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的熔解热.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冰的熔解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的熔解热.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名称:冰的溶解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测控技术与仪器152班学生姓名:刘迂林 学号:5801215046实验地点:基础实验大楼508 座位号:11教师:肖晴 实验时间:第八周星期四上午三四五节一 实验目的1. 理解融化热的物理意义,掌握混合量热法测定冰的比融化热2. 学会一种用图解法估计和消除系统散热损失的修正方法3. 熟悉集成温度传感器的特性及定标二 实验器材(设备) 量热器,药物分析天平,秒表,温度计,冰,烧杯,吸水纸,铁夹子等三 实验内容 冰的比熔化热的测量四 实验原理 1混合量热法测量冰熔解热原理在一定压强下,晶体熔解时的温度称为
2、熔点。单位质量的晶体熔解为同温度的液体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熔解潜热,也称熔解热L。不同的晶体有不同的熔解热。本实验是量热学实验中的一个基本实验,采用了量热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混合量热法。它所依据的原理是,在绝热系统中,某一部分所放出的热量等于其余部分所吸收的热量。将M克0的冰投入盛有m克T1水的量热器内筒中。设冰全部熔解为水后平衡温度为T2,若量热器内筒、搅拌器和温度计的质量分别为m1、 m2和 m3,其比热容分别为C1、C2和C3,,水的比热容为C0。则根据混合量热法所依据的原理,冰全部熔解为同温度(0)的水及其从0升到T2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等于其余部分从温度T1降到T2时所放出的热量,即 (1
3、)由此可得冰的熔解热为 (2)在上式中,水的比热容C0为4.18103J/kg.,内筒、搅拌器和温度计都是铜制的,其比热容C1=C2=C3=0.378103J/kg.。2实验过程中的散热修正图4-15-2 冰的熔解热实验T-t曲线前已指出,必须在系统与外界绝热的条件下进行实验。为了满足此条件,我们应该从实验装置、测量方法和实验操作等方面尽量减少热交换。但是,由于实际上往往很难做到与外界完全没有热交换,因此,必须研究如何减少热量交换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设图4-15-2所示的温度-时间曲线是在进行冰的熔解热实验过程中绘制的,T1为水的初温,它较环境温度T0高,因此,在投入冰块之前,由于向外界散热,水
4、温也随时间而缓慢降低,如AB段所示。与B点相应的温度为T1,它就是投入冰块时的温度。在刚投入冰块时,水温高,冰的有效面积大,熔解快,因此系统温度T降低较快,如BC段所示;随着冰的不断熔化,冰块逐渐变小,水温逐渐降低,冰熔解就慢了,水温的降低就变缓慢了,如CD段所示。D点的温度为T2,它是冰块和水混合后的最低平衡温度。此后,由于系统从外界吸热,水温缓慢升高,如DE段所示。 牛顿冷却定律指出,当系统与环境的温度差不大(不超过1015)时,系统温度的变化率与温度差成正比,其数学式为 (3)式中T为系统的温度,T0为环境的温度,k为散热系数,只与系统本身的性质有关。设系统的热容为C,并注意到,于是,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熔解热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