温度才能使三分之一的气体逸出瓶外?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68页 例例3常温常压下充满气体的石英安瓿被整体加热常温常压下充满气体的石英安瓿被整体加热到到800K时急速用火焰封闭,问:封闭瓶内的气体在常时急速用火焰封闭,问:封闭瓶内的气体在常温下的压力多大温下的压力多大?T1=800K P1=1.013105Pa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n 体积体积VT2=298K P2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n 体积体积V2121TTPP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68页2、分压定律、分压定律道尔顿分压定律道尔顿分压定律 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把各组分气体单独置于同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把各组分气体单独置于同一容器
11、里所产生的压力之和。这个规律被称为道尔一容器里所产生的压力之和。这个规律被称为道尔顿分压定律。(对理想气体成立)。顿分压定律。(对理想气体成立)。pBV=nBRT推广:推广: pBV=pVB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68页例例4 排水集气法得到的气体是饱和水蒸气与某种排水集气法得到的气体是饱和水蒸气与某种纯净气体的混合气体,若忽略水柱的压力,混合气纯净气体的混合气体,若忽略水柱的压力,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环境压力。设该混合气体遵从理想气体的总压等于环境压力。设该混合气体遵从理想气体方程,可以求得干燥气体的量。例如:在常温常体方程,可以求得干燥气体的量。例如:在常温常压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压下用排水
12、集气法收集到H2 2.50010-1L,由,由理理化手册化手册查获查获298K下水的饱和蒸气压为下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167 kPa,问:收集到的问:收集到的H2的物质的量和干燥的物质的量和干燥H2的体积多大的体积多大?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68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68页5-2-5 相相 系统中物理状态、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系统中物理状态、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称为一个相。的部分称为一个相。 气体、溶液是一个相;浊液是二相;水蒸气、液气体、溶液是一个相;浊液是二相;水蒸气、液态水和冰的系统是三相系统。态水和冰的系统是三相系统。 相又分为均相体系相又分为均相体系(或单相体
13、系或单相体系)和非均相和非均相体系体系(或多相体系或多相体系).5-2-6 热力学温度(又叫热力学温标)热力学温度(又叫热力学温标) 符号符号T,单位,单位K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68页5-2-7 热与功热与功热:因体系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别而传递的能量。热:因体系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别而传递的能量。符号:符号:Q热力学规定:热力学规定:当热由环境流入体系,即体系吸热,当热由环境流入体系,即体系吸热, Q0当热由体系流入环境,即体系放热,当热由体系流入环境,即体系放热, Q0除热以外的所有其他能量传递形式都叫做除热以外的所有其他能量传递形式都叫做“功功”。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68页体积功(膨
14、胀功):伴随体系的体积变化而产体积功(膨胀功):伴随体系的体积变化而产生的能量交换,即体系膨胀或压缩时所生的能量交换,即体系膨胀或压缩时所做的功。做的功。符号:符号:W=-P V非体积功:除体积功以外所有其它形式的功。非体积功:除体积功以外所有其它形式的功。(有有用功、其他功用功、其他功)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68页热力学规定:热力学规定:当环境对体系做功时,体系收缩,当环境对体系做功时,体系收缩,W0;当体系对环境做功时,体系膨胀,当体系对环境做功时,体系膨胀,W0. 若体积变化若体积变化 V = 0, 则则 W体体 = 0我们研究的体系我们研究的体系与过程与过程, 若不加以特别说明若不加
15、以特别说明, 可以认为只做体积功。即可以认为只做体积功。即: W = W体体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68页5-2-8 状态与过程状态与过程状态状态:由一系列表征体系性质的物理量所确定下来由一系列表征体系性质的物理量所确定下来的体系的一种存在形式。的体系的一种存在形式。 过程过程: 体系的状态发生变化体系的状态发生变化, 从始态到终态从始态到终态, 我们说我们说经历了一个热力学过程,简称过程。若体系经历了一个热力学过程,简称过程。若体系在等温条件下发生了状态变化在等温条件下发生了状态变化, 我们说体系的我们说体系的变化为变化为“等温过程等温过程”, 同样理解同样理解“等压过程等压过程”, “等容
