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证讲稿.ppt
《上热下寒证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热下寒证讲稿.ppt(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上热下寒证第一页,讲稿共十二页哦内 容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临床表现 四、治疗第二页,讲稿共十二页哦一、概述 上热下寒证,泛指上部有寒、下部有热,热证、寒证同时出现的一类的证候。亦即寒热错杂表现之一。是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如外感病误用攻下,引致大泻不止,津液损伤,使热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则咯黄痰或血痰;寒盛于下则泄泻、肢冷、脉沉迟。第三页,讲稿共十二页哦出处:1、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2、灵枢刺节真邪:上热于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第四
2、页,讲稿共十二页哦二、病因病机 本证为临床常见的急、慢性证候,多出上焦有热,中焦有寒,寒热互阻,阴阳不升降失职发展而成。证属寒热错杂、胃失和降、虚实互见之候。其病位虽在脾胃,往波及多个脏腑如肾、大小肠等,使病情复杂而加重。第五页,讲稿共十二页哦三、临床表现 寒热错杂表现之一,是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如外感病误用攻下,引致大泻不止,津液损伤,使热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则咯黄痰或血痰;寒盛于下则泄泻、肢冷、脉沉迟。胸中烦热,频欲呕吐,腹痛喜暖,大便稀薄等。第六页,讲稿共十二页哦四、治疗 (一)内治法 1.上假热而下真寒 证候:上焦火盛,吐痰如涌泉,面赤喉痛,上身不欲
3、盖衣,而下身冰冷。 治则:上病下治。 主方:桂附地黄汤 方药:肉桂20g,附子(制)20g,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 (中国药典)第七页,讲稿共十二页哦 2.上热下寒腹痛欲呕 证候: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治则:清上温下,和胃降逆。 主方:黄连汤。 方药:黄连6g、炙甘草6g、干姜6g、桂枝6g、党参20g、半夏12g、大枣6g。第八页,讲稿共十二页哦 3.上热下寒、寒格吐利 证候:口微燥,入口即吐,胸间痞闷,脉虚数。 治则:温中寒,泄上热。 主方: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方药:干姜6g、黄芩6g、黄连6g、党参(代)15g。第九页,讲稿共十二页哦 4.下元虚寒,阳气上越 证候:足胫寒冷,而反微红似酣,兼见形寒,脉沉细,或伴大便泄泻。 治则:破阴回阳,宣通上下。 主方:白通汤。 方药:附子(制)15g、干姜6g、葱白6g。第十页,讲稿共十二页哦(二)外治法1.针刺取穴内关、足三里、中脘、阳陵泉、阴陵泉等,针刺用平补平泻法,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2.艾灸主灸神阙、脾俞、气海、足三里及胃腹部,每次1015分钟,每日12次。3.推拿按摩轻轻按摩胃脘及少腹区,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第十一页,讲稿共十二页哦感谢大家观看第十二页,讲稿共十二页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热下寒证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