16、过程等容过程”。若体系变化时和环境之间无热。若体系变化时和环境之间无热量交换量交换, 则称为之则称为之“绝热过程绝热过程”。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68页自发过程:自然界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顺自发过程:自然界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顺 其自然就会发生。其自然就会发生。非自发过程:不会自然发生的过程非自发过程:不会自然发生的过程注意:自发的反应不一定是迅速的。注意:自发的反应不一定是迅速的。 例如氢与氧生成水的反应在室温下是自发的,例如氢与氧生成水的反应在室温下是自发的,但氢和氧的混合气体在室温下可长期保持无明显反但氢和氧的混合气体在室温下可长期保持无明显反应,若用一块铂片接触混合气体或点燃则反应立
17、刻应,若用一块铂片接触混合气体或点燃则反应立刻剧烈进行。剧烈进行。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68页5-2-9 热力学标准态热力学标准态体系中气体分压为标准压力;体系中气体分压为标准压力;固体和液体物质表面承受的压力为标准压力固体和液体物质表面承受的压力为标准压力;溶液中各物质浓度为溶液中各物质浓度为1mol.dm-35-2-10 状态函数状态函数状态函数状态函数:描述系统性质的物理量,例如:描述系统性质的物理量,例如 p,V,T等等.1. 体系的状态一定体系的状态一定, 则体系的状态函数一定;则体系的状态函数一定;2.状态函数的变化取决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状态函数的变化取决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与途
18、径无关。与途径无关。 (注意并未对注意并未对温度有限定温度有限定)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68页3. 体系一旦恢复原状,状态函数也恢复原值。体系一旦恢复原状,状态函数也恢复原值。4.状态函数增量的运算服从盖斯定律。状态函数增量的运算服从盖斯定律。状态状态1状态状态2途径途径1途径途径25、热和功都不是状态函数、热和功都不是状态函数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68页5-3 化学热力学的四个重要状态函数化学热力学的四个重要状态函数5-3-1 热力学能热力学能(内能内能)热力学能热力学能:热力学体系内部的能量。是体系内分子运动的平:热力学体系内部的能量。是体系内分子运动的平动能、转动能、振动能、电子及核
19、的能量以及分子与分动能、转动能、振动能、电子及核的能量以及分子与分子相互作用的位能等能量的总和。子相互作用的位能等能量的总和。符号符号:U性质性质:状态函数、广度性质:状态函数、广度性质(有加和性有加和性)数值数值:体系的内能尚不能求得体系的内能尚不能求得, 但是体系的状态一定但是体系的状态一定时时, 内能是一个固定值内能是一个固定值对任一化学反应:对任一化学反应:U=U产物产物- U反应物反应物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68页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实质:能量守恒实质:能量守恒 某体系由状态某体系由状态 I 变化到状态变化到状态 II体系吸热体系吸热 Q, 做功做功(体体积功积功) W,体
20、系的内能改变量用,体系的内能改变量用 U 表示。表示。公式:公式: U=U2-U1=Q+W例例3: 某过程中某过程中, 体系吸热体系吸热 100J, 对环境做功对环境做功 20J, 求体系的内求体系的内能改变量和环境的内能改变量能改变量和环境的内能改变量.解解: 由第一定律表达式:由第一定律表达式: U = Q +W = 100 - 20 = 80 (J) 从环境考虑从环境考虑, 吸热吸热 -100J, 做功做功 20J,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68页内能是广度性质内能是广度性质, 有加合性有加合性. 体系加环境为宇宙体系加环境为宇宙. 故故: U宇宙宇宙 = U体体 + U环环 = 80 +
21、 ( -80) = 0 能量守恒能量守恒.所以所以: U环环 = (-100) + 20 = -80(J) 体系的内能增加了体系的内能增加了80 J, 环境的内能减少了环境的内能减少了80J.化学反应热效应化学反应热效应(反应热反应热) :当生成物的温度恢复到反:当生成物的温度恢复到反应物的温度时应物的温度时, 化学反应中所吸收或放出的化学反应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热量。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68页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U = Q + W, 故有故有: Q = U - W, 且且W=W体体等容过程等容过程( V=0):意义:在不做体积功的条件下体系在等容过程中所吸意义:在不做
22、体积功的条件下体系在等容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体系的内能。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体系的内能。W=-P VQv = U - W = U (等容热效应)(等容热效应) 的全名应是标准摩尔反应热力学能变,的全名应是标准摩尔反应热力学能变,或反应内能变化。或反应内能变化。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68页5-3-2 焓焓等压反应等压反应: P = 0,则有则有: Qp = rU -W = rU+ P V = rU + (PV)所以所以: Qp = rU+ (PV)= (U2 -U1) + (PV2 - PV1)= (U2 + PV2) - (U1 + PV1)U, P, V 都是状态函数都是状态函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热力学基础 3 化学 热力学 基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